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C: 新方法可用於開發癌症幹細胞

2020-12-01 生物谷

2020年5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肝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其中最常見的類型是肝細胞癌(HCC)。HCC最常見於患有慢性肝病(例如B型或C型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在肝癌死亡率中佔比最大。

在過去的大約二十年中,關於肝癌和一般癌症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科學家發現癌細胞中有一種罕見的細胞稱為癌細胞幹細胞(CSC),其功能與正常幹細胞相似,它們是導致癌細胞形成,更新和增殖的原因。癌症患者即使接受了手術切除腫瘤組織,但如果CSC仍然存活,則將導致癌症重新生長。

對於導致CSC形成的原因,研究認為,正常的幹細胞會在特定的身體環境和/或遺傳條件下突變為CSC。但是,就肝臟而言,直到最近,研究仍未證實正常肝臟幹細胞轉化為CSC的特殊條件。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現在,由岡山大學的科學家Masaharu Seno教授等人首次在不引入外來突變的情況下將正常的幹細胞誘導形成CSC。在該研究中,Seno教授及其團隊將從小鼠獲得的iPSCs置於HCC細胞系的條件性培養基中(包括一種稱為Huh7細胞的肝癌衍生細胞)。

這些Huh7細胞分泌會引起炎症的化學物質,從而創造了一種模仿肝臟中慢性炎症的環境,這將觸發iPSC向肝CSC的轉化。

為了確定這種轉化是否發生,科學家們需要在體內評估惡性腫瘤的形成。因此,他們將誘導形成的細胞注入免疫缺陷小鼠的肝臟。注射僅28天後,肝臟發展為惡性腫瘤。相反,未經處理的iPSC會引起良性的畸胎瘤樣腫瘤的形成。

觀察和化學分析表明,惡性腫瘤中相當一部分細胞具有高的核質比和高增殖率。此外,在這些細胞中表達了與肝癌相關的標誌物。這項工作表明,在沒有基因突變的慢性炎症環境中,肝CSC可能是由正常幹細胞產生的。它還為肝癌細胞如何轉移提供了模型。模型是進一步科學研究的前提。

利用該研究建立的模型,可以開發和測試更多針對性的藥物。科學家計劃將來使用源自人體組織的iPSC來測試其模型,並將其適應除肝組織以外的其他人體組織。(生物谷 Bioon.com)

資訊出處:Scientists use new model to develop cancer stem cells原始出處:

Afify, S. M.,

A novel model of liver cancer stem cells developed from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doi.org/10.1038/s41416-020-0792-z.

相關焦點

  • 癌症幹細胞的新靶點
    想了解最新基因資訊、最新醫學動態?
  • 科學家寄希望於幹細胞藥物抗擊癌症
    最新數據顯示,幹細胞藥物甚至可用於對抗新冠肺炎。幹細胞醫用會給人類帶來哪些新的機會?俄羅斯「5-100」計劃院校專家就此進行了解讀。幹細胞和新冠病毒9月初有消息稱,川普感染新冠病毒後,醫生為其使用了再生元公司(Regeneron)製造的抗體「雞尾酒」,川普本人稱之有「奇效」。
  • 義大利研究人員探索對抗癌症幹細胞的潛在治療方法
    許多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後先進入緩解期,但是停止治療後又會復發。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是由於癌症幹細胞的無限繁殖,並可能種植新的腫瘤。來自義大利米蘭的一個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方案專門針對某些癌症中的癌症幹細胞,並降低其腫瘤生成潛力,研究發表在《EMBO Molecular Medicine》。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組織都有幹細胞不斷分裂,更新體內細胞。
  • 驚人發現:癌細胞可反向生成癌症幹細胞
    原標題:驚人發現:癌細胞可反向生成癌症幹細胞 所有的癌細胞都可以形成另一個腫瘤,還是只有挑選出來的癌症幹細胞可以生成新癌細胞?一項新研究發現答案為兩者皆是。來自密西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觀測了人類卵巢癌細胞,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癌細胞是以一種可預測、有組織的方式生成後代細胞:母癌細胞生成子癌細胞,子癌細胞生成孫癌細胞。祖母細胞是可以引發癌症復發的稀有癌症幹細胞,孫細胞是大多數的腫瘤細胞(延伸閱讀:兩篇Nature文章:關注卵巢癌)。
  • 我科學家開發出誘導多能幹細胞新方法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銜的研究團隊,揭示了化學方法製備幹細胞的科學原理,開發了簡單、高效、標準化製備幹細胞的方法。相關成果於日前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Stem Cell)上。
  • Nat Commun:新型WNT抑制劑有望清除癌症幹細胞用於結直腸癌治療
    2016年8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包括日本國家癌症中心在內的多家科研機構聯合發表文章,宣布開發出一種叫做NCB-0846的小分子Wnt抑制劑。Wnt信號途徑是癌症幹細胞發育的一條關鍵途徑,這種抑制劑的出現或為藥物難治性結直腸癌病人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 科學家開發出可有效抵禦癌症幹細胞的新型治療...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癌症患者疾病的復發或許和癌症幹細胞的出現直接相關,癌症幹細胞是一類能夠無限繁殖且會播撒「腫瘤」種子的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設計出了一種新策略來特異性地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同時還能夠降低腫瘤產生的可能性。
  • 科學家開發出可有效抵禦癌症幹細胞的...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癌症患者疾病的復發或許和癌症幹細胞的出現直接相關,癌症幹細胞是一類能夠無限繁殖且會播撒「腫瘤」種子的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設計出了一種新策略來特異性地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同時還能夠降低腫瘤產生的可能性。
  • 科學家設計新的「分子時鐘」用於癌症發生風險的預測
    然而,同一個體中不同器官組織雖然具有相同的生理年齡,但卻具有不同的癌症發生風險,因此該基於DNA甲基化的早期「時鐘」無法用於癌症發生的風險預測。Teschendorff研究組通過檢測基因組不同位點的DNA甲基化水平,構建了一種新的「分子時鐘」用於預測組織幹細胞的分裂次數。
  • CCR:幹細胞加速罕見癌症治療藥物篩選
    2016年8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人類幹細胞開發出一個藥物篩選新系統,可能會加速對罕見癌症治療藥物的篩選過程。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他們如何將人類幹細胞轉變為一種侵襲性罕見兒童腦癌——成神經管細胞瘤。隨後再將這些癌細胞的遺傳信息與成百上千種已經用於藥物篩選的常見人類癌細胞進行對比。研究人員表示,在構建的人類成神經管細胞瘤的細胞模型中進行篩選,進而發現癌細胞對藥物的應答情況,這樣可能與真實情況更具可比性。
  • 新「分子時鐘」可預測癌症發生的風險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表明,生命周期中細胞分裂導致的DNA分子變異積累可被用於癌症發生風險的預測。此結果發表在《基因組生物學》上。研究人員利用計算建模方法設計了一個「分子時鐘」,並利用它對個體特定組織生命周期中細胞分裂的次數進行估算。
  • 幹細胞人肺模型可模擬新冠病毒感染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報告一種人類肺培養系統問世,它可用於模擬肺部感染,包括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感染。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多分化潛能及自我複製能力的早期未分化細胞。而肺部幹細胞可以再生肺部組織,因此有潛力能形成實驗室肺培養模型,用於研究肺病、癌症和感染。但是,肺部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肺臟自近端到遠端包括氣管、支氣管、小支氣管和肺泡等結構,對氣體交換和抵禦病原體入侵至關重要,由數十種不同細胞的協同工作保證了其正常功能的進行。
  • 日本中外製藥首次成功建立癌症幹細胞穩定細胞系
    2012年10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中外製藥株式會社(Chugai)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建立了具有結腸癌幹細胞性質的穩定細胞系。癌症幹細胞被認為參與癌症的復發/轉移。中外製藥發現,當給予一種抗癌藥後,癌症幹細胞會轉變成非增殖性耐藥性細胞,而停止給藥後,這些細胞又恢復了增殖特性。
  • SCTM:首次開發出生產成體幹細胞的方法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開發出生產成體幹細胞的方法,這一研究成果將深刻影響著患有一系列嚴重性疾病的病人。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能夠被用來修復骨骼和潛在性地修復其他器官。這項研究揭示一種生產間充質幹細胞的新方法。
  • 新發現人體抗癌細胞亞群可用於癌症疫苗研發
    新發現人體抗癌細胞亞群可用於癌症疫苗研發 原標題:   時至今日,癌症仍然是人類最為恐懼、付出代價最大的疾病之一。雖然現代醫藥技術日新月異,癌症依然是醫藥界無法攻破的堡壘。
  • 靶向癌症幹細胞臨床新藥獲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該新型藥物可靶向白介素-3受體(interleukin-3 receptor ,CD123),用於治療急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
  • 【Nature子刊】癌症幹細胞致命弱點被發現!Mll1抑制劑可治療結直...
    從而提出Mll1抑制劑(即專門阻礙癌症幹細胞的療法)可治療癌症晚期患者,增加治癒率。  結腸癌是西方國家第四大致命癌症,僅次於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這是因為腫瘤生長緩慢,發現時已是晚期,因此結腸癌晚期存活率僅為5%。  自從在德國引進結腸鏡,可以進行癌症早期檢測後,癌症晚期患者每年診斷次數有所減少,因為檢測後可立即將其清除。
  • 對青蛙卵研究有助於開發新的癌症治療方法
    1月23日,據外媒報導,研究發現,對青蛙卵的研究有助於開發新的癌症治療方法。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報告說,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的DNA複製過程也會引發DNA損傷。
  • 某抗精神病藥物可使癌症幹細胞「改邪歸正」
    新華網溫哥華5月26日電(記者馬曉澄)加拿大研究人員日前在學術期刊《細胞
  • 同濟大學王啟剛團隊開發新材料模擬中性粒細胞溶酶體可治療癌症
    同濟大學王啟剛團隊開發新材料模擬中性粒細胞溶酶體可治療癌症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9-02-19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