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打「餓死」癌細胞: 被媒體誤讀的靠譜研究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9月24日,一則由新華社發布的醫學進展消息《重大突破!癌細胞竟被中國醫生用小蘇打「餓」死了》被廣泛轉載,在癌症高發的今天,這條消息足以引爆朋友圈。人們為其生動形象的標題所吸引,並為所謂廉價的小蘇打就具備攻克人類生命之敵能力的強大反差徵服,並推演出小蘇打就能治癌防癌這樣的「養生秘方」。

  事實是否果真如此?小蘇打究竟如何走進大雅之堂,成為被稱為眾病之王的癌症的低成本剋星?小蘇打究竟是癌症治療中所謂的主菜還是辣椒麵?餓死癌細胞這種久已流傳的說法是否科學嚴謹?隨之流傳的養生秘方有科學道理嗎?

  與民眾的狂歡形成對比的,是醫學界的冷靜,無論從該項研究成果的浙江大學團隊,還是抗癌一線的醫學專家們,都有著一個類似的「補充」:這僅僅是一個學術研究的初期結果,距離臨床應用尚早。

  這個結論不夠刺激眼球,但也許更加接近醫學本身。

  「餓死」的說法不嚴謹

  這種被媒體稱為「小蘇打餓死癌細胞」的療法本名叫做「TILA-TACE療法(靶向腫瘤內乳酸陰離子和氫離子的動脈插管化療栓塞術)」,是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浙二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團隊研發所得,用於原發性肝細胞肝癌的中晚期治療。

  這則研究是客觀存在的,並且發表在著名期刊《eLife》上。

  「『小蘇打餓死癌細胞』被多家媒體提上標題,這種說法不科學、不嚴謹,甚至有誤導作用。」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道腫瘤內科專家,主任醫師張曉東教授這樣指出,「因為靜脈注射用的碳酸氫鈉和我們吃的小蘇打顯然是不一樣的,這樣的標題黨對患者、對百姓都極其不負責!」

  很多肝癌患者都接觸過「介入栓塞」這種治療,新聞裡說的「用小蘇打餓死腫瘤」的研究,就是聯合「介入栓塞」一起做的。「介入治療是中晚期肝癌的常規療法。」張曉東介紹,通俗地講,該方法是從血管中插入一根導管,把藥物打入肝臟的病灶中。栓塞劑是可以選用的藥物之一,能阻斷血液供應,讓病灶壞死。

  張曉東解釋說,TILA-TACE是在介入治療的基礎上注射小蘇打水,去除癌細胞裡面乳酸分解出的氫離子,使癌細胞更少地利用葡萄糖,從而加速癌細胞死亡。並非一般概念上的「餓死」,更不是防止癌症患者吃有營養的東西。「新的治療方法不是單靠碳酸氫鈉,主要還是化療藥的作用,是一個綜合的治療。」

  40例臨床實驗只是小樣本

  新研究方法的療效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

  但我國著名肝膽科專家、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肝膽科主任、中山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陳敏山教授卻表示,從醫學的角度上講,這個研究僅僅是一個小樣本的臨床研究,離大面積的臨床使用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陳敏山認為,這項研究的非隨機對照研究例數不多,加起來僅40例。論文主要參考的兩篇論文裡,一篇發表在病理學雜誌,而不是公認的癌症研究雜誌;另一篇是一個綜述,而不是論著。此外,研究者們並沒有公布動物實驗的結果。「這是一個例數較少的早期臨床試驗,在少數人身上看到了效果,但需要後期做更多大規模的實驗。」

  張曉東也表示,治療只針對單灶的小肝癌,新聞報導中說研究中反應率是100%有效,但這並不意味著能適用到所有的肝癌病人治療中去,目前小肝癌規範治療還是以手術和射頻治療為首選,各個醫院如有臨床研究也要通過嚴格的倫理委員會審批和患者知情同意。

  張曉東認為,新的研究方法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了改進,改進後療效可能會好,也可能不好,這需要大規模、隨機分組的臨床研究進行驗證。「從樣本量來看,幾十例的樣本量太小,在樣本選擇上可能受到人為因素的幹擾,產生偏差。」

  另外,研究團隊只進行了單中心試驗,還沒有進行多中心臨床試驗。多中心臨床試驗是由多個醫院的研究者按同一方案進行的試驗,其數據的說服力遠高於單中心試驗。張曉東指出,從媒體報導來看,研究團隊並沒有進行隨機對照試驗。所謂隨機對照,就是選擇同樣符合條件的兩組病人並使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唯一的區別在於一組使用了小蘇打,另一組沒有,然後觀察其差別。「正如研究團隊所說,還需要更嚴格的、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來鑑定其臨床療效。」

  事實上,任何一個新藥或一個新的治療方法需要有嚴謹、規範的認證過程,想要拿到臨床上去推廣,必須達到III期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才行,40例的臨床研究僅僅是探索研究而已。「其實肝癌治療在國際上和國內都是有共識和指南的,任何治療不能超越這個原則。」張曉東如是說。

  而且它只對一些特定的癌症有效,不是萬能的。部分媒體的報導誇大了它的治療效果,很不嚴謹。

  鏈 接

  治療肝癌有哪些利器

  「目前肝癌治療效果最好的還是手術切除,手術切除後患者五年生存率也不錯。」但張曉東也表示,並不是每一個肝癌患者的腫瘤,都是適用手術切除。對於不能用手術切除腫瘤的患者,如中晚期的肝癌患者,目前臨床上普遍是用TACE治療。TACE治療的次數需要根據每一個病人的病情需要確定。

  儘管目前臨床上TACE能夠單獨治好肝癌的例子不多,但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或者讓有些患者的腫瘤縮小,再考慮手術切除,或是聯合消融治療。張曉東強調,肝癌治療是多學科問題,需要以外科為主導的多個學科與治療方法配合,絕不是單一的方法就能輕易治好。即使新的介入治療手段很有效,也屬於姑息性局部治療方法,而肝癌最難治療的,還是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這就需要全身整體考慮治療策略。

  既然能治肝癌,那這種方法能不能治胰腺癌?胃癌?腸癌?答案是否定的,目前這項研究只針對肝癌,其他部位的腫瘤並不在研究範圍內。而且本身介入栓塞這種治療方法,也不是適合所有腫瘤的,比如腦部腫瘤,做栓塞就會帶來嚴重的併發症。但如果最終證實這項研究對肝癌確實有效,那麼從原理上來說,可能對其他腫瘤有借鑑意義。

  調整了酸鹼體質就能抗腫瘤嗎

  針對網傳的喝十幾塊錢的蘇打水就能抗治腫瘤的說法,張曉東明確予以否認:「喝蘇打水和醫療上的小蘇打是兩種概念。喝蘇打水可以中和胃酸,相當於夏天喝汽水,但對於治療腫瘤,沒有任何意義。」

  刻意說鹼性環境有利於控制腫瘤生長,甚至把食物劃分為酸性或鹼性,都是極不科學的。

  張曉東認為,喝蘇打水防癌,目前沒有任何理論和實驗依據。「人體內環境pH值正常範圍在7.35—7.45之間,通過一般的飲食很難改變身體的酸鹼環境。」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蘇打水並非人人皆宜。胃酸分泌少者,喝蘇打水會加重胃酸缺乏;高血壓人群過多飲用,會導致人體鈉的攝入量增加,這與治療高血壓的措施相悖;健康人同樣不宜長期大量喝,否則容易引起飲食中的鈉含量超標。  文·記者 李 穎

相關焦點

  • 小蘇打能「餓死」癌細胞?性命攸關的大事拒絕標題黨
    就是這研究結果出爐後,被大量媒體冠以「小蘇打餓死癌細胞之名」迅速傳播,但也隨之引發多方爭議。在網友的諸多評論中,有質疑標題黨的嫌疑、有求科普的呼籲……但最重要的一點,都指向了「餓死」癌細胞這一說法。那麼,醫學上到底有沒有「餓死」一說?這一研究成果是否意味著癌症領域的新突破?
  • "小蘇打餓死癌細胞"刷爆朋友圈 揭示事件真相
    用十幾塊錢的小蘇打餓死了癌細胞》。報導稱早在2012年,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團隊,就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發現了癌細胞輕易餓不死的原因,也找到了一個餓死癌細胞的方法。胡汛教授團隊和浙二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團隊合作,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嘗試了這種新的治療思路,有效率100%,初步統計病人的累計中位生存期超過3年半。
  • 八問小蘇打治癌:「餓死」癌細胞的說法科學嗎
    (原標題:八問小蘇打治癌:「餓死」癌細胞的說法科學嗎?)  學術雜誌eLife上刊登的有關肝癌新療法的文章。來源:網頁截圖。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 近期,一則「小蘇打餓死癌細胞」的新聞引發熱議。
  • 小蘇打能餓死癌細胞嗎?想要預防癌症到底要吃什麼
    原標題:小蘇打能餓死癌細胞嗎?想要預防癌症到底要吃什麼   曾有「小蘇打能餓死癌細胞」的話題引起關注,我們所熟知的小蘇打竟然能殺死癌細胞,這是真的嗎?這讓人不禁產生懷疑。我們知道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別稱,是一種鹼性的物質。那麼,小蘇打真的能殺死癌症嗎?   小蘇打是不是真的能抗癌呢?
  • 浙大醫學教授:小蘇打餓死癌細胞不是讓你喝蘇打水!
    這兩天,因為本報官方微信上一則「小蘇打餓死癌細胞
  • 中國科學家小蘇打"餓"死癌細胞 突破肝癌療效差瓶頸
    我科學家用小蘇打「餓」死癌細胞本報杭州9月24日電(記者嚴紅楓通訊員方序)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他的團隊,從一種新的治療理念出發,用小蘇打「餓」死癌細胞,突破了肝癌療效差的瓶頸。
  • 小蘇打「餓」死癌細胞?當事醫生還原治癌真相
    癌細胞,竟被中國醫生用小蘇打「餓」死了》刷屏微信朋友圈。這是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浙二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團隊,近期發表在著名國際學術雜誌《eLife》上的一項研究。這項研究中,他們在40位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嘗試了一種為「TILA TACE」的治療,有效反應率100%,初步統計病人的累計中位生存期已達3年半。
  • 「餓死癌細胞」靠譜嗎?好處沒有,壞處不少
    有一次,張伯去公園散步時,聽到有老人說不吃東西可以把體內的癌細胞餓死。張伯暗暗記住了這句話,開始刻意控制自己的飲食,有時候甚至顆米不進,試圖通過餓肚子的方法將癌細胞餓死。 醫生聽了哭笑不得,這不是他第一次遇到試圖餓死癌細胞的病人。
  • 自殺、催眠、餓死 科學家研究手段"弄"死癌細胞
    (聲明: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該刊聯繫)   新現代人提癌色變。作為一種絕症,癌症一直是科學家力圖攻克的堡壘。2007年,科學們各顯神通,或借用外力,或誘使癌細胞休眠乃至自殺,或乾脆設法餓死癌細胞……種種療法使人相信,攻下這座堡壘,不是沒有成功的機會。
  • 學者發現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新方法,雙管齊下「餓死」癌細胞
    學者發現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新方法,雙管齊下「餓死」癌細胞 周舟/新華社 2018-04-03 16:59 來源:澎湃新聞
  • 抗癌|美國科學家找到新方法,一招餓死癌細胞,天冬氨酸是關鍵
    腫瘤的目標很簡單:通過製造更多的癌細胞來生長、生長、生長。但這通常意味著生長得太快,氧氣供應變得稀缺,這時腫瘤內的細胞開始窒息。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這些不斷分裂的細胞很難製造出足夠的天冬氨酸,而天冬氨酸是許多細胞過程中的關鍵成分。這是洛克菲勒大學代謝調節和遺傳學研究小組提出的設想。
  • 癌細胞也可以被「餓死」嗎?已闢謠!專家醫生給出了明確答案
    一、癌細胞能餓死?錯!為了證實這一療法可行性,1994年哈弗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在7隻小老鼠身上做了相關實驗,以CLUT1為靶心,開發相關的抑制劑,但該研究結果並未對外公開,因此臨床上無任何CLUT1抑制劑應用。那麼到底癌細胞是否可以通過「餓死」方法來達到治療效果呢?
  • 細胞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會通過「餓死」營養物質來殺死某些癌細胞
    但是現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它們也可能通過「餓死」某些營養物質來殺死某些癌細胞,並揭示了這種情況的發生機理。在對工程細胞進行實驗室培養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他汀類藥物可有效抵抗在PTEN基因中發生突變的癌細胞。特別是一種稱為匹伐他汀的他汀類藥物,可以殺死幾乎所有癌細胞,而不會影響周圍的許多健康人類細胞。
  • 盤點關於癌症的十大謠言:用小蘇打可以治療等
    確實,癌細胞不能在過度鹼性的環境中存活,但問題是你身體裡的其他細胞也一樣。  正常的血液是略微偏鹼性的。腎臟負責維持血液的pH值只在很小的正常範圍內浮動。光靠吃東西對血液pH的影響根本無法持續。癌細胞周圍的微環境可以呈酸性。這是因為腫瘤組織呼吸作用的代謝途徑和正常組織不同。研究人員正在試圖弄清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這將有助於癌症治療。
  • 十幾元的小蘇打能治腫瘤?來聽聽浙大教授自己怎麼說
    這兩天,因為「小蘇打餓死癌細胞
  • 癌細胞喜歡糖,所以要少吃高糖水果?你被嚇到了沒有
    文中的理論基礎是「癌細胞喜歡糖」,也經常有媒體炒作「餓死癌細胞」的療法。這種說法是否靠譜呢?水果與癌症,又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呢?「癌細胞喜歡糖」≠「糖致癌」「癌細胞喜歡糖」是德國科學家Otto Warburg在1920年代發現的腫瘤細胞和普通細胞的一個差異。腫瘤細胞把大量葡萄糖酵解轉化成乳酸獲得能量,而通常情況下普通細胞並不產生乳酸。
  • 網絡流傳用小蘇打辨別真假葡萄酒 這個方法真的靠譜嗎?
    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利用食用鹼 小蘇打鑑別葡萄酒。這個方法真的靠譜嗎?先來為大家分析一下這個方法的原理。小蘇打,一般指碳酸氫鈉,其水溶液呈弱鹼性(pH>7)。與之相反,葡萄酒在穩定的狀態下呈酸性,一般pH值為3~4,這是因為其中含有大量天然有機酸,包括酒石酸、蘋果酸、乳酸等。正是由於這樣的酸性環境,才使紅葡萄酒呈現迷人的紅色。
  • 癌細胞可以被「餓死」,真的假的?醫生終於確認答案,了解一下
    有的人突發奇想,能不能把癌細胞餓死?那麼這種方法可行嗎?今天就讓腫瘤科醫生給大家解答一下,一起來了解一下癌細胞可以被「餓死」,真的假的?在回答這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癌細胞生長發展的過程,當正常細胞出現突變成為癌細胞以後,就會不斷地增長,並且速度是很快的,只要有養分供應,癌細胞就會無限分裂,不斷增生。
  • 患上癌症後,只要不吃發物,就能「餓死」癌細胞?是真實的嗎?
    例如患上癌症後,只要不吃發物,就能「餓死」癌細胞,這個理解是否正確呢?下面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看待癌症。患上癌症後,只要不吃發物,就能「餓死」癌細胞?是真實的嗎?對於只要不吃發物,就能「餓死」癌細胞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癌細胞在我們身體當中,營養攝入充足的時候,會不斷與正常細胞搶奪營養,從而加快癌細胞的生長速度,因此就會有人選擇斷食來避免癌細胞搶奪營養。但實際上,斷食之後癌細胞依然會不斷的生長,對正常細胞搶奪營養的行為並不會停止,進而癌細胞還沒有「餓死」,正常細胞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很有可能會使癌細胞趁虛而入,進而使病情加重。
  • 餓死癌細胞這種說法真的存在嗎
    許多癌症患者擔心吃得過多或吃得過多會加速癌細胞的生長並使病情惡化.許多癌症患者不知道如何吃才最科學.近日專家就專門指出了癌症患者飲食中的四個主要錯誤. 正確: 營養足以抵抗 吳主任說,即使病人營養不良癌細胞仍在生長,其生長速度比正常細胞高得多,並且永遠不會「餓死」.如果外部補充劑不足,癌細胞將在體內消耗能量,因此患者無力抵抗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