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喜歡糖,所以要少吃高糖水果?你被嚇到了沒有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飲食和癌症的關係總是備受關注。有自媒體文章宣稱「有很多水果的糖分都非常高,在抗癌期間不要過量攝入」,「懂得各種蔬菜水果的糖分含量,快步踏入康復之路」。在文章中,還宣稱「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抗癌明星,你的名字叫食物」「向食物搬救兵,吃出免疫力」「用食物阻擊癌症黑色心理」「射向癌症的六大超級營養子彈」「與癌『食』戰,讓食物成為你的抗癌藥物」……

這些說法很吸引人,與當年紅遍全國的「養生大師」張悟本如出一轍。其實,這些說法跟當年張悟本馬悅凌之流的套路完全一致,就是迎合公眾「不吃藥不打針」「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的天真心理而進行忽悠

文中的理論基礎是「癌細胞喜歡糖」,也經常有媒體炒作「餓死癌細胞」的療法。這種說法是否靠譜呢?水果與癌症,又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呢?

「癌細胞喜歡糖」≠「糖致癌」

「癌細胞喜歡糖」是德國科學家Otto Warburg在1920年代發現的腫瘤細胞和普通細胞的一個差異。腫瘤細胞把大量葡萄糖酵解轉化成乳酸獲得能量,而通常情況下普通細胞並不產生乳酸。這一現象後來被稱為Warburg效應,當時Warburg認為它就是癌症產生的原因。

後來的研究顯示Warburg效應並非癌症產生的原因,而只是癌細胞的一個特徵。

針對這種特徵,人們自然會想到:如果切斷身體內的葡萄糖供應,是不是就能夠「餓死」癌細胞呢?

圖| unsplash

人體不是一個簡單的化學反應器,而是一個有自動調節、自動適應能力的整體。當我們切斷了飲食中的糖類,身體就會通過糖異生作用把甘油和一些胺基酸轉化為葡萄糖。這些糖會為正常細胞所用,也會被腫瘤細胞所用。

因為「餓死癌細胞」這個說法通俗易懂,許多媒體熱衷於報導「餓死癌細胞」的科學發現。比如2014年,清華大學顏寧教授等人發表的一項研究是關於一個蛋白的晶體結構以及其工作機制。它對於探索相關疾病的致病機理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但媒體報導時紛紛宣稱「餓死癌細胞」,甚至宣稱「清華團隊找到餓死癌細胞良方」。顏寧教授後來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洋洋灑灑說了50分鐘,完全與疾病無關;只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說了因為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的區別,是否可以在提供其他營養物質維持正常細胞代謝的同時,阻斷葡萄糖運輸特異,餓死癌細胞……『餓死癌細胞』這5個字可能是記者朋友們唯一聽懂的,就鋪天蓋地成了新聞了,嚇得我都不太敢看新聞。」

這類的研究不少,其實跟利用癌細胞與糖的關係來治療癌症都還有遙遠的距離。迄今為止,媒體上宣稱「餓死癌細胞」的「突破」,都是對學術研究結果的誇張和演繹。


糖與「糖類」影響不同

當然,不管「斷糖」是否真的有助於抗癌,少吃糖總是有利健康的。「減糖」,也的確是現代健康飲食的「三減」之一。

在那篇忽悠讀者的課程營銷文中,還列出了「常見水果的含糖量」。

食物的營養組成有一定的波動範圍,不同來源的數據會有一定差異。這裡不糾結於這種差異,需要指出的是:該文對「糖」的理解是錯誤的。文中所說的「水果含糖量」,其實是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中學課本中,把通常所說的碳水化合物稱為「糖類」。「糖類」除了包括糖,還包括澱粉等「複雜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不被消化吸收,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夠被腸道菌發酵利用,從而可能對腸道健康有調節作用。澱粉經過消化吸收也被變成糖,但是它們跟蔗糖、果糖、葡萄糖等小分子糖是不一樣的。健康飲食原則中所說的「減糖」,針對的是單糖和二糖等小分子糖,並不包括澱粉等「糖類」。而澱粉等複雜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普通人每天的需求量是300克,貢獻的能量佔到每天需求量的一半以上。

該文中列出的是碳水化合物而不是糖的量。比如香蕉,100克中約有23克碳水化合物,其中近3克是膳食纖維,除去「複雜碳水化合物」,真正的糖大約是12克。還有荔枝,雖然很甜,糖含量大致在10%左右,不過其中的果糖比例很高,而果糖比蔗糖要甜得多。

水果中的糖不計入「游離糖」

糖與健康關係的科學數據越累越多,「限糖有利健康」成了營養共識。世衛組織的指南是:成年人每天攝入的游離糖應該控制到50克以內,最好是不超過25克以獲得額外的健康好處。

這個「游離糖」,指的是的添加到食物中的蔗糖、紅糖、冰糖、糖漿、蜂蜜等等「添加糖」,以及果汁中的糖。這些糖以單糖或者二糖的形式存在,吸收快,對人體代謝的影響大,會增加「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圖| unsplash

吃水果則沒有被列入需要控制的「游離糖」之中。一方面,水果的消化吸收不像果汁那麼快,對代謝的影響要小一些;另一方面,水果中有很多其他有益健康的成分。總體而言吃水果是有益健康的。

癌症與飲食的關係

癌症是遺傳、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等因素共同影響導致的疾病。飲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它的影響,是在流行病學的維度上增加或者降低「癌症發生率」或者說「癌症風險」,而不是「吃出癌症」或者「治療癌症」。

所謂的「食療」「預防」,對於癌症來說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當這種願望用於推銷食物或者課程,就無異於忽悠了。

對於癌症與飲食的關係,美國癌症研究所明確指出:「少有例外,人類研究尚未明確顯示任何特定的食物成分導致癌症或者保護人們抗癌。有時候流行病學調查對比癌症患者和非癌症患者的飲食,顯示患者和非患者在某些特定的食物成分攝入量上存在差異。然而,這些結果只是說食物成分與癌症風險相關,而不是說這些成分導致或者改變了風險。比如,癌症患者和非患者可能在飲食之外的其他因素上存在差異,而可能是那些其他的差異導致了癌症的不同。」

而著名的醫學網站WebMD的總結就更加直接明了:

意思是,沒有任何飲食能夠治療癌症,也沒有任何飲食能夠防止癌症復發。你「最好的嘗試」(best bet)是「包括瘦肉蛋白、水果、蔬菜、全谷和低脂奶製品」的「均衡飲食」,以及「限制糖、咖啡因、鹽和酒精」——水果是在「最好嘗試」的均衡飲食中,並且沒有提到要對高糖水果另眼相看。

相關焦點

  • 尿酸高不能隨便吃水果?醫生強調:要儘量少吃這三種水果
    火鍋、動物內臟等都含有高嘌呤,高尿酸患者要學會忌口,儘量少吃或者不吃這類食物。高尿酸患者一般比較關心體內尿酸過高是否能吃水果這一問題,水果一般都是酸甜型的,一些高尿酸患者擔心吃太多水果會出現痛風等問題,所以有所困惑。那麼高尿酸患者到底能否吃水果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被公認的「一級致癌物」,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吃,3種食物也要少吃
    其實想要杜絕癌症的發生,還是要在飲食上注意,有些食物我們最好少碰或者是不碰,最需要我們注意的就是爛水果,水果一旦發黴變質,裡面就會產生一種可以致癌的黃麴黴素,即使將爛了的部分挖掉,也不可避免黃麴黴素。黃麴黴素是一種強致癌物,被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為一級致癌物,長期攝入大量的黃麴黴素,在體內會促使肝病的發生,所以當你發現水果有一點點的腐爛,就最好不要吃了,要全部扔掉。
  • 新加坡全面禁止高糖飲料廣告!糖到底有什麼危害?
    所以,糖還會減弱食物帶來的愉悅感,讓人想吃得更多,就會有類似「上癮」的感覺。不過,要說它的危害跟菸酒、甚至毒品一樣,那就有點誇大了。其實,糖的成癮性並不會那麼強烈,糖對健康的影響也不會像毒品那麼快速和直接。
  • 尿酸高不能隨便吃水果?營養師提醒:這3種水果要少吃了
    因為有一些人感覺水果太甜也是很容易會誘發痛風的,關於這個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尿酸高不能隨便吃水果?營養師提醒:這3種水果要少吃了1、少吃蘋果蘋果是日常生活當中最常見的一種水果,而且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 一瓶飲料含幾勺糖辣醬也含糖 你一天究竟吃了多少糖?
    我國的含糖飲料也很多,但大多沒有標註含糖量,公眾並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糖。家住西安高新區的孔女士今年35歲,她說自己以前也喜歡喝飲料,後來得知一瓶飲料可能含有三四勺糖分,這才拒絕飲料,改喝白開水,但要做到一口不喝還有些困難,「和朋友外出吃飯,有的飯館不提供白開水,大家都喝飲料,自己不喝也有些尷尬。」  大多數孩子,對於飲料毫無抵抗力。
  • 3種「有毒」蔬菜,醫生建議:最好少吃少買,「癌細胞」可能喜歡
    現在我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人們在飲食方面也會多加注意,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平常的時候,都會多吃瓜果蔬菜,這樣對於我們的身體是十分有好處的,但是現在很多人沒有一些很好的飲食習慣,就會出現一些胃部疾病,其實,我們胃部出現疾病,不光和飲食習慣有關,也和我們常吃的食物有關,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吃一些不好的蔬菜
  • 糖吃多了有多大危害?你吃下去的糖比你想像的更多!
    這意味著,如果腸道在不知不覺中癌變,而人喝了可樂等含糖飲料,等於在間接「餵食」癌細胞,癌細胞將長得更快!02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相關研發現,兒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飲料就能改善心臟健康狀況,降低今後患上心臟病的風險。兒童所喝的含糖飲料份數越多,他們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
  • 有2類水果要少吃,避免影響病情
    已經被確診為高血壓的人群,同時要注意容易兼併高血糖、高血脂,以及病情惡化到心血管疾病。所以,高血壓人群日常養生很重要。前幾天有人提問,問到「患高血壓後還能不能吃水果?」可能在人們的印象中糖尿病患者要警惕水果,高血壓人群為什麼也要呢?
  • 吃荔枝會胖嗎?原來是高糖水果!
    不過荔枝的糖分很高,不少人就會問,雖然荔枝是水果,但吃荔枝會胖嗎?  吃荔枝的好處:  1、荔枝是的果肉不但香甜誘人,更具有補脾健胃的作用,另外荔枝果內還有溫中而止痛的功效,人們食用之後,可以改善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狀。
  • 關於「糖」你不知道的事:1瓶果汁=10塊糖,寶寶每天吃了多少糖?
    所以,都不給孩子吃糖果,對不對?But,即使不吃糖果,寶寶的糖攝入量很可能還是大大超標的呢!除了果汁,你的身邊還藏著許多想不到的隱形糖。除了常見的白砂糖、蔗糖、麥芽糖,麥芽糊精、玉米糖漿、果葡糖漿等等其實都是糖。這些「健康食品」裡的「隱形糖」你注意了嗎?
  • 你沒準還真沒吃過這種水果
    這讓很多嫌棄釋迦太甜的朋友對釋迦刮目相看,也讓沒有吃過釋迦的很多朋友對這種水果充滿了好奇。當下釋迦正上市,要不要吃?系統了解了解了,看上了它那必須吃啊。其中臺灣種植最多,每年秋冬到早春臺灣的水果攤上隨處可見釋迦,而且臺灣每年都會舉辦釋迦節,評選冠軍釋迦。可見釋迦是種很受歡迎的水果,可是你,是不是還沒吃過?釋迦又叫佛頭果,之所以有這名字,跟佛陀釋加牟尼有關係,怎麼個關係呢?
  • 糖是癌細胞的「主食」?癌症患者不能吃蜂蜜?今天告訴你正確答案
    腫瘤患者不能吃蜂蜜?蜂蜜雖然有很多好處,也有很多人會說腫瘤患者是不能吃的。主要由於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糖,很多人會以為糖是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吃糖太多,會導致癌細胞擴散;還有人認為蜂蜜中含有激素,女性食用後會增加腫瘤的風險。
  • 糖的危害有多大,看完你還敢天天吃嗎?
    這意味著,如果腸道在不知不覺中癌變,而人喝了可樂等含糖飲料,等於在間接「餵食」癌細胞,癌細胞將長得更快!由此可見,含糖飲料的危害,遠超你的想像!所以說糖衣炮彈這詞永遠不會過時啊!酸奶減肥?糖越吃越多咱們再說說這個酸奶,很多人都覺得,它是健康食品。很多女生還會利用酸奶減肥法來達到瘦身的效果。但是事實是,酸奶含糖量嚇人!喝著喝著就幫你暗戳戳地長了不少肉!!!
  • 你還在肆意吃「糖」嗎?
    想要通過科學減糖 你可以這樣做…… 告別「甜蜜」 現在的我們生活在被高糖食品包圍的世界,只要產品標識上面提及
  • 癌細胞:你喝的水……可以阻止我變壞
    但其實,癌症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對付癌症,我們一定要牢牢記住「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我們一起聽聽,癌細胞是怎麼說的。每個癌細胞都是從正常細胞異變而來你們的身體就像一個龐大的「細胞王國」,裡面住著近一千萬億個子民。每分鐘就會有三億個同胞死亡,然後,新的細胞又生長出來。
  • 營養師奉勸你:身體出現5個症狀,都說明一件事,你糖吃得太多了
    白糖作為一種調味品被大家廣為使用,炒菜做飯時會放糖、吃的蛋糕果汁裡會放糖。除此以外,各種水果、主食中也天然有各種糖的存在。比如一大勺果醬約含糖15克,1罐可樂約含糖37克,3小塊巧克力約含糖9克。 對於很多喜歡吃高糖食物的人來說,每天糖攝入量很容易超過100克,甚至更高。而高糖對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肉眼可見」的!
  • 糖會促進癌細胞生長?飲食指南全告訴你
    然而,近日卻有傳言說癌症患者不能吃糖,糖會促進癌細胞生長甚至誘發癌症復發!這個說法準確嗎?答案是不準確,造成這個烏龍的是前不久美國的一項研究,研究者在拿小白鼠做實驗時發現,每天相當於一聽可樂的高果糖漿會加速小白鼠結腸中癌細胞的生長。我們簡單分析一下,就知道這個實驗並不能證明糖對癌細胞有促進作用。
  • 關於糖與癌症的「曖昧」關係,一文為你講清
    而甜味的主要來源,就是糖!由於甜味可以通過神經傳導,給人帶來愉悅的感受。所以很多人喜歡吃糖,甚至嗜糖如命!圍繞著「糖」,也有很多令人矛盾、不解的信息。比如,人體離不開糖;糖會致癌;吃糖是餵養癌細胞,使其生長更具侵略性……關於「糖」的事實究竟是什麼呢?
  • 快速戒糖不現實!從這些方面著手減糖才是真理
    你有沒有發現越來越多人在注意糖的攝入,雖然就算無糖奶茶也含糖,但是你會發現現在很多牌子的奶茶對於糖度的控制已經越來越好了。不是說所有的糖不好,但你攝入過多的糖真的很不好!影響體重不說,還影響了你的身體。
  • 張韶涵用10年時間「抗糖」,變化驚人!糖對身體的破壞力有多大?
    01 吃太多糖的危害所謂的「戒糖」,就是儘量少吃甚至完全不吃含有「添加糖」的食物,比如加了大量糖的餅乾、巧克力、蛋糕、甜味飲料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攝入糖不應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這是因為糖分對於健康而言,會產生不少破壞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