科學家發現癌細胞的致命弱點,中心粒的異常擴增誘發癌症

2021-01-12 醫谷

▲點擊上方的藍色「醫谷」關注我們

「置頂公眾號」第一時間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近日,來自葡萄牙古爾本涅西亞研究所(Instituto Gulbenkian de Ciencia ,IGC)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癌細胞的重要特徵:細胞內的微小結構--中心粒的數量和大小在最具侵襲性的亞型癌症中出現增加,這一發現將有助於臨床醫生更好的對抗癌症。研究結果3月28日在線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中心體、中心粒是什麼


中心體是動物或低等植物細胞中一種重要的無膜結構的細胞器,作為主要的微管組織中心(MTOC),參與信息傳遞、細胞分裂、極性和遷移,在間期細胞及有絲分裂期的細胞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當中心體功能障礙時,可能引起染色體的分裂異常,並導致惡性腫瘤的發生。


每個中心體包括兩個被蛋白質基質包圍的中心粒,其大小約為頭髮絲橫截面的1/100,被稱為細胞的「大腦」,它們在細胞的增殖、移動和信息傳遞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數量和大小在正常細胞中受到高度控制。自從一個多世紀前中心粒被發現,便有科學家提出這些結構的數量的異常增加可能會誘發癌症的產生,不過在蛋白質組學及RNAi篩選技術出現以前,人們對這種異常擴增的發生率、後果以及起源的相關研究較少。


然而,在不同的腫瘤中,對中心體的擴增起源和頻率的鑑定對臨床研究是至關重要的。為了評估不同癌症類型中單個細胞水平的中心體異常的頻率, Monica Bettencourt Dias領導的研究小組篩選了NCI-60(NCI規定的60種作為抗癌新藥開發時必須篩查的癌細胞)人類癌細胞系,系統地分析了中心粒的數量和結構。


  研究結果


癌細胞通常有額外的、更長的中心粒,而這在正常細胞中並不存在。


中心粒擴增在癌細胞系中廣泛存在,並且在侵襲性乳腺癌中更為普遍。


較長的中心粒極度活躍,幹擾了細胞的分裂並促進了癌症的形成。


中心粒長度的增加和變異性是癌症復發的新特徵。


左圖中健康細胞顯示四個中心粒(圖中黃色小點),而右圖中乳腺癌細胞(三重陰性)有額外的中心粒。圖片來源:Gaëlle Marteil, IGC.


  下一步計劃


「我們的數據證實,中心粒數量和大小的不受控制與惡性特徵有關。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建立以中心粒特性作為腫瘤分類的方法,以確定預後並預測治療反應。」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Bettencourt-Dias實驗室的研究員Gaelle Marteil說道。


「我們正在與裡斯本醫學分子研究所Barbosa-Morais博士的團隊和波爾圖衛生改革研究所Joana Paredes博士的團隊合作開展研究,以探索針對癌症中心粒的新機制和治療方法。」Bettencourt-Dias補充道。


原文檢索:《Over-elongation of centrioles in cancer promotes centriole amplification and chromosome missegregation》(可點擊左下方的閱讀原文瀏覽)


文 | 醫谷 周會棋


國內首個精準醫療EMBA課程誠邀體驗,更多詳情請點擊這裡


醫谷:擁有最全醫學大健康產業信息來源渠道,緊跟政策風向,傳播最新行業資訊;聚集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投資人,挖掘跟蹤創新項目,實現項目資本快速對接;網羅大量會展信息及展後報導,聚焦熱門產品技術,闡述專家大咖獨到見解。



張江科學城南部核心區,城市副中心——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期待您的考察蒞臨,共謀發展,021-68119996。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致命弱點 中心粒的異常擴增誘發癌症
    近日,來自葡萄牙古爾本涅西亞研究所(Instituto Gulbenkian de Ciencia ,IGC)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癌細胞的重要特徵:細胞內的微小結構--中心粒的數量和大小在最具侵襲性的亞型癌症中出現增加,這一發現將有助於臨床醫生更好的對抗癌症。研究結果3月28日在線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 Nature子刊:癌症誘發源於中心粒的異常擴增
    近日,科學家在最具攻擊性的癌症亞型中發現了癌細胞的關鍵特徵—中心粒的數量和大小出現異常增加。這些特徵可能有助於臨床醫生更好地抗擊相關疾病。
  • JCB:細胞中心體的擴增效應或能開啟癌症
    2018年5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葡萄牙的科學家們通過對巴雷特食管患者進行研究發現,當細胞開始轉化成為癌細胞之前,細胞或許就開始已經積累中心體了,中心體是一種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細胞器,巴雷特食管是一種與食管癌相關的疾病,研究者指出
  • 新致癌基因被發現!瞄準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弱點
    近日,科學家們確定了膠質母細胞瘤的一種致癌基因,這一發現為這種致命腦瘤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靶點。沒有它,癌細胞就會死亡。針對一些具有「致癌基因依賴」的癌症,科學家已開發出許多靶向療法。
  • Nat Commun:科學家發現特殊的腫瘤抑制子或是乳腺癌細胞的致命弱點
    2018年8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卡羅萊納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由於腫瘤抑制子和癌基因之間的失調,正常的乳腺細胞或能阻止乳腺癌的成功放療效應。
  • 中心粒的微小細胞結構變化使腫瘤更具侵襲性和耐藥性
    由Gulbenkian de Ciencia研究所的Monica Bettencourt Dias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癌細胞的重要特徵,可能有助於臨床醫生對抗癌症
  • PNAS:華人教授利用RNAi發現癌症致命弱點
    生物谷報導:來自埃默裡大學(Emory University)醫學院,Emory-Winship癌症中心(Emory-Winship Cancer Center,生物谷注)的研究人員發現,當沉默一個關鍵基因14-3-3zeta的時候,肺癌細胞就不能再存活,這說明這種致命的癌症存在一個特異性的弱點,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這一基因可以作為一種選擇性抗癌藥物的潛在靶標
  • Nature:科學家找到讓癌細胞「消停」的關鍵——TRIM37或是細胞分裂的「變阻器」
    人體內時刻有細胞在分裂,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不受控制的錯誤會助長遺傳錯誤,並可能繼續發展為癌細胞。自100多年前癌細胞被發現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嘗試尋找能夠消滅這些「有害」細胞、治癒癌症的方法。近日,頂級期刊《Nature》發表了兩篇關於癌症治療的重磅文章。
  •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致命弱點:當癌細胞接觸到半乳糖時,癌...
    該研究發現了多數癌細胞的弱點——無法靈活利用不同類型的糖,也就是說,當癌細胞接觸到一種不同類型的單糖——半乳糖時,癌細胞會因無法適應而死亡。在生物體內,正常細胞通過有氧呼吸將糖類等物質分解代謝產生能量,從而供給細胞的增殖和生長。而癌細胞似乎更為「蠻橫」,它們主要依靠糖酵解作用為生,因此癌細胞代謝葡萄糖的速度比正常細胞要快得多。
  • 《自然》:癌細胞尋找肝臟的技能真是絕了!中山大學宋爾衛團隊發現,中性粒細胞死後留下的DNA骨架,竟然為癌細胞指明了肝臟的方向
    為什麼明明寫的是免疫細胞,奇點糕腦海裡卻總想到一本小說……(圖片來源:NIH)而今天《自然》上發表的一篇最新論文,又揭開了中性粒細胞,死了都能為癌作倀的一面:中山大學宋爾衛院士團隊發現,中性粒細胞的一種特殊死亡方式——胞外誘捕網(NET),竟然會成為癌症向肝
  • 癌症有救了?外媒:科學家找到癌細胞轉移擴散原因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外媒稱,紐約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科研人員在西班牙腫瘤學家霍安·馬斯奎的領導下,發現癌症的轉移能力取決於其能否獲得人體傷口自然癒合的能力,這或將為癌症治療開闢新的途徑。
  • Cancer Cell:重大發現!科學家闡明癌細胞重編程血管促進癌症擴散的...
    ,而且血管的內皮細胞和癌細胞彼此能夠親密接觸,並且互相影響彼此,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Cell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對內皮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
  • 癌症最致命的是轉移,最新研究揭開癌細胞的特殊保護膜
    在全世界範圍內,癌症是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然而,最初的腫瘤往往並非致命的關鍵。事實上,對於超過90%的癌症病患來說,是在癌細胞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以後才回天乏術。由於癌症的複雜性,我們很多時候並不清楚癌細胞在轉移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也就很難針對其擴散開發有效的治療方法。
  • Nature:一種靶向殺滅癌細胞且並不會損傷健康細胞的新方法
    研究者指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未被檢查的錯誤會誘發細胞發生遺傳錯誤,在某些情況下就會促進癌症的發生和進展。由於所有的哺乳動物細胞擁有者相似的細胞分裂過程,於是研究人員就開始在實驗室培養的多種類型細胞中尋找對於癌細胞而言非常特殊的細胞分裂機制;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人員偶然間發現了一類人類乳腺癌細胞系,其依賴於中心粒來進行分裂和生存,中心粒扮演著中心體
  • 科學家發現抑制致癌基因途徑 人類有望根治癌症
    長期以來,堪稱疾病之首的癌症一直困擾著人類。各國研究者們想盡各種辦法試圖根治癌症,可遺憾的是,這些療法基本上是藥物治療,實際上是治標不治本。如今,英美科學家經過對老鼠的實驗發現,人類有可能找到「關閉」引起致命的癌症基因的途徑。一旦這種抑制誘發癌症的基因的活性的藥物問世,那將給人類戰勝癌症帶來巨大的福音。
  • 俄媒:科學家發現病毒致命弱點 有望促成通用疫苗研發
    參考消息網2月16日報導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2月12日刊載題為《所有病毒的致命弱點?科學家發現可能幫助研製通用疫苗的「終極答案」》的報導稱,美國麻薩諸塞綜合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困擾人類的大多數病毒的致命弱點,而且可能很快開發出通用疫苗。
  • 科學家發現罕見病例,癌症母親順產導致嬰兒患癌症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陸修遠(大阪大學免疫科學研究所)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近日,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表的最新病例報告顯示,患有宮頸癌的母親在分娩過程中,其體內的癌細胞通過嬰兒初啼時吸入的羊水進入了嬰兒體內,導致嬰兒患上了肺癌。這是人類首次觀察到此類癌症轉移現象。
  • 抗癌|美國科學家找到新方法,一招餓死癌細胞,天冬氨酸是關鍵
    這表明,缺乏氧氣的腫瘤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由於它們已經削弱了天冬氨酸的產量,因此醫生們可以用藥物來瞄準這個弱點。研究人員本周在《自然細胞生物學》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已經知道,當某些腫瘤的供血量超過血液供給時,它們在低氧條件下生長緩慢。
  • 癌症患者的血常規有什麼異常?血液中一定有癌細胞嗎?醫生告訴你
    怎麼發現呢?這就需要大家多了解一些知識,這樣在生活中,就可以知道哪些症狀是代表著身體異常,健康查體也是了解身體狀況的方式,能及時發現身體有哪些細小的不適,及時對生活方式進行調整,減少疾病出現的機率,血常規就是體檢項目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有很多人也會問,如果自己患有癌症,血常規能不能查出來?
  • 來自日本醫療大師的一封親筆信-癌症並不可怕|癌細胞|癌症|日本|...
    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兩種,先天免疫和後天免疫,先天免疫會不斷監測體內是否有異物,一旦發現異物,會第一時間攻擊。換句話說,免疫系統是發現體內異物的最初反應。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樹枝狀細胞都屬於這一類。另一方面,獲得性免疫只存在於人類等高級生物體內,T細胞和B細胞是獲得性免疫的代表。樹突狀細胞在先天免疫中起著指揮作用,當樹突狀細胞發現癌細胞等異物時,就會向殺傷性T細胞等發出指令,攻擊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