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研究:利用細胞代謝治療癌症的新發現

2021-01-15 每日健康小分享

據報導:辛辛那提大學(UC)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細胞新陳代謝在細胞啟動稱為自噬的生存程序的能力中起著重要作用,自噬是某些抗癌藥物不理想的副作用,有助於某些腫瘤細胞逃避治療。

「細胞通過增加自噬來適應營養飢餓,細胞主要自食並循環細胞內容物以支持基本過程,直到營養再次變得充足。」這一過程受雷帕黴素(mTOR)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哺乳動物靶點的調節,」卡羅爾·默瑟博士說,她是內科血液腫瘤學系的研究助理教授,同時也是辛辛那提癌症中心和UC Can的成員。CER研究所。」靶向mTOR或激活AMPK的藥物正在臨床上用於某些癌症,並且正在對其他癌症進行積極的研究,因此了解它們如何影響腫瘤細胞存活途徑非常重要。」

「我們發現細胞代謝顯著影響開始自噬的能力,其中線粒體複合體I功能是引發、擴增和持續時間反應的重要因素,」她繼續說。我們顯示抗糖尿病藥物苯甲雙胍、抗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和複雜I型基因缺陷使細胞代謝向糖酵解轉變,並抑制mTOR抑制劑促進自噬的能力。反之亦然,從糖酵解轉向線粒體代謝,通過增加磷脂代謝的機制增強自噬。我們的數據表明新陳代謝在調節自噬中的重要性,增加我們對癌症重要的臨床相關藥物的理解,並提出增加或抑制自噬的新策略。」

Mercer是該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她的實驗室主要致力於培養細胞,以了解新陳代謝如何調節自噬,確定策略來操縱這條途徑以利於患者。這項工作是建立在動物模型的臨床前研究基礎上的,該系的研究指導者Hala Elnakat Thomas博士,他發現mTOR抑制劑聯合治療肝細胞癌(肝癌)是有效的,但也有潛在的缺點。

「我們的數據揭示了自噬的動態和代謝調節,並提出了癌症、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線粒體疾病的新的治療策略,」Mercer說。「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探討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將自噬的代謝調節用於臨床的意義。」

相關焦點

  • 「治癒癌症」更近一步!癌症免疫治療新靶點被發現
    其實,除了T淋巴細胞,髓系細胞在調控癌症免疫力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否存在髓系細胞檢查點可作為靶點用於治療癌症是很多團隊在研究的課題。  半分鐘讀全文華人科學家團隊發現c-Rel是誘導骨髓來源的抑制性細胞(MDSC)分化進而促進癌症發展的關鍵因子,可能成為新靶點。
  • 癌症研究探秘:線粒體與癌症
    在正常情況下,VIF可以作為細胞的骨骼來幫助維持細胞的形狀,而在癌細胞中,VIF則會幫助保護癌細胞的能量供給中心—線粒體,其可以幫助癌細胞抵禦來自外界的各種攻擊,由於許多癌症療法可以靶向作用癌細胞的線粒體,因此本文研究或將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有效治療癌症的新型藥物。研究者Alexander A.
  • 日本:利用iPS細胞嘗試治療頭頸部癌症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實施了一臺移植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手術,用於移植的免疫細胞由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養而來。這是日本首次嘗試利用iPS細胞治療癌症。資料圖,新華社供圖據日本共同社等22日報導,千葉大學和理化學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本月14日對一名頭頸部惡性腫瘤患者實施了自然殺傷T細胞(NKT細胞)移植手術。
  • 重磅級文章聚焦癌症轉移研究新成果!
    一種新型抗體分子有望明顯抑制癌症轉移doi:10.15252/emmm.201911164排列在血管內部的細胞層表面的受體或能刺激腫瘤中新血管的形成並加速癌症轉移,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一種特殊抗體成功阻斷了該受體的功能,從而就能有效抑制乳腺癌或肺癌小鼠機體中癌症的轉移性生長
  • 中藥治療癌症 癌症如何治療
    癌症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因為它的治癒率很低,癌症不是傳染病,但是發病率依然很高,每年都有很多人死於癌症。癌症不是傳染病,所以更要注意癌症的預防。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癌症的中醫治療方法。中藥治療癌症治療方面主要有兩種方法,即口服及外用中藥、針灸療法。
  • Nature:我國癌症免疫療法重大發現!調節膽固醇代謝增加T細胞抗腫瘤...
    然而,腫瘤通過腫瘤微環境中的多種機制逃避T細胞攻擊。重新激活T細胞的抗腫瘤作用已被證實在治療多種癌症中具有巨大的臨床益處。然而,當前基於T細胞的癌症免疫療法只在部分病人群體中有療效。因此,科學家還需要開發出讓更多病人受益的癌症免疫療法。
  • 癌症患者的新生?荷蘭科學家意外發現新器官,或改寫癌症治療史?
    在生物學如此發達的今天,雖然我們已經攻克了很多疾病,可以在細胞甚至是分子的層面上對人體進行研究,甚至能夠利用基因編輯的手段來改變一個生物體的性狀,但是對於人體來說依舊有很多的未解之謎。例如我們人類最關心的衰老問題,癌症問題一直都沒有解決,但是最近荷蘭科學家的一個新發現可能有助於減少某些癌症治療的副作用。
  • EMBO J:發現癌症個性化治療標記物
    2019年4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癌細胞的特點是能夠逃避細胞凋亡,這是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允許機體移除受損的細胞。許多致力於新化療藥物的研究旨在誘導細胞凋亡,從而殺傷癌細胞或縮小腫瘤。巴塞隆納生物醫學研究所(IRB)的科學家們已經證明,TP53INP2蛋白在誘導細胞死亡中起著重要作用。這一發現可能與某些癌症的治療有關。
  • 重磅級文章解讀癌症轉移研究新進展
    .1815345116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萊斯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發現一種較小的蛋白--- JAG1---似乎在癌症幹細胞如何發生分化和轉移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在之前的研究中,他們已發現激活這種信號通路的配體是如何發生差錯從而讓遷移性的癌細胞保持在一起並幫助它們附著到身體新部位的結締組織上。
  • 義大利研究人員探索對抗癌症幹細胞的潛在治療方法
    許多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後先進入緩解期,但是停止治療後又會復發。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是由於癌症幹細胞的無限繁殖,並可能種植新的腫瘤。在該研究中,觀察了Numb在這些腫瘤中的作用,發現缺乏Numb的腫瘤,癌症幹細胞的數量增加,從而為腫瘤提供了更高的擴散和生長潛力。此外,研究人員發現p53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當Numb濃度降低時,p53濃度也會下降。但是當p53水平通過Nutlin-3這種小化合物阻斷其降解而恢復時,腫瘤侵襲性較低且具有較少的癌症幹細胞。許多靶向p53通路的藥物,如Nutlin-3,目前正處於臨床開發中。
  • 日本首次嘗試利用iPS細胞治療癌症
    2020-10-22 20:58:52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東京10月22日電 據當地媒體22日報導,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實施了一臺移植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手術,用於移植的免疫細胞由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養而來。這是日本首次嘗試利用iPS細胞治療癌症。
  • 重磅級文章解讀近期癌症轉移研究新進展!
    Lawson博士說道,這或許具有重要的潛在臨床意義,因為靶向作用線粒體代謝的藥物或能有效抑制乳腺癌患者機體的癌症擴散;腫瘤常被認為含有異常功能的線粒體,而且通常會通過厭氧糖酵解的方式或沃伯格代謝來維持,本文研究挑戰了這一理論,結果表明,在乳腺癌擴散期間,癌細胞能利用線粒體代謝的方式來擴散。
  • 研究揭示:一種特定類型的細胞能控制自身免疫和癌症
    ,免疫系統可以通過它能控制自身免疫和癌症。 研究人員對調節性T細胞較為關注,有專家表示,健康的身體功能需要我們的免疫系統,並保護我們免受各種感染。在這方面特別重要的是T細胞,特別是調節性T細胞。儘管這些僅佔所有T細胞的一小部分,但它們對於控制我們的免疫系統至關重要。 科學家發現可以通過改變「調節性T細胞」代謝來控制或弱化免疫反應之間的平衡。
  • 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問題
    該計劃包括聚焦癌症,目的是確定癌症的新臨床表現,以使打靶治療更加有效,研究潛在的抗性,並開發資料庫,匯總患者的健康數據,以幫助醫生做出更好的臨床決策。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代理所長Douglas Lowy說:「腫瘤學的精準醫學計劃集中在治療。然而,我們也需要認識到,預防和篩查是關鍵領域,這本身不屬於PMI,但卻是我們期待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領域。」
  • 對青蛙卵研究有助於開發新的癌症治療方法
    1月23日,據外媒報導,研究發現,對青蛙卵的研究有助於開發新的癌症治療方法。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報告說,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的DNA複製過程也會引發DNA損傷。
  • 微藻,腫瘤細胞新剋星 浙大二院在癌症治療應用上取得新進展
    現在,微藻還多了一項新的用途——「種」在腫瘤細胞裡治療癌症。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周民團隊與孫毅團隊合作,在工程化活性微藻的體內癌症治療應用上取得新進展。研究表明,微藻介導的光合作用在腫瘤原位產生氧氣,可改善腫瘤的低氧環境,提升腫瘤放射治療效果。相關論文於5月20日發表在《科學》雜誌旗下的綜合性期刊《科學進展》上,並被該期刊選為「高光圖片」。
  • 【盤點】非編碼RNA與癌症關聯性研究進展
    由於腫瘤RNA能顯示治療引起的腫瘤實時改變,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有用的工具,以幫助診斷和預測哪些治療將對個別癌症患者有最好的治療效益。Colin Collins和Alexander Wyatt比對25名患者的治療結果與他們前列腺癌腫瘤的RNA序列。他們認為,利用一些病人腫瘤RNA之間的相似性,可能開闢新的治療途徑。全球範圍內,前列腺癌是第四大最常見的癌症。
  • 新發現:癌症擴散的主力,竟然不在染色體上
    最近,美國科學家發現,從染色體上脫落後,癌基因才變得「兇猛」起來。儘管這一研究目前還不能用於癌症治療,但的確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最近,兩大國際頂級期刊Nature和Cell先後發表一項關於癌症的新研究,幾乎刷新了人們對於癌症的認知:癌基因擴散的「真兇」不在染色體上,而是在「游離」於染色體外的DNA上。 這項研究有何價值?帶給了科學家們怎樣的啟示?它會成為攻克癌症的新突破口嗎?
  • 癌症治療新發現!逆轉缺失免疫T細胞可對抗致命腦瘤
    T細胞功能障礙有助於癌症患者的腫瘤免疫逃逸,並且在膠質母細胞瘤(GBM)中尤其嚴重。近日,杜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GBM患者中缺失的T細胞的蹤跡,它們被大量的隔離在骨髓中。骨髓中T細胞的隔離是T細胞功能障礙的腫瘤適應性模式,其逆轉或可成為一種有前途的免疫治療輔助手段。
  • 老藥新進展 | 三氟拉嗪聯合應用有望治療癌症!
    詳情如下研究亮點分子靶向治療——靶向內源性無序蛋白NUPR1,使癌細胞喪失耐藥性,避免其『捲土重來』藥物重分配,即老藥新用,研究中三氟拉嗪銷售了數十年時間,一般不存在安全性問題,且三氟拉嗪已經過了專利期,市場價格十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