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問題

2020-12-06 生物谷

最近,Cell出版社推出旗下新子刊《Trends in Cancer》,作為創刊號的一部分,該雜誌邀請世界領先的癌症研究學者,列出了目前癌症研究領域所面臨的八大問題。

1、對於致癌突變的了解,如何才能指導治療?

科學家們花了幾十年時間,來了解可導致細胞分裂失控的精確基因突變。現在癌症患者可以通過自己腫瘤的基因測序,來確定他們疾病的遺傳根源,我們已經靶定了其中許多遺傳學改變,但我們仍然還沒有獲得絕大部分的基因組數據。

2015年,歐巴馬總統在國情諮文演講中宣布了美國精密醫學計劃(PMI)。該計劃包括聚焦癌症,目的是確定癌症的新臨床表現,以使打靶治療更加有效,研究潛在的抗性,並開發資料庫,匯總患者的健康數據,以幫助醫生做出更好的臨床決策。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代理所長Douglas Lowy說:「腫瘤學的精準醫學計劃集中在治療。然而,我們也需要認識到,預防和篩查是關鍵領域,這本身不屬於PMI,但卻是我們期待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領域。」

2、我們可以將不同的癌症歸納為一組共同特質嗎?

在2000年,研究人員Robert Weinberg和Douglas Hanahan在一篇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綜述(DOI: 10.1016 / s0092-8674(00)81683-9)中提出了「癌症的特徵」。定義一種癌症的幾個基本原理包括:逃避細胞死亡、充分自我生長的能力、對抗生長信號的不靈敏性、組織侵襲和轉移、無限制的細胞分裂潛力和血管發育。

這篇綜述是Cell發表的論文中下載和引用最多的,此後又有新的研究增加了2個新興的標誌:異常的細胞新陳代謝和逃避免疫系統。

Weinberg在Whitehead生物醫學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癌症的分子機制,他指出:「癌症是一種單一的疾病(可能從一組共同的標誌得出結論),這個概念當然是一個幻想。而癌症形成的一般原理,可以廣泛地推廣到許多類型的腫瘤,癌症的詳細行為可以致使每個腫瘤都是一個獨特的實體——大自然的獨特發明。」

3、為什麼我們要關注腫瘤微環境?

癌細胞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共同起作用。它們共同選擇血管和細胞外組織。發育良好的癌症就像一個不受歡迎的器官,從身體的其他部分竊取資源。腫瘤生長的周圍環境是腫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著它的生存,這種想法迫使研究者們重新思考癌症的形成與發展。

這個領域的先鋒者、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Mina Bissell指出:「在過去三十多年的時間裡,研究人員表明,即使強有力的癌基因也不足以形成腫瘤,只是在某些情況下。它們需要與免疫系統合作,並需要許多其他步驟和事件,使細胞變得真正的惡性。組織的結構,是理解『為什麼癌症是一種器官特異性疾病』的關鍵所在。」

Bissell認為,如果精密醫學獲得成功,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支持乳腺癌腫瘤與肝臟腫瘤的不同環境。她希望,我們可以通過使用腫瘤相關微環境包圍的類器官,完善和最大化癌症的三維模型。這樣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測試使腫瘤休眠或甚至防止其轉移的某種療法。

4、表觀遺傳學在癌症中發揮作用嗎?

癌症通常根據導致它們的突變而被定義,但是突變並不是改變基因的唯一途徑。我們知道,癌症因新興的表觀遺傳學領域而不斷發生變化,表觀遺傳學旨在了解DNA的物理變化——不改變遺傳密碼但卻改變編碼的信息(例如,向DNA序列中添加一種化合物,這樣,這些基因就不再表達)。

Van Andel研究所的研究主任和首席科學官Peter Jones說:「癌症表觀遺傳學被許多意外的結果改變,這些結果發現,在人類癌症中最常突變的許多基因是表觀遺傳修飾,從而清楚地將癌症的遺傳學和表觀遺傳過程聯繫起來。」

他說:「的確,在沒有檢測到突變的情況下,一些兒童腫瘤似乎有甲基化的改變。這些研究結果強烈支持這一概念,即表觀遺傳學誤調節直接參與了腫瘤的發生。」

癌症治療的未來可能涉及表觀遺傳療法,目前正在進行測試用於特定的淋巴瘤。早期已經在血液腫瘤中(而不是實體腫瘤)獲得了成功,但是希望它們能夠與免疫療法相結合,來提高其他患者的反應。

5、免疫療法將是對抗癌症的一個轉折點嗎?

癌症免疫療法——利用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是一個安靜的領域,直到研究人員開始證明它可以治療那些對傳統療法無效的患者。癌細胞能夠逃避免疫系統,這些免疫策略喚醒了T細胞。到目前為止,這種治療方法在血液腫瘤和黑色素瘤中的效果最好。

這個領域的主要貢獻者、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和Sidney Kimmel綜合癌症中心的Suzanne Topalian指出:「一些患者開始治療時,他們的預期壽命以月計算,但是今天他們仍然活著。現在這些藥物在一線治療設置中顯示出活性,在那裡它們可以取代或成為常規化療和激酶抑制劑的一種附屬物。」

免疫治療仍面臨著一些重大的挑戰,例如,如何選擇最有可能受益於治療的患者,以及如何確定與其他治療方法相結合的治療傳遞順序。研究人員特別看好這些聯合療法,在這些療法中,患者同時接受免疫療法、傳統化療和放療。

6、p53是否還能實現自己的承諾?

編碼p53蛋白的基因,是腫瘤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p53的正常活動可阻止癌細胞,有幾種不同類型的p53突變,可導致腫瘤的生長和侵襲性。這誘惑著研究人員,因為p53代表了一個可能的治療靶點,可以對許多癌症產生廣泛的影響。不幸的是,蛋白質的複雜性被證明比研究人員預期的更具挑戰性。

英國癌症研究所所長Karen Vousden說:「十年前,p53的功能似乎很清楚,因為它能激活新生腫瘤細胞中的細胞周期阻滯和細胞凋亡,從而防止腫瘤的發展。然而,在過去的10年裡,我們已經認識到p53基因許多不同的作用——從在幹細胞重新編程中的作用,到對代謝和免疫反應的控制。」

她補充說,這些複雜性給研究人員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將它的功能用於治療。目前的藥物可打開腫瘤細胞中的p53。這種藥物可以很好地起作用,但是會引起毒副作用和耐藥性。將來的方法可以更專注於靶定導致p53最初功能喪失的缺陷。

7、癌症細胞代謝的差異可被利用嗎?

癌細胞利用能量的方式與正常細胞不同,因為腫瘤需要不同種類的燃料才能持續生長。近年來,癌症的這一特性引起了科學界的極大興趣,因為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有潛在的治療方法會破壞癌症細胞的能量消耗。

癌症的代謝治療方法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正常細胞也依賴於相同的代謝途徑。這意味著,利用癌細胞代謝的治療,可能有化療樣的副作用。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的總裁和執行長Craig Thompson指出:「然而,也有一些樂觀的理由。我們對於合成代謝(癌細胞的燃料)不斷擴大的知識,將允許我們使用不致突變的藥物,發掘增殖細胞的代謝依賴性。」

8、小鼠模型仍與人類癌症研究有關嗎?

我們距離「來源於患者細胞的癌症三維類器官,可以在實驗室培養皿中更忠實地複製人類癌症「,已經為時不遠。在小鼠癌症治療的幾十年裡,這個新的時代重新定義了臨床前步驟,讓我們可以在人類組織中測試潛在的療法。

但是小鼠癌症模型已經帶來了許多開創性的疾病見解,隨著遺傳操作的最新進展,目前沒有其他實驗系統能比得上實驗室小鼠的可定製性。科學家現在可以製備出人源化的小鼠,具有致癌基因的人類版本,同時研究多個突變。

荷蘭癌症研究所的課題組長Anton Berns表示:「小鼠模型是在體內環境中檢驗癌症相關概念的極好模型,但我們應該認識到,老鼠是不小的人類。但是為了研究在人類腫瘤中發現的複雜遺傳學,我們還需要積累相當的基本經驗,小鼠是回答這些問題的選擇系統。」(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經典回顧】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問題!
    10月,Cell出版社推出旗下新子刊《Trends in Cancer》,作為創刊號的一部分,該雜誌邀請世界領先的癌症研究學者,列出了目前癌症研究領域所面臨的八大問題。近年來,癌症的這一特性引起了科學界的極大興趣,因為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有潛在的治療方法會破壞癌症細胞的能量消耗。癌症的代謝治療方法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正常細胞也依賴於相同的代謝途徑。這意味著,利用癌細胞代謝的治療,可能有化療樣的副作用。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的總裁和執行長Craig Thompson指出:「然而,也有一些樂觀的理由。
  • Cell 子刊:內因還是外因主導癌症發生?
    2016年2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 - 最近一篇發表在Cell子刊Trends in Cancer的文章指出,儘管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科學工作者對癌症的控制和治療方面取得了一些明顯的進展。但是也在特定的器官組織中出現了腫瘤敏感性升高和腫瘤耐藥等現象。
  • Cell子刊重磅:14000+字詳解菌群與癌症的8大關鍵性問題
    雖然病毒與癌症之間有著聯繫,但不幸的是,微生物組研究中大多數都是關於細菌的,研究病毒的較少。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微生物組的其他微生物也可能影響病毒引起的癌症的進展,這很重要,因為大多數感染致癌病毒的人往往不會發展成癌症,而決定病毒感染如何發展的因素仍不清楚。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或助長癌症
    近日,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一種在腫瘤生長過程中被稱為「跳躍基因」的遺傳現象。這項研究發表在的Nature Genetics雜誌上。跳躍基因的進化歷史是目前許多研究的主題,普遍認為病毒感染在它們的起源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這項研究為未來可能針對此類基因的癌症療法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
  • Cell子刊:類器官有助於研究肝癌基因的功能|研究速遞
    Cell子刊:類器官有助於研究肝癌基因的功能|研究速遞
  • Nature子刊:重編程巨噬細胞,或助力癌症早期篩查
    「我們多年來一直在研究早期癌症診斷,但這次我們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研究,」史丹福大學癌症早期檢測加那利中心(Canary Center for cancer early Detection)主任、放射學教授兼主席Sanjiv S. Gambhir博士表示,「如果人體沒有給足夠的信號表明癌症的存在,我們能否『強迫』免疫細胞發出可檢測的信號?」
  • Cell 子刊:前列腺癌發病率與異質性存在種族差異
    2016年2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 - 最近一篇發表在Cell子刊Trends in Cancer的文章指出,前列腺癌發病率和異質性存在種族差異。前列腺癌是一種臨床腫瘤分子異質性疾病,相比其他瘤種存在著明顯的腫瘤異質性,不同亞型的前列腺癌患者在DNA水平、表觀遺傳學等分子水平上的存在巨大差異。
  • Science和Cell子刊:藉助大數據開發出治療癌症的「智能」細胞療法
    這種通用方法的生物學方面已經在Wendell Lim博士及其同事們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細胞設計計劃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贊助的合成免疫學中心的實驗室中探索了好幾年。但是,他們的新研究通過將前沿的治療細胞工程與先進的計算方法相結合,為這方面增加了一個強大的新維度。
  • 林東昕Nature子刊再發GWAS研究新成果—新聞—科學網
    資料圖  來源:網絡 生物通報導 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復旦大學、德克薩斯大學等10多家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鑑別出了中國人群喉鱗狀細胞(larynge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的三個易感位點。
  • Nature子刊:癌症擴散到肝臟更危險,患者免疫系統無法激活
    這項發表在《自然-醫學》,研究顯示:有一個從出生時就存在於人基因組中同一基因的不同分型,會影響黑色素瘤(一種皮膚癌)的發展進程。 合理推測,這種遺傳的基因變異也會對其他癌症產生同等效應。 為什麼有的人病情控制好,有些人容易復發轉移?
  • Nature又上線2本新子刊!
    你的機會來了——2019年2月,Nature先後推出了兩本新子刊,分別是 Nature Food 和Nature Cancer。Nature雜誌的子刊達到了53本,其中20本為綜述期刊。該期刊的廣泛範圍涵蓋所有癌症研究,提供癌症生物學、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的新見解,開發和提供診斷和治療的新方法,以及了解癌症的全球社會影響的新方法,從而確保發表的工作達到最廣泛的受眾。
  • 【Nature、Cell】2016、2017癌症免疫療法綜述TOP25!
    在對先前研究進行系統回顧的同時,也對目前領域內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很好的梳理,包括如何解決CAR-T療法的安全性問題、如何克服這類療法治療實體瘤存在的挑戰、如何更好地開發聯合免疫療法、如何克服耐藥性等。此外,一些文章還對免疫療法的機理、靶點等內容進行了系統的匯總。
  • Cell:環狀RNA有望作為癌症生物標誌物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多種癌症中的circRNA進行了編目,並進行了初步研究,表明這些穩定的結構可能作為血液或尿液中的癌症生物標誌物。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2月7日的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he Landscape of Circular RNA in Cancer」。
  • 全世界都在「抗糖」,看看Cell子刊怎麼說
    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果糖不僅是癌症的潛在誘導因素,也可作為癌細胞增殖和轉移的「補充燃料」。 GLUT5是一種果糖轉運蛋白。在非小細胞肺癌樣本中GLUT5顯著上調,可幫助癌細胞在葡萄糖有限的條件下,代謝果糖並增殖。此外,研究表明高果糖攝入也可導致腫瘤加速生長。
  • 【Cell子刊】警惕!病毒感染可引起糖尿病
    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首次在《細胞報告醫學》中展示了B4型腸病毒柯薩奇病毒(CVB4)如何誘發糖尿病。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 而最近有項研究發現:病毒感染與糖尿病之間存在關聯!
  • Science子刊:細胞自噬的黑暗面,幫助癌細胞逃脫免疫系統殺傷
    其中,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已成為當今最熱門的免疫療法之一,該療法顯著改變了目前癌症治療的格局,而PD-1/PD-L1免疫阻斷療法正是最典型的代表。雖然腫瘤免疫療法顯著改變了癌症治療格局,但由於多種原因,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對這些療法沒有反應。因此,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深入了解腫瘤細胞對T細胞殺傷敏感性的分子機制。
  • Cancer Cell:腫瘤幹細胞為根治癌症帶來了新的曙光
    日前出版的《腫瘤細胞》雜誌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美國科研人員首次成功地從正常組織中培養出乳腺癌幹細胞。有關專家表示,這一研究有望進一步加深科學界對腫瘤發生機制的研究和認識,並找到根治癌症的新方法。
  • Science子刊解讀!揭秘肥胖與癌症轉移之間的神秘關聯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題為「Decellularized extracellular matrix scaffolds identify full-length collagen VI as a driver of breast cancer cell invasion in obesity and metastasi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塔夫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肥胖和癌症轉移之間的關聯
  • Cell 子刊:熱休克蛋白充當癌症惡化的保護傘
    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和波士頓大學醫學部的研究人員,在這篇癌症綜述中細緻地總結了在癌細胞內高表達熱休克蛋白給腫瘤惡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保護傘:具體以Hsp27,Hsp70和Hsp90這三種最常見的熱休克蛋白(也叫分子伴侶蛋白)為例。這些熱休克蛋白在腫瘤細胞裡面主要起著穩定癌症相關突變基因表達和其它一些高表達蛋白分子,並作為這些蛋白的分子伴侶從而使它們具有生物活性。
  • 【課題套路】Nature子刊帶你翻新PD-L1研究思路
    2020年9月14日,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Mien-Chie 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