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ix】關於腫瘤細胞MHC-I一個可做的點

2021-01-14 Bloki

paper讀多了,會發覺故事其實都是相通的,很有趣!這不,今年nature上線了兩篇關於腫瘤細胞MHC-I調控的文章,我們先後做了分享【CNS文獻分享】自噬促進腫瘤免疫逃逸的機制、【CNS文獻分享】腫瘤免疫新靶點PCSK9,比對兩篇文章會發現有意思的點:


兩篇文章分別發現了腫瘤細胞內、外兩種下調MHC-I的機制:細胞內NBR1把泛素化的MHC-I拉到自噬體,靠自噬溶酶體降解MHC-I[1];細胞外PCSK9結合MHC-I,促進MHC-I內吞入胞後在溶酶體被降解[2]



細胞內存在LC3相關內吞,很自然的,會把這兩篇文章的發現和LC3相關內吞聯繫到一起,可文獻[1]排除了這種可能:FIP200、ATG14、ATG13、Ulk只和自噬有關,沉默它們後,細胞表面MHC-I上調(a-j);Rubicon和LC3相關內吞有關,沉默它並不會讓MHC-I上調(k, l),暗示並非LC3相關內吞引起的MHC-I下調



文獻[1]關注細胞內,看了泛素化的MHC-I到自噬體,然後到溶酶體的過程;文獻[2]關注的是細胞外的PCSK9,但只在細胞內看了MHC-I到溶酶體,PCSK9結合MHC-I後如何進入細胞,如何到溶酶體這段沒看,文獻[1]提示通過自噬體到達溶酶體,但MHC-I泛素化的機制並沒探討 – 這就是可以做的點:可以先設計實驗看看PCSK9和MHC-I結合內吞入胞後在內體通路的走向以及PCSK9和MHC-I的結合是否和MHC-I泛素化相關



內體通路怎麼看,提供一個參考文獻[3]:APPL1是內吞囊泡的marker,EEA1是早期內體marker,RAB5、7分別在早期、晚期內體marker,RAB4、11分別是快速、慢速再循環marker



參考文獻:

[1] Keisuke Yamamoto, Anthony Venida, Julian Yano, Douglas E. Biancur, et al. Autophagy promotes immune evas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by degrading MHC-I [J] Nature, 28 March 2020.

[2] Xinjian Liu, Xuhui Bao, Mengjie Hu, Hanman Chang, Meng Jiao, Jin Cheng, et al. Inhibition of PCSK9 potentiates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for cancer [J] Nature, 11 November 2020.

[3] Marte Sneeggen, Nina Marie Pedersen, Coen Campsteijn, et al. WDFY2 restrain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secretion and cell invasion by controlling VAMP3-dependent recycling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相關焦點

  • 發現MHC-非限制性細胞毒性淋巴細胞殺傷腫瘤細胞的新調控因子
    責編 | 酶美癌症的免疫治療主要依靠細胞毒性T細胞來殺傷腫瘤細胞,已成為當前腫瘤治療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點。以CAR-T和免疫檢查點PD-1/L1為目標的免疫治療已經成功應用於部分癌症的治療。雖然這種療法對一部分癌症病人有效,但大部分癌症病人並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 Sci Adv丨MHC-非限制性細胞毒性淋巴細胞殺傷腫瘤細胞的調控因子
    T細胞來殺傷腫瘤細胞,已成為當前腫瘤治療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點。以CAR-T和免疫檢查點PD-1/L1為目標的免疫治療已經成功應用於部分癌症的治療。雖然這種療法對一部分癌症病人有效,但大部分癌症病人並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不同的腫瘤對免疫療法的響應不同,這主要是受腫瘤組織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MHC)途徑的影響。與T細胞不同的是,MHC-非限制性的細胞毒性淋巴細胞(包括自然殺傷(NK)細胞)可以不受MHC的限制而殺死對T細胞有抗性的腫瘤細胞。
  • 通過單態性MHC I類相關蛋白MR1可實現普遍性T細胞腫瘤靶向
    通過單態性MHC I類相關蛋白MR1可實現普遍性T細胞腫瘤靶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5 10:53:32 英國卡迪夫大學Andrew K.
  • 全基因組篩選鑑定出調節MHC-I和MHC-II的譜系和腫瘤特異性基因
    全基因組篩選鑑定出調節MHC-I和MHC-II的譜系和腫瘤特異性基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4 13:10:01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Jonathan W.
  • 腫瘤MHC I類限制性抗原與腸球菌噬菌體之間的交叉反應
    腫瘤MHC I類限制性抗原與腸球菌噬菌體之間的交叉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8:40:48 法國古斯塔夫·魯西癌症園區(GRCC)Laurence Zitvogel和Guido Kroemer研究組合作取得最新進展
  • Nature: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圖片來源:Nature在過去的十年裡,免疫療法在治療許多實體癌症(那些不是由血細胞形成的)方面取得了驚人的進展,這些實體癌症對早期的治療嘗試沒有反應。其中一個進步是檢查點抑制療法的發展。胰腺癌的腫瘤微環境中含有多種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功能的免疫細胞,包括髓細胞、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和調節性B細胞。此外,癌細胞自身釋放的信號(通常是由腫瘤促進基因(如編碼Ras和Myc蛋白的基因)異常激活介導的)在創造這種深度免疫抑制環境中起著關鍵作用。此外,腫瘤微環境中的成纖維細胞分泌物質,產生物理屏障,阻止T細胞進入腫瘤部位。
  • 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圖片來源:Nature在過去的十年裡,免疫療法在治療許多實體癌症(那些不是由血細胞形成的)方面取得了驚人的進展,這些實體癌症對早期的治療嘗試沒有反應。其中一個進步是檢查點抑制療法的發展。它的目標蛋白是PD-1和CTLA-4,這兩種蛋白存在於被稱為細胞毒性T細胞(也稱為CD8 T細胞)的免疫細胞的表面,可以抑制免疫反應。
  • 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MDSC免疫檢查點c-Rel
    除了淋巴細胞,腫瘤局部浸潤的固有淋巴樣細胞[3]、髓系細胞[4]等細胞群體在調控抗腫瘤免疫應答的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腫瘤浸潤髓系細胞參與免疫抑制微環境的形成,這些細胞在腫瘤中大量擴增,具有強大的免疫抑制功能並分泌促進腫瘤生長轉移的介質,其數量與臨床腫瘤進展及免疫治療效果密切相關,近年來備受關注[5]。
  • 抑制MEK可將CD8+T細胞重編程為抗腫瘤型記憶幹細胞幫助抗擊腫瘤
    來源: 生物探索近年來,隨著對腫瘤的基礎研究不斷增多和深入,應用於臨床的腫瘤治療方案層出不窮。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都是基於基礎研究獲得的致力於精準醫療的治療方法。在腫瘤微環境(TME)中,持續的促有絲分裂刺激誘導效應細胞過度分裂,產生衰竭的表型,表現為效應細胞功能減弱,並損害免疫記憶的產生。以往的研究表明,MEK抑制劑(MEKi)增強了過繼T細胞轉移療法(ACT)的抗腫瘤效果。MEKi發揮作用部分是通過增加腫瘤免疫原性和調節TME來介導的。
  • ...了篇53分的頂級綜述|細胞|腫瘤微環境|免疫|腫瘤|腫瘤細胞|葡萄糖
    例如,在使用黑色素瘤特異性T細胞的過繼T細胞模型中,與轉染空載體的T細胞相比,在腫瘤特異性CD4+T細胞中過表達一種糖酵解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可以改善抗腫瘤反應。線粒體呼吸也是Teff細胞代謝的一個重要方面。根據最近的幾項研究報導,癌症患者的T細胞和荷瘤小鼠的腫瘤浸潤性CD8+T細胞表現出線粒體數目減少以及線粒體功能障礙。
  • 自噬通過降解MHC-I促進胰腺癌的免疫逃逸
    PDAC細胞在細胞表面顯示MHC-1的表達降低,而在自噬體和溶酶體中表現出主要的定位。明顯地,自噬的抑制恢復了MHC-1的表面水平,並導致改善了抗原呈遞,增強了抗腫瘤T細胞反應並降低了同源宿主小鼠的腫瘤生長。 因此,通過消耗CD8+T細胞或減少MHC-1的表面表達來逆轉自噬抑制的抗腫瘤作用。
  • 腫瘤細胞的離間計
    不僅人世間有離間計,腫瘤細胞也會採用離間計,從而逃避免疫細胞的攻擊。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模型中,腫瘤細胞表面,表達CD19(注釋1),CAR-T細胞通過識別CD19,從而識別腫瘤,攻擊腫瘤。但是不久之後,腫瘤細胞表面表達的CD19顯著降低。降低的CD19分子,去哪裡了?
  • . | 多重定量免疫肽組學平臺揭示MHC I結合肽變化
    White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方向是利用基於質譜的蛋白質組學與計算模型相結合來定量分析正常和病理生理過程的細胞信號網絡變化,並定義新的治療靶標和治療策略。I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class I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es,MHC I)呈遞的肽可以作為免疫細胞識別的靶標。
  • Nature|自噬通過降解MHC-I來促進胰腺癌免疫逃逸
    當對胰腺癌採取自噬抑制的方法後,可以恢復胰腺癌細胞中的MHC-I,進而提高抗原遞呈及CD8+T細胞的抗腫瘤免疫。自噬抑制的治療方法可以與雙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產生協同作用。因此,該研究揭示了自噬對於胰腺癌免疫逃逸的機制,並為PDAC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方法。
  • NK細胞,腫瘤免疫治療的新方向
    當T細胞受體遭遇抗原後,誘導下遊通路,CTLA-4被轉運到細胞表面,此時CTLA-4起到信號減弱的功能,以維持一個恆定的T細胞激活水平。(b)與CTLA-4不同,PD-1信號通路並不在起始T細胞激活階段起作用,而是在外周組織中,效應T細胞識別組織中的抗原,以調節炎症響應的過程中。
  • NK細胞基礎生物學:抗腫瘤和腫瘤免疫
    這些細胞因子參與其他淋巴細胞的招募和功能,例如增強抗原特異性T細胞反應,以及與DC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調節交叉調節網絡。NK細胞一旦遇到腫瘤細胞,就會釋放穿孔素和顆粒酶,分別穿透細胞質膜並觸發細胞凋亡。這些細胞被NK細胞認為是「非自我」,因為它們的MHC-I的減少/缺乏,而MHC-I在身體幾乎每一個健康細胞上都有表達。
  • NK細胞基礎生物學:抗腫瘤和腫瘤免疫
    這些細胞因子參與其他淋巴細胞的招募和功能,例如增強抗原特異性T細胞反應,以及與DC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調節交叉調節網絡。 NK細胞一旦遇到腫瘤細胞,就會釋放穿孔素和顆粒酶,分別穿透細胞質膜並觸發細胞凋亡。這些細胞被NK細胞認為是「非自我」,因為它們的MHC-I的減少/缺乏,而MHC-I在身體幾乎每一個健康細胞上都有表達。
  • 梭形細胞腫瘤嚴重嗎?
    ,有些人去做體檢看到報告上寫著梭形細胞腫瘤就會很害怕,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不治之症,那麼梭形細胞腫瘤嚴重嗎?  梭形細胞腫瘤嚴重嗎?這種腫瘤一般都是良性的,嚴不嚴重還得看患者患病的程度,得了梭形細胞腫瘤的患者們最好還是得上醫院做一下詳細的檢查,看醫院的醫生們是怎麼說的,然後在根據實際情況配合醫生做治療,這樣對於病情還會有說幫助,一般如果病情不是很嚴重的話,醫院的醫生都說建議患者採用中醫加上食療的方式來調理,最主要還說得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儘量拒絕喝碳酸飲料,多喝點白開水,另外飲食方面多吃一些蔬菜跟水果,儘量的給自己多補充點維生素
  • 漲姿勢:腫瘤生物治療|特異性|腫瘤|細胞|疫苗|-健康界
    聯合細胞治療(1)DC-CIK細胞治療DC以及CIK作為腫瘤免疫治療上的兩個重要的細胞,DC可識別抗原,激活獲得性免疫系統;而CIK可以藉助自身的細胞毒性以及分泌細胞因子實現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兩者的聯合使用可以構造一個高效穩定的免疫體系,從而起到更好的殺瘤作用。
  • 梭形細胞腫瘤死亡率
    核心提示:    最近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即梭形細胞腫瘤死亡率高嗎?事實上,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這一病症,進而才會問出這個問題來。而之所以會提到死亡率,是因為很多人都將其當成了一種癌症。     最近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即梭形細胞腫瘤死亡率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