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經過先天免疫訓練的中性粒細胞可對抗癌症

2020-11-25 生物谷

2020年11月12日訊/

生物谷

BIOON/---諸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之類的免疫療法為癌症的治療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據大多數臨床醫生和科學家的理解,這些藥物作用於所謂的適應性免疫系統,即應對身體特定威脅的T細胞和B細胞。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德國癌症研究中心、英國愛丁堡大學和約克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更為普遍地對身體入侵者作出反應的先天免疫系統可能是免疫療法成功的一個重要但被忽視的組成部分。他們證實用β-葡聚糖(β-glucan,一種從真菌中提取的化合物)「訓練」先天免疫系統,激發了先天免疫細胞的產生,特別是中性粒細胞,這些細胞在動物模型中經激活後可預防或攻擊

腫瘤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0月29日的Cell期刊上, 論文標題為「Innate Immune Training of Granulopoiesis Promotes Anti-tumor Activity」。

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9.058。

論文共同高級作者、賓夕法尼亞大學牙醫學院的George Hajishengallis說,「免疫療法的重點是放在適應性免疫上,就像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抑制癌細胞和T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一樣。先天性免疫細胞,或者說髓系細胞(myeloid cell,也稱為髓樣細胞),並沒有被認為如此重要。然而我們的研究表明,髓系細胞可能在調節

腫瘤

行為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這項新的研究建立在Hajishengallis和一個多機構合作者團隊早期發表在Cell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工作---指出通過暴露於真菌衍生化合物β-葡聚糖所引起的訓練性免疫(trained immunity)可以改善小鼠模型在化療後的免疫恢復---的基礎上。

在之前的那項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還發現,先天免疫系統的「記憶」保存在骨髓的造血

幹細胞

中。造血

幹細胞

是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等髓系細胞的前體細胞。

這些研究人員接下來想了解這種記憶被編碼的機制細節。Hajishengallis說,「β-葡聚糖幫助你對抗

腫瘤

的事實並不一定意味著它是通過訓練性免疫進行的。」

為了證實這種聯繫,這些研究人員從通過暴露於β-葡聚糖而接受先天免疫訓練的小鼠中分離出中性粒細胞,並將它們與長成

黑色素瘤

腫瘤的細胞一起轉移到沒有接受β-葡聚糖的小鼠身上。在接受來自之前接受過先天免疫訓練的小鼠的中性粒細胞的動物中,

腫瘤

的生長明顯受到抑制。

為了進一步支持髓系細胞前體細胞(myeloid precuror)和訓練性免疫的保護質量之間的這種聯繫,這些研究人員進行了骨髓移植,將「訓練過的」小鼠的髓系細胞轉移到未訓練過的事先經過輻照而有效地消除自身骨髓的小鼠身上。

當以後接受挑戰時,接受來自訓練過的小鼠的骨髓的小鼠受者對抗

腫瘤

的能力比接受來自未訓練過的小鼠的骨髓的小鼠受者要強得多。論文共同通訊作者、Hajishengallis的長期合作者、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的Triantafyllos Chavakis說,「這是先天免疫記憶在起作用。」

這項實驗依靠經過先天免疫訓練的供體小鼠骨髓中的中性粒細胞前體細胞的記憶,這些髓系前體細胞通過移植轉移到受體小鼠身上,並產生具有殺傷

腫瘤

能力的中性粒細胞。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抗腫瘤活性很可能是由於訓練過的中性粒細胞比未訓練過的中性粒細胞產生了更高水平的活性氧(ROS)。活性氧在某些情況下會造成傷害,但在癌症中可能是有益的,這是因為它可以殺死

腫瘤

細胞。

通過仔細觀察訓練過的小鼠骨髓中的髓系前體細胞,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基因表達發生了顯著變化,使得這些細胞偏向於製造中性粒細胞,特別是一種與抗腫瘤活性相關的中性粒細胞類型,即

腫瘤

相關中性粒細胞I型(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 type I, TAN1)。

進一步的調查顯示,這些由先天免疫訓練引起的變化會引起髓系前體細胞的表觀

遺傳

重配,這些變化的作用是使某些基因更容易被轉錄,同時也指出I型幹擾素信號通路很可能是先天免疫訓練的調節因子。事實上,缺乏I型幹擾素受體的小鼠無法產生經過先天免疫訓練的中性粒細胞。

β-葡聚糖已經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

臨床試驗

中,但是這些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指明了它的一種新的作用機制和新的治療方法。

Hajishengallis說,「這是一個突破性的概念,可以在人類的癌症免疫療法中進行治療性利用,特別是通過將來自β-葡聚糖訓練過的供者的中性粒細胞轉移到將作為受者的癌症患者身上。」(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Lydia Kalafati et al. Innate Immune Training of Granulopoiesis Promotes Anti-tumor Activity. 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9.058.

2.Priming the immune system to attack cancer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0-priming-immune-cancer.html

相關焦點

  • 三篇Cell | 訓練免疫與抗腫瘤免疫反應和病原體感染
    「訓練先天免疫」。作者還發現 β-葡聚糖誘導的「訓練」免疫所發揮的抗腫瘤作用是通過「訓練」骨髓祖細胞來引發的,而不是對嗜中性粒細胞本身的直接調節來介導的,因此需要足夠的誘導時間來實現。這就說明,粒系祖細胞是「訓練免疫」的靶標,可導致誘導中性粒細胞發揮增強的抗腫瘤活性。
  • 癌症免疫療法「新武器」——β-葡聚糖 | Cell突破成果
    ,可以激發先天免疫細胞(特別是中性粒細胞)的產生。在這項新研究中,他們從通過暴露於β-葡聚糖(β-glucan)接受了先天免疫訓練的小鼠中分離出了中性粒細胞,並將這些細胞與黑色素瘤細胞系轉移到未接受β-葡聚糖(β-glucan)處理的小鼠中。
  • Cell突破成果:癌症免疫療法「新武器」——β-葡聚糖
    來源:Cell研究發現,用來源於真菌的化合物β-葡聚糖(β-glucan)訓練先天免疫系統,可以激發先天免疫細胞(特別是中性粒細胞)的產生。在動物模型中,這些被激發的細胞可預防或攻擊腫瘤。2018年,共同領導該研究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George Hajishengallis教授及其合作者在Cell上發表的1篇論文是這項新研究的基礎。
  • 《細胞》:腫瘤免疫療法解鎖新角色,免疫系統的抗癌能力更強了
    免疫療法的興起給癌症治療帶來了巨大進步。目前的免疫療法主要集中於調節適應性免疫,也就是激活T細胞和B細胞來對抗腫瘤細胞,例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就是針對腫瘤細胞和T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近日,同時發表在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的兩項研究,則突破性地展示了免疫系統中另一支抗癌力量。
  • 同濟大學王啟剛團隊開發新材料模擬中性粒細胞溶酶體可治療癌症
    同濟大學王啟剛團隊開發新材料模擬中性粒細胞溶酶體可治療癌症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9-02-19  瀏覽:
  • Nature:中性粒細胞通過誘導平滑肌細胞死亡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
    2019年5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許多慢性疾病都是由免疫反應失調引起的。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中性粒細胞通過誘導平滑肌細胞死亡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而且一種定製的肽可抑制這一過程。
  • 什麼是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有什麼作用
    中性粒細胞的作用中性粒細胞在血液的非特異性細胞免疫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處於機體抵禦微生物病原體,特別是在化膿性細菌入侵的第一線,當炎症發生時,它們被趨化性物質吸引到炎症部位。由於它們是藉糖酵解獲得能量,因此在腫脹並血流不暢的缺氧情況下仍能夠生存,它們在這裡形成細胞毒存在破壞細菌和附近組織的細胞膜。
  • Cell:挑戰常規!先天性免疫系統經訓練後隨時準備應對未來的危險
    但是如果存在一種較為常規的疫苗,那麼這是否能夠操縱免疫系統來抵抗包括感染和化療在內的各種威脅呢?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與一個國際團隊合作,展示了通常對體內檢測到的威脅作出反應的先天性免疫系統如何經訓練後「記住」過去的威脅並對未來的挑戰作出更強有力的反應。
  • 人體第一防線中性粒細胞:蜘蛛俠也會黑化
    因此,次氯酸對其有極強的殺傷作用,也是中性粒細胞能抗衡新冠病毒的制勝法寶。不過,新冠病毒在體內複製能力極強,給中性粒細胞造成了超負荷的工作量,漏網的新冠病毒就會趁機轉移到組織繼續增殖,攻擊我們的器官。此外,新冠病毒還會引起機體體內細胞因子不受控地大量釋放,導致系統性炎症,出現過度免疫現象,即「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
  • 2020年11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隨著這種病毒的持續傳播,更多患有一系列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人將會被感染,了解SARS-CoV-2在這些人群中的表現非常重要。」7.Cell:經過先天免疫訓練的中性粒細胞可對抗癌症doi:10.1016/j.cell.2020.09.058諸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之類的免疫療法為癌症的治療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 卡介苗可介導機體免疫訓練,或許我們低估了疫苗的作用
    卡介苗接種後90天會上調與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發育和功能相關的轉錄組網絡。  為了驗證檢測差異表達基因(DEG)時發現的HSPC中的髓樣偏斜情況,在BCG疫苗接種之前和之後90天對HSPC中上調的DEG進行了無偏基因本體論富集分析(GOEA),確定了以下增強的途徑:「粒細胞激活」、「中性粒細胞介導的免疫」和「對外部刺激反應的積極調節」等。
  • Cancer Cell:靶向免疫細胞關鍵分子可顯著增強胰腺癌免疫治療效果
    2016年6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CXCR2信號途徑在人類胰腺腫瘤內部的髓細胞中發生上調CXCR2缺失會降低癌症轉移的發生,抑制CXCR2可以延長小鼠的無瘤生存時間中性粒細胞/MDSC在癌症轉移灶的建立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抑制CXCR2能夠增強T細胞進入腫瘤,使腫瘤獲得對anti-PD1
  • 人人學懂免疫學:第六期|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免疫系統|-健康界
    與巨噬細胞不同,中性粒細胞不是抗原提呈細胞,而是血液中隨時待命的「職業殺手」。一旦它們被召集,那麼僅僅需要半個小時,中性粒細胞就能離開血液並被完全激活。  在這種狀態下,中性粒細胞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吞噬能力,一旦它們的獵物被吞入,一整套強力的化學物質就在等待這個不幸的「客人」了。  中性粒細胞也可以產生細胞因子,警示免疫系統的其他細胞。
  • 科學家發現人骨髓中產生中性粒細胞的早期幹細胞
    儘管事實證明中性粒細胞的研究很艱難,但了解人類中性粒細胞是如何發育的,在當前很有意義,因為在重症COVID-19患者的血液和肺部都了發現未成熟的中性粒細胞升高。近日,來自美國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LJI)的科學家們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他們追蹤到了人類骨髓中產生中性粒細胞的罕見幹細胞,提供了一條幹預中性粒細胞發育出現差錯的疾病的潛在途徑。
  • Cell Stem Cell:經過基因改造的HSC-iNKT細胞提供持久的抗腫瘤免疫...
    2019年10月8日訊/生物谷BIOON/---恆定自然殺傷細胞(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 iNKT)稱為免疫系統的「特種部隊」。儘管它們在體內相對較少,但是它們要比許多其他的免疫細胞功能強大。
  • 免疫細胞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人類能繁衍至今,不會輕易被細菌和病毒打倒,也能夠拼盡全力與癌症抗衡,靠的是什麼?是人體強大的免疫力。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人體的免疫細胞。 免疫力 免疫力是指機體抵抗外來侵襲,維護體內環境穩定性的能力,主要靠免疫系統發揮功能。
  • 殺傷性T細胞:是人體免疫的「殺手鐧」,更是抗擊癌症的新希望
    當你生病做血液檢查時,血常規單子上那一大串細胞數據,就是反應你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它們當中大部分都是先天性免疫細胞(如中性粒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等),在人體中具有著免疫監視作用。
  • 研究人員揭示中性粒細胞驅動非常規T細胞介導抗腫瘤免疫機制
    文章揭示中性粒細胞通過IL-12調控CD4-CD8-非常規αβT細胞極化,產生IFN-γ,介導抗腫瘤免疫;同時在部分腫瘤患者中,中性粒細胞的浸潤和I型免疫反應、良好臨床療效呈現相關性。  首先,研究人員敲除G-CSF-R(Csf3r-/-)造成小鼠外周血的中性粒細胞顯著減少。
  • Cell:揭示caspase-6是先天免疫、炎性體激活和宿主防禦的關鍵調節...
    他們發現caspase-6是先天免疫、炎性體激活和宿主防禦的關鍵調節因子。對caspase-6進行調控可能有利於治療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和包括癌症在內的其他炎症性疾病。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3.040。Caspase是一種調節細胞程序性死亡(細胞如何自我毀滅)、炎症和其他生物功能的酶家族。人們之前認為Caspase-6是一種被稱為細胞凋亡的非炎症性細胞死亡的劊子手。Caspase-6也與阿爾茨海默病和亨廷頓病等神經系統疾病有關。
  • Cell|單細胞測序揭示組織環境對中性粒細胞命運共同決定作用
    中性粒細胞在組織中壽命短且各不相同中性粒細胞壽命不長,其形成組織特異性的機制是什麼呢?作者將每個組織的特徵投射到血液中性粒細胞的單細胞轉錄組上,發現血液組織的特徵是最強的,批量轉錄組數據顯示肺、小腸和皮膚的轉錄組更加多樣化,可能是屏障組織受到自然暴露的共生微生物群的影響,無菌小鼠的腸道和皮膚幾乎沒有中性粒細胞證明了這一猜想。但肺和脾臟的中性粒細胞又是如何形成組織特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