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癌症擴散到肝臟更危險,患者免疫系統無法激活

2021-01-10 騰訊網

「為什麼同樣是肺癌,他不會擴散,我卻擴散轉移得這麼快?真是倒黴!」老李跟老伴抱怨。

去年10月份,老李被確診肺癌,入院治療,認識了同病房同樣確診肺癌的劉大叔,兩人成為病友,相互加油打氣。結果元旦前一周,老李檢查結果顯示,肺癌淋巴道轉移擴散了,需要重新制定化療方案,但是劉大叔的檢查結果卻表示其病情控制平穩,做完最後一療程的化療即可出院。

面對自己的「壞運氣」,老李很難受,好幾天沒理劉大叔,只顧自己生悶氣。

腫瘤為什麼會轉移擴散?

腫瘤轉移真的是「由天不由命」嗎?有些人切除治療後,預後效果理想,十幾年都沒有再復發,有些人卻被惡瘤「纏身」,不過半年,發現腫瘤竟然悄無聲息地轉移了。

近年,隨著科學人員對惡性腫瘤的深入研究,首次發現,人類基因組中先天存在的一些基因可以促進腫瘤轉移。這項發表在《自然-醫學》,研究顯示:有一個從出生時就存在於人基因組中同一基因的不同分型,會影響黑色素瘤(一種皮膚癌)的發展進程。

合理推測,這種遺傳的基因變異也會對其他癌症產生同等效應。

為什麼有的人病情控制好,有些人容易復發轉移?

癌症之所以難治癒,並不是因為原發癌難處理,而是這個狡猾的「敵人」經常不知不覺就發生轉移擴散了。癌症轉移復發是疾病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說白了,任何人都會有轉移的風險。

只不過,有些人體質本身比較強,通過後期較好的護理,一般能穩定住身體內部環境的變化,而有些人術後身體一直處於虛弱階段,內裡耗空,自然讓癌細胞「有機可乘」。當然,除了體質差異也存在一些因素的影響。

如不良生活習慣。某些患者在手術或放化療後,病情暫時穩定了,便會放鬆警惕,又開始出現熬夜、喝酒、不鍛鍊等陋習,這些行為對增強免疫力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加重臟器勞損,不利於患者的康復好轉,甚至可能讓癌細胞「捲土重來」。

因此癌症的術後的療養更是重中之重,有相當多的患者,由於術後的飲食、環境等各種各樣的因素而導致癌症的復發轉移,這個是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的地方。

另外,癌症的分期分型癌症分期也是導致腫瘤易轉移的重要因素。從臨床數據分析,癌症分期越晚,復發或轉移的風險越高。

提醒:癌症擴散到肝臟更危險

發現擴散轉移的患者,基本上如同被宣判死刑了。治癒難度高,對患者本體傷害大,尤其是肝臟是癌症轉移,也是較為常見的轉移部位。臨床研究表明,癌細胞擴散到肝臟的腫瘤患者往往會表現出更糟糕的預後。

2021年1月4日,美國密西根大學鄒偉平教授帶領團隊在Nature Medicin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Liver metastasis restrains immunotherapy efficacy via macrophage-mediated T cell elimination (肝轉移通過巨噬細胞介導的T細胞消除抑制免疫治療效果)的研究論文。

鄒偉平教授團隊統計分析了718名接受免疫治療的癌症患者數據,這些患者所患癌種不同,包括非小細胞肺癌、黑色素瘤、尿路上皮癌和腎細胞癌等,而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擴散轉移,如肝轉移、肺轉移等。

而研究發現,那些癌細胞擴散到肝臟的患者對免疫治療的反應更差——與癌症擴散但沒有擴散到肝臟的類似患者相比,這些患者全身的癌症更多。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們發現肝轉移瘤患者的免疫系統無法被激活來對抗任何部位的腫瘤。也就是說,肝轉移瘤患者的免疫治療反應更差,患者的預後也會大打折扣。

如何避免癌症轉移擴散?

1.關鍵要抓「早」

這個「早」字的內容包括:對擴散和轉移的症狀和體徵,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2.定期複診預防復發

癌症的復發常出現於治療後5年內,在2~3年內達到高峰,少數也可發生於5年之後。因而定期複診是終身性的。

3.增強自身免疫能力

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治本」措施,只有機體的免疫監視系統發揮正常的功能,才可以保持機體能夠主動消滅或消除擴散的癌瘤細胞。加強營養、樹立抗癌信心、保持樂觀心情、適當地鍛鍊身體等都是提高免疫力的好方法。

延伸:做穿刺活檢會導致腫瘤擴散嗎?

活檢穿刺是對腫塊判定的「金標準」,通過穿刺活檢取得病理結果,不僅是對病人負責,也是給下一步的治療方案指明方向。然而對於穿刺活檢,很多患者還是存在一定的牴觸心理的。甚至有謠言傳出:穿刺會誘發轉移!

穿刺是一種創傷性手術,確實會存在出現併發症和後遺症的可能性,但只要操作正確,這些併發症和後遺症會較少發生甚至不發生。擴散和轉移原本就是惡性腫瘤的「天性」。活檢可確認腫塊性質從而最快時間加以治療,不做活檢的潛在風險遠大於活檢可能帶來的風險。

對於腫瘤轉移,很多人覺得它可怕,但其實它也是可控的。積極配合醫院的後續治療是延緩轉移的關鍵,不要以為腫瘤一刀切就完事,小心這個敵人「死灰復燃」。

參考資料:

[1]《患同一種癌症,為什麼不同人的擴散程度卻不相同?》.環球科學.2020-06-17

[2]《Nature子刊:癌細胞擴散到肝臟會更糟糕,鄒偉平團隊揭示背後原因,並提出治療手段》.Bio生物世界.2020-01-06

[3]《癌症活檢擴散機率小》.健康時報.2019-06-1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癌細胞擴散到肝臟會更糟糕,鄒偉平團隊揭示背後原因,並提出治療手段
    界時,患者的癌細胞的附著能力下降甚至完全喪失,與此同時,其遷移能力增強,導致癌細胞從原生部位隨血液或淋巴系統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最終形成新的腫瘤。更可怕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就如同被宣判死刑,幾乎無法治癒。其中,肝臟是癌症轉移的常見部位,且臨床研究表明,癌細胞擴散到肝臟的腫瘤患者往往會表現出更糟糕的預後,但這一現象背後的具體機制卻一直的不到解釋。
  • Nature子刊揭示:腸道微生物組指導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機制
    Ze'ev Ronai博士,該研究的作者,同時也是SanfordBurnham Prebys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定的癌症中心的教授釋放被腫瘤踩住的剎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出現是癌症免疫治療的一個重大突破,它可以「釋放人體免疫系統的剎車」,從而發動一場有效的腫瘤攻擊
  • Science子刊解讀!為何癌症免疫療法會被肝臟腫瘤特異性地抑制?
    Immunol. 5, eaba0759 (2020)研究者表示,在聯合療法中加入第二種類型的檢查點抑制劑或許就能幫助克服癌細胞對療法的耐受性,同時還會顯著增加肝臟轉移的癌症患者接受免疫療法治療的效率。研究者Lee博士表示,肝臟實際上會引發遠端位點的免疫細胞之間出現差異,更重要的是,肝臟會選擇它的敵人,即它想保護或者不想保護的。
  • Nature Cancer | 轉錄因子c-Rel竟是一種新型免疫檢查點,通過誘導MDSC細胞分化,促進癌症發展
    以PD-1/PD-L1為代表的癌症免疫療法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癌症的理解和治療方式。然而,許多患者,特別是那些腫瘤浸潤性T淋巴細胞很少或沒有的患者,無法從這些治療策略中受益。因此,c-Rel可作為癌症免疫治療的一個新的檢查點(checkpoint),針對c-Rel開發的抑制劑有望成為全新的一類靶向MDSC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c-Rel蛋白是NF-κB家族的一員,NF-κB家族是調節免疫系統發展的重要轉錄因子。
  • 《自然》子刊:腫瘤竟在肝臟「屠殺」抗癌T細胞
    肝臟很神奇,作為一個重要的免疫器官,它在誘導免疫耐受方面有獨特的作用機制,包括廣泛地誘導調節性T細胞激活和消除效應T細胞等[1,2],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和器官移植中發揮重要作用[3]。同時,在癌症患者中,肝臟還是一個常見的轉移目的地。但研究人員發現,腫瘤轉移到肝臟比轉移到其他部位的預後更差,而且患者幾乎無法從免疫療法中獲益。為什麼會這樣?
  • Nature子刊:重編程巨噬細胞,或助力癌症早期篩查
    Gambhir博士表示,「如果人體沒有給足夠的信號表明癌症的存在,我們能否『強迫』免疫細胞發出可檢測的信號?」沿著這個思路,Gambhir和他的團隊利用了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亞群——巨噬細胞,這種免疫細胞會自然地搜尋身體中受損或功能失調的細胞。他們將巨噬細胞基因工程化操作,讓其轉變為「線人」,來檢測和標記小鼠體內的癌症。結果發現,該技術的表現超過了一些最先進的早期腫瘤檢測方法。
  • 《nature》子刊:100%存活​!對實體瘤有效的癌症疫苗初步研發...
    這種新型疫苗是將化療和免疫治療強強聯合,目前在最難治的癌症之一--三陰乳腺癌的小鼠模型中進行測試,結果非常振奮人心,100%的三陰乳腺癌小鼠在接受疫苗注射後都存活下來並且沒有復發。這項重磅的研究也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癌症治療新發現!逆轉缺失免疫T細胞可對抗致命腦瘤
    GBM會對人體免疫系統產生不尋常的影響,通常會導致有助於增強人體防禦能力的循環T細胞數量的急劇下降。儘管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免疫療法來刺激身體抵抗侵襲性腫瘤的天然能力,但T細胞的去向仍不清楚。現在,杜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追蹤到了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缺失的T細胞——他們在骨髓中發現了大量的膠質細胞。
  • Nature子刊 | 國際合作揭開陰陽1蛋白與乳腺癌生長及耐藥的關係
    Nature子刊 | 國際合作揭開陰陽1蛋白與乳腺癌生長及耐藥的關係
  • 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問題
    癌症免疫療法——利用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是一個安靜的領域,直到研究人員開始證明它可以治療那些對傳統療法無效的患者。癌細胞能夠逃避免疫系統,這些免疫策略喚醒了T細胞。到目前為止,這種治療方法在血液腫瘤和黑色素瘤中的效果最好。
  • Nature子刊:青光眼是可治癒的免疫疾病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團隊近日發現,青光眼實際上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或可通過阻斷自身免疫活動來開發治療方法。這項研究發表在8月10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學教授、該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陳建柱說:「這為預防和治療青光眼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青光眼最大的危險症狀是眼壓升高,增高原因是房水循環的動態平衡受到了破壞。
  • 基於樹突細胞的癌症免疫治療手冊(患者版)
    於是他基於樹突狀細胞設計了一系列癌症治療方案。包括三種樹突細胞疫苗,最終研發出一種疫苗,使用斯坦曼的腫瘤表面特異性多肽刺激斯坦曼自己的樹突狀細胞,然後用激活的樹突狀細胞啟動免疫應答。當這些樹突狀細胞注射回體內時,已經可以識別並攻擊腫瘤細胞了。像他這樣的胰腺癌患者存活時間一般是幾周到幾個月。最終,「拉爾夫堅信他的樹突狀細胞延長了自己的生命。
  • CAR-T免疫細胞不僅能治療癌症,未來還能治療愛滋病?
    說到愛滋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愛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愛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很容易感染各種疾病,還可能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比較高。
  • 《細胞》子刊重磅:癌症免疫治療的未來,這裡有十個問題
    去年寫十問,開篇就和大家聊了癌症免疫治療。一年過去,免疫治療仍在話題中心,它的領地還在不斷擴大,但一些問題也還沒有拿到更好的解決方法。畢竟免疫系統本身就高度複雜,再加上腫瘤就成了複雜的平方。
  • Nature子刊綜述深度解讀!NK細胞介導的癌症轉移的免疫編輯機制!
    儘管最近研究人員在癌症治療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癌症轉移依然是諸如乳腺癌等實體瘤癌症患者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癌症轉移是一個多步驟的過程,其包括腫瘤侵襲、內滲入血液循環、遠端臟器的實質性外滲以及從微轉移到大轉移的進展;這一系列步驟是一個高度選擇性的過程,其受到了腫瘤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複雜調控;實際上,僅有一小部分循環腫瘤細胞(CTCs)能在轉移過程中存活下來,並能啟動轉移病灶;NK細胞能被控制轉移的關鍵先天性免疫細胞所識別
  • 【經典回顧】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問題!
    它們需要與免疫系統合作,並需要許多其他步驟和事件,使細胞變得真正的惡性。組織的結構,是理解『為什麼癌症是一種器官特異性疾病』的關鍵所在。」Bissell認為,如果精密醫學獲得成功,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支持乳腺癌腫瘤與肝臟腫瘤的不同環境。她希望,我們可以通過使用腫瘤相關微環境包圍的類器官,完善和最大化癌症的三維模型。這樣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測試使腫瘤休眠或甚至防止其轉移的某種療法。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或助長癌症
    而DNA如果發生變異則可能會促進癌症的發展。難以確定的「跳躍基因」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跳躍基因」被隨機整合到人體的基因組中,據不完全統計哺乳動物體內一般卻含有幾十萬數量的跳躍基因DNA。由於跳躍基因並不等同於突變,它們不能被傳統的癌症基因組測序所識別,所以人們很難判斷「跳躍基因」的存在,或者是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 《Nature》子刊:CD8+T細胞的數量竟決定癌症患者的預後!
    多年來,研究人員在戰勝癌的路上不遺餘力地努力著,愈來愈多的癌症治療方案接踵而至。治好患者、「不留後患」,一直是癌症研究的終極目標。 近日,埃默裡大學溫西普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這一層面有了新的突破:CD8陽性T細胞的數量竟與多種腫瘤患者的預後密切相關!
  • Nature子刊重大突破!激活癌基因可以使心臟再生!
    2020年2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員試圖關閉一種允許癌症擴散的基因,結果卻出人意料地出現了180度大轉彎。通過使小鼠心臟中該基因過度活躍和發揮功能,它們觸發了心臟細胞的再生。由於成年人的心臟一旦受損通常無法自我修復,因此利用這種基因的力量代表著首次治癒心臟病的重大進展。
  • Nature Cancer 阻斷腫瘤信號可以阻止癌症的擴散
    2020年6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 /——對於大多數死於癌症的人來說,最初的腫瘤擴散是罪魁禍首。"轉移是殺死大多數癌症患者的原因,"賓夕法尼亞大學獸醫學院的教授Serge Fuchs說。"然而,專門針對轉移過程的藥物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