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日本醫療大師的一封親筆信-癌症並不可怕|癌細胞|癌症|日本|...

2021-01-09 健康界

對癌症的主要治療方法有哪些,我想為大家介紹一下已知的17種治療方法及它們的治療機制,還有各自的優缺點。


過去,手術切除癌瘤和微小的隱形癌細胞被認為是最可靠的。但近年來,抗癌藥物和放射治療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它們的應用已經達到了同一水平。尤其是放療,已經和手術一樣有效。

此外,免疫治療也是目前關注的重點。由於免疫治療可以補充上述三種治療方法不能治療的病例,且副作用小,因此其應用迅速增加。

在這裡,我想為大家介紹一下已知的17種治療方法及它們的治療機制,還有各自的優缺點。

外科手術。

切除手術是癌症治療的一個基本環節。物理清除癌細胞仍是治療癌症最可靠的方法。所以切除手術是治療的基本方法,儘管其他治療方法已經發展起來了。

切除手術的優點是可以治癒,只要將癌組織和周圍的癌組織完全切除,就可以治癒。因此,對於早期未轉移的癌症,它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即使是有轉移的病例,在預計有轉移的情況下,廣泛切除淋巴結也可以增加緩解的機會。如今,由於放療和抗癌藥物治療減少了需要切除的面積,癌症手術的負擔已經減輕了很多。可以採用內窺鏡手術和其他手術來縮小傷口的大小。

當癌組織可以通過內窺鏡手術切除時,就不需要再使用全身麻醉來切除大面積的癌組織,從而減輕身體的負擔。

因此,手術的好處是增加了治癒癌症的機會,但在現實中,也出現了一些復發的情況。以胃癌為例,數據顯示,70%的病例可以治癒,但剩下30%的病例會復發。這是因為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在手術中不能被切除,而留在體內。

考慮到這些情況,手術後的治療方法也很重要。我們將從不同的角度,結合放療和抗癌藥物治療的多學科治療。缺點是要注意術後的護理、力量和疤痕的恢復。

下面是按癌症部位分類的手術概述。

手術治療癌症的優點是可以物理切除癌症,因此緩解的機率較大。但是,只有在沒有轉移或癌症本身較小的情況下才會如此。通過CT或MRI掃描不能完全確定有無轉移及癌腫侵蝕的程度。因此,手術治療是否成功,是否有可能徹底治癒,往往要在打開患者的腹部,由醫生實際檢查患處後才能確定。

過去,癌症手術的高負擔令人擔憂,但最近,腹腔鏡手術等手術技術得到了發展。然而,近來腹腔鏡手術等外科技術的發展,使得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在對身體壓力最小的情況下進行手術。

另一方面,癌症手術的缺點是,如果癌症稍有轉移,或者切除手術後有殘留的癌細胞,就有可能復發。另外,手術對身體的一些功能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害,風險非零。

肺癌

肺癌被認為是早期癌症,只有少部分的Ⅰ~Ⅱ期和少部分的ⅢA期癌症被認為是早期癌症,但只有三分之一的Ⅱ期癌症是在Ⅰ、Ⅱ期之前發現的。

目前肺癌手術的主流是胸腔鏡手術。手術使用特殊的內窺鏡,器械從胸部的小孔插入。可以通過所謂的胚芽切除術、楔形切除術或區域切除術,將部分肺部切除。如果手術需要切除一個全肺或胸腔內有嚴重粘連,則要進行海峽手術。

肝癌。

如果肝功能良好,腫瘤不超過3個,就可以進行肝癌的手術治療。如果肝臟功能不好,則不做切除手術。

肝臟手術一般是將肝臟分成八塊,切除原發腫瘤或轉移的塊。如果阻滯橫行,只有在肝功能喪失的風險小的情況下,才會切除多個阻滯。可以切除的塊狀物的範圍取決於肝功能的狀態和患者的健康狀況。

肝臟具有再生能力,所以切除後會恢復正常。但據估計,初治時能手術的僅佔30%,復發的僅佔50%。

乳腺癌

說到乳腺癌手術,現在的趨勢是儘量縮小切除面積。除了以保留乳房為目標外,單純的手術很難從根本上治癒,所以通常以小面積手術為目標,結合抗癌藥物和放射治療。

有一些證據表明,乳房截肢和保乳治療結合放射治療的長期生存率沒有差異。因為癌症可能已經擴散到全身,所以大面積切除乳房不太可能改變生存率。因此,我們進行適合患者的最小切除手術。

胃癌;

只要沒有轉移,任何階段的胃癌都可以進行切除手術。可採用腹腔鏡手術,並且可以在身體負擔最小的情況下進行。

最常見的手術是常規的幽門胃切除術,切除胃部的大片區域、胃部周圍的淋巴結,以及沿著流向胃部的血管的淋巴結。胃的大小是胃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如果患處較小,不切除淋巴結的縮小手術也是可以的。如果病變位於胃癌入口附近,且處於早期,也可採用側門井切除術。

另一方面,如果病灶較大或已擴散到許多淋巴結,可進行全胃切除術。

大腸癌。

和胃癌一樣,結腸癌在任何階段都可以通過內鏡進行手術。如果沒有淋巴結轉移,且一次切除所有病灶即可進行內鏡手術。如果不適合內鏡手術,則在病灶周圍30cm左右切除腸管。淋巴結也被切掉,腸子也被連在一起。

大腸癌的手術預後比較好,治癒率在80%左右。如果侵襲程度較輕或癌腫發現較早,手術對這種癌症特別有效。

抗癌藥物治療

抗癌藥物治療過去是手術的輔助手段,但現在抗癌藥物使用的改進和新藥的問世,使抗癌藥物治療效果更好。

目前,治療癌症的藥物有近百種。其中,抗癌藥是負責削弱癌細胞的藥物。抗癌藥物的優點是可以預期對癌症有全身的治療作用。從 "保住患者的生命 "這一癌症治療的目標之一來看,抗癌藥物治療有望有效延緩癌症的發展,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服用抗癌藥物後,它們在血液中循環到全身。因此,對於手術或放療難以治療、擴散到遠處或已發展到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抗癌藥物治療的另一個優點是,與其他療法如放療以及手術聯合使用,可望產生協同效應。另一方面,抗癌藥物治療的缺點之一是藥物不良反應比其他藥物嚴重得多。有可能出現嘔吐、白細胞數量減少、脫髮等各種副作用。另一個缺點是單用抗癌藥物難以治癒。它們最常被用作多學科治療的一部分。

與放療或手術只能治療身體的有限部位不同,抗癌藥物治療有望對全身有效。

抗癌藥物通過攻擊癌細胞發揮作用,因為它們的成分在血液中流向身體。它們以靜脈滴注、注射或可口服的藥物形式進入人體。因為藥物的成分是輸送到全身的,所以要考慮到藥物對全身都有作用,而不是攻擊局部的某一部分癌細胞。

抗癌藥物不僅能攻擊癌細胞,還能攻擊正常細胞。如果白細胞受到攻擊,抵抗力就會下降,如果毛根細胞受到攻擊,脫髮就會增加。噁心嘔吐的常見影響是由於胃和食道黏膜受損引起的。

但你需要了解的是,抗癌藥的副作用是可以控制的。想像一下,像過去那樣一邊抗癌,一邊還要承受副作用,是不現實的。不必極度擔心,因為已經開發出控制副作用的藥物。

此外,抗癌藥物與多種藥物聯合使用。這也是為什麼很少有一種抗癌藥的副作用太強的情況。

單純的抗癌藥物是無法治癒癌症的。

抗癌藥物治療其實並不能單獨徹底治癒癌症。抗癌藥物是為了阻止癌症的生長,縮小腫瘤的大小。為了讓癌症好轉,必須進行手術、放療,或者增強免疫系統自行攻擊癌細胞。

還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癌症,如胰腺癌和惡性黑色素瘤,對抗癌藥物完全沒有反應。

副作用:雖然負擔比以前減輕了很多,但仍不代表副作用為零。你仍然需要對抗一些副作用,因為癌症藥物仍然會攻擊正常的細胞。

減少副作用的藥物已經研製出來了,但是脫髮仍然是我們唯一無法克服的問題。

抗癌藥物的種類

抗癌藥物主要有兩類。一個是細胞抑制抗癌藥物,另一個是分子靶向治療。

抑制細胞的抗癌藥物能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導致細胞最終死亡。抑制的方法有好幾種,結合起來可以產生更高的效果。

另一方面,2000年以後,分子靶向療法問世,目前有望取得成效。這些抗癌藥物是利用正常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的差異,只攻擊癌細胞。

通過找到癌細胞的特異性基因,並抑制這些基因的作用,防止癌細胞的生長。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赫賽汀,它對乳腺癌有顯著的效果。

當然,分子靶向藥物也是有利有弊的。儘管如此,它們在抗癌治療方面的重大突破無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白血病

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血液腫瘤是經常從抗癌藥物治療中獲益的類型。比如白血病,如果用抗癌藥把白血病細胞消滅了,骨髓就能重新造出正常的血液。因此,通過抗癌藥物治療,癌症有望進入緩解期。

參考資料: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癌症信息服務部(2018年1月21日確認)。

https://ganjoho.jp/public/cancer/AML/index.html

參考資料:腫瘤醫院網站上的 "分病種藥物治療"(2018年1月21日確認)。

http://www.jfcr.or.jp/hospital/cancer/treatment/medication/disease.html

胃癌

胃癌,即胃內黏膜內的細胞長成癌細胞,大多數胃癌都被歸為來自表皮組織的癌症(腺癌)。除鱗狀胃癌外,胃癌是一種比較容易用抗癌藥物治療的癌症。

用抗癌藥物進行化療的藥物取決於疾病的階段,但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

在胃癌中,蛋白HER2參與了癌細胞的生長,分子靶向藥物曲妥珠單抗被用來阻止癌症的生長。

大腸癌。

產生於大腸黏膜表面的大腸癌是另一種類型的癌症,預計對抗癌藥物的反應比較好。分子靶向藥物貝伐珠單抗(Avastin)是一種抗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作為用於結直腸癌的抗癌藥物,近年來備受關注。

阿瓦斯汀自2007年起被批准用於治療結直腸癌,並與其他化療聯合使用。

其他藥物,如西妥昔單抗,可與癌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抑制其生長,也可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

大腸癌的抗癌藥物還有很多,在全面考察病理和副作用後再使用。

參考資料:腫瘤醫院網站 "結直腸癌"(2018年1月21日證實)。

http://www.jfcr.or.jp/hospital/cancer/type/colon.html ...

子宮癌

宮頸癌大致分為宮頸癌和子宮癌。

據說宮頸癌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而宮頸癌是由激素環境引起的。

宮頸癌在三期或四期時常使用抗癌藥物治療,先用抗癌藥物將腫瘤縮小,待腫瘤小到可以手術時再進行手術切除。

參考資料:癌症研究所有明醫院網站 "子宮癌"(2018年1月21日證實)。

http://www.jfcr.or.jp/hospital/cancer/type/womb.html

腺癌

前列腺癌是環繞尿道的前列腺腫瘤,是一種癌症,常採用激素治療,阻斷睪丸釋放男性激素,減少癌症的生長。

在過去,前列腺癌的抗癌治療是在這種激素治療後採用的一種療法。最近,一種名為多西他賽的抗癌藥物被證實對治療前列腺癌有效。由於多西他賽的副作用相對較輕,因此可以在門診治療前列腺癌。

參考資料:君大醫學院附屬醫院泌尿外科網站 "前列腺癌的藥物治療"(2018年1月21日確認)。

http://juntendo-urology.jp/treatment/pharmacotherapy/

腦瘤

大腦有一種屏障功能叫血腦屏障,它可以保護大腦免受血液中有害物質的侵害。為此,腦腫瘤的抗癌藥物治療由於成分難以進入組織,一直沒有太多應用。

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腫瘤破壞了某些部位的血腦屏障等原因,即使是腦腫瘤,抗癌藥物治療的療效也得到了認可,開始採用化療治療腦腫瘤。

用於腦腫瘤的抗癌藥物包括烷化劑、順鉑和卡鉑。特莫唑胺(Temozolomide)是一種分子量較小的抗癌藥物,由於其分子量小,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目前已被用作腦腫瘤的抗癌藥物。

放射治療

目前,放射治療已成為選擇癌症治療方法時的首選。在歐美國家已經成為主流,人們對其有效性和低負擔、低副作用的期望值很高。

放射類型、照射方法和技術的改進,使靶向癌細胞更準確,比以往更容易殺死癌細胞。

放射治療一般採用外照射的方式,即從體外照射癌組織。外照射的優點是無痛苦,治療時間短,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治療。也可以在門診進行治療,因為它對身體的負擔較小。其他選擇,如注射內照射或吞服藥物,也越來越常見。

另一個優點是,它可以用於廣泛的治療,例如那些旨在從根本上治癒癌症和緩解癌症症狀和痛苦的治療。它們經常與其他療法聯合使用,如防止癌細胞在手術後復發,或作為治療血癌時進行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預處理。

與抗癌藥物一樣,對於手術難以治療或抑制全身轉移的病例,是必不可少的治療手段。

放射治療的缺點之一是可能產生副作用。雖然本身可能性不大,但急性期可能會伴隨著疲勞、貧血、治療結束後出血等症狀。晚期的治療也容易產生副作用,治療時要格外謹慎。在其他治療期間,您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但您需要每天來醫院進行持續治療。此外,放療是一種治療方法,預計在放療的部位會有效果。因此,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你有轉移的想法,有可能不對身體的某些部位進行照射。

放射治療,產生醫療用的特殊射線,照射患處,攻擊細胞DNA,殺死癌細胞。是治療癌症最有效的三種方法之一。放射治療有兩個目的:一是消滅癌細胞,二是減輕骨轉移帶來的痛苦,比如說。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是已經從原發部位擴散的癌症,只要癌症局限於局部區域,也可以單獨用放療來治療。

另一大優勢是,放療可以作為手術和藥物治療的輔助手段。例如,如果在手術前儘可能地殺死癌細胞,那麼在手術中就會更容易切除癌細胞。手術後的照射也可以降低復發的風險。

副作用是放療的一個缺點。需要注意的是,放療的副作用可能會在治療後幾個月或更長時間出現。此外,還有感染、容易出血等副作用,如果你有貧血或身體虛弱的情況,也要注意。另一個缺點是治療時間長,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放射治療的好處

減少對身體的壓力

放射治療的優點是對人體的傷害不像手術那麼大。它幾乎沒有痛苦,每次治療只需要一小部分時間。幾乎沒有視覺影響。可以以門診的方式進行治療,而不是住院手術。

身體負擔低,意味著即使是身體不強壯,不能承受手術的人,或因環境原因不能接受抗癌治療的人,也可以接受放射治療。它的優秀之處在於,各種年齡段、各種體質的人都可以使用。

它可以保存身體機能。

在切除手術的情況下,臟器和器官被切除,會影響身體功能。比如,咽癌。如果切除作為咽喉一部分的聲帶,患者將無法說話。但如果能進行放療,則可以在不影響發聲功能的情況下繼續治療。此外,如果癌症位於重要器官附近,如腦幹或脊髓,則手術有很大風險。然而,放射治療可以用於治療癌症,而不會危及重要器官。

放射治療與手術治療早期癌症的治療記錄相同。即使不是早期癌症,與抗癌藥物聯合使用也有改善效果的報導。由於可以期待與手術相同的療效水平,因此放療可以說是具有重大優勢。

以放療為基本治療手段的癌症。

放射治療是幾乎所有癌症的基本治療方法。但是,不同的癌症,不同的全身性疾病,不同的治療方法,放射治療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讓我們來仔細了解一下最常見的一些使用放療的癌症。

頭頸部癌症

對於頭頸部癌症,如喉癌和鼻咽/下咽癌,放療被認為與手術同樣有效。放射治療作為鼻咽癌的基本治療方法,尤其是對於鼻咽癌這種手術難度較大的疾病,放射治療的效果非常好。

如果是口咽癌和下咽癌,在治療早期可採用放射治療,以保留髮聲能力。

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標準治療方法,因為鼻咽癌的腫瘤大多處於分化不良或未分化的組織中,對放射線敏感度高,而且解剖結構使手術難度大。遠期復發是最常見的復發形式,化療可望產生放射增敏作用,因此,如果患者一般情況良好,儲備功能允許,應積極考慮同時進行化療。

資料來源:"頭頸癌治療指南 "日本癌症治療協會。

http://www.jsco-cpg.jp/guideline/15_cq.html#cq4

食道癌

對於食道癌,可以採用放射治療的方式來治癒疾病。根據情況,化療也可以和其他治療方法聯合使用。

食道癌的基本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腫瘤,但放療也可用於改善症狀和手術不能耐受的一般情況。

與放療單藥相比,同時進行化療能顯著提高生存率,但誘導化療後的放療不能提高生存率。同時化放療適用於局部晚期疾病達T1-4N0-3M0(2009年UICC-TNM分級)和鎖骨上淋巴結轉移(M1)且一般情況良好的病例。但在不可切除的局部進展(T4)情況下,發生瘻管形成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更高。如果是放療單藥,必須在7周內完成根治性劑量(66~68.4 Gy),因為延長照射時間會降低局部控制率。同時放療中的根治性照射需要相當於常規分次法至少50 Gy/25次/5周的劑量。

資料來源:《食道癌治療指南》,日本癌症治療學會。

http://www.jsco-cpg.jp/guideline/09_2.html#X

肺癌

對於小細胞肺癌,如果癌細胞只擴散到肺部或周圍的淋巴結,則放療和抗癌藥物治療同時使用,或按抗癌藥物治療和放療的順序進行。

非小細胞肺癌在I期或II期癌症不能適應手術,或III期癌症不能適應化療和放療聯合治療時,也可採用根治性放療。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擴散到性能或附近器官的,採用放射治療。對於前列腺內殘留的癌症,放射治療也可與手術或內分泌治療配合使用。

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療有兩種:外照射和小源治療。前一種方法使用一種叫做IMRT的放射治療機,需要7到8周的時間。認為治療效果與手術效果相當,副作用比較小。

後者與外束放射相結合,用於早期前列腺癌。在小源治療中,將一種稱為碘-125放射源的源頭插入前列腺,向前列腺內發射射線。從內部對前列腺進行輻射。

一般來說,以下特徵的癌症更容易從放射治療中獲益,可以考慮採用以下方法。

血管豐富且分布均勻的腫瘤

腫瘤基質具有高致血管生成潛力的腫瘤

腫瘤組織中的壞死物質容易被清除的腫瘤。

纖維結締紡織成分差的腫瘤

放射敏感性好的腫瘤基質包括血管豐富且分布均勻的腫瘤、血管生成活性高的腫瘤基質、腫瘤組織中的壞死物質易被清除的腫瘤、纖維結締組織成分差的腫瘤。

資料來源:《癌症放射治療基礎知識》,日本胃腸外科學會早川。

http://www.jsgs.or.jp/cgi-html/edudb/pdf/20100041.pdf

晚期膽管: 胰腺癌

在很多情況下,晚期膽管癌和胰腺癌很難通過手術治療,放療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如果腫瘤累及重要的血管,即使沒有發展到遠處轉移,也同樣如此。

放射治療常與化療聯合使用,由於化療有可能提高治療效果,因此被推薦為標準治療。

在膽管癌的情況下,可將少量放射源送入膽管。

宮頸癌/子宮癌,手術難度大。

宮頸癌和子宮癌無論處於哪個階段都可以進行放療,但放療是晚期癌症或難以手術的癌症的基本治療方法。在這些情況下,化放療聯合抗癌藥物治療往往是首選的治療方法。

放射治療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體外放射,即在體外或盆腔內對患者進行照射;另一種是腔內放射,即直接將癌細胞照射到陰道內。宮頸癌也可以採用腔內照射治療,即把放射性物質直接插入癌腫和周圍組織中。

惡性淋巴瘤

由於淋巴細胞很容易被放射線破壞,所以放療是惡性淋巴瘤發展成腫瘤的基本治療方法。常與抗癌藥物治療聯合使用,由於放療的技術進步和抗癌新藥的開發,現在有希望徹底治癒。

惡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療一般在門診進行,多數情況下,需要進行20次左右的放射治療。目標是以小劑量的放射線來擊敗所有的惡性淋巴瘤,同時儘量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影響。

質子治療

質子治療的特點

 質子束治療最重要的特點是,通過精確定位靶區的深度和範圍,僅能直接摧毀位於體內深處的癌變,而不損傷正常組織。這樣做的好處是治療效果好,保護重要器官。

它可以針對癌變部位,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周圍正常組織的副作用,不需要在患者體內動手術刀。根據患者的體質、癌症的類型和同時進行的治療,可以一邊治療癌症,一邊繼續在醫院的日常生活。


質子輻射的特點

 大部分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都在人體表面附近被吸收,所以到達人體深處的輻射量就會減少。另一方面,質子射線往往以低能量從地表進入人體,在特定的深度達到一個峰值,然後停在那裡。這就是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的 "布拉格峰"。在癌症治療中,可根據病灶的深度和大小增加該峰的深度和寬度(擴大Bragg峰)。質子束治療就是利用了這一特點。

質子治療的優勢

除了傳統的癌症治療方法外,還有更多的選擇,讓每位患者都能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與手術、藥物治療或傳統的放射治療相比,它是一種更健康的癌症治療方法,對患者的身體負擔和副作用風險更小。


位於更容易受到輻射的器官附近的腫瘤,可以更安全地進行照射。


對X線難以治療的腫瘤或較大的腫瘤(6釐米以上)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在門診治療的同時可以繼續日常生活,治療後順利回歸社會。


在治療過程中,完全沒有疼痛感和熱度。


它不僅保留了器官的形態和功能,而且在皮膚上不留疤痕,對身心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質子治療的缺點

因為它是一種局部治療,所以不適用於癌症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四期患者。對於淋巴結轉移的患者來說,治療也有一定的難度。


癌症比較早期,沒有轉移,是一個適應症的條件。


胃癌和由胃腸道引起的大腸癌不符合治療條件。


高級醫療不在保險範圍內,所以患者必須支付全部治療費用。

適應症的例子(一般可以用質子束治療的癌症)。

"適應症 "一詞是指 "患者將從治療中受益的情況。

質子束治療的典型適應症是前列腺癌、肝癌、頭頸部腫瘤(如鼻竇癌)和肺癌等腫塊性腫瘤。

 以下是質子束可以治療的疾病,但因治療部位、年齡、身體運動、疾病狀態不同,治療的起始時間也不同,請諮詢質子治療門診部,了解是否適合質子束治療。

質子治療的主要適應症  


顱底腫瘤

頭頸癌(保險承保)

腦瘤

肺癌

食道癌

縱隔腫瘤

肝癌

膽管癌

胰腺癌

腎癌

前列腺癌(保險承保)

膀胱癌

直腸癌的術後復發

骨和軟組織腫瘤(保險範圍)

兒童癌症(保險承保)

其他實體瘤

關於副作用


 傳統放療中使用的X射線,在進入人體後,吸收的輻射量逐漸減少,因此病灶前後的正常組織接受的輻射量是相同的,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重離子治療

重離子放射治療的特點

對癌症病灶進行靶向放射,副作用最小。

重粒子束

傳統放射治療中使用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會在人體表面造成最大的傷害,當它們發展到身體深層時,即使是針對癌性腫瘤也會變得不那麼有效。

因此,它們對身體深處的癌變傷害不夠,表皮附近的正常細胞被嚴重破壞。

另一方面,重離子治療可以利用一種被稱為血峰的特性(輻射劑量在體表較低,而在癌灶處達到峰值的特性),精確地破壞癌症腫瘤。

質子治療也擁有這個血峰,但重離子束在劑量濃度上優於質子束,對癌症腫瘤的殺傷力是質子束的2-3倍。

重離子放射治療的優勢和劣勢

深層癌症病灶的強化照射。

傳統的放射治療在體表附近達到最大的效果,它通過身體,釋放出能量。當然,由於癌症在體內,放療不僅會破壞癌瘤,還會破壞放射路徑上的正常細胞。

因此,對位於身體深部的癌性腫瘤並不總是能夠提供足夠的輻射量,因為放射治療必須考慮到對正常細胞的最大損害。

另一方面,重離子束有一個特點,叫做血峰,在身體中行進到一定程度後,會突然給周圍的環境帶來很高的能量,然後消失。

這種特性使其可以對身體深處的癌變進行足量照射,而不損傷周圍的正常細胞。

副作用少,治療時間短

重粒子放射治療集中在癌變部位,對周圍正常細胞的損傷較小,副作用小。

與手術不同的是,手術不需要對身體進行切割,治療可以在門診進行,使得老年人和體力有限的人可以接受治療。

此外,它殺滅癌細胞的能力是放射線的2~3倍,而且由於減少了照射次數,治療周期也較短。

重離子束的缺點是,癌腫必須在特定的位置,必須是實心的,而且不能在不規則運動的器官,如胃或大腸,而且過去沒有接受過放射治療。

重離子輻射所針對的部位主要有腦部、頭頸部、食道、肺部、肝臟、胰腺、子宮、直腸、前列腺、骨肉瘤和軟組織腫瘤。

其中,頭頸癌、肺癌、肝癌、骨肉瘤、軟組織肉瘤、前列腺癌等都可以進行高精尖醫療;其他癌症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重離子束治療被政府定義為高精尖醫療,不在公保範圍內,必須全額支付。

硼中子捕獲療法

只對癌細胞進行定點治療。"硼中子俘獲療法",新一代放射療法

在與手術、抗癌藥物治療並列的三大癌症治療方法之一的放療領域,近年來一直在研究開發對患者溫和的微創療法。硼中子俘獲療法(BNCT)由於副作用小,據說一次照射就能治癒的機率很高,未來有望取得長足進步。

利用中子和硼通過核裂變摧毀癌細胞。

與手術治療(如外科手術)一樣,放療作為一種局部治療手段,既能治癒癌症,又能緩解症狀。其特點是在治療癌症的同時不切除患處,在不損害機體功能和形態的前提下,保持患者的生活質量(QOL)。因此,它也被用於治療頭頸部、盆腔等難以切除的部位。

近年來,為了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損傷,治療方法也在不斷發展,出現了根據癌腫形狀進行多方位照射的強度調製放射治療(IMRT)等高精度放射治療,以及重離子束治療、質子束治療等X線以外的放射治療。已經發展起來,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BNCT是一種什麼樣的治療方法?

簡而言之,就是利用中子和與中子反應的硼,只破壞癌細胞,而對正常細胞影響最小的一種治療方法。具體來說,我們給患者體內注射硼製劑,讓它在癌細胞中積累。之所以使用硼,是因為癌細胞會主動吸收硼,而癌細胞被中子照射的同時,硼已經在癌細胞中積累。當我們用中子照射癌細胞時,只在吸收了硼的部位發生核裂變反應,癌細胞被破壞。

輕微的副作用和可預見的影響

放射治療通常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而且正常細胞受到輻射的部位會有副作用。但據伊丹醫生介紹,使用BNCT,一天就可以完成治療,對正常細胞的影響有限,所以副作用不大。

傳統的放療,為了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損傷,治療分為多次5到15分鐘的劑量。另一方面,BNCT的放射線只進行一次,時間為60分鐘。在照射前三個小時左右,我們開始輸硼,大約需要兩個小時,所以總的治療時間是三四個小時,但是一天就可以完成治療。

因為它能精準地破壞積累了硼的癌細胞,可以說出現重大副作用的可能性很低。由於硼製劑也會吸收少量的正常細胞,所以有可能會出現一些這方面的副作用,但會非常輕微。硼製劑本身對人體也是無害的。

癌細胞比正常細胞吸收更多的硼

癌細胞的分裂和增殖速度比正常細胞快很多倍,所以需要大量的胺基酸。由於硼來源於胺基酸,是癌細胞繁殖的必要條件。

並不是所有的癌細胞都以同樣的方式吸收硼。不過,這種治療方法之所以有前景,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可以在治療前就決定是否有效。

當我們給病人注射硼,做一個特殊的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掃描時,我們可以看到病人的癌細胞吸收了多少硼的產物,所以我們可以預測BNCT的效果。由於這些初步的測試,我們可以避免給患者帶來無效的治療負擔,避免浪費藥物。BNCT,我們可以根據每一種癌症的類型來決定是否使用它,是可以支持個性化醫療的治療方法之一。

臨床試驗已經開始,用於治療難治性癌症,如發生在表皮附近的血管肉瘤。

但由於外照射中子的照射範圍僅限於表皮6~7釐米,因此,血管肉瘤多發於老年人的頭皮,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於罕見或難治的癌症,我們必須抓緊時間讓這些治療方法儘快獲得批准。另外,對於已經接受過放化療的患者,在同一部位復發的,也有可能再次接受BNCT治療。

在正常的腦組織中,有一道血腦屏障,可以防止有害物質進入大腦,這就像一道 "屏障"。對於已經患上腦腫瘤的人來說,這種血腦屏障可能會被打破,這實際上可以提高硼片進入大腦的通道,從而使BNCT順利進行。但是,在這之前,腦屏障可能會被放療封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能達不到BNCT的效果。假設是這種情況,建議患者從第一次發病就進行BNCT。

開發中子加速器使其實際使用成為可能。

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查德威克在1932年發現了中子,為這一發現提供了動力,從而促成了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發展NCT系統。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哈佛大學、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進行了臨床研究,並由此發現了中子。同樣在日本,1968年至1974年,東京大學佐野圭司教授和帝京大學波田中智之教授領導的小組公布了13例腦腫瘤。據說,他們取得了比美國更好的成績。

然而,為什麼這種治療方法這麼久都沒有發展起來呢?

原因之一是用於產生中子的設備。當時,要想獲得這種治療所需的中子,只有使用核反應堆。BNCT沒有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是,開發產生中子的加速器而不是核反應堆需要時間。

2015年,全球首臺醫院級BNCT安裝在國立癌症中心醫院,次年對外開放。住友重工還與京都大學合作開發了加速器。目前,在大阪醫科大學和南都北綜合醫院安裝了加速器。

BNCT是革命性的,因為我們的加速器有一個垂直的光束,可以從上面傳遞,而大多數加速器使用的是水平光束。加速器本身的緊湊設計使我們能夠從天花板上發射。

緊湊設計的原因是鋰靶系統(常用鈹靶)。加速器產生的中子在照射區必須減速,因為能量太大,如果不使用會給患者帶來暴露問題。在鋰靶的情況下,中子是由加速的質子與鋰碰撞產生的。

研究最多的腦瘤類型是惡性膠質瘤,它是由腦細胞產生的。其中包括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和再生膠質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原則上,以前沒有接受過放療或化療的患者都適合這種治療,其中,BNCT適用於相對淺表、範圍較小的腫瘤。

內臟器官轉移的腦腫瘤不適用。


免疫療法

除了以上三種治療方法外,免疫治療作為其補充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攻擊癌細胞的免疫系統,是人體固有的。通過加強和恢復免疫系統,強化攻擊和治療癌細胞。

免疫抑制治療、細胞因子治療和BRM治療是已被證明有效的免疫治療方法。所謂 "免疫抑制療法",是指加強被癌細胞削弱的免疫細胞,以提高免疫系統的自然免疫力的方法。細胞因子療法和BRM療法是激活免疫細胞的藥物,進而激活免疫細胞來攻擊癌細胞。這些療法的優點是,它們只能攻擊癌細胞,而不損害正常細胞。此外,由於它們使用的是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所以健康狀況因晚期癌症而減弱的人也可以嘗試。

雖然證據不多,評價也沒有定論,但它已經被批准為先進的醫療手段,即使在手術、放療、抗癌藥物治療難以應付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這是一個優勢。

它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使用,沒有副作用和身體負擔。

另一方面,免疫治療作為一種先進的醫療手段,目前仍在研究之中,部分病例的療效尚未得到證實。因此,不排除出現意外副作用的可能,在諮詢醫生的同時,也要謹慎進行。

此外,免疫治療與抗癌治療聯合使用時,可抵消各自的效果。免疫療法是一種有望獲得其他療法無法獲得的益處的治療方法。未來有望確立為第四種治療方法,並進行更多的研究。

[參考網址]

參考文獻:《免疫治療:你想先知道什麼》,國家癌症中心,國家癌症研究所

免疫治療:你應該先知道什麼,你需要知道什麼,國家癌症中心癌症信息服務部。

參考資料:《外科治療》,日本癌症研究所醫院。

http://www.jfcr.or.jp/hospital/cancer/treatment/operation.html


免疫療法的第一個優點是它可以只攻擊癌細胞。抗癌藥物治療和放射治療可以損害癌細胞以外的正常細胞。從這一點來看,即使是身體虛弱到無法耐受抗癌藥物、放射線或手術治療的患者,現在也可以接受免疫治療。由於目前免疫治療的病例還很有限,研究也還處於起步階段,所以對免疫治療的效果沒有什麼準確的統計,但據說免疫治療可以增加早期癌症根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於免疫治療還不是一種有確鑿證據的治療方法,有降低抗癌藥物療效的風險,且缺乏足夠的臨床試驗數據,這可能是免疫治療的劣勢。

免疫療法的好處

它只能攻擊癌細胞,沒有任何副作用。

免疫療法使免疫細胞具有隻攻擊癌細胞的能力。因此,正常細胞不受影響。

手術對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放療也無法避免對正常細胞的傷害。抗癌藥物有副作用,但免疫療法沒有。可以不用擔心身體風險,也不用擔心治療後的副作用風險。

對晚期和轉移性癌症有效。

如果癌症已經發展到很晚期,或者已經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就不能進行手術了。此外,如果癌症難以用抗癌藥物或放射線治療,在過去是無法治癒的。

然而,即使是晚期或轉移性癌症,也可以採用免疫治療。免疫療法的一大優勢是,即使是那些身體虛弱到無法忍受其他治療的人也可以接受免疫療法。

早期癌症可能會得到緩解

對於早期的小癌,單純的免疫治療是有可能緩解的。目前只有幾例治療,效果還不能確定,但如果將來免疫療法的應用更加廣泛,可能適用於早期癌症。

然而,隨著免疫療法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我們或許可以將免疫療法應用於早期癌症。

免疫治療常見的癌症

在某些情況下,選擇免疫治療來治療晚期癌症和轉移性癌症,除了治癒癌症外,還可以延長生命治療和緩解症狀。由於該療法還處於研究階段,目前已明確證明能治癒的療法並不多。

可採用免疫療法的癌症,其方法和使用的藥物種類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腎癌

腎癌長期以來一直採用細胞因子療法,這是一種免疫療法,作用於與細胞免疫和炎症有關的蛋白質(細胞因子)。

人體內有100多種蛋白質(細胞因子),包括那些被稱為幹擾素和間質素的蛋白質,它們參與細胞免疫和炎症。

在腎癌中,稱為幹擾素藥物或白細胞介素-2的藥物用於治療免疫療法。

除手術切除外,幹擾素-α(IFN-α)或白細胞介素-2(IL-2)的免疫治療一般是晚期腎癌轉移的首選治療方法。然而,單純的免疫治療產生完全反應(CR)的情況極為罕見,5年生存率很差,在10~16%之間。

來源:"一例對細胞因子修飾反應不同的晚期腎癌",日本泌尿外科協會雜誌,97(3),2006年。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pnjurol1989/97/3/97_3_598/_pdf/-char/ja

截至2017年2月,國家實踐指南中已經對腎癌的免疫治療(細胞因子治療)進行了描述,幹擾素藥物和白細胞介素-2為批准藥物。

參考資料:癌症研究中心信息服務網站上的 "腎細胞癌治療"(2019年9月4日確認)。

https://ganjoho.jp/public/cancer/renal_cell/treatment.html

惡性黑色素瘤

免疫治療(細胞因子治療)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免疫治療用於治療惡性黑色素瘤,即產生黑色素色素的皮膚細胞和痣細胞等皮膚細胞已經惡變。

細胞因子療法是通過加強人體的免疫功能來對抗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在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免疫抑制療法中,癌細胞解除了被癌細胞加在細胞上的免疫細胞的阻擋,使免疫細胞能夠再次對抗癌症。

參考資料:癌症研究中心信息服務網站 "惡性黑色素瘤(皮膚)治療"(2019年9月4日確認)。

https://ganjoho.jp/public/cancer/melanoma/treatment.html ...

膀胱癌

在免疫療法中,用BRM療法(免疫刺激劑)治療,作用於人體整體免疫細胞的功能,在醫學指南中被稱為膀胱癌的治療方法。不過,雖然BRM療法已經成為膀胱癌的標準治療方法,但對於其他癌症的治療仍需驗證,至今還沒有科學證明BRM治療其他癌症有效的案例。

例如,利用結核病藥物卡介苗進行膀胱癌的免疫治療,用於治療高危的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和上皮內癌,這是最常見的膀胱癌類型。

其他膀胱癌的免疫療法還包括多肽疫苗和抗體,但它們仍處於開發和療效的照明階段。你可能會以臨床試驗的方式接受這些免疫療法,所以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這些療法的信息,應該諮詢你的醫生。

參考資料:癌症研究中心信息服務網站上的 "膀胱癌治療"(2019年9月4日確認)。

https://ganjoho.jp/public/cancer/bladder/treatment.html

其他癌症

目前正在研究免疫療法,希望它能成為除腎癌、膀胱癌和惡性黑色素瘤以外的癌症治療的主要支柱。

例如,針對免疫檢查點的免疫療法正被開發為治療頭頸癌的有效方法。

免疫檢查點PD-1(程序性細胞死亡-1)、CTLA-4(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的 抗原靶向免疫療法在各類癌症中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針對這些免疫檢查點的免疫療法的出現,對頭頸癌的治療策略產生了重大影響。癌症免疫治療有望與手術、放療、化療一起成為癌症治療的第四支柱。免疫系統通過保護機體免受病原體的侵害,同時防止對自身抗原的反應,來維持防禦和免疫耐受之間的平衡,T細胞上表達的共刺激(加速器)和共抑制(制動)分子在調節免疫反應的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與傳統癌症免疫療法只注重剎車時的加速不同,以PD-1和CTLA-4為靶點的免疫療法改變了我們的思路,使加速器通過釋放剎車來實現,這是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帶過。

來源:《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頭頸癌的潛力和現狀》,《日本耳鼻咽喉科雜誌》,2017年120(4)期。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ibiinkoka/120/4/120_510/_pdf/-char/ja

可以看出,在癌症治療中,圍繞免疫治療的環境正在日新月異。在目前沒有效果的癌症部位,免疫治療極有可能被證明是有效的,所以我們應該密切關注這些趨勢。

免疫療法的缺點

沒有治療數據的積累。

最大的缺點是目前仍缺乏證據證明治療效果。即使理論上可能有效,但沒有足夠的治療證據來支持和證明。絕對有效! 很難確定是這樣的情況。

雖然它已經被批准為先進的醫療手段,但不可否認的是,它還沒有被評估。

它可能會降低抗癌藥物的效果。

抗癌藥物對免疫系統有降低作用,而免疫治療能增強免疫系統,可以抵消藥物的作用。

我們知道,用好每一種方法都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但方法還沒有確定。


癌症免疫與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是廣泛存在於人體各組織中的阿米巴樣細胞。巨噬細胞在我們的先天防禦功能、先天免疫中起著重要作用。

當體內產生癌細胞時,巨噬細胞會試圖通過將癌細胞帶入自身(吞噬作用)來消化它們。巨噬細胞就會在癌細胞表面進行標記,將癌細胞的信息傳遞給其他免疫細胞。其他免疫細胞,包括殺傷性T細胞,接收到這些信息並開始攻擊癌細胞。如果巨噬細胞沒有發現癌細胞,將其吸收並將信息傳遞給其他免疫細胞,癌細胞將繼續增殖。巨噬細胞在消除癌細胞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什麼是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是阿米巴樣細胞。它們的體積比較大,直徑為15到20微米。巨噬細胞廣泛分布於人體各處,在先天免疫的防禦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

為什麼巨噬細胞對癌症有這麼大的效果?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巨噬細胞對癌症有這麼大的作用。當癌細胞侵入人體時,巨噬細胞會試圖將癌細胞帶入自己的體內,從而消化癌細胞。這就是所謂的吞噬作用。有些巨噬細胞不僅能攝取消化癌細胞,還能將癌細胞帶到體表附近,以便將癌細胞的信息傳遞給其他細胞。其他細胞,如殺傷性T細胞,會接收到這些信息,並繼續破壞癌細胞。換句話說,如果巨噬細胞在消化癌細胞的同時,沒有找到癌細胞並將這些信息傳遞給其他細胞,癌細胞就會迅速繁殖,所以巨噬細胞很重要。

推進巨噬細胞的研究

2019年2月,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的秋吉和成教授、村岡大輔助理教授、原田直實特別助理教授、三重大學的四久博具體教授等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關於巨噬細胞的研究成果。.

該研究是關於用於治療癌症的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雖然這些抑制劑在一些癌症(如肺癌)中表現出顯著的效果,但它們對其他癌症產生了耐藥性,因此正在分析確定哪些癌症對它們產生了耐藥性。從以往的研究中我們知道,T細胞等免疫系統細胞在耐藥癌症中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但我們一直試圖確定耐藥的原因。

通過小鼠實驗,我們確定導致癌症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產生耐藥性的因素之一是癌症內部的免疫細胞不活躍,不具備抗原呈遞功能。這些TAM被稱為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結果顯示,原本耐藥的癌症可以轉化為易感,這可能意味著在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免疫療法時,有望將耐藥的轉化為易感的,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癌症免疫與殺傷性T細胞

殺手T細胞是T細胞的一種,是淋巴細胞的一種。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兩種,先天免疫和後天免疫,先天免疫會不斷監測體內是否有異物,一旦發現異物,會第一時間攻擊。換句話說,免疫系統是發現體內異物的最初反應。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樹枝狀細胞都屬於這一類。

另一方面,獲得性免疫只存在於人類等高級生物體內,T細胞和B細胞是獲得性免疫的代表。樹突狀細胞在先天免疫中起著指揮作用,當樹突狀細胞發現癌細胞等異物時,就會向殺傷性T細胞等發出指令,攻擊它們。殺手T細胞,就會被激活,攻擊並消滅癌細胞。

殺手T細胞是什麼,能有效抗癌?

殺手T細胞是淋巴細胞的一種,T細胞是免疫反應性細胞,可分為三種不同功能的細胞:幫助性T細胞,跟隨分化為產生抗體的細胞,抑制性T細胞,效應性T細胞,誘發過敏反應,最後是效應性T細胞,可以破壞目標。有跟隨分化成抗體產生細胞的 "幫助性T細胞",有抑制分化成抗體產生細胞的 "抑制性T細胞",有誘發過敏反應的 "效應性T細胞",最後還有能夠破壞目標的 "殺傷性T細胞"。

為什麼殺傷性T細胞對癌症如此有效?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殺傷性T細胞是如何作用於癌症的。

免疫力有兩種類型。

首先,我們來看看人體的免疫系統是如何工作的。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兩種:一種是先天免疫,另一種是後天免疫。自然免疫力會不斷監測身體是否有入侵者。如果發現有入侵者,就會首先攻擊。換句話說,就是免疫力對進入體內的異物作出最初的反應。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樹突狀細胞都屬於這一類先天性免疫。另一方面,獲得性免疫力只存在於人類等高級生物體中。它對具有強大破壞力的入侵者,如癌症,T細胞和B細胞屬於獲得性免疫。

雙層體系,保護身體。

前面我已經說過,對付進入人體的外敵,第一步就是自然免疫。當自然免疫無法處理時,後天免疫,如殺傷性T細胞就會處理。

樹突狀細胞負責先天性免疫力

樹突狀細胞在先天性免疫中起著指揮作用。當樹突狀細胞發現癌細胞等異物時,就會向殺傷性T細胞等發出指令,攻擊它們。殺手T細胞就開始行動,以消滅癌細胞,然後附著在癌細胞上,消滅癌細胞。

但是,癌細胞是很討厭的,所以它們不願意被認為是來自身體外部的入侵者,所以它們就會繁殖。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殺傷性T細胞仍然不知道癌細胞的存在,也不會攻擊它們。

推進殺傷性T細胞的研究

但最近,關於殺傷性T細胞的研究有了進展,2019年2月,日本和美國慶應義塾大學吉村彰彥教授等聯合團隊宣布,他們已經闡明了殺傷性T細胞工作不良的機制。此外,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等機構的團隊宣布,他們成功地從人類iPS細胞中製造出了 "殺手T細胞"。

為什麼幫助性T細胞抗癌效果這麼好?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幫助性T細胞是如何作用於癌症的。

幫助性T細胞的作用

幫助性T細胞通過與各種免疫細胞相互作用,在激活免疫系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對抗入侵人體的病原體或癌細胞等異物時,它們會向每個免疫細胞發出攻擊命令。換句話說,它就像防禦部隊中的指揮官,對抗體內的異物。

輔助T細胞的兩種功能

與NK細胞等先天性免疫系統的免疫細胞不同,輔助性T細胞是後天性免疫系統的免疫細胞。換句話說,幫助性T細胞在收到先天性免疫系統的免疫細胞的信號後就開始工作。

具體來說,當樹突狀細胞接收到發現異物的消息後,輔助T細胞就會被激活、增殖,並分散到全身。然後它們通過向巨噬細胞和殺傷性T細胞發出攻擊指令,激活它們。這是幫助性T細胞的重要功能之一。而另一種是作用於B細胞,使其產生抗體。

它能激活巨噬細胞。

散布在身體各處的活性輔助T細胞會激活它們遇到的巨噬細胞。巨噬細胞在發現異物時已經開始攻擊,所以再激活巨噬細胞可能會更好,比如。

激活殺手T細胞。

殺傷性T細胞的激活需要輔助性T細胞的存在。它們可以被單獨的樹突狀細胞的信號激活,但如果沒有幫助性T細胞,它們不太可能被激活。

殺手T細胞與輔助T細胞結合後,與相同的樹突狀細胞完全激活。助手T細胞就會分泌一種叫做細胞因子的蛋白質,使殺傷性T細胞暴露在其中,激活殺傷性T細胞。

它能激活B細胞。

幫助性T細胞激活B細胞產生抗體,這與激活巨噬細胞的機制類似,它們激活了攝入了與它們遇到的相同異物的B細胞。

B細胞激活了與所遇到的外來物質相同的B細胞。它們也可以利用這些受體攝取外來物質,並像樹突狀細胞一樣,發出抗原信號。感受到這些抗原的輔助T細胞,激活B細胞,產生的抗體就會攻擊異物。

調節性T細胞與癌症的關係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調節性T細胞是如何作用於癌症的。

什麼是調節性T細胞?

調節性T細胞,又稱抑制性T細胞或調節性T細胞,負責在免疫系統過於活躍時給它踩剎車。這涉及到對免疫系統起制動作用的免疫檢查點分子。

免疫系統是如何被制動的

更具體地說,一種名為CTLA-4(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抗原4)的免疫檢查點分子總是出現在調節性T細胞的表面。當它與樹突狀細胞結合時,殺傷性T細胞和輔助性T細胞無法與之結合,結果是免疫系統被削弱。這是一個簡單的機制,以確定哪一個與樹突狀細胞結合。

還有研究發現,當調節性T細胞與樹突狀細胞結合時,也會對樹突狀細胞本身的功能起到制動作用。

癌症吸引調節性T細胞

在癌症的微環境中(即癌症內部),聚集了許多免疫抑制細胞,其生物反應與正常組織有很大不同。調節性T細胞在那裡的存在頻率比身體其他部位高,因為癌細胞會產生吸引調節性T細胞的物質。

癌症誘導的調節性T細胞防止殺傷性和輔助性T細胞與樹突狀細胞結合。此外,它們還能產生其他免疫鎮定物質和細胞毒性物質,抑制殺傷性T細胞和輔助性T細胞的活化或破壞它們,從而抑制免疫系統,防止它們攻擊自己。

為了抑制調節性T細胞。

通過降低調節性T細胞的功能,給免疫系統踩剎車,可以重新激活免疫系統。這主要是用藥物治療。

治療的方法之一是用細胞毒性抗癌藥物抑制調節性T細胞,但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受到更多關注。

癌症組織中的調節性T細胞表達的CTLA-4水平比平時高得多。已經上市的抗CTLA-4抗體產品,具有降低調節性T細胞功能的作用。此外,它們還能告知NK細胞和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癌症組織中調節性T細胞的存在,並迫使它們消除這些細胞(抗體依賴性細胞毒作用)。

因此,通過抑制調節性T細胞,我們可以期待對癌細胞的治療效果。

癌症免疫與樹突狀細胞。

樹突狀細胞,顧名思義,是指具有樹突狀突起(樹枝)的免疫細胞,像樹枝一樣向自己周圍延伸。它們的主要功能是將外來物質攝取到自身,並將其特性傳遞給其他免疫細胞。樹突狀細胞激活的免疫細胞對異物發起攻擊,可以說,樹突狀細胞起到了免疫細胞的指揮所的作用。

據認為,每天在人體內產生的新癌細胞多達5000個。在健康的情況下,免疫細胞會殺死這些癌細胞,但癌細胞可能會隱藏自己的癌性,逃避免疫細胞的攻擊。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需要針對癌細胞的特點,攻擊癌細胞。樹突狀細胞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就是所謂的特異性免疫。

什麼是樹枝狀細胞?

樹枝狀細胞,顧名思義,其周圍有枝狀突起(樹枝狀)延伸,在鼻腔、肺、皮膚、胃、腸道等部位都有,與外界相通。它們的主要功能是將外來物質帶入體內,並將其特性傳遞給其他免疫細胞。異物的特徵稱為抗原。

詳細來說,攝取了抗原的樹突狀細胞會遷移到淋巴器官,並將信息傳遞給T細胞和B細胞等免疫細胞,進而激活它們。由於被激活的免疫細胞開始攻擊異物,樹突狀細胞可以說是免疫細胞的 "指揮塔"。

樹突狀細胞為什麼能有效抗癌?

據估計,每天有5000個新的癌細胞在我們體內產生。正常情況下,這些癌細胞會被免疫細胞殺死,從而抑制癌症這種疾病的發展。

但是,癌細胞有時會把自己隱藏成癌細胞,逃避免疫細胞的攻擊。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癌細胞會迅速增殖,發展成我們熟悉的癌症。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必須針對癌細胞的特點,對其進行攻擊。這就是所謂的特異性免疫,和樹突狀細胞的功能是同一個系統。

樹突狀細胞的癌細胞攻擊系統

下面我們就來解釋一下特異性免疫或樹突狀細胞攻擊癌細胞的系統。

首先,樹突狀細胞將死亡的癌細胞和其他死體作為異物吸收,獲得抗原,作為癌細胞的標誌物。樹突狀細胞則成為指揮中心,將癌細胞的抗原傳遞給免疫細胞,並指示它們攻擊癌細胞。

癌細胞可能會隱藏自己的抗原以逃避免疫細胞的攻擊。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是免疫細胞之一,支持這一過程。

樹突狀細胞的高級研究

洛克菲勒大學的拉爾夫-斯坦曼教授闡明了樹突狀細胞的功能,他的研究在2011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目前,世界各地都在進行利用樹突狀細胞的免疫療法的研究和開發。

樹突狀細胞(DC)疫苗療法是在此樹突狀細胞研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癌症治療方法。

什麼是樹突狀細胞疫苗治療?

我們給大家講了樹突狀細胞對癌細胞的功能和作用。但在正常情況下,樹突狀細胞的數量並沒有這麼多,它們是否能可靠地將癌細胞抗原傳遞給免疫細胞還不得而知。這就是樹狀細胞疫苗的作用。

當你聽到 "疫苗 "這個詞時,你可能通常會想到流感疫苗或孩子的三聯疫苗等疫苗接種。但是,癌症疫苗是用於已經患上癌症的患者。

樹突狀細胞疫苗的機理是基於從患者身上提取的細胞,經過培養和活化的樹突狀細胞被賦予癌細胞抗原,以保證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

這種樹狀細胞疫苗有幾種類型。

自體癌組織樹狀細胞疫苗

抗原是利用患者自身的癌症組織創建的。由於使用的是患者自身的組織,而這些組織是在手術或其他過程中取出的,可以說是為每個患者量身定做的治療方法。

人工抗原樹狀細胞疫苗

像WT1肽這樣的蛋白質,幾乎是所有癌症的抗原,可以作為人工抗原,所以即使拿不到癌症組織,也可以接受樹突狀細胞疫苗。但是,白細胞類型(HLA)必須兼容。

本地化樹突狀細胞疫苗

在這種方法中,將體外培養的樹突狀細胞直接注射到癌症組織中。抗原可由樹突狀細胞吸收癌細胞而不事先使用抗原獲得。由於是直接注射,所以僅限於目測或內鏡下可以確認的癌症。

雖然樹突狀細胞疫苗作為一種新的癌症治療方法獲得了巨大的前景,並且在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中出現,但目前還沒有被批准為標準治療方法。為什麼會這樣?

是否沒有在預期有效的階段使用它們?

當癌症處於比較早期,患者的免疫力不那麼低,或者癌症已經被手術切除或放療縮小時,樹突狀細胞疫苗有望與疫苗聯合使用,效果很好。

但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疫苗是提供給那些因復發或轉移而無法再從常規治療中獲益的癌症患者的選擇之一。

疫苗的效果評價難嗎?

由於樹突狀細胞疫苗利用了人類固有的樹突狀細胞的力量,因此被認為比抗癌藥物的副作用小。此外,它有望在維持生活質量(QOL)的同時延長生命。另一方面,很難評價疫苗縮癌的效果,這也是治療的標準。

此外,接種疫苗後,免疫細胞被激活,疫苗顯現實際效果需要時間。疫苗要想被批准為標準治療,必須在臨床試驗中證明其有效性,這可能是一個瓶頸。

癌症的免疫抑制會不會影響疫苗的效果?

另一個主要問題是癌細胞的免疫抑制作用,這一點近年來已經很明顯。

免疫系統有一種抑制功能,可以防止人體攻擊自己,換句話說就是剎車,但癌症卻利用這種功能,對免疫細胞的自然功能進行剎車,保護自己。換句話說,即使我們試圖用樹突狀細胞疫苗激活免疫細胞,癌細胞的免疫抑制作用也可能影響其效果。

對於未來。

即使樹突狀細胞疫苗是一種成熟的治療機制,但一些問題可能使其遲遲不能被批准為標準治療。

但目前仍在積極研發中,並嘗試將其與常規標準治療和免疫治療相結合。雖然還有一些障礙需要掃除,但我們希望利用樹突狀細胞的特性進行癌症治療的日子能夠早日到來。

癌症與免疫的關係:中性粒細胞

白細胞的五種類型之一是中性粒細胞,其主要作用是消除進入體內的細菌、病毒等異物。換句話說,它們是保護身體免受感染的免疫細胞。當中性粒細胞對細菌和病毒的防禦受到影響時,感染的可能性,在某些情況下,嚴重的疾病會增加。

在免疫細胞中,特別是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具有攻擊癌細胞的優越能力。即使癌細胞的增殖力大於NK細胞的攻擊力,在健康狀態下,其他免疫細胞也會攻擊癌細胞。中性粒細胞就是其中之一,它們與各種免疫細胞一起消滅癌細胞。中性粒細胞不僅能消滅細菌和病毒,還能消滅癌細胞這些異物,從而保護我們的身體不受癌症的侵害。

為什麼中性粒細胞對癌症有這麼大的作用?

正常細胞變異成癌細胞的現象在人體中每天都在發生,並不是一個罕見的現象。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罕見的現象。之所以不會變成癌症這種疾病,是因為免疫細胞能夠把它們當作異物消滅掉。

在免疫細胞中,特別是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具有很好的攻擊癌細胞的能力。如果癌細胞數量少,NK細胞就會壟斷,很多癌細胞會被NK細胞淘汰。

即使癌細胞的增殖能力大於NK細胞,如果免疫系統正常,其他免疫細胞也會攻擊癌細胞。

中性粒細胞就是其中之一。它們的功能是與各種免疫細胞一起消滅癌細胞。雖然前面我們提到中性粒細胞可以消滅細菌和病毒,但是它們還可以消滅癌細胞這個異物,保護我們的身體不受癌症的侵害。

癌症與中性粒細胞的關係

中性粒細胞既是免疫細胞,也叫炎症細胞。這是因為,和中性粒細胞一樣,白細胞之一的淋巴細胞以及中性粒細胞都會聚集在炎症部位。中性粒細胞被認為參與急性炎症,淋巴細胞參與慢性炎症。因此,這兩種免疫細胞也是炎症的指標,如果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例(NLR)高,則炎症強烈。

癌症進展與NLR(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率)的關係

癌組織的強烈炎症導致NLR高,說明癌症已經發展。此外,NLR還與癌症的免疫程度有關,數據顯示,NLR高與癌症的預後不利有關。

因此,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不僅能顯示炎症的程度,而且被認為是預測癌症預後的重要因素。

癌症治療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症

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數量一般在每微升2000~7500個(1毫升的1/1000),但當因某種原因減少到每微升2000個以下時,稱為 "中性粒細胞減少症"。

據了解,癌症患者常有中性粒細胞減少症,這是抗癌藥物的副作用。中性粒細胞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感染,但如果中性粒細胞數量低於每微升500個,則發生嚴重感染的風險就會增加,因此需要格外小心。

抗癌藥物的副作用

常見的抗癌藥物可以殺死癌細胞,抑制癌症的生長。然而,眾所周知,很多抗癌藥物都會有副作用,因為它們不僅會損害癌細胞,還會損害正常細胞。這是因為它們不僅能損害癌細胞,還能損害正常細胞。其中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脫髮,因為毛囊細胞受到抗癌藥物的影響。

特別嚴重的副作用是由骨髓中的造血細胞受損引起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能產生人體重要功能所必需的血細胞,當然也包括中性粒細胞。當這種功能因抗癌藥物的副作用而停止時,體內的中性粒細胞數量就會減少。

什麼時候會出現中性粒細胞丟失?

服用抗癌藥物後,中性粒細胞會逐漸減少,最低水平出現在1~2周。之後,他們通常會逐漸恢復。

但是,中性粒細胞越少,時間越長,感染的可能性越大。癌症治療期間要經常抽血檢查中性粒細胞的情況,以確保做好感染的準備。

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是癌症治療不可避免的嗎?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抗癌藥物都會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的副作用。近年來,抗癌藥物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只對特定癌細胞起作用,對正常細胞損傷小的抗癌藥物已被開發出來並投入使用。

另外,每一種抗癌藥物對癌症的有效類型也是不同的。每種癌症都有一個護理標準,這一點得到了臨床試驗結果的支持,在臨床試驗中,對實際的癌症患者使用抗癌藥物,以確認其有效性。這意味著,它們已被證明比其他治療方法更有效。

標準的護理是積極的癌症治療的第一個建議。不過,現在癌症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往往有多種治療方案可供選擇。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等副作用的問題,都應該和醫生討論。

癌症與免疫:NK細胞。

NK細胞是淋巴細胞的一種,它們會在身體各處巡邏,一旦發現病毒感染等異常細胞,就會立即攻擊它們。它們可以在沒有任何外部指令的情況下自行發起攻擊,這也是它們被稱為自然殺手細胞的原因。

NK細胞也會在發現癌細胞後立即攻擊它們。雖然正常的細胞表面有特定的蛋白質,但當它們被病毒感染或因某些異常而發展成癌細胞時,這些蛋白質可能會消失。

在人體中,每天都會產生成千上萬的癌細胞,即使是健康的身體也是如此。儘管如此,人們認為NK細胞在消除它們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它們實際上不會發展成癌症。

為什麼NK細胞抗癌效果如此之好?

NK細胞在體內巡邏,但它們也會在發現癌細胞時立即攻擊它們。

正常細胞表面有一種叫做 "MHC I類 "的蛋白質。但是,當它們被病毒感染或因異常而發展成癌細胞時,MHC I類蛋白有時會從細胞表面消失。

在我們的身體裡,即使在健康的狀態下,每天也會產生成千上萬的癌細胞。儘管如此,癌症實際上並沒有發展,因為NK細胞在消除它們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NK細胞的數量在20歲左右達到高峰,並逐漸減少。癌症的發病率在40多歲時迅速增加,這被認為與NK細胞及其活性下降有關。

推進NK細胞的研究

NK細胞早在1975年就被當時的山形大學校長仙道藤四郎和匹茲堡癌症研究所的羅納德-哈伯曼教授研究發現。發現它能在早期單槍匹馬地攻擊癌細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因此被命名為 "自然殺手"。

與T細胞因接觸異物而誘發的後天免疫力相比,NK細胞具有自行攻擊異物的天然免疫力,一直被認為是原始的。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NK細胞具有先進而複雜的功能。

如果把它比作孕婦體內發生的免疫作用,那麼胎兒本來就被認為是母體的異物。然而,NK細胞有一套完善的系統,即使是異物,也能防止胎兒被攻擊。

什麼是NK細胞治療?

我們告訴過大家,NK細胞在早期會攻擊和消滅癌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NK細胞的數量和能力會下降。此外,強烈的壓力被認為會干擾NK細胞的活性,據悉,癌症患者血液中的NK細胞數量也會減少。

基於這一理念,NK細胞治療是指患者自身的NK細胞在體外增殖激活後,再回到體內攻擊癌症的一種治療方法。

NK細胞治療的特點

在使用樹突狀細胞的疫苗中,樹突狀細胞將外來物質的特性傳遞給其他免疫細胞,其機制是給予抗原的樹突狀細胞指示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反之,除非疫苗是針對攻擊目標的,否則就沒有效果。但是,NK細胞的特點是能夠獨立確定攻擊目標。NK細胞可以自主攻擊癌細胞。

然而,人們認為NK細胞只能識別大約60%的癌細胞。這意味著剩下的40%的癌細胞被漏掉了,這意味著我們無法利用我們擁有的高水平攻擊能力。

與樹突狀細胞疫苗聯合使用。

單純的NK細胞治療在治療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如果與樹突狀細胞疫苗聯合使用,它們之間的特性差異可以互相彌補。阻止癌細胞的發展勢頭,我們就有望延長生命。

此外,當NK細胞在身體各處巡邏時,它們會發現並攻擊試圖在血液中移動的癌細胞。因此,似乎有望有效預防癌症術後復發和轉移。

NK細胞治療的臨床試驗

NK細胞治療和樹突狀細胞疫苗一樣,是一種未被批准的治療方法。日本有一些醫療機構在NK細胞療法獲批之前就已經開展了NK細胞療法,但該療法的化學基礎尚未完全確立,尚未獲批。

九州大學尖端醫療創新中心從2014年開始進行臨床試驗,雖然NK細胞一直被認為比T細胞更難培養,但由於與擁有該技術的公司合作,我們決定開始臨床試驗(不過,同樣的技術將在2020年2月上市)。該中心不再提供癌症免疫治療)。

通過NK細胞開發癌症藥物

九州大學的另一家生物創業公司蓋亞生物醫藥公司正在研究開發一種新的癌症治療藥物,通過在特殊條件下培養NK細胞,並進行靜脈注射,增強攻擊癌細胞的能力。該公司由九州大學的吉光教授於2015年創立,他是研究NK細胞的。

該公司由NK細胞的研究者九州大學米光吉和教授於2015年創立,他以NK細胞為基礎創造了GAIA-102細胞,據說有進一步減少癌細胞的效果。

據Gaia Biomedicine報導,在使用人類癌細胞的實驗中,發現該藥物能有效減少癌細胞,對抗34種不同類型的癌症,包括肺癌和乳腺癌。特別是在卵巢癌中,據說減少癌細胞的效果是CAR-T細胞的5倍左右,這也是一種免疫療法。

計劃於2020年秋季進行的臨床試驗正在準備中,一旦該藥物的安全性在動物實驗中得到確認,就可以將其作為肺癌和其他癌症的治療方法。對該藥的實際應用,包括早期審批制度的使用,寄予厚望。

癌症與免疫的關係:B細胞。

B細胞是淋巴細胞的一種,能消滅侵入人體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具體來說,B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在樹突狀細胞的指導下產生必要的抗體,起著重要作用。此外,對病原體作出反應的B細胞作為記憶細胞繼續存在,當同一病原體再次入侵時,能夠迅速作出反應。這也是B細胞的特點之一,B細胞可用於疫苗接種等。

抗體也是一種進攻性的武器,但其本質特徵是可以區分一些標記明確的異物。換句話說,抗體能夠識別並結合癌細胞特有的物質,這些物質在癌細胞中出現的數量比在正常細胞中出現的數量多。通過這種作用,聚集在與癌細胞結合的抗體周圍的免疫細胞就能攻擊癌細胞。

為什麼B細胞抗癌效果這麼好?

如上所述,B細胞產生抗體來攻擊病原體(異物)。

抗體雖然具有進攻性武器的作用,但其主要特點是能夠區分各種異物,可以識別。換句話說,抗體可以識別和結合只有在癌細胞中才有的物質,或者在癌細胞中出現的數量比正常細胞中更多的物質。

利用這一作用,聚集在與癌細胞結合的抗體周圍的免疫細胞就能攻擊癌細胞。在某些情況下,抗體與癌細胞的結合本身就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推進B細胞的研究

有一種治療方法叫 "抗體療法",即人工合成B細胞產生的抗體,作為藥物給藥。自2000年起,抗體療法開始積極研究和發展,近年來,抗體療法被應用於癌細胞產生的血管(新血管)來攝取營養。近年來,抑制癌細胞為攝取營養而產生的血管(新血管)形成的抗體被開發出來,並已投入實際使用。

利用B細胞特性的抗體療法。

B細胞也會對癌細胞表面出現的物質產生抗體。但是,作為抗體治療,B細胞產生的抗體量與治療所需的抗體量並不匹配,無法從患者的B細胞中產生更多的這些抗體。

然而,1975年,一種利用小鼠進行動物實驗的技術被開發出來,可以生產出大量的與特定抗原結合的抗體。這種技術生產的抗體稱為 "單克隆抗體"。

應用於癌症治療

為了將這種單克隆抗體應用於癌症治療,首先針對癌細胞表面出現的特異性抗原生成抗體。接著,用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抗體,這樣就可以從體外觀察到抗體的存在,並進行施用,結果發現抗體與癌細胞發生了反應。到目前為止,調研工作進展順利。

然而,在動物研究中,小鼠所做的抗體對人類是陌生的。除了產生新的抗體來攻擊它們之外,它們還引起了副作用。因此,研製了人源化抗體,將小鼠體內的大部分抗體換成了人源抗體,並用於治療。

此後,為了加強抗體的治療效果,研究開發出了對癌細胞造成損傷的同位素的抗體和抗癌藥物。

今天的抗體治療

目前,一些抗體產品已在癌症治療領域得到實際應用。

舉例來說,針對 "HER2癌基因 "產生的蛋白,有針對晚期乳腺癌的抗體產品。檢查這種蛋白的外觀,如果有這種蛋白,這種抗體製劑有望有效。它們常與抗癌藥物聯合使用,以達到更高的治療效果。

此外,針對B細胞中出現的一種名為 "CD20 "的蛋白質的抗體產品,可用於治療B細胞源性惡性淋巴瘤;由於CD20也出現在正常B細胞中,它被治療破壞,無法產生新的抗體,但在短時間內可與抗癌藥物聯合使用。認為即使病原體進入體內,也能抵禦感染。

預計將繼續開發新的抗體產品用於癌症治療。

造血幹細胞移植

當造血性惡性腫瘤、白血病等血癌患者接受一定量的化療或放療時,副作用會對其他器官和骨髓產生不利影響。但是,移植正常的造血幹細胞可以幫助恢復骨髓功能。成功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提高癌症治療的效果,因為如果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可以進行更多的化療和放療。異體移植還可以提高免疫反應,具有抗癌作用,可預防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的復發。

造血幹細胞移植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通過這種方式,有望提高化療和放療的上限,進一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如果能找到供體,異體移植有望起到抗癌作用。

造血幹細胞移植由於有望提高常規化療和放療的上限,並進一步引起對癌細胞的作用,而且通過異體移植,如果找到供體,有望起到抗癌作用,因此備受關注。

血癌的治療包括化療和放療。有人認為,增加抗癌藥物和放射治療的劑量,可以提高治療效果,但由於可能對身體其他部位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劑量受到限制。據說骨髓特別容易受到影響。

如果不堅持這個限度,可能會對癌細胞有影響,但會引起患者身體的感染和其他問題,對身體造成硬傷,削弱身體。

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讓我們的用藥和輻射量超過以往有限的用藥量。

此外,採用異體移植,將白細胞的血型與人相匹配,移植的造血幹細胞產生的淋巴細胞會引發患者體內的免疫反應。這就是所謂的異體免疫反應的抗腫瘤效應(GVL效應),那些被認為單靠化療或放療難以治療的疾病,可以通過這種免疫反應的抗癌作用而得到治癒。由於這些原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備受關注。

參考資料:日本造血細胞移植協會網站《移植適應症疾病》(2018年10月16日確認)。

越來越多的機構可以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1974年,日本進行了第一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如今,日本有100多個不同的地方在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90年代數量有所增加,現在每年進行5000多例移植。日本造血細胞移植協會、日本骨髓庫、日本果蠅血庫網絡等多個組織都參與了造血幹細胞移植。

日本造血細胞移植協會也制定了維持治療和設施質量的準則。

參考資料:日本造血細胞移植協會網站的 "指南清單"(2018年10月16日確認)。

參考資料:日本造血細胞移植數據中心網站上的 "移植數據"(2018年10月16日確認)。

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血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案之一。根據2014年日本造血細胞移植協會的全國調查報告,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是造血幹細胞移植最常見的適應症癌症類型。

造血細胞有不同的類型,包括自體、異體和異種移植。

自體移植

在患者接受放療或化療之前,患者自身的造血幹細胞被採集並冷凍保存。治療結束後,將保存下來的用於負擔骨髓的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而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在抗癌治療的基礎上,再進行大劑量的化療和放療,治療對患者骨髓造成的損傷會因移植而逆轉,所以認為化療和放療是有效的。

異體移植

移植的對象是白血球血型匹配的同卵雙胞胎兄妹。

我們做造血幹細胞的人,白細胞的血型匹配,既不是你的,也不是同一個家族的。你必須找到一個白血球血型匹配的捐獻者。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白細胞血型匹配的健康血親,一種是骨髓或臍帶血庫。移植也可望起到抗癌作用,但也會出現排斥反應。

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的化療和放療可能對癌細胞有影響。然而,這些治療方法同時減少了白細胞的數量,這可能會導致其他感染和併發症,最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死亡。這時可以採用自體或異體移植來恢復骨髓功能。對癌症的影響只是由於化療和放療。

相比之下,異基因移植可能會引起免疫反應,由供體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淋巴細胞會試圖攻擊患者的癌細胞,所以移植可能比一般的化療和放療更有效。

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首先要考慮移植,找到異體或異種供體進行移植。

一旦找到,就會確定預定移植日期。在預定移植日期前一個月左右,我們會檢查檢查,感染等。

您將在預定移植日期前2-4周入院。

在預定的移植日期前一周,我們會給您進行大劑量的化療和放療,即所謂的移植前程序。這樣可以儘量減少癌細胞的數量。

目的也是為了抑制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因為我們希望在做異體移植的時候,能夠期待免疫反應。

還有就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通常通過靜脈注射,但因人而異。可能出現副作用。

在移植的造血幹細胞製造出白血球之前,化療和放療會讓白血球相當低,患者還要繼續注意感染和其他問題。你會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中,直到你有更多的白血球。

個人被告知,根據個人情況,幾個月後可以出院。

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優勢和劣勢

針對癌細胞的化療和放療有抗腫瘤的作用,但同時對患者的身體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化療和放療的頻率和劑量都是有限的。

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最大限度地給予化療和放療,就會對與癌細胞無關的健康器官產生不良影響。骨髓也是最容易受到癌症治療影響的器官之一。癌症治療開始後,骨髓中產生的白細胞數量會明顯減少。白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它能消滅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病毒和細菌。白細胞減少會增加感染和併發症的風險。這就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點所在。

認為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幫助逆轉骨髓損傷,在進行最大劑量的化療或放療前採集造血幹細胞,然後將治療後採集的細胞進行移植。

希望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的應用,能夠大大提升化療和放療的效果。

參考資料:日本造血細胞移植協會網站《移植適應症疾病》(2018年10月18日確認)。

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已被證明能有效縮小癌症。

異體移植有抗腫瘤作用。據說,它是接近癌細胞的免疫系統。這種免疫力試圖檢測和對抗體內的疾病和壞東西。

如果你進行了異體移植(自體或異體移植以外的人類造血幹細胞移植),移植的造血幹細胞產生的淋巴細胞會試圖清除受者體內殘留的癌細胞。

這也就是所謂的免疫療法,被稱為移植物抗腫瘤效應或GVL效應。

據日本造血細胞移植協會2014年的全國調查報告顯示,每年造血幹細胞移植數量超過5000例,自體移植、臍帶血、非血緣骨髓的比例也在增加。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綜合治療。

癌症的治療方法有多種,包括手術、抗癌藥物治療和放射治療,每種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副作用。根據癌症的病情和其他因素,最合適的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但如果年齡較大,身體可能無法承受這些副作用,也就無法得到最好的治療。

通過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由於移植本身有望縮小癌症的體積,因此在移植前限制抗癌藥物和化療的使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身體的負擔。

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弊端

很難找到一個捐贈者。

對於異體和異種移植方法,白細胞類型必須完全匹配。同卵雙胞胎兄妹中,白細胞類型匹配的可能性很大。但是,這種白細胞血型和HLA匹配的概率,對於兄弟姐妹來說,大約是25%。當涉及到父母和親戚時,概率降到1%。要在陌生人身上找到與HAL匹配的供體是非常困難的,供體可能與可以精確檢測HAL的DNA類型不匹配;如果找不到與HLA匹配的供體,你需要在骨髓庫或類似的地方尋找供體。如果移植來自非匹配的供體,那麼出現副作用的機率更大,比如GVHD。

自體移植也有年齡限制,基本都是65歲以下,異體移植則是55歲以下。

造血幹細胞移植風險大,痛苦大。

做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供體的副作用。從盆腔抽取造血幹細胞時,會進行全身麻醉,並在腰部區域插入針頭,但全身麻醉有風險,一旦麻醉藥效消失,可能會出現針頭插入的疼痛。

從造血幹細胞中採集造血幹細胞時,我們需要先增加造血幹細胞的數量,所以我們會向體內注射一種叫G-CSF的藥物,但這種注射會引起發燒、骨骼疼痛等副作用。

另一種選擇是從臍帶中採集造血幹細胞,但臍帶是寶寶的臍帶。能收穫的HSCs數量必然比從骨盆中提取的少。優點是供體本身沒有負擔,但缺點是沒有足夠的造血幹細胞供患者移植。

移植可引起GVHD。

由捐獻者移植的造血幹細胞製成的淋巴細胞可以產生移植物抗腫瘤效應,或 "GVL效應",攻擊癌細胞。另一方面,淋巴細胞也會攻擊移植患者的健康器官甚至皮膚。這就是所謂的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或GVHD。為了降低異體血副作用的風險,白細胞的血型和HLA必須儘可能的接近,HLA匹配度越高,認為GVHD發生的可能性越小。與供體的HLA匹配是異基因移植成功的關鍵。

因為這種GVHD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所以不一定在移植後立即發生。當成為急性GVHD時,會出現一些皮膚、肝臟、胃腸道的異常。當它變成慢性時,皮膚、口腔和眼睛的黃疸,以及呼吸等身體整體功能的異常也會出現。如果移植後出現任何症狀超過100天,則為慢性GVHD。移植後除了要注意GVHD外,還要注意併發症和感染。

血管內治療

血管內治療是一種使用稱為導管的細管從血管內進行治療的過程。它可以對癌病灶進行精準的治療,而且注射的藥物量非常小,幾乎沒有痛苦。與手術切除癌症不同,痛苦小,疤痕少,這也是它備受關注的原因之一。

癌症的生長是通過製造異常的血管來獲取營養。這就是所謂的血管生成,我們的目的是通過切除異常的血管或向癌症本身注射抗癌藥物來縮小和消除癌症。

異常的血管不僅可以為癌症輸送營養,還可以導致癌症的轉移。將導管插入癌變附近的血管中給藥,可以阻止血液流向異常血管,直接將癌藥注射到癌組織中,濃度比靜脈給藥高。

癌症血管內治療的種類

癌症的生長是通過產生異常的血管來獲取營養,這些異常的血管叫腫瘤血管,它們像泵一樣跳動,動脈和靜脈交織在一起,這就是血管生成,無論是消除這些血管還是服用抗癌藥物,都可以使癌症減少和消失。這就是所謂的血管生成,無論是消除這些異常的血管,還是給癌症本身注射抗癌藥物,都會導致癌症的減少和消失。移植在一起的異常血管繼續滋養癌細胞,還可能導致癌細胞擴散。可通過導管引導患處附近的血管,向癌腫本身注入藥物,使異常的血管縮小或抗癌藥物。

動脈栓塞

動脈栓塞術是一種接近異常血管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養活癌細胞。將導管插入動脈並推進到病變處,阻止血液流向異常血管。由於血流停止、營養斷絕後,癌細胞會萎縮,所以也叫 "飢餓療法"。利用X光機和微導管,也就是更細的管子來接近血管,到達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我們還使用動脈栓塞材料來阻止血管的流動。

靜脈化療

靜脈化療是一種接近癌症病灶本身的方法。當癌症僅限於病灶的小範圍內,需要向病灶注入特別高濃度的藥物時,可採用靜脈化療。該藥是一種抗癌藥物,但優點是只需要使用少量的藥物。此外,如果需要持續輸注藥物,則需要使用一種叫做儲液器的裝置,將導管末端置於皮下進行治療。當需要反覆輸注藥物時,儲液器用於將導管植入皮下。這樣就消除了如果導管尖端突出於體表而發生感染或出血的危險,而且將針頭放入儲液器中,也便於再次注射藥物。此外,將藥物注射到為病灶供血的動脈中,其局部濃度比通過靜脈全身給藥高几倍至幾十倍。

可以通過血管內治療的癌症。

對於血管豐富的癌症,治療效果很好。以下是適合血管內治療的典型癌症。其他癌症也可根據症狀進行血管內治療。

肝癌

血管內治療是肝癌的一種特別知名的治療方法。肝癌可以通過手術治療或局部治癒,如射頻消融術(RFA),但其規模和數量有限,不能用於治療晚期癌症。但通過血管內治療,沒有大小和數量的限制,只要保持肝功能,即使是癌症也可以治療。肝癌是最適合血管內治療的癌症之一,因為很多肝癌的腫瘤內往往有非常豐富的血管。

肺癌和縱隔淋巴結轉移。

兩條動脈流經肺部:肺動脈和支氣管動脈。尤其是支氣管動脈,是支氣管周圍的大血管,為肺癌和肺部中心附近的淋巴結轉移輸送營養物質。肺部中心或縱隔的腫瘤可引起呼吸道症狀,如疼痛氣促、劇烈咳嗽、血痰等,經支氣管動脈注射抗癌藥物或栓塞,可使局部作用大,緩解呼吸道症狀。

復發性和晚期乳腺癌

對於因復發或術後進展而無法手術的乳腺癌,腫瘤可在皮膚上生長形成大面積潰瘍。由於潰瘍大量出血和積液對日常生活有很大影響,因此通過血管內治療注射或栓塞抗癌藥物以減少出血和積液。

不適合進行血管內治療的病例

血管內治療是將抗癌藥物注入或栓塞到供養癌組織的血管中的方法。注射的抗癌藥物或栓塞材料大部分會分布到癌組織,但也會分布到周圍組織。周圍組織的類型決定了是否需要進行血管內治療。比如結直腸癌,結腸本身就容易受到抗癌藥物和缺血的影響,所以不適用血管內治療。此外,在無法將導管插入供養癌組織的血管或找不到血管的部位,不能進行血管內治療。

血管內治療的方法

首先,治療前要先靜脈注射止痛藥。

之後,將一根導管(一根長約1.5毫米的細管)插入腳底的動脈中。一根更細的微導管將插入這根導管中,以達到滋養癌細胞的血管。

導管插入後,通過導管注入造影劑,對血管進行成像。將確定藥物在癌組織中的分布情況。

導管會找到給癌細胞輸送營養的血管,給血管注射抗癌劑或栓塞血管。

注射完成後,將再次使用對比增強成像來確認藥物是否有效。

患者在治療後需要休息3-4小時,但治療後可以正常行走。後續隨訪 在血管內治療中,在藥物注射和治療後,需要定期通過CT掃描等影像學檢查來監測藥物的進展。

比如肝癌採用動脈栓塞治療,出院一個月後,即使一周後確定不需要再治療,也要再次檢查。如果治療成功,則每三個月重複檢查一次,以確認治療效果。

此外,雖然靜脈化療的療效因癌症的種類和副作用程度不同而不同,但基本都是通過長期持續的藥物輸注來達到減輕或消除癌症的目的。

參考資料

Clinica E.T.

http://clinica-et.com/cure1.html(2018年11月14日確認)

龍汐會IGT診所

http://www.igtc.jp/(2019年9月4日確認)

順天堂大學醫學院附屬順天堂大學醫院

https://www.juntendo.ac.jp/hospital/clinic/hoshasenka/activity/clinical/teishinsyu/teishinsyu2.html(2018年11月14日確認)

血管內治療的優缺點

血管內治療的第一個優點是只需要少量的藥物治療。另外,該療法的特點是痛苦小,傷口小,減輕了身體的負擔,縮短了住院時間。

另一方面,缺點是可能會出現藥物的副作用。即使治療本身並不太痛苦,也不能排除藥物的副作用引起疼痛的可能。此外,與手術不同的是,它並不能切除癌細胞,所以治療效果需要較長的時間,可能需要重複治療。

動脈栓塞和靜脈化療是最常見的癌症血管內治療方法。

動脈栓塞 "是針對癌症周圍異常血管的一種方法。異常的血管會給癌症輸送養分,所以只要堵住這些血管,就可以 "養癌",有望減少癌症的發生。

靜脈化療接近癌症本身。利用導管,將抗癌藥物等藥物直接注射到病灶附近的癌區。局部輸送高濃度藥物,但需要持續輸液。

血管內治療(導管治療)的優勢

只需要很少量的藥物。

由於藥物可以直接注射到癌症病灶中,所以治療時需要的藥物量非常小。小劑量的藥物意味著更少的副作用。抗癌藥物的副作用千差萬別,但往往是痛苦的,是癌症患者治療的一大弊端。但是,血管內治療只需要少量的藥物治療,所以不易產生副作用,也不會造成心理負擔。

減少痛苦

血管內治療並非完全無痛。但是,由於血管中沒有神經,而且在導管的插入點進行局部麻醉,所以您不太可能感到疼痛。藥物的副作用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但是可以通過注射止痛藥來緩解,是一種痛苦較小的治療方法。

治療時幾乎不留疤痕。

導管插在腳底,幾乎不明顯。導尿管從腳底插入,所以幾乎看不出來。在靜脈注射化療時,可在體內植入一個稱為儲液器的小裝置,用於持續輸注藥物,為此切口的大小可小至3~4釐米。與手術切除癌症不同,幾乎沒有切口疤痕。

住院時間相對較短

血管內治療的住院時間短,最快也要一周左右。在治療過程中,會在腳底進行局部麻醉,但好處是不會有太大的負擔,休息三到四個小時後就可以正常行走。

此外,對於手術難以切除的部位、有手術風險或手術不能完全切除的癌症,血管內治療也是有效的。

血管內治療(導管治療)的弊端

該藥有副作用。

在動脈栓塞術中,栓塞材料是用來阻斷異常血管的。這種藥物的副作用包括注射時腹股溝、肩部和頸部的疼痛。疼痛可以通過肌肉注射和局部麻醉來緩解。患者在治療後一周左右還可能出現腹股溝疼痛、發熱、噁心、食欲不振等症狀。肝癌治療後,肝功能也會暫時惡化。

靜脈化療中使用的抗癌藥物的副作用包括脫髮、食欲不振、噁心和腹瀉,以及對感染和疲勞的敏感性增加。

腫瘤(癌症)細胞的分裂和生長速度很快,所以抗癌藥物是為了殺死快速生長的細胞。但是,一些健康的細胞也會迅速分裂,抗癌藥物不僅會影響腫瘤(癌症)細胞,也會影響這些正常細胞。這就是導致副作用的原因。快速生長的正常細胞包括骨髓中製造的血細胞、消化系統中的細胞、生殖系統中的細胞和毛根細胞。抗癌藥物也會損害心臟、膀胱、肺部和神經系統的細胞。正因為如此,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嘔吐、脫髮和疲勞。

雖然眾所周知,抗癌藥物的副作用讓人苦惱,但血管內治療的特點是用極少量的藥物就能達到效果,所以說副作用較小。

單純的血管內治療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使癌細胞消失,也可能不會消失。

由於血管內治療並不能切除癌腫,所以根據癌腫的大小和程度,可能需要多次治療。定期檢查療效,根據藥物的效果和收效情況,再給予額外的治療。

尤其是抗癌藥物的使用,根據癌症的病情,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精神和身體負擔。有的人可能在副作用剛剛消退的時候就進行下一次治療,很多人覺得壓力很大,要慢慢來,耐心治療。

動脈栓塞術,雖然不需要使用抗癌藥物,但癌細胞的消失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也有很多情況下,一次治療並沒有結束。此外,如果單純的血管內治療不能治癒癌症,可以採用其他治療方法。

對造影劑或明膠過敏者不能進行血管內治療。

在極少數情況下,對造影劑或明膠過敏的患者不能進行血管內治療。在血管內治療中,可以通過造影劑成像監測癌症和周圍血管。如果沒有造影劑成像,就不能進行治療,也不適用。

內窺鏡治療

內窺鏡手術從字面上看,就是用內窺鏡將病灶投影在顯示器上,邊檢查病灶邊進行手術的一種治療方法。特別是對於早期癌症和小癌,所需的疤痕比一般手術少,從而減輕了身體的負擔。

內窺鏡手術有好幾種,方法也不同。纖維鏡切除癌腫的方法是一樣的,但它從不同的位置插入,有不同的適應症。

典型的治療方法包括內窺鏡切除術,即通過口、鼻或肛門插入內窺鏡來切除癌症;腹腔鏡手術,即在腹部鑽一個小孔,插入內窺鏡或手術工具來切除癌症。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是內鏡治療的主要對象。

內窺鏡治療的類型

內窺鏡手術的種類不同,方法也不同。雖說是用攝像頭來切除癌腫,但插入的位置和適用範圍是不同的。

從口、鼻、肛門插入裝有切除器械的內窺鏡,將癌細胞切除的【內窺鏡切除術】和從腹部的幾個小孔插入內窺鏡或手術刀,將癌細胞切除的【腹腔鏡切除術】。

內窺鏡切除術與腹腔鏡手術的區別

內窺鏡切除術是醫學上治療癌症的一種方法,不需要在腹部或身體其他部位開刀,所以沒有明顯的疤痕。另一方面,腹腔鏡手術是一種手術方式,在腹部做幾個切口,但只留下很小的疤痕,幾乎看不到疤痕。但在這兩種情況下,根據癌腫的進展和病灶的情況,可能需要進行開腹手術。此外,內鏡下切除術針對的是停留在黏膜上、沒有淋巴結受累的癌症,而腹腔鏡手術據說可以進行淋巴結切除。

符合內鏡手術條件的患者是指癌腫處於IA期,且停留在黏膜上的患者,而符合腹腔鏡手術條件的患者主要是指癌腫處於IA期,且能進行減量手術的患者。由於內鏡下切除術只從胃內切出病變的黏膜,如果癌腫深入到黏膜下,有很大的胃穿孔(穿孔)風險,而且無法切除(解剖)淋巴結。為此,絕對要求癌腫居於黏膜,且無淋巴結轉移。腹腔鏡手術還可以解剖淋巴結。常規手術D2解剖也可在腹腔鏡下進行。

展品:日本臨床外科醫師協會。

http://www.ringe.jp/civic/igan/igan_08.html(2018年11月9日確認)

內窺鏡切除術

內鏡下切除術採用上內鏡(胃鏡)和下內鏡(結腸鏡)。通過內窺鏡的鑷子插入高頻手術刀,如一根被稱為 "蝸牛 "的細環線或IT刀,通過病灶底部的高頻電流來切除癌腫。一般以小而淺的擴散性癌症,如早期癌症和稱為腺瘤的良性腫瘤為目標。

內鏡下切除術最大的優點是,由於是從胃、大腸等消化道內進行手術,所以患者的腹部幾乎完全沒有損傷,而且由於切除的只是部分黏膜,所以術後的後遺症非常少。出血量和痛苦也較少,恢復時間也較短。

可以進行內窺鏡手術的癌症。

無淋巴結轉移的早期胃腸癌是有保障的。

胃癌

胃癌治療指南指出,可以在內鏡下切除的胃癌,一般來說,病變必須是 "很少或沒有淋巴結轉移可能的病變,腫瘤的大小和位置必須允許進行包塊切除"。此外,腫瘤的大小也是這樣描述的。

過去,該手術適用於腫瘤局限於黏膜、大小小於2cm、惡性程度相對較好(分化癌)或不伴有明顯潰瘍的腫瘤。此外,即使是高度惡性的未分化癌,如果假設病變是2釐米以下的黏膜癌,作為適應症的延伸,也有內鏡治療的空間。

來源:千葉縣癌症中心

https://www.pref.chiba.lg.jp/gan/shinryoka/naishikyo/index.html(2018年11月9日確認)

食道癌

原則上,對假定有少量或無淋巴結轉移的癌症進行。留在身體黏膜層的癌症,很少或沒有轉移到淋巴結或其他部位,可以通過內鏡進行治療。

大腸癌

癌腫必須是黏膜下和淺表的,而且轉移到腸繫膜外淋巴結的可能性很小。

內窺鏡切除法

內窺鏡手術主要可分為三種方法。通過內窺鏡仔細觀察癌腫的形狀和性質、癌腫與正常黏膜的邊界等因素,手術方法要看癌腫是帶莖的凸起型還是平坦或凹陷的病灶。

內窺鏡下息肉切除術(息肉切除術)

主要是對帶有蘑菇狀莖的凸起息肉進行。息肉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不容易變成癌的息肉,另一類是良性但有癌變的息肉,稱為腺瘤,也有癌變的,即惡性腫瘤。在息肉的莖部套上一條環形的線,稱為 "套線",然後逐漸收緊,並通過高頻電流將息肉切除病灶處的組織。

內窺鏡黏膜切除術(EMR)

在把握缺莖等難以布線的病變時進行。與息肉切除術一樣,使用的是一種叫做 "蝸牛 "的鋼絲。首先,向黏膜下注射生理鹽水,提出病灶。用抓鉗掀起凸起的病灶,用環形鋼絲(snare)塗抹、拉緊,然後用高頻電流切除。

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雖然息肉切除術和EMR使用電線,但這種ESD使用高頻手術刀,如IT刀,進行消融。當需要進行大面積、可靠的切除時,這種高頻手術刀是有效的。這種方法是上世紀90年代末在日本發展起來的,現在全世界都在實行,特別是在亞洲。

隨著ESD的發展,原本需要手術切除的病灶,現在可以通過內窺鏡進行切除,這種微創手術需要住院5天左右,但可以讓患者的生活幾乎和手術前一樣。問題是技術難度較大,穿孔、出血等手術併發症比EMR稍多,而且針對的是轉移風險較低的癌症和腺瘤,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早期癌症都適合。

靜岡縣癌症中心

https://www.scchr.jp/ideal-care/minimally-ope/endoscopic-esd.html(2018年11月9日確認)

將要切除的部位做上標記,並向黏膜下注射生理鹽水,使病灶升高。用刀在凸起的病灶周圍標記處切開,小心翼翼地將病灶與黏膜下層分離,完成切除。

腹腔鏡手術

在腹腔鏡手術中,僅有0.5~1.2釐米大小的幾條疤痕,3~4釐米大小的一條疤痕即可切除病灶。疤痕小、不明顯,對患者的美容有好處,但最大的優點是術後疼痛小,恢復時間快。

腹腔鏡手術可以治療的癌症。

胃癌

絕大多數可以通過腹腔鏡治療的胃癌都是在疾病的早期。胃癌治療指南建議在常規實踐中,將腹腔鏡下幽門胃切除術作為I期胃癌的唯一選擇。

全國每年約有2萬例腹腔鏡胃癌手術,其中大部分手術是針對相對容易的早期胃癌。胃癌治療指南建議在常規實踐中,將腹腔鏡下幽門胃切除術作為I期胃癌的唯一選擇。雖然在腹腔鏡全胃切除術中,食管和小腸之間的吻合一直被認為是很難進行的,但有經驗的外科醫生可以相對安全地進行吻合,最近一項多中心臨床試驗證實了這一點。有經驗的外科醫生對Ⅱ期或更晚期的癌症進行幽門胃切除術,可以相對安全地進行手術,但遠期預後如何,還需等待多中心試驗的結果。

國立癌症中心醫院東院

https://www.ncc.go.jp/jp/ncce/clinic/gastric_surgery/050/040/index.html(2018年11月9日確認)

大腸癌

可以通過腹腔鏡治療的結直腸癌是符合早期疾病的。它適用於0期和I期,但2009年版的《結直腸癌治療指南》(由結直腸癌研究會編輯)取消了這些限制。但對於Ⅱ期及以後的患者,還是可以選擇腹腔鏡手術的,因為腹腔鏡手術的可行性要根據手術醫生的技術來決定。

參考:癌症研究所醫院

https://www.jfcr.or.jp/hospital/cancer/type/colon/004.html(2018年11月9日確認)

腹腔鏡手術過程

腹腔鏡手術不需要在腹部開大刀。孔的數量和位置取決於疾病的類型和位置,但在腹部鑽4~5個約0.5~1.2釐米的孔。一個叫做埠的圓柱形裝置將從孔中插入,二氧化碳將通過埠被泵入,使肚臍充氣,以便更容易看到肚臍內部。腹腔鏡(一種內窺鏡)從肚臍上的傷口插入,腹腔內的情況會在顯示器上顯示出來。鑷子(尖端附有剪刀、電手術刀、鑷子等)從另一孔插入,一邊檢查監視器一邊取出癌腫。將切除的腫瘤從腹腔內取出,在肚臍處有3~4釐米的瘢痕。

內窺鏡治療的優缺點

內窺鏡治療最大的優點是對身體的負擔小,術後恢復時間快。疤痕是看不出來的。同時還可以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手術的經濟負擔。

有一個缺點是,有的病例不能通過內鏡治療徹底切除癌腫。尤其是癌細胞已經擴散到淋巴結的情況下,單靠內鏡治療是很難處理的。此外,腹腔鏡手術對技術要求很高,手術時間越長,對患者的身體負擔越大。

內窺鏡治療的好處

內窺鏡治療最大的優點是對身體的壓力小,恢復快。而且,沒有疤痕,或者即使有疤痕,也幾乎看不出來,以至於周圍的人根本不會發現你做過治療。

住院時間短的另一個好處是經濟負擔較輕。很多人在長期住院的時候,都會擔心住院的費用和對工作的影響。其中,內鏡手術可以將住院時間縮短到一周左右,從而減輕住院的經濟負擔。另外,對於那些擔心住院期間家人負擔的人來說,要注意的是,由於恢復速度快,他們可以立即恢復日常生活。

但如果內鏡下切除癌腫,或在腹腔鏡手術中根據病灶情況轉為開腹手術,則需要住院或進一步治療一周以上。

不需要開刀,不留疤痕,恢復快。

在內窺鏡切除術中,將帶有消融工具的內窺鏡從口、鼻或肛門插入,無需開刀。這種手術最大的優點是對身體的負擔小,治療後恢復時間快。因為它在外面不易造成疤痕,所以在外觀上也有優勢。

腹腔鏡手術

痛苦少,恢復快。

在腹腔鏡手術中,只需要四個左右的切口。由於只做小切口,所以術後痛苦小,恢復時間快,這對患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優勢。術後一周左右,患者可能會外出度假。如果是開刀手術,切口比較大,所以會有一點疼痛感,術後要住院一兩個星期。

你幾乎看不到手術的疤痕。

四個左右的切口都很小,肚臍的大小在3到5釐米之間,其他的在0.5到1.2釐米之間,所以疤痕癒合很快,幾乎看不到痕跡。很多患者都對美容效果很滿意,因為在術後一周內你是看不出你做過手術的。

腸粘連發生的可能性較小。

當手術損傷的正常組織被縫合後,組織粘連在一起,自然癒合。這就是所謂的傷口癒合,是一種 "粘連"。問題是不想粘在一起的組織會相互粘連,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粘連。

腹腔鏡手術很少因腸粘連而引起腹痛。粘連如果沒有症狀的話,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引起腹痛、腸梗阻、不孕,可能就需要進行複查手術。

內窺鏡治療的缺點

內窺鏡治療的優點是體積小,對身體的負擔小,但也有缺點。其中大部分是有的病例是通過內鏡治療不能完全切除癌腫。如果通過內窺鏡治療發現癌腫已經擴散到淋巴結,或者在查看監視器畫面的同時無法進行手術,則會增加開腹手術。

但如果通過內窺鏡治療不能完全切除癌腫,還需要進一步手術,這樣會影響身體負擔,影響住院時間,而且疤痕也不會那麼小。

內窺鏡切除術

如果癌細胞沒有停留在黏膜內,可加做手術。

據悉,內鏡下切除術只能切除沒有擴散到淋巴結的癌症。但是,單純通過內窺鏡觀察黏膜上的癌腫是否已經擴散到淋巴結,是很難判斷的。

在認為癌腫轉移概率低的情況下,通過組織病理檢查,準確檢查切除的病灶有無轉移,再進行內鏡下切除。如果懷疑癌腫有轉移,在內鏡治療後可能需要進行手術切除。

它需要先進的技術,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操作。

腹腔鏡手術的缺點之一是手術難度大。腹腔鏡手術對醫生的技術要求很高,即使是經驗豐富、技術高超的醫生,由於不能直接看到身體內部或病灶,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難以進行手術。因此,做腹腔鏡手術的時間往往比開腹手術要長,給患者的身體帶來更大的負擔。

另一個問題是,實施腹腔鏡手術的外科醫生的技術比開放手術的技術差異更大。

由於視野比肉眼狹窄,如果發生大出血,有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止血。

在手術過程中,內窺鏡只能看到監視器屏幕上顯示的內容,很難檢查病人的情況。如果手術部位出現大量出血,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止血,比開腹手術風險更大。

如果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容器,會造成氣體堵塞。

在腹腔鏡手術中,利用二氧化碳對胃部進行充氣的過程,更容易看清肚子裡的情況。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二氧化碳進入血管,就會造成氣體堵塞,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和心律失常。

如果病情難以繼續腹腔鏡手術,患者往往會轉入開腹手術。

僅靠監視器屏幕的有限和狹窄的視野可能無法處理病變的情況。直接開刀的情況並不少見,疤痕大、恢復快、所需住院時間長等優點都不會有。但是,這只是去除癌症的一種反應,所以需要了解。

內窺鏡治療意外情況

以下是治療或手術後可能出現的症狀。這些症狀不一定是治療或手術引起的。

內窺鏡切除術的發生率

內鏡下切除術的事故包括出血、穿孔和藥物過敏。

流血。

腫瘤切除的地方會變成潰瘍(傷口)。在治療期間和治療後一周左右可能會出現出血。這時會用內窺鏡進行止血處理(估計有3-4%的時間需要輸血)。

打孔。

胃部可能在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幾天出現一個洞(估計有1-5%的病例)。大多數情況下,胃部可以通過內窺鏡縫合治療,但在某些情況下,如腹膜炎,需要手術治療。

藥物過敏

治療過程中會使用鎮靜劑、止痛劑、喉部麻醉劑。少數情況下可出現休克、心律失常、呼吸困難和蕁麻疹。患者應根據症狀進行治療。根據消化內鏡事件症狀委員會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調查,曾有報導稱內鏡治療導致死亡的嚴重事件,雖然極為罕見。但考慮到治療的必要性,我們會充分重視治療。

醫療法人昭和醫院

http://mc-seiwa.or.jp/op.html(2018年11月11日確認)

腹腔鏡手術的事故包括出血、皮下氣腫、術後出血/術後感染、腸梗阻、血栓形成和氣體栓塞。

如果手術中出現大量失血,也有可能輸血。併發症包括皮下氣腫、術後出血/術後感染、腸梗阻、血栓形成和氣體栓塞。在強粘連的情況下,還可能附帶損傷鄰近器官(腸、膀胱和輸尿管)。術後,在組織病理診斷中發現被切除器官的惡性結果,可能需要再次入院或追加治療(再次手術)。上述併發症或合併症並不限於腹腔鏡手術(除腹腔鏡手術特有的皮下氣腫和氣體栓塞外),所有的手術都可能發生。

癌症的替代療法有哪些?

有許多替代療法已被證明對癌症有效,包括運動、音樂、瑜伽、草藥和補充劑等等。許多治療方法都是為了幫助緩解疼痛、精神症狀或提高生活質量,但許多治療方法被證明是有效的,卻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它們。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可能會干擾癌症的治療,所以要注意不要被不可靠的信息所誤導。

雖然有許多替代療法可以很容易地開始,但它們很少導致癌症緩解。雖然沒有科學依據的替代療法,但有一些可能與癌症治療同時進行,應與醫生討論。

關注替代療法的背景

根據衛生、勞動和福利部一個研究小組2001年進行的調查,在接受調查的3 100人中,有1 382人使用替代療法。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用保健品、補品、氣功、艾灸等方法來阻止癌症的發展或作為治療手段。約有80%的人對另類療法感興趣和關注。

但問題是,他們中的許多人在使用替代療法時,沒有諮詢自己的醫生,也沒有獲得正確的信息,甚至在接受癌症治療時也是如此。目前很多治療癌症患者的醫生並不具備替代療法的專業知識,他們中很少有人真正在醫療實踐中從事過替代療法。

參考文獻:《癌症臨床證據的補充和替代療法2016》(2018年10月22日確認)。

雖然由於目前沒有明確的研究或論文,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但一些指南建議使用按摩和芳香療法等治療方法來促進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

由於缺乏醫學證據,目前醫生對這些療法興趣不大,但未來對其有效性的研究還有待提高。

越來越多的機構提供替代療法。

現在,有很多替代療法,而且很多都是容易上手的。比如針灸、艾灸、按摩等。這些都可以找專家來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正在接受癌症的標準治療(手術、抗癌治療或放射治療),替代治療人員應該知道這一點。這只是作為一種支持,但你應該考慮這一點,以確定他們是否能夠為你提供治療。

在網際網路上有很多關於替代療法的信息,你可能可以找到關於這個主題的書籍出售。據說它們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但實際上,沒有足夠的研究和證據來確定它們是否有效。目前還沒有發現有抑制癌症進展的療效。所以,即使替代療法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但是否納入替代療法,還是要考慮很多問題。首先,如果你正在接受癌症的治療,一定要徵求醫生的意見。

另外,很多替代療法基本不在保險範圍內。一定要考慮你願意花多少錢來治療癌症,以及你願意花多少錢來治療癌症,因為這可能會讓你最終花費比你預期的更多。

什麼是替代療法?

除了目前被認為是主流的西醫之外,還有很多其他類型的醫學,包括東方醫學,那些只在世界某些地方才知道的醫學,以及傳統醫學。一些癌症患者對它有著濃厚的興趣。其中一些可能真的有效,但有許多治療方法被認為沒有什麼證據表明它們是有效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人被科學證明是有效的。然而,確實有很多患者在標準治療的同時,也在與之合作。

讓我來解釋一下有哪些替代療法。

健康食品。

補充劑和其他產品也包括在這個類別中。保健品不允許標明有效或無效,基本都是以治病或防病為目的。他們也被認為有過量使用和其他風險。

按摩。

按摩在世界各地都有實行,據說有放鬆的作用,減輕疲勞等症狀。方法有很多種,包括穴位按摩、反射療法和頭部水療。這種方法雖然沒有經過科學驗證,但其實在一些地方是作為癌症患者的一種姑息治療。

動物治療

這個想法是,與動物互動可能會對人們的心理有所幫助。這一點沒有科學證據。

放鬆。

這包括瑜伽和音樂療法,認為放鬆可能通過減輕壓力對癌症治療有積極作用。

運動療法

它可以幫助你增強力量和肌肉,提高你的生活質量,對你有好處。不過,這要根據癌症患者的病情,運動的種類、時間等因素而定。

參考文獻:《癌症臨床證據的補充和替代療法2016》(2018年10月22日確認)。

除此以外,還有各種其他的治療方法稱為替代療法。

替代療法的流程

另類治療的過程因治療方法的不同而不同,但在做任何治療之前,一定要向醫生或醫師諮詢,看看是否可以做治療。你所做的一些事情可能是為了治療你的癌症,但可能有相反的效果。如果你想在治療中加入替代療法,必須確保信息的準確性。

替代療法治療的優勢和劣勢

另類療法的優勢在於有很多不同的類型,而且都比較容易上手。根據當時的治療狀態,你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開始,而不需要去專門的地方鍛鍊、放鬆或健康食品。

第一個缺點是仍然沒有科學證據支持。這意味著,你不能確定它是否對你的癌症有幫助。同樣,也不能否認你選擇的替代療法有可能對你的癌症治療產生負面影響。

替代療法治療的好處

很容易上手,而且種類繁多。

替代療法有很多類型。按摩、捏脊、反射療法、健康食品、補品、瑜伽、音樂療法、運動療法、放鬆、芳香療法、動物療法等。你可以找到最適合你的方法。另一個好處是,你可以根據治療的程度,治療後或治療前等,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你可以選擇是否做治療,看是否對你有幫助。

另外,大多數替代療法都很容易開始。不一定非要去專門的地方開始,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開始運動療法、放鬆、健康食品等,全國有很多地方提供針灸、按摩等服務。

根據你選擇的治療方式,很多都是很容易做到的。話說回來,有一些罕見的情況是有副作用的,根據你癌症治療的進展,可能最好不要做這種治療,所以不要自己做,在開始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

替代醫學治療的弊端

事實上,很多人都沒有明確的證據基礎。

替代療法目前還沒有科學依據。有的說是有效的,但經過驗證的還是很少。其中很少有醫療機構針對癌症患者的病情而納入的,是否真正對癌症起作用也不清楚。它們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如果你想做一個替代療法,請仔細考慮替代療法的信息是否正確或可靠。

甚至政府機構也有替代療法的資源。要注意這些信息是什麼時候寫的,尤其是在網站、書刊文章中看到的,要注意這些信息不是一個人的觀點寫出來的。在採用替代療法時,討論並決定是否適合自己,這一點很重要。

參考資料:綜合醫學信息網站(2018年10月23日確認)。

問題是,這不是絕對安全的。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保健食品和補充劑很容易開始作為一種替代療法,但如果你不考慮成分,有些東西可能會干擾標準治療癌症的效果。

例如,當你聽到植物提取的成分時,你可能會認為它們看起來是多麼的天然和安全,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有些成分,如從藥材中提取的成分,即使是天然的,也有很大的影響。

即使你認為它們是現成的、天然的,它們也會改變藥物的作用或削弱抗癌藥物的效果。補充劑也可能導致過量,從而產生負面影響。

一定要選擇準確的信息,不要跳到模糊的信息上,如果要結合治療,要和醫生或醫師商量。如果你正在接受癌症的標準治療,你也應該儘量告知提供替代療法的地方。

許多替代療法不在保險範圍內。

目前有多種替代療法,但其中大部分不在保險範圍內。因此,缺點之一就是價格會很貴。世界上有些人對商業的興趣大於一切,所以有些人試圖用各種說法來推銷自己的產品和服務。

一定要確定信息是否正確,值不值得花錢。治療癌症的費用很高。替代療法有很多種,所以要考慮到錢的問題,採用自己覺得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這樣才不會成為太大的負擔。

相關焦點

  • 來自日本醫療大師的一封親筆信-癌症並不可怕
    http://www.jfcr.or.jp/hospital/cancer/treatment/medication/disease.html胃癌胃癌,即胃內黏膜內的細胞長成癌細胞,大多數胃癌都被歸為來自表皮組織的癌症(腺癌)。除鱗狀胃癌外,胃癌是一種比較容易用抗癌藥物治療的癌症。
  • 日本2018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癌症免疫療法"是啥 癌症能治了
    志飛   201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京都大學的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癌症治療領域的貢獻。 摘要:   201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京都大學的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癌症治療領域的貢獻。他們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治療癌症的方法——通過刺激免疫系統原有的能力,來對抗腫瘤細胞。  什麼是有效的免疫治療?
  • 日本推進硼中子俘獲療法治療癌症
    據日本多家媒體報導,日本正在推進硼中子俘獲療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簡稱BNCT)治療癌症的臨床試驗。BNCT療法通過在腫瘤細胞內的原子核反應來摧毀癌細胞,主要適用於腦膠質瘤與黑色素瘤等癌症。        在治療過程中,先給病人注射含硼的特殊化合物藥劑,這種藥劑進入人體後,含硼化合物迅速聚集於癌細胞內,而在其它組織內則分布很少,對人體無毒無害,對癌症也無治療作用。
  • NKT細胞免疫療法,癌症患者新希望?目前來看,還不能小瞧癌細胞
    早前一段時間,日本研究人員實施了一臺移植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手術,用移植的免疫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這是日本第一次嘗試用ips細胞治療癌症。NKT細胞免疫療法又被稱為「癌症終極殺手」,在國際上已廣泛投入臨床使用,幾乎無副作用,對癌細胞有很強的殺傷力,給癌症患者治療帶來新希望。
  • 日本體檢:iPS細胞治療癌症的臨床實驗正在開展
    日本體檢:iPS細胞治療癌症的臨床實驗正在開展市場信息網   2020-10-26 18:06:27   來源:    評論:   千葉大學和物理化學研究所正在進行一項臨床試驗,其內容為從人體iPS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中生產特殊的免疫細胞,並將其使用在面部和頸部發病的「頭頸癌」患者身上。
  • 關於日本癌症治療方法介紹
    提到癌症的治療方法,大致分為「局部療法」和「全身療法」。局部療法:針對癌症本身的治療。僅限病灶使用。・切除病灶的手術療法・照射放射線攻擊癌症的放射線療法・雷射治療,一種光線力學療法全身療法:在確認多個病灶,或者全身被癌細胞侵蝕的情況下使用。
  • 日本公布癌症3年和5年生存率(附:日本十大權威醫院推薦)
    3日本癌症治療十大權威醫院推薦日本順天堂醫院獲得日本皇室肯定的醫院1日本順天堂醫院已經有超過170年的歷史,其與順天堂大學同在在1838年於東京成立,有醫學專業大學作為科研依託,日本順天堂醫院不斷推進有助於治療的基礎、臨床研究,高水平的醫療技術和醫療團隊不僅贏得了民眾的信任與尊重,更成為了日本皇室和政界要員的選擇。
  • 日本醫院推出可解析逾500種基因的癌症醫療
    共同社12月18日消息,日本岡山大學醫院日前啟動一項使用「癌症基因組醫療」新檢測試劑盒的先進醫療。癌症基因組醫療是指對抗癌藥等一系列治療無效的患者一次性調查多種基因變異,以建議下一步可利用的藥物。新試劑盒的特點在於調查的基因多達523種。已適用公共醫療保險的2種產品解析的基因分別為114種和324種,在日本最終找到可用藥物的患者僅約為1成。
  • 得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發生癌轉移!癌細胞最容易轉移到哪裡去?
    癌症有時候並不是那麼的可怕,可怕的是癌細胞出現轉移,在其他器官上形成癌症,等到轉移之後,不僅治療時間會很長,就是患者自己的身體也是難以承受的,所以在轉移之後治療的難度就大大的增加了,一般這時候也是癌症的晚期,伴隨著重要的器官患癌之後,生命也將受到嚴重的威脅。
  • 2020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預測--日本科學家GWAS分析癌症
    1989年,中村成了日本癌症研究基金會癌症研究所生物化學系主任。當日本政府在2000年啟動千年基因組計劃時,他被任命為著名的RIKEN SNP研究中心的遺傳多樣性項目組長。2005年至2010年,他還擔任裡肯中心主任,2010年至2011年,他還擔任國家癌症研究所所長。2011年1月至12月,中村為日本政府內閣秘書處醫療創新辦公室內閣秘書長特別顧問。
  • 日本:利用iPS細胞嘗試治療頭頸部癌症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實施了一臺移植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手術,用於移植的免疫細胞由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養而來。這是日本首次嘗試利用iPS細胞治療癌症。資料圖,新華社供圖據日本共同社等22日報導,千葉大學和理化學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本月14日對一名頭頸部惡性腫瘤患者實施了自然殺傷T細胞(NKT細胞)移植手術。
  •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患癌並不可怕,我不是藥神就是對生命的渴求
    現在,癌症這一世界性難題正在被逐步克服,治療效果越來越好,社會保障也愈發完善。不過現在的電腦手機等新時代智能多媒體閱讀者大都是年輕人士,對癌症知之甚少,認為癌症離我們尚遠。可癌症離我們真的很遙遠嗎?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診斷出患癌,患癌年齡越來越年輕。另一方面,隨著我國老齡化加劇,越來越多的老齡人因癌死亡。
  • 日本首次嘗試利用iPS細胞治療癌症
    2020-10-22 20:58:52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東京10月22日電 據當地媒體22日報導,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實施了一臺移植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手術,用於移植的免疫細胞由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養而來。這是日本首次嘗試利用iPS細胞治療癌症。
  • 精準醫療如何對抗癌症?
    2017年9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精準醫療在癌症的治療與診斷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癌症的治療,包括化療在內,能夠幫助很多患者延長壽命以及提高生活質量。
  • 癌症的真相
    長崎大學原爆後障礙醫療研究所高村升教授追蹤經歷廣島、長崎原爆受害者健康狀況變化。研究顯示,原爆受害者由於器官受輻射侵襲,罹患白血病(血癌)、膀胱、女性乳癌、肺、腦、甲狀腺、腸、食道、卵巢、胃、肝、胰腺等惡性腫瘤的風險相對增加。
  • 癌症又一世界級創新療法-光免疫療法進入臨床後期
    一種名為 "光免疫療法 "的癌症新療法最早將於今年在日本開始,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 對手術、放療和抗癌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後復發的癌症,有望得到有效治療。 藥物的應用將從臉部和頸部周圍的癌症開始,也可能擴散到其他癌症。 不過,目前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如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的最後階段尚未完成,無法驗證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
  • 癌細胞的哪些「特異能力」造就了癌症,也「斷送」了癌症
    人們對於癌症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更新的持續過程。大約三千至四千年前,就已經開始有了關於癌症的描述。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正在逐步認清癌症的真正面目。「用細胞解決細胞的問題」——免疫細胞療法正成為科學家熱捧的癌症治療方式,聯合其他治療方式做到更好地防轉移、防復發,延長患者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質量。
  • 癌症為什麼會復發?
    癌症的復發原因在於,癌症治療無法完全清除癌細胞,以及癌細胞可能會對治療耐藥。 癌症復發與第二原發癌症不同,因此在第二次癌症診斷時進行確認至關重要。 為了防止癌症復發,患者需要進行輔助治療,清除體內的微小病灶。 什麼是癌症復發?
  • 科學家發現罕見病例,癌症母親順產導致嬰兒患癌症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陸修遠(大阪大學免疫科學研究所)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近日,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表的最新病例報告顯示,患有宮頸癌的母親在分娩過程中,其體內的癌細胞通過嬰兒初啼時吸入的羊水進入了嬰兒體內,導致嬰兒患上了肺癌。這是人類首次觀察到此類癌症轉移現象。
  • 關於癌細胞的5個可怕要點你知道嗎?了解清楚很重要
    10月22日,日本當地媒體報導,日本研究人員實施了一臺移植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手術,用移植的免疫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這是日本第一次嘗試用ips細胞治療癌症。NKT細胞免疫療法又被稱為「癌症終極殺手」,在國際上已廣泛投入臨床使用,幾乎無副作用,對癌細胞有很強的殺傷力,給癌症患者治療帶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