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研究人員探索對抗癌症幹細胞的潛在治療方法

2021-01-21 生物谷

 

許多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後先進入緩解期,但是停止治療後又會復發。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是由於癌症幹細胞的無限繁殖,並可能種植新的腫瘤。來自義大利米蘭的一個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方案專門針對某些癌症中的癌症幹細胞,並降低其腫瘤生成潛力,研究發表在《EMBO Molecular Medicine》。

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組織都有幹細胞不斷分裂,更新體內細胞。由Pier Paolo Di Fiore和Salvatore Pece領導的研究小組探討了Numb蛋白質對於維持幹細胞在小鼠正常乳腺發育中的作用,發現Numb蛋白是幹細胞和腺體分化之前保持平衡所必需的。Numb上調p53這種能夠阻滯細胞分裂的蛋白,當Numb缺失時,p53也會降低,導致幹細胞自我複製增多,可能導致腫瘤的形成。

在許多人乳腺癌中,Numb濃度較低,這與患者預後不良有關。在該研究中,觀察了Numb在這些腫瘤中的作用,發現缺乏Numb的腫瘤,癌症幹細胞的數量增加,從而為腫瘤提供了更高的擴散和生長潛力。此外,研究人員發現p53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當Numb濃度降低時,p53濃度也會下降。但是當p53水平通過Nutlin-3這種小化合物阻斷其降解而恢復時,腫瘤侵襲性較低且具有較少的癌症幹細胞。許多靶向p53通路的藥物,如Nutlin-3,目前正處於臨床開發中。

最後,研究人員檢測了Nutlin-3和紫杉醇(一種常見的化療藥物)結合的潛力。雖然紫杉醇單獨治療可使腫瘤減小,可是一旦終止治療復發風險很大。紫杉醇與Nutlin-3結合不僅增強了紫杉醇對腫瘤的反應,而且還防止Numb缺陷型腫瘤在治療停止後再增殖。這表明Nutlin-3或類似藥物具有對抗由癌症幹細胞引起的化學抗性的潛力。

在當前研究的背景下,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臨床前的模型系統,能特異性捕獲對癌症幹細胞治療的影響。所有結果都基於將患者的腫瘤細胞移植到小鼠中,然後通過多種方法來研究幹細胞的存在或癌症的侵襲性。這個測試不同的化合物對癌症幹細胞影響的系統在未來的實驗中可能是一個有價值的工具。

這些臨床前發現表明,具有Numb表達缺陷的乳腺癌患者可能符合使用目前臨床開發的Nutlin-3相似的藥物。利用相同的臨床前模型,研究人員正在測試這種候選藥物對癌症幹細胞的功效,以及最小毒性標準化療方案應用於人乳腺癌的治療的可能性。(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聚焦癌症治療!幹細胞為全球患者帶來更多可能
    幹細胞「變身」免疫細胞來治療癌症,體現了幹細胞幫助人類對抗癌症成為可能。其中造血幹細胞治療血液癌症已經廣為人知。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間充質幹細胞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對癌症發揮治療作用。因此,間充質幹細胞作為抗癌藥物的載體用於癌症的治療也日趨成為研究的熱點。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研人員利用間充質幹細胞向小鼠體內輸送抗癌藥物,減少了藥物對非腫瘤組織的損害。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4]。
  • 癌症治療新發現!逆轉缺失免疫T細胞可對抗致命腦瘤
    T細胞功能障礙有助於癌症患者的腫瘤免疫逃逸,並且在膠質母細胞瘤(GBM)中尤其嚴重。近日,杜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GBM患者中缺失的T細胞的蹤跡,它們被大量的隔離在骨髓中。骨髓中T細胞的隔離是T細胞功能障礙的腫瘤適應性模式,其逆轉或可成為一種有前途的免疫治療輔助手段。
  • 科學家開發出可有效抵禦癌症幹細胞的新型治療...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癌症患者疾病的復發或許和癌症幹細胞的出現直接相關,癌症幹細胞是一類能夠無限繁殖且會播撒「腫瘤」種子的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設計出了一種新策略來特異性地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同時還能夠降低腫瘤產生的可能性。
  • Nature:揭開癌症幹細胞致耐藥之謎
    Dunca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說,一種與正常組織幹細胞響應創傷相似的新機制,或許可以解釋經過多個周期的化療藥物治療後膀胱癌幹細胞會積極促成化療耐 藥的原因)。靶向癌症幹細胞的這種「創傷反應」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治療幹預方法。他們的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今天的《自然》(Nature)雜誌上。
  • EPFL科學家開發癌症治療方法 利用T細胞的「機械力」破壞腫瘤細胞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EPFL)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新的方法,使免疫療法成為一種更有效、更有針對性的抗癌治療方法。該團隊設計了含有藥物的微粒子,只有當T細胞物理擠壓它們時,在與癌細胞接觸時才會釋放。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是我們對抗癌症的最強大的工具之一,但它經常需要「輕推」。
  • CCR:幹細胞加速罕見癌症治療藥物篩選
    2016年8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人類幹細胞開發出一個藥物篩選新系統,可能會加速對罕見癌症治療藥物的篩選過程。研究人員表示,在構建的人類成神經管細胞瘤的細胞模型中進行篩選,進而發現癌細胞對藥物的應答情況,這樣可能與真實情況更具可比性。目前兒童成神經管細胞瘤的標準治療方法結合了放射治療和化療,但是其中一種叫做Group3成神經管細胞瘤的亞型容易出現復發,病人的生存率只有30%~40%。
  • 《自然》新研究:對抗癌症不僅需要T細胞,B細胞也可能很有用
    《自然》新研究:對抗癌症不僅需要T細胞,B細胞也可能很有用  Winnie Lee • 2020-01-22 15:48:
  • 研究人員發現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並確定了一種潛在的治療方法
    在需要心臟移植之前,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將大大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Lars Steinmetz來自海德堡和史丹福大學的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我們需要以個人化的醫學方法針對疾病起因的治療策略。」Steinmetz小組與史丹福大學MarkMercola的實驗室合作進行的這項新研究為這一致命疾病提供了新的見解,暗示了潛在的新治療可能性。
  • 科學家開發出可有效抵禦癌症幹細胞的...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癌症患者疾病的復發或許和癌症幹細胞的出現直接相關,癌症幹細胞是一類能夠無限繁殖且會播撒「腫瘤」種子的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設計出了一種新策略來特異性地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同時還能夠降低腫瘤產生的可能性。
  • 科學家從細胞水平研究癌症免疫療法的副作用
    近日,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一個科學家團隊試圖解開在細胞水平上這種反應所發生的事情,以期找到阻止它的方法。  CAR-T細胞療法始於科學家對癌症患者自身T細胞進行的基因改造,使它們靶向癌細胞上的特定蛋白並摧毀癌症。這種療法最初用於治療血癌,現在已被批准用於治療某些白血病和淋巴瘤,目前也在一系列實體腫瘤的臨床試驗中進行測試。
  • 某抗精神病藥物可使癌症幹細胞「改邪歸正」
    新華網溫哥華5月26日電(記者馬曉澄)加拿大研究人員日前在學術期刊
  • 科學家如何靶向幹細胞來治療多種人類癌症?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胃食管癌鑑別出了一種新型通路,其或有望作為潛在靶點來幫助開發新型療法;一類名為Lgr5+的幹細胞後代或會大量聚集在一起,從而在兩種胃部組織相遇處促進癌症的發生。研究者Alexander Nikitin教授說道,在全球水平下,胃鱗狀柱狀交界處癌(胃食管癌)是一種頻發疾病,患者預後狀況不佳,因此研究這類癌症形成的機制以及如何治療對於患者而言至關重要。
  • Cell:經過先天免疫訓練的中性粒細胞可對抗癌症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德國癌症研究中心、英國愛丁堡大學和約克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更為普遍地對身體入侵者作出反應的先天免疫系統可能是免疫療法成功的一個重要但被忽視的組成部分。
  • Nature:癌症幹細胞抗輻射研究
    專題:Nature報導史丹福大學幹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研究所,放射腫瘤治療研究中心,兒科幹細胞移植分部,霍華休斯醫學研究所生物工程系等處的研究人員找出了癌症幹細胞中活性氧簇水平與抗輻射性的內在關聯,相關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的Nature上。
  • PNAS:癌症治療潛在新藥(ADI-PEG20)的抗癌新機制
    2014年8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臺北醫科大學和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人員已發現了正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的癌症治療藥物(ADI-PEG20),殺死癌細胞的潛在新作用機制,研究揭示了該藥物如何剝奪對細胞重要的關鍵胺基酸,特異性殺死腫瘤細胞。
  • Cell Stem Cell:癌症幹細胞控制腫瘤轉移假說被證實
    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些細胞類似於成體幹細胞,有著分裂增殖,自我更新,以及分化成其他細胞的能力,因此被命名為腫瘤幹細胞。2004年,多倫多大學的彼得德克斯博士在人類腦腫瘤中找到與幹細胞相似的細胞。2005年佛羅裡達大學的帕克吉布斯博士也表示在骨癌中發現類似幹細胞的細胞。     如果這種假說正確的話,這個設想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病人在接受抗癌藥物治療後在幾乎完全痊癒的情況下還會復發。
  • 癌症研究:利用細胞代謝治療癌症的新發現
    據報導:辛辛那提大學(UC)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細胞新陳代謝在細胞啟動稱為自噬的生存程序的能力中起著重要作用,自噬是某些抗癌藥物不理想的副作用,有助於某些腫瘤細胞逃避治療。「細胞通過增加自噬來適應營養飢餓,細胞主要自食並循環細胞內容物以支持基本過程,直到營養再次變得充足。」
  • 癌症幹細胞的新靶點
    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來自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鑑定出一種新的靶點能夠幫助鑑別處於非活動期的癌症幹細胞。然後科學家們能夠觸動這些細胞活動起來以便採用放療或化療的方法去除他們。該研究小組發現一種特殊的蛋白(PCL1)能夠觸發身體內著名的癌症相關蛋白(P53)激活。
  • 陳根:研究開發納米粒子,助力癌症治療對抗化療耐藥性
    文/陳根時至今日,癌症依然是一類讓我們感到畏懼的疾病。儘管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更多療法顯示出巨大希望,但對於目前,化療仍然是現代醫學治療癌症的最佳方法之一。然而,令人沮喪的是,癌細胞可以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這也是癌症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
  • 陳根:研究開發納米粒子,助力癌症治療對抗化療耐藥性
    文/陳根時至今日,癌症依然是一類讓我們感到畏懼的疾病。儘管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更多療法顯示出巨大希望,但對於目前,化療仍然是現代醫學治療癌症的最佳方法之一。然而,令人沮喪的是,癌細胞可以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這也是癌症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