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單態性MHC I類相關蛋白MR1可實現普遍性T細胞腫瘤靶向

2021-01-10 科學網

通過單態性MHC I類相關蛋白MR1可實現普遍性T細胞腫瘤靶向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5 10:53:32

英國卡迪夫大學Andrew K. Sewell課題組利用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揭示了通過單態性MHC I類相關蛋白MR1普遍性T細胞腫瘤靶向。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1月20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免疫學》上。

研究人員使用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來確定了T細胞受體(TCR)通過單態MHC I類相關蛋白MR1識別並殺死了大多數人類癌症,同時對非癌細胞保持惰性。與黏膜相關恆定T細胞不同,TCR對靶細胞的識別獨立於細菌載量。此外,MR1的維生素B相關代謝物配體的濃度依賴性添加降低了癌細胞對TCR的識別,這表明識別是通過感測癌症代謝組而發生的。MR1限制性T細胞克隆介導了白血病的體內消退,並提高了NSG小鼠的存活率。將TCR轉移至患者的T細胞可殺死自體和非自體黑色素瘤。這些發現為不依賴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的泛癌、泛人群免疫治療提供了機會。

 

據介紹,不依賴HLA、T細胞介導的癌細胞靶向能夠免疫清除所有個體的惡性腫瘤。

 

附:英文原文

Title: Genome-wide CRISPR–Cas9 screening reveals ubiquitous T cell cancer targeting via the monomorphic MHC class I-related protein MR1

Author: Michael D. Crowther, Garry Dolton, Mateusz Legut, Marine E. Caillaud, Angharad Lloyd, Meriem Attaf, Sarah A. E. Galloway, Cristina Rius, Colin P. Farrell, Barbara Szomolay, Ann Ager, Alan L. Parker, Anna Fuller, Marco Donia, James McCluskey, Jamie Rossjohn, Inge Marie Svane, John D. Phillips, Andrew K. Sewell

Issue&Volume: 2020-01-20

Abstract: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independent, T cell–mediated targeting of cancer cells would allow immune destruction of malignancies in all individuals. Here, we use genome-wide CRISPR–Cas9 screening to establish that a T cell receptor (TCR) recognized and killed most human cancer types via the monomorphic MHC class I-related protein, MR1, while remaining inert to noncancerous cells. Unlike mucosal-associated invariant T cells, recognition of target cells by the TCR was independent of bacterial loading. Furthermore, concentration-dependent addition of vitamin B-related metabolite ligands of MR1 reduced TCR recognition of cancer cells, suggesting that recognition occurred via sensing of the cancer metabolome. An MR1-restricted T cell clone mediated in vivo regression of leukemia and conferred enhanced survival of NSG mice. TCR transfer to T cells of patients enabled killing of autologous and nonautologous melanoma. These findings offer opportunities for HLA-independent, pan-cancer, pan-population immunotherapies.

DOI: 10.1038/s41590-019-0578-8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19-0578-8

相關焦點

  • Nature: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它的目標蛋白是PD-1和CTLA-4,這兩種蛋白存在於被稱為細胞毒性T細胞(也稱為CD8 T細胞)的免疫細胞的表面,可以抑制免疫反應。分別針對這兩種抑制蛋白的兩種抗體被廣泛用於驅動抗腫瘤免疫應答。不幸的是,用抗體或兩者結合治療胰腺癌,在患者生存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顯著的成功。導致免疫治療失敗的因素有很多。
  • 科學家發現靶向銅離子伴侶蛋白調控劑的抗腫瘤作用機制
    該抑制劑可同時靶向兩種銅伴侶蛋白Atox1和CCS,選擇性調控銅離子轉運,從而選擇性地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且在多種動物實驗中表現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然而,在臨床上使用銅離子螯合劑治療其他銅離子紊亂相關疾病時發現,銅離子螯合劑往往容易導致銅離子濃度過低,從而產生嚴重的毒副反應。此外,銅離子螯合劑還可能會非特異性地螯合其他金屬陽離子,進一步產生其他毒副作用。因此,亟需尋找一種調控體內銅離子濃度的方式,實現能夠安全、有效治療腫瘤的作用。細胞內有多種銅離子伴侶蛋白負責銅離子在胞內的運輸。
  • 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它的目標蛋白是PD-1和CTLA-4,這兩種蛋白存在於被稱為細胞毒性T細胞(也稱為CD8 T細胞)的免疫細胞的表面,可以抑制免疫反應。分別針對這兩種抑制蛋白的兩種抗體被廣泛用於驅動抗腫瘤免疫應答。不幸的是,用抗體或兩者結合治療胰腺癌,在患者生存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顯著的成功。導致免疫治療失敗的因素有很多。
  • 腫瘤免疫治療:CAR-T的靶向抗原
    CAR-T靶向的腫瘤抗原可分為兩類:  腫瘤特異性抗原:特異性地在腫瘤細胞表面表達,在正常組織中無表達,這是最理想的抗原。 腫瘤相關抗原:在腫瘤細胞表面過度表達,在正常組織中低表達,目前大部分應用的腫瘤抗原靶點都是這種;腫瘤相關抗原可分為幾種不同類型:免疫細胞的抗原通常與其抗原分化簇(CD)分型有關,包括CD19、CD20、CD22、CD30、CD33、CD269(BCMA)等;參與生長和分化信號的抗原
  • I期臨床試驗表明靶向MAGE-A4的TCR-T細胞有望治療多種實體瘤
    2020年6月21日訊/生物谷BIOON/---過繼性T細胞療法ADP-A2M4涉及對來患者體內的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之表達可識別癌症抗原MAGE-A4的T細胞受體(TCR)。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的領導下,針對ADP-A2M4的一項I期臨床試驗在包括滑膜肉瘤、頭頸癌和肺癌在內的多種實體瘤的患者中獲得了反應。
  • Cancer Cell:靶向細胞周期蛋白的microRNA對難治腫瘤有意外療效
    他們通過篩選發現了一類能夠靶向細胞周期蛋白的microRNA,該研究為癌症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細胞周期蛋白(Cyclin)能夠與細胞周期呈同步周期性濃度升降,並且可以與關鍵的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結合調節激酶活性從而推動和協調細胞周期的進行。之前許多研究已經表明細胞周期蛋白(Cyclin)和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在多種人類腫瘤中都存在高度激活。
  • 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0 14:29:15 美國史丹福大學Carolyn R. Bertozzi課題組發現,靶向溶酶體的嵌合體可降解細胞外蛋白。
  • 靶向作用腫瘤抑制蛋白有望根治三陰性乳腺癌!
    2018年2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亞利桑那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三陰性乳腺癌中特殊腫瘤抑制子的缺失或能為研究人員開發新型乳腺癌療法,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
  • 腫瘤治療之:靶向胺基酸代謝
    大量基礎及臨床試驗研究表明,靶向腫瘤依賴性胺基酸的代謝,發展新型藥物,可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本文就為大家介紹靶向胺基酸代謝治療腫瘤的幾種途徑。除常規化療和放療外,ADI與細胞凋亡誘導劑TRAIL的聯合用藥也可協同促進惡性黑色素瘤細胞死亡。因此,靶向精氨酸代謝藥物與其他癌症治療方式聯合在腫瘤的有效治療上是有前景的。
  • 抑制MEK可將CD8+T細胞重編程為抗腫瘤型記憶幹細胞幫助抗擊腫瘤
    來源: 生物探索近年來,隨著對腫瘤的基礎研究不斷增多和深入,應用於臨床的腫瘤治療方案層出不窮。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都是基於基礎研究獲得的致力於精準醫療的治療方法。在腫瘤微環境(TME)中,持續的促有絲分裂刺激誘導效應細胞過度分裂,產生衰竭的表型,表現為效應細胞功能減弱,並損害免疫記憶的產生。以往的研究表明,MEK抑制劑(MEKi)增強了過繼T細胞轉移療法(ACT)的抗腫瘤效果。MEKi發揮作用部分是通過增加腫瘤免疫原性和調節TME來介導的。
  • 新型蛋白降解技術可靶向細胞外蛋白
    日前,Arvinas公司的科學創始人Craig Crews博士的實驗室又傳來好消息,Crews博士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名為ENDTAC的靶向蛋白降解技術平臺,將蛋白降解技術擴展到靶向細胞外蛋白,有望進一步擴展這一創新治療模式的適用範圍。他們的研究發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雜誌上。
  • Nature:靶向SET蛋白讓p53重新激活可阻止癌症生長
    2016年9月1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降低一種被稱作SET的蛋白的水平能夠重新激活我們的細胞中的一種強大的抗癌分子,其中SET蛋白是經常發現在癌細胞中過量存在的。
  • 通過間接靶向相關途徑靶向治療KRAS突變腫瘤為治療實體腫瘤帶來希望
    靶向治療新方案 根據早期臨床試驗初見成效的結果,與KRAS相關的信號轉導途徑的靶向成分可能是治療某些含有KRAS突變的癌症的長期解決方案,這些腫瘤曾經被認為是不可治癒的靶點。
  • Cell:靶向調節性T細胞有望可以治療癌症!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Dario Vignali教授說:「這類細胞既能檢測和消除機體的威脅,又能避免我們自身的細胞受到傷害。不過,在癌症中,Tregs可能是有害的。通過免疫抑制功能,它們能夠阻止免疫系統檢測和殺死癌細胞。」
  • 蛋白質設計算法可實現精準靶向細胞表面抗原
    蛋白質設計算法可實現精準靶向細胞表面抗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6:14:22 美國華盛頓大學David Baker小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的論文通過設計蛋白質合成可實現精確靶向細胞表面抗原。
  • 《自然》雙重磅:讓腫瘤像傷口一樣癒合!MSKCC科學家發現,靶向CD4+T細胞中的TGF-β可以重塑腫瘤微環境,抑制腫瘤發展
    他們選中的靶點是CD4+T細胞中的TGF-β信號通路,通過抗體靶向阻斷,可以切斷腫瘤的營養和氧氣供應,高效阻止腫瘤的發展。在目前有限的信息基礎上,研究人員首先想知道的是,TGF-β促進腫瘤生長的效果究竟是通過哪類免疫細胞實現的。鑑於之前發現過TGF-β和CD8+T細胞的關係,研究人員一開始也奔著這個方向去做了實驗,結果在乳腺癌小鼠模型中,雖然CD8+T細胞中的TGF-β受體被消除了,但腫瘤卻是該怎麼長就怎麼長。排除了這個,下一個就是CD4+T細胞。同樣的實驗,這一次,他們成功阻止了腫瘤。
  • CAR-T細胞可用於逆轉衰老相關的疾病
    CAR-T細胞可用於逆轉衰老相關的疾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0 16:29:17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林腫瘤研究所Scott W.
  • 腫瘤MHC I類限制性抗原與腸球菌噬菌體之間的交叉反應
    腫瘤MHC I類限制性抗原與腸球菌噬菌體之間的交叉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8:40:48 法國古斯塔夫·魯西癌症園區(GRCC)Laurence Zitvogel和Guido Kroemer研究組合作取得最新進展
  • 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分子遺傳學改變和靶向治療新進展
    ETP-ALL預後差與治療反應差、誘導治療失敗、無病生存期短相關。不同研究小組近期通過新一代序列分析等技術分析了ETP-ALL的分子遺傳學改變,大致發現了以下遺傳學特點:(1)ETP-ALL常見三種信號通路基因突變,包括造血發育、RAS和(或)細胞因子受體/JAK-STAT信號轉導以及組蛋白修飾信號通路等。
  • Nature Commu:靶向細胞骨架抑制腫瘤轉移新發現
    2015年6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的華人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利用高通量篩選的方法發現了一些小分子能夠特異性靶向參與肌動蛋白組裝的關鍵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