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 醒醒,蛋白質!用於腫瘤靶向治療的酶促級聯反應新策略

2020-12-05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CCSChemistry ,作者CCSChemistry

CCSChemistry

CCS Chemistry是由中國化學會創辦的高水平旗艦新刊,面向全球科學家,收錄化學各領域高質量原創科技論文。關注CCS Chemistry,即時獲取期刊相關資訊。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汪銘課題組設計了細胞內酶促級聯反應提高胞內氧化應激水平,並進一步激活活性氧響應的蛋白質前藥,基於這一原理和蛋白質遞送技術發展了腫瘤靶向治療新策略。

在過去十年中,用功能蛋白質補充因疾病而導致失調的細胞的生物治療技術取得了巨大進展。細胞和活體層次蛋白質的功能調控對於研究蛋白質參與生命過程的化學機制,發展蛋白質生物治療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在疾病靶向治療中對蛋白質活性的選擇性控制是蛋白質療法的一個重要難題。特別是,能夠選擇性地控制蛋白質活性,使其在被外源性刺激或惡性細胞微環境(內源性因素)「激活」之前保持「惰性」,這種技術非常有限。因此,研究設計功能蛋白質的可控激活新策略勢在必行。

近來,基於化學修飾和脫籠化學反應的策略在蛋白質外源性幹預和功能激活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利用疾病細胞微環境為靶點進行蛋白質化學修飾和功能調控的設計,在細胞命運幹預和發展靶向蛋白質治療藥物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汪銘課題組圍繞活體蛋白質遞送與功能調控開展研究,先後發展了一系列基於細胞微環境(如活性氧、酶等)調控蛋白質功能激活的新方法。

近期,他們通過酶促級聯反應增強胞內氧化應激水平,實現了蛋白質前藥的高效激活,並基於這一原理發展了腫瘤靶向治療新策略。如圖1A所示,NQO1(NADH:醌氧化還原酶-1)是一種在腫瘤細胞中過表達的醌氧化還原酶,可以催化小分子藥物β-Lapchone(β-Lap,拉帕醌)的還原反應,有效增強腫瘤細胞活性氧水平,進而催化苯硼酸偶聯的蛋白質前藥RNase A-NBC的去化學修飾,激活蛋白質功能。

圖1 基於NQO1酶促級聯反應的蛋白質前藥激活策略及腫瘤靶向治療應用

基於以上原理,作者首先設計了陽離子脂質體載體EC16-80用於蛋白質RNase A-NBC和小分子β-Lapchone的細胞遞送(圖1B)。研究發現,向NQO1過表達的腫瘤細胞MCF-7同時遞送RNase A-NBC和β-Lapchone可在胞內原位激活RNase A-NBC並有效抑制細胞增殖,而在相同條件下單獨遞送RNase A-NBC或β-Lapchone對MCF-7細胞增殖的抑制能力較弱(圖2A)。研究同時發現蛋白質RNase A-NBC的級聯激活與細胞內NQO1的表達水平密切相關。腫瘤細胞(如MCF-7, A549,HeLa, SiHa等)內NQO1活性明顯高於正常細胞(如293T, HK-2, NIH-3T3等),EC16-80/RNase A-NBC/β-Lapchone遞送可高效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而對正常細胞抑制能力則較弱,表明上述蛋白質級聯激活策略有望用於發展靶向腫瘤治療技術(圖2B)。

圖2 RNase A-NBC的細胞及腫瘤組織激活有效抑制腫瘤細胞增殖

進一步,作者利用MCF-7小鼠腫瘤模型研究了RNase A-NBC的腫瘤原位激活及治療應用。靜脈注射EC16-80/RNase A-NBC/β-Lapchone可實現RNase A-NBC在腫瘤部位的高效富集,而RNase A-NBC的腫瘤原位激活有效抑制了腫瘤增長,且優於RNase A-NBC或β-Lapchone的單獨遞送(圖2C)。

綜上所述,作者通過設計腫瘤細胞內NQO1催化的小分子藥物β-Lapchone的還原反應,增強了細胞氧化應激水平,並進一步通過級聯反應實現了活性氧響應的蛋白質前藥RNase A-NBC在細胞內和腫瘤部位的原位激活,報導了一種基於蛋白質可控激活的腫瘤靶向治療新策略。該工作以Research Article 的形式發表在CCS Chemistry,並在「Just Published」欄目上線。

文章詳情:

In Vivo Activation of Pro-Protein Therapeutics via Chemically Engineered Enzyme Cascade Reaction

Xiaoti Yang , Jin Chang , Ying Jiang , Qiaobing Xu , Ming Wang* & Lanqun Mao*

Citation:CCS Chem. 2020, 2, 780–790

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31635/ccschem.020.202000224

掃碼在線閱讀

掃描或長按左側二維碼,

在線閱讀全文

推薦閱讀

CCS Chemistry

CCS Chemistry是中國化學會獨立出版的旗艦新刊,所有作者讀者免費發表和閱讀(Diamond Open-Access)。

CCS Chemistry網址:https://www.chinesechemsoc.org/journal/ccschem

Facebook:Chinese Chemical Society-CCS

Twitter: CCS Chemistry

掃描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CCS Chemistry微信公眾號,及時了解CCS Chemistry發表的最新傑出研究成果。

中國化學會

Chemsoc

原標題:《CCS Chemistry | 醒醒,蛋白質!用於腫瘤靶向治療的酶促級聯反應新策略》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腫瘤治療之:靶向胺基酸代謝
    在腫瘤中常見ASS1缺乏,導致腫瘤細胞獲取血清中的精氨酸。因此,血清中精氨酸的快速消耗可作為癌症治療的新策略。精氨酸脫亞胺酶(ADI)和Arg1等可以分別通過將精氨酸轉化為瓜氨酸和鳥氨酸來耗盡血清中的精氨酸,產生抗腫瘤活性。ADI和Arg1介導的抗腫瘤機制包括:誘導細胞周期停滯、細胞凋亡、自噬和抑制血管生成。
  • 朱濤:腫瘤幹細胞靶向治療的新靶點及新策略的研究
    在2014腫瘤轉化醫學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朱濤教授分享了腫瘤幹細胞靶向治療的新靶點及新策略的研究。朱教授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長期從事腫瘤分子病理及分子靶向治療的研究,發表SCI論文近60篇,篇均影響因子>5,論文他引總數超過2000次,H-index=24,朱教授此會議視頻已上傳至行雲學院以供交流學習。
  • 天津大學仰大勇課題組:生物合成蛋白質分子影像探針用於腫瘤靶向...
    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教授課題組在生物材料領域國際權威期刊《Biomaterials》上發表生物合成蛋白質分子影像探針用於精準腫瘤成像的最新成果
  • 肺癌治療新思維:靶向腫瘤衍生外泌體免疫治療
    TEX作為生物標誌物及肺癌治療生物標誌物作為機體特定生理或生物狀態指標,可用於區分正常或致病狀態以及治療反應。生物標誌物可能是癌症進展,復發風險或治療療效的預後和預測性標誌物。大量研究表明外泌體可能是肺癌「液體活檢」的生物標誌物。
  • 錢程:靶向腫瘤幹細胞治療癌症的新策略
    上海2015年5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 5月8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5腫瘤幹細胞轉化醫學論壇"在上海好望角大飯店隆重開幕。來自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生物治療中心的錢程教授參加了此次論壇,並分享了題為"靶向腫瘤幹細胞治療癌症的新策略"的精彩報告。
  • 蛋白質修飾與腫瘤研究
    除了一些傳統的磷酸化和泛素化,硝基化、乙醯化、SUMO化引發關注外,還有一些修飾策略,如PEG化修飾、脂質體化、糖基化,這些複雜的調控作用在眾多慢性疾病(退行性疾病、代謝性疾病、腫瘤、心血管、內分泌等)以及一些炎症等中都起到關鍵調控作用。通過對蛋白質修飾的調控和反調控可能給眾多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契機。生物谷整理了一些蛋白質修飾在癌症方面的研究。
  • 用於腫瘤靶向治療的聚糖代謝標記
    用於腫瘤靶向治療的聚糖代謝標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3 17:02:38 哈佛大學David J.
  • 高學雲/趙麗娜建立人工金屬酶靶向癌細胞DNA的高效腫瘤診療新方法
    近日,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高學雲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研究中心研究員趙麗娜課題組合作,完成銅團簇人工金屬酶高效穩定催化活性的機制剖析,並建立人工金屬酶以癌細胞DNA為靶點的高效腫瘤診療新方法。
  • 胰膽管腫瘤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進展
    在ASCO20虛擬教育項目中,教育課程「超越化療治療胰膽管腫瘤:靶向和免疫治療策略」,聚焦這些探索的新途徑,以及如何根據患者疾病的分子特徵量身定製可以改善預後的治療策略。 BTCs的靶向治療 Rachna T.
  • ACS Central Sci:研究開發腫瘤靶向治療新策略
    2019年6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保留正常細胞是癌症化療的核心挑戰。如果科學家能在腫瘤中放置一個"歸航信標",他們就能吸引這些藥物,並減少藥物對健康細胞產生的副作用。現在,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一種水凝膠,當注射到小鼠腫瘤附近時,可以招募藥物來縮小腫瘤,副作用也更少。
  • 子宮內膜癌的靶向治療
    由於該病通常早期即表現為陰道異常流血,容易得到及時的診斷,經過全子宮雙附件切除+淋巴結切除的標準治療後,再加上必要時的術後輔助放療或化療,多預後良好。但是,儘管手術、放化療手段在不斷提高,但復發性或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預後仍較差,治療上也面臨更少的選擇,中位生存期僅7~10個月,新的治療方式亟待發掘。對
  • CCS Chemistry |高分子鍵合阿司匹林,活性氧響應助力腫瘤免疫治療
    促瘤型炎症是腫瘤的十大基本特徵之一,是影響腫瘤發生、發展、轉移和免疫逃逸的重要微環境因素。環氧合酶-2(COX-2)及其下遊產物前列腺素E2(PGE2)在促瘤型炎症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是調控腫瘤微環境的重要靶點之一。
  • 一文讀懂:腫瘤分子靶向治療的機制
    隨著腫瘤分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已經應用於臨床,在腫瘤內科治療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認可。但靶向治療目前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其臨床應用仍然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總結,深入了解腫瘤的靶向治療分子機制有助於加深靶向治療的認知並幫助臨床的決策和治療。
  • Cancer Research:白血病靶向治療新策略 小分子抑制劑將有大用途
    (圖片來自medlive)2015年11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了一種能夠特異性靶向組蛋白乙醯轉移酶
  • 婦科腫瘤靶向藥物治療的現狀
    片中提到的伊馬替尼Imatinib(格列衛,Glivec),是針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胃腸道間質瘤的分子靶向藥物。靶向治療,顧名思義就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明確的致癌位點設計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後特異性選擇致癌位點或針對特定的病變部位,在目標部位蓄積或釋放有效成分,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在提高藥效的同時抑制毒副作用,並減少對正常組織、細胞的傷害。
  • 一種基於氟化高分子個性化腫瘤疫苗構建策略用於術後腫瘤免疫治療
    治療性疫苗引起的抗腫瘤細胞免疫反應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理想。開發更有效的腫瘤治療性疫苗載體是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當務之急。,用於術後腫瘤免疫治療。F-PEI通過利用氟烷鏈獨特的疏水和疏油化學特性,將是一種獨特的抗原載體和免疫佐劑,可用於構建預防和治療型納米疫苗。利用F-PEI包裹腫瘤細胞膜的能力,將F13-PEI與切除腫瘤的癌細胞膜簡單混合,即可製備出個性化的抗腫瘤疫苗。
  • 新靶點,新藥物,新策略!2020肺癌靶向治療最新進展盤點
    因此肺癌的靶向藥研發及上市一直是所有癌症裡最多的,靠著一代一代的靶向藥活過五年十年的肺癌患者已經數不勝數。對於肺癌患者來說,這是一個充滿奇蹟的時代!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為大家整理了目前肺癌治療的最新進展及已獲批的藥物治療,供大家參考。
  • 通過間接靶向相關途徑靶向治療KRAS突變腫瘤為治療實體腫瘤帶來希望
    靶向治療新方案 根據早期臨床試驗初見成效的結果,與KRAS相關的信號轉導途徑的靶向成分可能是治療某些含有KRAS突變的癌症的長期解決方案,這些腫瘤曾經被認為是不可治癒的靶點。
  • 中國人類蛋白質組學研究新突破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題:「發現肝細胞癌精準治療潛在新靶點!」——中國人類蛋白質組學研究新突破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 陳芳、胡喆  近日,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再傳喜訊!我國科學家通過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誌上線發表了關於早期肝細胞癌蛋白質組研究領域取得突破的論文,發現了肝細胞癌精準治療的潛在新靶點。
  • 同濟大學王啟剛團隊開發新材料模擬中性粒細胞溶酶體可治療癌症
    因此,酶介導中性粒細胞的活性氧(ROS)升高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腫瘤免疫治療策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氯過氧化物酶(CPO)在生物激發納米凝膠中的級聯反應可以將腫瘤組織中的活性氧轉化為次氯酸(HClO)和1O2,可以治療沒有外部能量激活的腫瘤。論文的唯一通訊作者單位是同濟大學,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吳青博士和何志剛博士,共同通訊作者是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的李濟宇教授,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王霞副教授和王啟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