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靶向免疫細胞關鍵分子可顯著增強胰腺癌免疫治療效果

2021-01-11 生物谷

2016年6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

CXCR2信號途徑在人類胰腺腫瘤內部的髓細胞中發生上調

CXCR2缺失會降低癌症轉移的發生,抑制CXCR2可以延長小鼠的無瘤生存時間

中性粒細胞/MDSC在癌症轉移灶的建立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抑制CXCR2能夠增強T細胞進入腫瘤,使腫瘤獲得對anti-PD1治療方法的敏感性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Cell刊登了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為胰腺癌免疫治療找到了一個新的潛在靶點。

據估計到2020年胰腺導管腺癌(PDAC)會成為美國癌症死亡中第二常見的癌症類型。癌細胞侵襲和早期轉移是PDAC的重要特徵,即使少部分病人符合手術切除腫瘤的條件,但是手術後都不可避免地出現復發和轉移。有研究表明CXCR2同時具有促進腫瘤和抑制腫瘤的特性,但是關於CXCR2信號途徑在PDAC中發揮何種作用仍然沒有得到深入了解。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CXCR2信號在人類胰腺癌中存在上調,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腫瘤內部的中性粒細胞/髓系來源的抑制性細胞中,在腫瘤細胞內幾乎不存在。研究人員通過基因操作方法敲除或抑制CXCR2能夠抑制癌症轉移,但是只有在抑制CXCR2功能的情況下才可以延緩腫瘤發生。除此之外,清除中性粒細胞/MDSC也可以抑制癌症轉移,這表明CXCR2在建立和維持轉移灶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非常重要的是, CXCR2缺失或受到抑制能夠增強T細胞進入腫瘤,而在已經建立的腫瘤小鼠模型中聯合抑制CXCR2和PD1則可以顯著延長小鼠的生存時間。

這項研究表明在髓細胞來源的細胞內,CXCR2信號途徑能夠促進胰腺腫瘤發生,同時還是胰腺癌轉移所必需的一個條件,因此這些發現為胰腺癌的治療找到了一個新的潛在治療靶點。(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cell.2016.04.014 

CXCR2 Inhibition Profoundly Suppresses Metastases and Augments Immunotherapy in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Colin W. Steele, Saadia A. Karim, Joshua D.G. Leach, Peter Bailey, Rosanna Upstill-Goddard, Loveena Rishi, Mona Foth, Sheila Bryson, Karen McDaid, Zena Wilson, Catherine Eberlein, Juliana B. Candido, Mairi Clarke, Colin Nixon, John Connelly, Nigel Jamieson, C. Ross Carter, Frances Balkwill, David K. Chang, T.R. Jeffry Evans, Douglas Strathdee, Andrew V. Biankin, Robert J.B. Nibbs, Simon T. Barry, Owen J. Sansom7, Jennifer P. Morton

CXCR2 has been suggested to have both tumor-promoting and tumor-suppressive properties. Here we show that CXCR2 signaling is upregulated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predominantly in neutrophil/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but rarely in tumor cells. Genetic ablation or inhibition of CXCR2 abrogated metastasis, but only inhibition slowed tumorigenesis. Depletion of neutrophils/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also suppressed metastasis suggesting a key role for CXCR2 in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the metastatic niche. Importantly, loss or inhibition of CXCR2 improved T cell entry, and combined inhibition of CXCR2 and PD1 in mice with established disease significantly extended survival. We show that CXCR2 signaling in the myeloid compartment can promote pancreatic tumorigenesis and is required for pancreatic cancer metastasis, making it an excellent therapeutic target.

相關焦點

  • 胰腺癌免疫治療進展
    免疫療法能喚起胰腺癌患者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反應,起到治療的效果,很有可能成為治療胰腺癌的最佳手段。本文對胰腺癌的免疫調節劑治療、疫苗治療和過繼免疫治療的進展進行綜述。一、免疫調節劑治療免疫調節劑是一類能增強、促進和調節免疫功能的非特異性生物製品,目前治療胰腺癌主要使用的免疫調節劑有幹擾素(interferon,IFN )、白介素(interleukin,IL)。
  • 胰膽管腫瘤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進展
    在ASCO20虛擬教育項目中,教育課程「超越化療治療胰膽管腫瘤:靶向和免疫治療策略」,聚焦這些探索的新途徑,以及如何根據患者疾病的分子特徵量身定製可以改善預後的治療策略。 BTCs的靶向治療 Rachna T.
  • 自噬通過降解MHC-I促進胰腺癌的免疫逃逸
    自噬通過降解MHC-I促進胰腺癌的免疫逃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10:35:42 近日,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Alec C. Kimmelman、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Rushika M.
  • Nature | 抑制PCSK9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
    這促使全球科學研究團隊致力於探索新的腫瘤免疫治療靶點,以開發可用於PD-1/L1抗體不應答或耐藥患者的新型免疫治療藥物,或增強PD-1/L1抗體療效的方案。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腫瘤動物模型,證明了腫瘤細胞內脂質代謝相關分子PCSK9具有腫瘤免疫調節功能,基因敲除或者用特異性中和抗體抑制PCSK9活性,能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
  • 胰腺癌重磅級研究盤點(第3期)
    1.Cell:通過構建胰腺癌幹細胞分子依賴性圖譜,揭示胰腺癌治療新策略doi:10.1016/j.cell.2019.03.010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使用RNA測序(RNA-seq)、染色質免疫沉澱測序(ChIP-seq)和全基因組CRISPR分析來繪製胰腺癌幹細胞的分子依賴性圖譜,其中胰腺癌幹細胞是優先驅動腫瘤發生和進展的高度治療抵抗性
  • Nature: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作者發現,通過藥物或基因方法抑制這一途徑,可以逆轉胰腺癌動物模型中的免疫逃避。這一發現為研究靶向這一途徑是否對臨床有益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論基礎。圖片來源:Nature在過去的十年裡,免疫療法在治療許多實體癌症(那些不是由血細胞形成的)方面取得了驚人的進展,這些實體癌症對早期的治療嘗試沒有反應。
  • 靶向SerpinB9的癌症免疫治療
    靶向SerpinB9的癌症免疫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47:32 通過抗serpinb9直接殺傷腫瘤細胞以及進行免疫治療,這一成果由美國哈佛醫學院Reza Abdi研究組經過不懈努力而取得
  • 一種靶向內質網的銥(III)複合物可誘導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免疫原性死亡
    一種靶向內質網的銥(III)複合物可誘導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免疫原性死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5 13:19:04 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巢暉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內質網靶向的銥(III)複合物可在非小細胞肺癌中誘導免疫原性細胞死亡
  • 2020年:吹響NK細胞免疫治療的衝鋒號
    免疫療法開創腫瘤治療的新紀元,逐漸成為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以及靶向治療之後的第五大療法。另一種免疫細胞——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與T細胞治療構成了免疫治療的雙雄寶劍,是另一種抗癌潛力股。20年前,NK細胞介導的免疫療法就被認為是晚期白血病患者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近年來,以NK細胞為基礎的癌症治療領域呈指數級增長,目前已成為免疫治療創新的主要領域。
  • 2020年:吹響NK細胞免疫治療的衝鋒號
    免疫療法開創腫瘤治療的新紀元,逐漸成為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以及靶向治療之後的第五大療法。目前,越來越多的癌症治療使用了免疫細胞,根據《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發表的數據[1],截止2020年3月,全球有1438個癌症細胞免疫療法管線正在進行中。
  •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時代到來的機遇與挑戰
    新一代測序技術、新的分子標誌物、新的影像學工具、新型分子診斷方法等轉化醫學的新發展與新應用,為腫瘤的研究和臨床提供了新的思路。以腫瘤免疫治療為代表,最近在癌症研究和治療方面有非常新穎的突破。新一屆的腫瘤與免疫治療研討會將在往屆的討論基礎上,增加腫瘤免疫治療、深度測序、非編碼RNA與腫瘤發生、腫瘤幹細胞與靶向治療策略、腫瘤細胞自噬、腫瘤臨床多中心與多學科協作研究等內容。
  • 專家點評NCB|癌症幹細胞的免疫逃逸獨特分子機制
    結果表明,50%的已獲化療耐藥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對低劑量柔紅黴素有反應,並顯著降低了其白血病幹細胞(CD34+CD38-Tim3+)。除了抑制Akt 和β-catenin這兩個關鍵幹細胞調節途徑之間相互作用的作用機理,最令人驚訝的發現是弄清楚DXR(低劑量)對白血病幹細胞的抑制作用的分子機制。事實證明,特異性靶向癌症的免疫細胞對於靶向白血病幹細胞至關重要。
  • 同時激活T細胞和NK細胞,這個免疫靶點有望引領免疫治療下一個十年
    因此,新的免疫抑制性分子讓人充滿期待。▲ 抗腫瘤免疫循環實際上,時至今日,很多人都在暗自揣摩: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哪個新靶點更有希望成為免疫治療最兇猛的「後浪」。在奇點糕看來,近年來頗受關注的TIGIT,極有可能是免疫治療下一幕大戲的主角。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事兒咱們還得從頭說起。
  • Nature|自噬通過降解MHC-I來促進胰腺癌免疫逃逸
    當對胰腺癌採取自噬抑制的方法後,可以恢復胰腺癌細胞中的MHC-I,進而提高抗原遞呈及CD8+T細胞的抗腫瘤免疫。自噬抑制的治療方法可以與雙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產生協同作用。因此,該研究揭示了自噬對於胰腺癌免疫逃逸的機制,並為PDAC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方法。
  • 新一代治療性細胞試驗成「潛力股」,免疫治療新風口
    來源:免疫時間國際期刊《Nature》近日發表綜述性文章,重點介紹了將各種NK細胞定向療法用於癌症,並確定兩大研究方向:優化用於過繼轉移的治療性NK細胞的來源和增強NK細胞體內毒性和持久性。——溶瘤病毒療法和CAR-T細胞療法,聯合來靶向那些單靠CAR-T細胞療法很難治療的實體腫瘤,讓不少患者曙光再現。
  • Gut| 香港中文大學團隊揭示靶向單核細胞內生性增強子重編程可提高肝細胞癌的免疫治療效果
    基於此,研究者開發了一種在誘導髓源性抑制細胞成熟的同時,增強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腫瘤浸潤的聯合免疫治療策略,從而在抵抗內在耐藥性的同時,獲得更好的協同效應,在纖維化肝細胞癌小鼠模型中消除腫瘤並使其獲得持久的生存益處。
  • 腫瘤治療之:靶向胺基酸代謝
    大量基礎及臨床試驗研究表明,靶向腫瘤依賴性胺基酸的代謝,發展新型藥物,可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本文就為大家介紹靶向胺基酸代謝治療腫瘤的幾種途徑。ADI-PEG20和重組的聚乙二醇化的人精氨酸酶(rhArg1-PEG)通過消耗血清中的精氨酸,使腫瘤細胞生長受到抑制,呈現抗腫瘤活性,抗腫瘤應用與作用機制被廣泛研究。 ADI在人體內的免疫原性會影響藥物效果,但ADI與其他抗腫瘤藥物組合可以改善治療功效。例如,ADI與地塞米松(DEX)的聯合用藥對T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以及抗DEX的白血病細胞有協同作用。
  • 哥倫比亞大學發現免疫治療+化療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點擊查看 免疫療法是繼「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藥物治療(抗癌劑、分子靶向藥物等)」這三大傳統療法之後出現的「第4種療法」。癌症免疫療法是一種利用免疫細胞,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來消除癌症的治療方式。
  • Nat Comm|自噬缺陷的三陰乳腺癌免疫逃逸的關鍵分子
    該研究揭示自噬缺陷在三陰乳腺癌細胞實現逃逸T細胞免疫攻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鑑定了Tenascin C是自噬缺陷導致T細胞免疫耐受的關鍵靶點,為三陰乳腺癌免疫耐受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該研究首先明確了自噬缺陷的TNBC細胞對T細胞免疫殺傷的耐受現象。
  • 同期兩篇Cancer Cell:傅陽心/李國民揭示dMMR腫瘤免疫治療新機制
    cGAS-STING通路,增強了T細胞的腫瘤浸潤,從而有助於PD-1抗體的抗腫瘤效果;而受損的cGAS-STING通路會導致免疫治療的不響應。每一種在研的抗腫瘤藥物都有明確的細分市場,尤其是進入靶向治療時代,絕大多藥物都要根據腫瘤的分子分型,如EGFR突變型、KRAS突變型和TP53失活型等,來分別開展臨床試驗。但是,即便針對同一種遺傳突變—如KRAS-G12C—的小分子抑制劑,在肺癌和腸癌上的效果也差異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