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美國科學家找到新方法,一招餓死癌細胞,天冬氨酸是關鍵

2021-02-19 築研醫學

圖片來源於網絡

科學家們在低氧的腫瘤細胞中發現了代謝特性,這一發現可能指向針對腫瘤內最難治療的部位的新藥。

腫瘤的目標很簡單:通過製造更多的癌細胞來生長、生長、生長。但這通常意味著生長得太快,氧氣供應變得稀缺,這時腫瘤內的細胞開始窒息。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這些不斷分裂的細胞很難製造出足夠的天冬氨酸,而天冬氨酸是許多細胞過程中的關鍵成分。這是洛克菲勒大學代謝調節和遺傳學研究小組提出的設想。這表明,缺乏氧氣的腫瘤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由於它們已經削弱了天冬氨酸的產量,因此醫生們可以用藥物來瞄準這個弱點。研究人員本周在《自然細胞生物學》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科學家們已經知道,當某些腫瘤的供血量超過血液供給時,它們在低氧條件下生長緩慢。但人們並不清楚這是為什麼,氧氣分子參與細胞的大量化學反應,任何一種化學反應都可能限制細胞的生長,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模仿癌症細胞缺氧的條件,其中包括來自血癌,胃癌、乳腺癌、結腸癌和肺癌患者樣本,許多細胞在低氧條件下表現出發育不良,在比較這些細胞產生的化學物質或代謝物時,研究人員注意到最敏感的細胞在缺氧狀態下失去了天冬氨酸。細胞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不能合成天冬氨酸,但是似乎抵抗細胞能夠從它們的環境中獲得它。

在敏感細胞中,缺乏天冬氨酸不僅會影響新蛋白的產生,還會影響其他依賴天冬氨酸的過程,如遺傳物質的合成。

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這麼多的缺氧問題都歸結於這個胺基酸,他曾預計更多的代謝物將依賴於氧氣供應。研究人員發現,許多抵抗缺氧的癌症都有其特殊之處:他們打開一種名為SLC1A3的基因,從周圍環境中吸收天冬氨酸。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培育的對低氧敏感的癌症中打開這個基因時,它們生長得更快。當他將腫瘤移植到小鼠體內時,情況也是如此,這進一步支持了阿斯巴酯在缺氧時是腫瘤生長的一個限制因素。

這一發現可能會為開發治療這種特殊的致命弱點的藥物提供機會,可能有幾種方法可以阻止癌細胞獲得天冬氨酸,方法是阻止它們製造胺基酸或者從周圍環境中吸收。如果這一思路是對的,一種抗天冬氨酸的治療可能會為典型的化療和放療提供一種補充,而且對任何類型的腫瘤都有效。研究人員還設想了一種一箭雙鵰的方法:一種是治療腫瘤中氧氣充足的部分,另一種是阿斯巴甜阻滯劑。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這種藥物組合的問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研究小組計劃在實驗室中研究可能干擾阿斯巴酯生產的藥物,希望能夠早日幫助更多的癌症患者擺脫痛苦,提高生活質量。(來源:sciencedaily)

往期也精彩

癌症|研究發現雙管齊下「餓死」癌細胞新法

抗癌|最新研究成功切斷癌細胞的「供給站」,癌細胞可以被餓死啦!

癌症|餓死癌細胞並非「空穴來風」,科學家確定能夠餓死癌細胞的新靶點

癌症|激活生物鐘 餓死癌細胞

癌症|新的研究讓我們離餓死癌細胞更近了一步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請與我們接洽。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FSeditor」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自殺、催眠、餓死 科學家研究手段"弄"死癌細胞
    (聲明: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該刊聯繫)   新現代人提癌色變。作為一種絕症,癌症一直是科學家力圖攻克的堡壘。2007年,科學們各顯神通,或借用外力,或誘使癌細胞休眠乃至自殺,或乾脆設法餓死癌細胞……種種療法使人相信,攻下這座堡壘,不是沒有成功的機會。
  • 小蘇打能「餓死」癌細胞?性命攸關的大事拒絕標題黨
    就是這研究結果出爐後,被大量媒體冠以「小蘇打餓死癌細胞之名」迅速傳播,但也隨之引發多方爭議。在網友的諸多評論中,有質疑標題黨的嫌疑、有求科普的呼籲……但最重要的一點,都指向了「餓死」癌細胞這一說法。那麼,醫學上到底有沒有「餓死」一說?這一研究成果是否意味著癌症領域的新突破?
  • 學者發現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新方法,雙管齊下「餓死」癌細胞
    學者發現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新方法,雙管齊下「餓死」癌細胞 周舟/新華社 2018-04-03 16:59 來源:澎湃新聞
  • 華裔科學家最新研究有望打通人體抗癌新通路
    就像打仗一樣,打敗敵人除了正面硬鋼,還有斷人糧草的陰招。有些抗癌治療是通過阻斷腫瘤的營養和血供來實現的,比如腫瘤的介入治療,還有針對腫瘤新生血管的靶向治療。不管硬鋼還是陰招,針對的都主要是癌細胞本身,但是癌灶並不是只有癌細胞,還有很多的間質,作為癌細胞實質的微環境,支持癌細胞的生長和對抗身體的修復。尤其是後者,癌症就像一個難以癒合的創傷。
  • Nature:科學家找到讓癌細胞「消停」的關鍵——TRIM37或是細胞分裂的「變阻器」
    人體內時刻有細胞在分裂,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不受控制的錯誤會助長遺傳錯誤,並可能繼續發展為癌細胞。自100多年前癌細胞被發現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嘗試尋找能夠消滅這些「有害」細胞、治癒癌症的方法。近日,頂級期刊《Nature》發表了兩篇關於癌症治療的重磅文章。
  • 同日兩篇《自然》:科學家找到了一些癌細胞的軟肋
    今日,《自然》雜誌在線「背靠背」發表了兩篇關於癌症治療的重要論文——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癌細胞的軟肋,有望為我們帶來全新的癌症治療方法。第一篇論文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牛津大學的合作。
  • 多篇突破性研究直擊抗癌藥物新發現
    日前,一項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格拉斯哥大學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就開發出了一種名為mito-priming的新技術,該技術能夠幫助研究者們識別新型有效的抗癌藥物。
  • 校友故事|陳哲生:抗癌華人科學家
    截至目前,他已在Chemical Society of Review, JNCI,Drug Resistant Updates、Cancer Research、JBC等專業期刊發表SCI論文200餘篇,獲美國發明專利2項、中國發明專利4項,撰寫英文著作7部,先後獲得香港第五屆腫瘤國際大會青年科學家獎、2003年美國癌症學會(AACR)青年科學家獎、2016年聖約翰大學突出成就獎等。
  • "小蘇打餓死癌細胞"刷爆朋友圈 揭示事件真相
    用十幾塊錢的小蘇打餓死了癌細胞》。報導稱早在2012年,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團隊,就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發現了癌細胞輕易餓不死的原因,也找到了一個餓死癌細胞的方法。胡汛教授團隊和浙二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團隊合作,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嘗試了這種新的治療思路,有效率100%,初步統計病人的累計中位生存期超過3年半。
  • 小蘇打能餓死癌細胞嗎?想要預防癌症到底要吃什麼
    原標題:小蘇打能餓死癌細胞嗎?想要預防癌症到底要吃什麼   曾有「小蘇打能餓死癌細胞」的話題引起關注,我們所熟知的小蘇打竟然能殺死癌細胞,這是真的嗎?這讓人不禁產生懷疑。我們知道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別稱,是一種鹼性的物質。那麼,小蘇打真的能殺死癌症嗎?   小蘇打是不是真的能抗癌呢?
  • 二甲雙胍限制腫瘤生長:能降糖 能斷癌細胞的糧!
    這篇開創了二甲雙胍抗癌作用先河的研究,在醫療圈引起了軒然大波。  他們發現,在腫瘤微環境中,天冬氨酸是腫瘤增殖的關鍵限速因素,缺少天冬氨酸,腫瘤的生長會被限制。二甲雙胍之所以能抑制腫瘤的生長,正是與天冬氨酸有關。
  • 八問小蘇打治癌:「餓死」癌細胞的說法科學嗎
    (原標題:八問小蘇打治癌:「餓死」癌細胞的說法科學嗎?)  學術雜誌eLife上刊登的有關肝癌新療法的文章。來源:網頁截圖。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 近期,一則「小蘇打餓死癌細胞」的新聞引發熱議。
  • 小蘇打「餓死」癌細胞: 被媒體誤讀的靠譜研究
    餓死癌細胞這種久已流傳的說法是否科學嚴謹?隨之流傳的養生秘方有科學道理嗎?  與民眾的狂歡形成對比的,是醫學界的冷靜,無論從該項研究成果的浙江大學團隊,還是抗癌一線的醫學專家們,都有著一個類似的「補充」:這僅僅是一個學術研究的初期結果,距離臨床應用尚早。  這個結論不夠刺激眼球,但也許更加接近醫學本身。
  • 讓癌細胞「休眠」?Nature首秀:一類奇妙的抗癌新藥
    近日,科學家們研發出一款新型抗癌藥物——可以讓癌細胞「永久休眠」。這一作用可以阻止癌症的惡化、復發,且不會像傳統的放化療那樣產生難熬的副作用。Credit: NIH  這一喜人的成果於8月1日發表在《Nature》期刊。來自於墨爾本3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合力開發出首個「讓癌細胞休眠」的抗癌藥物,可以在不破壞細胞DNA的前提下阻止腫瘤生長和擴散。  這一創新為癌症患者提供了一種令人興奮的治療新選擇,並且已經在血液癌、肝癌模型中表現出抑制癌症惡化和復發的良好效果。
  • PNAS:抗癌藥物分子可能會誘導癌細胞侵略性增加
    在癌症領域,癌細胞的抗藥性始終很難解決。有的理論認為這些癌細胞能主動地重編程自己的信號通路(網絡),來減輕抗癌藥物帶來的壓力,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會獲得更加惡性的特徵,比如侵略性增強。由美國費城威斯塔研究所領銜的一個聯合課題組發現,一種針對PI3K(磷脂醯肌醇(-3)激酶)的抑制劑,能夠誘導癌細胞的轉錄和信號通路被重編程。
  • 「餓死癌細胞」靠譜嗎?好處沒有,壞處不少
    有一次,張伯去公園散步時,聽到有老人說不吃東西可以把體內的癌細胞餓死。張伯暗暗記住了這句話,開始刻意控制自己的飲食,有時候甚至顆米不進,試圖通過餓肚子的方法將癌細胞餓死。醫生告訴張伯:通過少吃或者不吃來餓死癌細胞,都是謠言。 事實上,對於癌症病人來說,癌細胞也是身體的一部分,可以無限生長,而且還會和體內正常的細胞爭搶營養成分。即使患者不吃不喝,體內的癌細胞也會照常生長,消耗體內儲存的能量。
  • 細胞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會通過「餓死」營養物質來殺死某些癌細胞
    但是現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它們也可能通過「餓死」某些營養物質來殺死某些癌細胞,並揭示了這種情況的發生機理。在對工程細胞進行實驗室培養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他汀類藥物可有效抵抗在PTEN基因中發生突變的癌細胞。特別是一種稱為匹伐他汀的他汀類藥物,可以殺死幾乎所有癌細胞,而不會影響周圍的許多健康人類細胞。
  • 科學家治療癌症新方法:納米機器人殺死癌細胞
    納米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但前提是,科學家需要大量研究來證明它們在人體中的安全性。你還記得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裡的場景嗎?蘇珊·卡爾文博士給智慧機器人桑尼注射了納米粒子,以消除他的人工智慧。注射液中那些銀色的小東西怎麼可能毀掉機器人的全部智能呢?
  • 給力 餓死癌細胞?2014年中國科學的"任性"突破
    液態金屬新突破 《終結者》或成現實?  科幻電影《終結者》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它能隨意變形,被子彈打穿之後還能迅速自我修復。雖然現實研究還有一定距離,但是我國科學家利用液態金屬鎵的合金,首次發現在低電壓場的控制下,液態金屬可以從膜變成小球,再從小球融合成大球,也可以斷裂後再融合,甚至能旋轉和運動,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 癌細胞也可以被「餓死」嗎?已闢謠!專家醫生給出了明確答案
    曾經聽一位「國醫大師」引經據典的說:他翻閱了大量的古書醫典,引出了他的一個治療癌症的方法——一個字,餓!一字記之曰:餓,癌細胞是可以餓死的。實際上就是讓癌症患者少吃飯甚至不是吃飯,然後高價吃他的所謂的「營養餐」,據說這營養餐只供應正常細胞營養,癌細胞一點得不到。按他的道理就是,不吃飯就沒有營養,就能把癌細胞「餓」死,癌症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