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通過降解MHC-I促進胰腺癌的免疫逃逸

2021-01-10 科學網

自噬通過降解MHC-I促進胰腺癌的免疫逃逸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10:35:42

近日,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Alec C. Kimmelman、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Rushika M. Perera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自噬通過降解MHC-I來促進胰腺癌的免疫逃逸。相關論文於2020年4月22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研究人員表明,在PDAC中,MHC-1分子通過涉及自噬貨物受體NBR1的自噬依賴性機制選擇性靶向溶酶體降解。PDAC細胞在細胞表面顯示MHC-1的表達降低,而在自噬體和溶酶體中表現出主要的定位。明顯地,自噬的抑制恢復了MHC-1的表面水平,並導致改善了抗原呈遞,增強了抗腫瘤T細胞反應並降低了同源宿主小鼠的腫瘤生長。

因此,通過消耗CD8+T細胞或減少MHC-1的表面表達來逆轉自噬抑制的抗腫瘤作用。通過遺傳途徑或藥理上利用氯喹來抑制自噬能夠與雙重ICB治療(抗PD1和抗CTLA4抗體)產生協同作用,並導致增強的抗腫瘤免疫應答。這些發現證明了自噬或溶酶體功能增強在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即通過選擇性靶向MHC-1分子進行降解,並為自噬抑制和雙重ICB治療相結合提供了理論依據,從而可作為靶向PDAC的治療策略。

據介紹,免疫逃逸是癌症治療的主要障礙。逃避的常見機制包括由MHC-1的突變或雜合性喪失引起的抗原呈遞受損,這與免疫檢查點封鎖(ICB)治療的耐藥性有關。但是,在對包括ICB在內的大多數療法均具有抵抗力的胰腺導管腺癌(PDAC)中,儘管MHC-1的表達頻繁下調,但很少發現引起MHC-1丟失的突變。

附:英文原文

Title: Autophagy promotes immune evas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by degrading MHC-I

Author: Keisuke Yamamoto, Anthony Venida, Julian Yano, Douglas E. Biancur, Miwako Kakiuchi, Suprit Gupta, Albert S. W. Sohn, Subhadip Mukhopadhyay, Elaine Y. Lin, Seth J. Parker, Robert S. Banh, Joao A. Paulo, Kwun Wah Wen, Jayanta Debnath, Grace E. Kim, Joseph D. Mancias, Douglas T. Fearon, Rushika M. Perera, Alec C. Kimmelman

Issue&Volume: 2020-04-22

Abstract: Immune evasion is a major obstacle for cancer treatment. Common mechanisms of evasion include impaired antigen presentation caused by mutations or loss of heterozygosity of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MHC-I), which has been implicated in resistanc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 therapy1,2,3. However, in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 which is resistant to most therapies including ICB4, mutations that cause loss of MHC-I are rarely found5 despite the frequent downregulation of MHC-I expression6,7,8. Here we show that, in PDAC, MHC-I molecules are selectively targeted for lysosomal degradation by an autophagy-dependent mechanism that involves the autophagy cargo receptor NBR1. PDAC cells display reduced expression of MHC-I at the cell surface and instead demonstrate predominant localization within autophagosomes and lysosomes. Notably, inhibition of autophagy restores surface levels of MHC-I and leads to improved antigen presentation, enhanced anti-tumour T cell responses and reduced tumour growth in syngeneic host mice. Accordingly, the anti-tumour effects of autophagy inhibition are reversed by depleting CD8+ T cells or reducing surface expression of MHC-I. Inhibition of autophagy, either genetically or pharmacologically with chloroquine, synergizes with dual ICB therapy (anti-PD1 and anti-CTLA4 antibodies), and leads to an enhanced anti-tumour immune response.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a role for enhanced autophagy or lysosome function in immune evasion by selective targeting of MHC-I molecules for degradation, and provide a rationale for the combination of autophagy inhibition and dual ICB therapy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against PDAC.

DOI: 10.1038/s41586-020-2229-5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229-5

相關焦點

  • Nature|自噬通過降解MHC-I來促進胰腺癌免疫逃逸
    NBR1結合,並被運往溶酶體中降解,使PDAC中用於抗原遞呈的MHC-I減少,從而導致了胰腺癌的免疫逃逸。當對胰腺癌採取自噬抑制的方法後,可以恢復胰腺癌細胞中的MHC-I,進而提高抗原遞呈及CD8+T細胞的抗腫瘤免疫。自噬抑制的治療方法可以與雙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產生協同作用。因此,該研究揭示了自噬對於胰腺癌免疫逃逸的機制,並為PDAC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方法。
  • Nature: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這一過程通常與細胞蛋白的正常降解和循環有關。作者發現,通過藥物或基因方法抑制這一途徑,可以逆轉胰腺癌動物模型中的免疫逃避。這一發現為研究靶向這一途徑是否對臨床有益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論基礎。到目前為止,MHC I類分子在胰腺癌中的調控機制仍不明確。Yamamoto和他的同事發現,胰腺癌細胞通過一種稱為自噬的細胞途徑限制其表面MHC I類分子的數量,從而阻礙抗原的呈遞。自噬是一種重要的細胞降解途徑,它通過回收細胞器和蛋白質來維持細胞的"適應性"。
  • 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2020年4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胰腺癌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不能用免疫療法來治療--一種利用人體免疫反應來治療癌症的方法。Yamamoto等人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揭示了胰腺癌細胞逃避免疫反應的機制。這一過程通常與細胞蛋白的正常降解和循環有關。作者發現,通過藥物或基因方法抑制這一途徑,可以逆轉胰腺癌動物模型中的免疫逃避。
  • 【Nature論文拆解】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逸
    發現表達並不均一,且進一步驗證MHC-I在細胞內的定位,正常胰腺導管細胞系集中在細胞膜上,而PDAC主要集中在溶酶體和自噬小體中,並在臨床胰腺癌病人的病理切片中得到驗證(Fig 1b-g)。研究人員進一步鎖定到自噬降解蛋白的過程,通過幹擾自噬小體,發現細胞膜MHC-I表達比例上調。並且通過生物素親和實驗分析出和HLA-A互作的蛋白NBR1,通過NBR1介導MHC-I進行泛素化降解。
  • SARS-CoV-2的ORF8通過抑制MHC-I促進免疫逃逸
    而MHC-I分子對於機體的抗病毒免疫至關重要。被病毒感染細胞表面的MHC-I可以把信息傳遞給CD8+ T細胞,從而清除被感染細胞,阻斷病毒傳播。HIV等病毒可以下調宿主細胞表面的MHC-I,逃避免疫系統的監察,促進慢性感染。
  • 胰腺癌能靠自噬消除表面MHC-I類抗原,讓免疫細胞失去目標而無從下手
    在近期的《自然》上,一篇來自紐約大學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團隊的研究,又發現了「癌中之王」胰腺癌的一招狠棋:胰腺癌細胞竟然可以通過自噬,清除掉自身表面的MHC-I類抗原,從而讓免疫細胞難以下手!
  • Nat Comm|自噬缺陷的三陰乳腺癌免疫逃逸的關鍵分子
    細胞自噬(autophagy)貫穿於乳腺癌的演進過程中,它是一種進化上相對保守的蛋白質降解方式,主要用來降解長半衰期的蛋白和細胞器。但這種機制如何激活或限制免疫系統中T淋巴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攻擊到現在為止依然沒有被人們很好地理解。
  • 自噬與肝細胞癌
    但有趣的是,自噬的發生在肝癌中的作用是一個複雜的雙向調節過程,雖然HBx和HBsAg可通過不同途逕啟動和誘導自噬發生,但HBx在體內同時發揮出另一方面的作用,通過對ATP酶與mTOR的誘導,導致溶酶體酸化和降解能力降低,兩方面共同作用下,最終體內自噬作用是減弱的。自噬啟動的增加及溶酶體工作能力的降低,共同導致了p62堆積,從而促進病毒感染,導致肝細胞壞死及凋亡增加。
  • 【Remix】關於腫瘤細胞MHC-I一個可做的點
    這不,今年nature上線了兩篇關於腫瘤細胞MHC-I調控的文章,我們先後做了分享【CNS文獻分享】自噬促進腫瘤免疫逃逸的機制、【CNS文獻分享】腫瘤免疫新靶點PCSK9,比對兩篇文章會發現有意思的點:
  • 腫瘤細胞通過水解cGAMP促進轉移和免疫逃逸
    目前發現,腫瘤細胞通過使胞內的STING通路將信號更多轉導至非經典NF-κB通路而非IFN通路,從而實現免疫逃逸,且NF-κB的非經典途徑活化反而加速了癌症進展【4】。然而,腫瘤是否存在針對胞外cGAMP的免疫逃逸機制尚不清楚。2020年12月28日,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Samuel F.
  • Science子刊:細胞自噬的黑暗面,幫助癌細胞逃脫免疫系統殺傷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 收錄於話題#免疫檢查點4#自噬3#腫瘤治療65自噬(Autophagy)是一種進化上非常保守的溶酶體介導的生物降解過程,是對細胞自身廢物的回收再利用,對細胞內穩態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因此,細胞自噬與多種疾病有密切關係。
  • NCB:自噬降解脂滴相關蛋白促進脂解
    2015年5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過程能夠降解脂滴相關蛋白
  • 自噬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進展及影像學應用前景
    ,通過消化細胞質內無用的大分子蛋白或細胞器來維持自身穩態,既先通過多種自噬相關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Atg)形成自噬小體,然後再與溶酶體結合,降解細胞內受損的細胞器(如線粒體等)以及大分子物質(如錯誤摺疊蛋白等),降解產物(如胺基酸、葡萄糖、
  • Nature:CRISPR發現182個潛在免疫療法靶點 揭秘癌細胞免疫逃逸
    目前多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靶點都是癌細胞用來逃避免疫系統「追殺」的手段之一。而研究人員也在為更全面,更系統性地了解癌細胞免疫逃逸的機制而努力。日前,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和Agios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研究人員合作,使用CRISPR篩選技術,系統性地尋找引發癌細胞逃脫免疫系統攻擊的驅動基因。
  • 科技進展 | 中山大學郭德銀教授團隊揭示細胞新型自噬受體調控機體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的新機制
    病毒感染可增強CCDC50的表達,並且CCDC50特異性識別K63-多泛素化RLR,從而提供活化的RIG-I / MDA5進行自噬降解。通過晶體結構分析證實了CCDC50與吞噬膜蛋白LC3的結合。與其他已知的與LC3的LIR對接位點(LDS)或UIM對接位點(UDS)相關的自噬貨物受體相反,CCDC50可以與LDS和UDS結合,這代表了一種新型的貨物受體。在RNA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中,CCDC50缺乏會減少RIG-I / MDA5的自噬降解並促進I型IFN反應,從而導致病毒抵抗力增強和存活率提高。
  • 癌症微環境自噬促進腫瘤生長
    2017年1月2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挪威、匈牙利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通過竊取周圍細胞的能量進行生長。不同類型的癌症以不同的方式產生,但是它們都是開始於不受控制的細胞分裂。為了產生新的細胞,現存的細胞必需複製它的遺傳物質(DNA),然後發生分裂。
  • 【科技前沿】張宏團隊揭示自噬調控新機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
    細胞自噬(autophagy)是一種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由溶酶體介導的降解途徑,對細胞應對各種應激條件以及維持穩態平衡至關重要。自噬通過形成雙層膜的自噬體包裹部分細胞質,如受損傷的細胞器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等,並運輸至溶酶體進行降解。自噬活性異常與癌症、神經退行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多種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相關【4-6】。
  • 胰腺癌免疫治療進展
    免疫療法能喚起胰腺癌患者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反應,起到治療的效果,很有可能成為治療胰腺癌的最佳手段。本文對胰腺癌的免疫調節劑治療、疫苗治療和過繼免疫治療的進展進行綜述。一、免疫調節劑治療免疫調節劑是一類能增強、促進和調節免疫功能的非特異性生物製品,目前治療胰腺癌主要使用的免疫調節劑有幹擾素(interferon,IFN )、白介素(interleukin,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