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研究團隊選取了8種人胰腺導管腺癌細胞系以及未分化的胰腺導管細胞系,對比各自MHC-I的表達(Fig 1a)。發現表達並不均一,且進一步驗證MHC-I在細胞內的定位,正常胰腺導管細胞系集中在細胞膜上,而PDAC主要集中在溶酶體和自噬小體中,並在臨床胰腺癌病人的病理切片中得到驗證(Fig 1b-g)。
Fig. 1 | MHC-I is enriched in lysosomes of PDAC cells and displays reduced cell surface expression.
研究人員進一步鎖定到自噬降解蛋白的過程,通過幹擾自噬小體,發現細胞膜MHC-I表達比例上調。並且通過生物素親和實驗分析出和HLA-A互作的蛋白NBR1,通過NBR1介導MHC-I進行泛素化降解。
Fig. 2 | NBR1 promotes MHC-I trafficking to the lysosome through an autophagy-dependent pathway
接下來,作者想驗證PDAC細胞表面MHC-I表達減少是否會幫助逃避CD8+T的抗腫瘤作用。選用來自C57BL/6小鼠的PDAC對其進行改造,使其表達用doxycycline誘導後ATG4B(C74A),從而抑制自噬增加細胞表面MHC-I的表達。結果發現可以增強CD8+T的抗腫瘤應答。
Fig. 3 | Autophagy inhibition enhances anti-tumour T cell response.
最後,作者想抑制自噬對臨床胰腺癌的治療是否具有意義。因此將改造過的PDAC腫瘤細胞原位移植到同系小鼠體內,用DOX誘導24天同時輔助ICB治療發現腫瘤大小明顯縮小並且CD8+T細胞浸潤增加。進一步確認系統性抑制自噬對腫瘤殺傷的影響,作者選用臨床抑制自噬藥物氯喹CQ對進行過PDAC原位移植的小鼠治療,得出同樣的結論。
Fig. 4 | Autophagy inhibition sensitizes PDAC to dual I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