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雙重磅:讓腫瘤像傷口一樣癒合!MSKCC科學家發現,靶向CD4+T細胞中的TGF-β可以重塑腫瘤微環境,抑制腫瘤發展

2020-10-24 奇點網

為了打擊癌症,科學家們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想了各種辦法,昨天,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MSKCC)的Li Ming博士團隊在《自然》雜誌上同時發表了兩篇文章[1,2]。他們在傷口癒合機制的啟發下,發現了新的遏制癌症的方法。

他們選中的靶點是CD4+T細胞中的TGF-β信號通路,通過抗體靶向阻斷,可以切斷腫瘤的營養和氧氣供應,高效阻止腫瘤的發展。

Li Ming博士(圖片來自於MSKCC官網)

傷口癒合是如何和治療癌症聯合在一起的呢?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以前被刀或者其他鋒利的東西割傷的時候,傷口會出現「紅熱腫痛」的炎症反應,進入癒合階段後,血管擴張,免疫細胞在傷口處值守,清除可能接觸到的病原體。最後,隨著傷口被新的組織填補,炎症也消退。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關鍵的分子——TGF-β的水平隨著炎症的出現和消退,同步增加再減少。而腫瘤發展和傷口癒合的前半段很像,始終保持高炎症水平,新生血管增加,因此,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有研究人員將腫瘤喻為「無法癒合的傷口」[3]。

之前的研究表明,在癌症患者中,T細胞中的TGF-β始終處於高水平,在體外實驗中,抑制它可以增強CD8+T細胞(殺傷性T細胞)的活性,抑制腫瘤進展[4,5]。

但之前的研究還不夠深入,TGF-β對不同類型的T細胞的作用不一樣,作用機制也不是很清楚。

在目前有限的信息基礎上,研究人員首先想知道的是,TGF-β促進腫瘤生長的效果究竟是通過哪類免疫細胞實現的。鑑於之前發現過TGF-β和CD8+T細胞的關係,研究人員一開始也奔著這個方向去做了實驗,結果在乳腺癌小鼠模型中,雖然CD8+T細胞中的TGF-β受體被消除了,但腫瘤卻是該怎麼長就怎麼長。

排除了這個,下一個就是CD4+T細胞。同樣的實驗,這一次,他們成功阻止了腫瘤。

敲除CD4+T細胞中TGF-β受體後,小鼠腫瘤細胞死亡(右圖藍色部分)

靶向CD4+T細胞中的TGF-β既沒有直接殺死癌細胞,也沒有調動其他的免疫細胞去殺死癌細胞,它們所做的,是「模擬」正常的傷口癒合過程,讓癌細胞駐紮位置的脈管結構重塑,變得像普通組織一樣,缺少了複雜緻密的血管來傳輸氧氣和營養,癌細胞就無法生存擴增,最終邁向死亡。研究人員把這個過程歸類為腫瘤微環境的重編程。

CD4+T細胞是輔助性T細胞,主攻對免疫反應的抑制,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支持了,TGF-β是通過操縱這類T細胞,促進癌細胞的免疫逃逸的。

在以前的研究中,TGF-β被發現可以抑制1型和2型輔助T細胞(Th1/Th2)的分化[6],它們兩個的特徵在於分泌的細胞因子不同,一個是幹擾素-γ,一個是白介素-4,反之,這兩種細胞因子也有利於各自分泌細胞的發育。

在這次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依賴於白介素-4的Th2主導了腫瘤微環境的重編程,預防了腫瘤的發生發展。

其實重塑脈管系統的另一種方法,也就是抗腫瘤血管生成治療,已經用了很多年了,但對於患者來說,臨床益處有限。

因此,在另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在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或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治療有抗性的乳腺癌小鼠模型中驗證了靶向CD4+T細胞中TGF-β的效果。

他們設計了一種可以特異性結合CD4+T細胞中TGF-β的抗體藥物——4T-Trap,它對TGF-β的抑制比普通的TGF-β抗體更有效,80%最大抑制效果需要的濃度僅為1.3nM,而普通抗體為25nM。

AT-Trap和抗CD4抗體以及抗非靶向CD4的TGF-β抗體的結構對比

根據測定的4T-Trap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特性,研究人員選擇了每周兩次,每次100μg劑量的方案,靜脈內給藥,在小鼠中進行了10劑治療,監測接下來6周的腫瘤進展情況。

根據免疫組織學分析結果,和抗CD4抗體以及抗非靶向CD4的TGF-β抗體的對照組相比,只有4T-Trap治療的小鼠才出現了實質性的脈管系統的重組,且這一組小鼠纖維蛋白原的血管外沉積減少,說明治療抑制了血管的滲漏。

從血管結構上來說,4T-Trap組小鼠的血管更明顯地表現出覆蓋緊密的NG2+周細胞和GP38+成纖維細胞,以及強連接性的基底膜蛋白,膠原IV和纖連蛋白。這些變化都表明,4T-Trap的的確確促進了小鼠的脈管系統重組。

與此同時,4T-Trap組小鼠在治療後5-6周時,腫瘤脈管系統的不規則模式被有效抑制,遠端缺氧面積大幅增加,癌細胞大量死亡,總的腫瘤負荷最小。

4T-Trap和其他抗體治療後腫瘤負荷隨時間的變化

對於腫瘤來說,缺氧環境下,它們會通過更強力地誘導VEGF來適應缺氧環境,解決供給不足,繼續擴張。研究人員也確實觀察到了4T-Trap組小鼠腫瘤缺氧區域的VEGF表達增加,因此,他們又設計了一個名為VEGF-Trap的VEGF受體誘餌,可以和缺氧區域的VEGF結合。

4T-Trap和VEGF-Trap雙管齊下時,癌細胞的死亡一直擴展到了缺氧區域的外邊界,這意味著,癌細胞得以垂死掙扎的那一點「星火」也被撲滅了。

因此,總的來說,靶向CD4+T細胞的TGF-β信號通路是研究人員新發現的一個潛在抗癌靶點,通過重塑腫瘤微環境,或者是說,腫瘤的脈管系統,來抑制腫瘤的發展。雖然之前有靶向TGF-β的研究未能取得成功,但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限定到CD4+T細胞中,只有這種更有針對性的抑制才是對腫瘤有效,且不傷害其他與TGF-β有關的功能的。

Li Ming博士表示,他們這算是「治癒了癌症的傷口」,他提出,這種療法能夠成為當前癌症免疫治療的有力補充,他的團隊目前正在和中心的臨床研究人員進行合作,希望將新發現能夠轉化到患者的治療中[7]。

編輯神叨叨

GIST領域過去二十年的發展,是癌症分子靶向治療發展的一個經典的縮影。在過去的三個月裡,奇點團隊也試圖從更高的視野俯瞰GIST領域發展的全景,為大家精心打造了一份GIST全景課程:《GIST學術前沿8講》。

8講課程涵蓋了GIST治療的最新進展,深度解析了不同靶向藥物的作用機制,系統梳理了GIST領域全球範圍內的重要研究,讓您在100分鐘內洞悉GIST前沿學術進展。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

即刻開啟GIST前沿學術之旅吧!

認證用戶購買只需9.9元!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36-1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50-3

[3] Dvorak H F. Tumors: wounds that do not heal[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86, 315(26): 1650-1659.

[4] Gorelik L, Flavell R A. Immune-mediated eradication of tumors through the blockade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signaling in T cells[J]. Nature medicine, 2001, 7(10): 1118-1122.

[5] Donkor M K, Sarkar A, Savage P A, et al. T cell surveillance of oncogene-induced prostate cancer is impeded by T cell-derived TGF-β1 cytokine[J]. Immunity, 2011, 35(1): 123-134.

[6] Oh S A, Li M O. TGF-β: guardian of T cell function[J].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3, 191(8): 3973-3979.

[7] https://www.mskcc.org/news/msk-led-studies-support-concept-cancer-environment-immunotherapy

本文作者 | 應雨妍

相關焦點

  • TGF-β抑制腫瘤的2型免疫
    抑制腫瘤浸潤性Treg細胞或抑制PD-1和CTLA-4可恢復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反應,從而抑制腫瘤進展。在T細胞中阻斷TGF-β信號也能抑制腫瘤的發展,這與CTL體外增強的腫瘤細胞殺傷活性有關。然而,由於TGF-β對多種T細胞系具有多效性作用,其在體內的功能靶點和腫瘤調控的機制尚不清楚。
  • ...了篇53分的頂級綜述|細胞|腫瘤微環境|免疫|腫瘤|腫瘤細胞|葡萄糖
    像癌細胞一樣,T細胞可高度增殖並上調特定的糖酵解程序,包括有氧糖酵解、PPP、HBP和TCA周期支持,從而支持大量的細胞分裂和效應功能。2 腫瘤微環境中的 T細胞和葡萄糖限制腫瘤微環境中的葡萄糖限制會顯著影響T細胞反應。
  • 面對腫瘤「叛變軍師」——TGF-β 科學家在開發哪些抗癌療法?
    所謂的腫瘤難治,主要是因為腫瘤細胞太「狡猾」。它們不僅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逃避免疫細胞的攻擊,還能利用基因突變等方式獲得耐藥性。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稱為TGF-β的分子扮演著重要角色。不過,它的特殊性在於,會根據腫瘤的發展進程,表現出抑制腫瘤和促進腫瘤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應答反應。這像極了「叛變軍師」。
  • 面對腫瘤「叛變軍師」――TGF-β 科學家正在開發哪些抗癌療法
    所謂的腫瘤難治,主要是因為腫瘤細胞太「狡猾」。它們不僅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逃避免疫細胞的攻擊,還能利用基因突變等方式獲得耐藥性。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稱為TGF-β的分子扮演著重要角色。不過,它的特殊性在於,會根據腫瘤的發展進程,表現出抑制腫瘤和促進腫瘤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應答反應。這像極了「叛變軍師」。
  • 腫瘤起始細胞通過IL-33/TGF-β壁龕信號循環促進腫瘤進展
    一小部分具有長期致瘤能力的腫瘤細胞,即腫瘤起始細胞(tumor-initiating cell, TIC),在癌症的發展和治療抵抗性中起著關鍵作用。然而,由於缺乏對TIC脆弱性的識別,有效的TIC靶向療法的開發進展受限。
  • 科學家發明靶向 TGF-β 的「癌症環境免疫療法」,癌症治療或迎新曙光
    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 是免疫穩態和免疫耐受的重要促進因子,既能抑制癌前細胞導致的腫瘤進展,也可促使腫瘤的擴散。最初,研究人員認為,CD8+T細胞,即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可能是抑制腫瘤發展的切入點。 然而,在乳腺癌小鼠模型中敲除了CD8+T細胞的TGF-β受體後,腫瘤生長卻並未受到抑制。
  • 惡病質在腫瘤轉移中的作用
    三、細胞因子 隨著腫瘤的進展,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細胞、免疫細胞和其他非腫瘤細胞釋放大量細胞因子到循環中。大量證據表明,TNFα、TGFβ和IL-6等細胞因子可促進肌纖維分解(圖1a)。
  • Nature Commu:靶向細胞骨架抑制腫瘤轉移新發現
    2015年6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的華人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利用高通量篩選的方法發現了一些小分子能夠特異性靶向參與肌動蛋白組裝的關鍵蛋白--Fascin,同時證明抑制Fascin的活性能夠阻斷絲狀偽足形成,抑制腫瘤的遷移和侵襲。
  • 【三軍大Nature子刊】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與腫瘤幹細胞...
    他們不僅揭示了CSC在腫瘤微環境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機制及其診療意義(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內容之一),而且發現免疫細胞和因子對CSC的誘導與調控作用以及CSC逃逸免疫而發生轉移的機制(J Immunol 2012, 189: 444-53; Cancer Res 2014, 74: 5746-57),拓展了腫瘤免疫微環境研究新領域,提出靶向CSC免疫微環境的治療新策略(Cell Stem
  • 認識腫瘤微環境中的MDSC細胞
    癌症中,髓系細胞異常分化。其中,MDSC聚集於腫瘤及外周淋巴器官,成為腫瘤微環境的標誌,通過抑制免疫反應,促進腫瘤發展。
  • 腫瘤進展和轉移擴散中的免疫串擾
    現介紹如下: 前言: 腫瘤和免疫系統之間的關係自19世紀中期以來就被科學家們關注。由於腫瘤與慢性炎症、損傷組織具有共同的病理學特徵,致其被描述為「無法癒合的傷口」。這種矛盾突出了腫瘤的免疫系統的雙重性:炎症可以促進腫瘤的發生,然而當免疫系統被適當的激活時,它也可以產生巨大的抗腫瘤特性。
  • 《自然·醫學》:腫瘤一出現,全身T細胞都遭難
    Spitzer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著名期刊《自然·醫學》上發表的研究成果表明[1]:腫瘤對免疫的破壞能力不局限於腫瘤微環境本身,還會對全身的免疫系統造成廣泛和可變的破壞;不過這種全身性的免疫壓制,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腫瘤實現逆轉。這個研究成果對如何以及何時給癌症患者開展免疫治療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多篇重要成果解讀腫瘤微環境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對近年來科學家們在腫瘤微環境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2】Science子刊:揭示GCN2抑制腫瘤微環境中的抗腫瘤免疫反應doi:10.1126/sciimmunol.aax8189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和髓樣抑制細胞(MDSC)抑制腫瘤微環境中的T細胞功能。
  • 為了和導師愉快吹逼,我看了篇53分的頂級綜述|細胞|腫瘤微環境|...
    像癌細胞一樣,T細胞可高度增殖並上調特定的糖酵解程序,包括有氧糖酵解、PPP、HBP和TCA周期支持,從而支持大量的細胞分裂和效應功能。2 腫瘤微環境中的 T細胞和葡萄糖限制腫瘤微環境中的葡萄糖限制會顯著影響T細胞反應。
  • NK細胞基礎生物學:抗腫瘤和腫瘤免疫
    5 腫瘤微環境和NK細胞抗腫瘤活性 腫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在腫瘤細胞逃避 NK 細胞免疫監視中起著重要作用。
  • 生物物理所揭示調控肝癌微環境T細胞免疫耐受新機制
    但同時TH17細胞也具有可塑性,其能夠在低水平TGF-β1誘導的情況下分化為「致病性」的TH17細胞,在高濃度TGF-β1會使其轉分化為Tr1抑制性T細胞。由於肝癌微環境顯著上調TGF-β1表達,促使TH17細胞的免疫效應功能受到抑制,甚至可能變成肝癌的「幫兇」。因此,研究TH17細胞的免疫效應機制對肝癌的臨床治療有著重要的科學意義。
  • Science子刊:揭示源自腫瘤的TGF-β抑制人CD4+T細胞抗腫瘤免疫反應...
    2019年9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腫瘤中的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產生與腫瘤轉移和患者預後不良有關。這與TGF-β的促腫瘤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有關。然而,TGF-β的腫瘤抑制活性也已有報導。因此,儘管TGF-β是一種有希望的癌症治療靶標,但是如果想要充分利用它的潛力,那麼需要對它的細胞效應進行確切的了解。
  • 《自然·醫學》:腫瘤一出現,全身T細胞都遭難!
    Spitzer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著名期刊《自然·醫學》上發表的研究成果表明[1]:腫瘤對免疫的破壞能力不局限於腫瘤微環境本身,還會對全身的免疫系統造成廣泛和可變的破壞;不過這種全身性的免疫壓制,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腫瘤實現逆轉。 這個研究成果對如何以及何時給癌症患者開展免疫治療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揭示腫瘤微環境中的巨噬細胞叛徒導致乳腺癌生長...
    腫瘤微環境指的是包含腫瘤的區域,這個區域與供養腫瘤的血管糾纏在一起,並得到免疫細胞、信號分子、成纖維細胞、常駐宿主細胞、淋巴管和一系列蛋白的支持。腫瘤微環境中的巨噬細胞並不是免疫系統吞噬入侵者的忠實士兵。相反,它們是陰暗的叛徒,幫助和教唆敵人:癌症。各種腫瘤都會積極地與它們的微環境接觸,這是一個強烈影響腫瘤進展和轉移的因素。
  • 用於腫瘤靶向治療的酶促級聯反應新策略
    細胞和活體層次蛋白質的功能調控對於研究蛋白質參與生命過程的化學機制,發展蛋白質生物治療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在疾病靶向治療中對蛋白質活性的選擇性控制是蛋白質療法的一個重要難題。特別是,能夠選擇性地控制蛋白質活性,使其在被外源性刺激或惡性細胞微環境(內源性因素)「激活」之前保持「惰性」,這種技術非常有限。因此,研究設計功能蛋白質的可控激活新策略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