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修飾與腫瘤研究

2020-12-05 生物谷

蛋白質的修飾這一領域已成為全球生物醫學界關注的焦點。除了一些傳統的磷酸化和泛素化,硝基化、乙醯化、SUMO化引發關注外,還有一些修飾策略,如PEG化修飾、脂質體化、糖基化,這些複雜的調控作用在眾多慢性疾病(退行性疾病、代謝性疾病、腫瘤、心血管、內分泌等)以及一些炎症等中都起到關鍵調控作用。通過對蛋白質修飾的調控和反調控可能給眾多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契機。生物谷整理了一些蛋白質修飾在癌症方面的研究。

SUMO化與周期節律及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正逐年上升,嚴重威脅著婦女的健康和生命,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和精神痛苦。乳腺癌的發生有多種因素,如家族史、生殖因素、生活方式、飲酒、雌激素暴露等等。其中,暴露於雌激素被認為是乳腺癌的主要原因。雌激素受體α(ERα)是乳腺癌發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調節因子,在近70%的乳腺癌中高表達。臨床上,ERα是一個良好的乳腺癌診斷和治療的生物學標誌物,也是乳腺癌治療中一個重要的靶點。因此,鑑定出對ERα具有調節功能的分子可以促進乳腺癌治療策略的發展。大連理工大學生命學院伍會健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抑制ERα的轉錄活性的一種負調控因子可SUMO化,這對闡述ERα介導的乳腺癌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具有重要意義,也為ERα介導的疾病的治療開闢了新的思路。

蛋白質泛素化研究與骨髓瘤

骨髓瘤是一種漿細胞癌症,是一種最普遍的血液癌症,大概佔所有癌症總數的1%。早些年多發性骨髓瘤的常規和標準治療方法是化療和自體同源幹細胞移植。然而隨著新的藥物靶點的發現,更多的新藥被開發用於治療骨髓瘤。包括bortezomib、thalidomide和相應的免疫調節藥物(IMiDs)。臨床研究表明,bortezomib和IMiDs聯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存活率,並用來治療經單一藥物治療後復發的患者。近期研究揭示了IMiDs用來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機制。IMiDs被發現能和CRL4A泛素連接酶的一個接頭蛋白CRBN結合,從而激活CRL4ACRBN泛素連接酶的活性來靶向並泛素化降解B細胞特異性的兩個轉錄因子IKZF1和IKZF3,而IKZF1和IKZF3對骨髓瘤細胞的存活至關重要。Bortezomib和IMiDs聯用能取得更好的臨床效果,但是bortezomib作為一種蛋白酶體抑制劑,它能抑制IMiDs所誘發的IKZF1/3降解,理論上抑制IMiDs的作用。所以這就存在一個矛盾。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倉勇教授實驗室研究中發現當CRBN不和CRL4A泛素連接酶結合時,它本身是不穩定的,能被另一個泛素連接酶SCFFbxo7泛素化降解。所以在骨髓瘤細胞中,bortezomib能穩定CRBN的水平,使更多的CRBN與CRL4A泛素連接酶結合,促進IMiDs所誘發的IKZF1/3的降解,從而產生對骨髓瘤細胞的協同抑制作用。對蛋白質泛素化的深入研究為臨床上更好地使用bortezomib和IMiDs達到最大化的治療效果提供了機制上的框架指導。

硝基化蛋白質組學及其在腫瘤研究中的應用

蛋白質酪氨酸硝基化是一種化學性質穩定的氧化損害的標誌物,該修飾主要由體內亞硝酸鹽途徑產生,也可以由髓過氧化物酶和其它過氧化物酶反應途徑產生。硝基化產生於生理條件下、富集於病理條件下、參與氧化還原系統,並且該修飾可通過酶和非酶機制而逆轉。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詹顯全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蛋白質酪氨酸硝基化不僅是氧化應激的生物標誌物,而且也通過調節和改變蛋白質的功能參與多種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如腫瘤、心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等。

據悉,在即將舉行的"2016(第二屆)蛋白質修飾與疾病研討會"上,以上三位專家也將參與,此外,此次會議還邀請其他一些國內外專家圍繞蛋白質修飾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闡述蛋白質修飾的過程調控以及對疾病發生與發展的影響。更多詳細內容,敬請期待!(生物谷Bioon.com)

相關會議推薦

2016(第二屆)蛋白質修飾與疾病研討會

會議時間:2016.05.27-2016.05.28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6promd/Index.shtml

相關焦點

  • 蛋白質修飾組學促進腫瘤標誌物研究——腫瘤標誌物大會成功召開
    來自全國各高校、醫院的臨床研究人員相約西安。大會分為新型腫瘤標誌物前沿論壇、腫瘤標誌物與分子靶向治療前沿論壇、腫瘤免疫治療前沿論壇、腫瘤外泌體前沿論壇等多個論壇。各科研工作者針對不同的研究領域,論述其在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對於腫瘤學研究的新技術主要集中在外泌體、腫瘤標誌物篩查、蛋白質組學、CTC/CtDNA等方面,這些新技術和方法已經走進臨床,具備實用價值。
  • 蛋白質修飾研究現狀與未來
    蛋白質的糖基化修飾、磷酸化修飾、乙醯化修飾、泛素化修飾、亞硝基化修飾等,是蛋白在生物代謝過程中的重要裝備,對研究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蛋白質的正確的修飾對於蛋白降解也非常重要,從而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循環。在很長時間內蛋白質修飾與降解的研究並未引起足夠重視,近年來由於對蛋白修飾重要性的重新定位,導致了疾病相關的蛋白修飾蛋白組學研究的迅速崛起,可以預期在未來的3-5年時間內國際上將會產生大量的疾病相關的蛋白修飾譜蛋白組研究成果,並最終導致大量新的疾病標誌物和疾病特異藥靶蛋白的發現。大量研究成果在路上,而更多的研究發現擺在眼前,我們來盤點一下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有哪些。
  • 科學網—關注蛋白質修飾研究最新進展與應用前景
  • 關注蛋白質修飾研究最新進展與應用前景—新聞—科學網
  • 蛋白質修飾研究的最新篇章
    (蛋白修飾3d示意圖) 蛋白質修飾研究進展基於翻譯後修飾蛋白質的不均一性及相對豐度低的特性,翻譯後修飾蛋白質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現有的蛋白質組學技術體系包括電泳譬如,傳統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研究主要依賴於基於特異性抗體的免疫檢測技術或放射性標記技術。這些方法對研究由單一位點翻譯後修飾介導的細胞信號轉導過程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於上述技術存在操作要求高、特異性抗體製備周期長等缺點,很難實現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大規模檢測。
  • 2015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論壇圓滿落幕
    蛋白質的修飾與降解,和生命活動以及各種人類疾病密切相關,這一領域已成為全球生物醫學界關注的焦點。蛋白質的糖基化修飾、磷酸化修飾、乙醯化修飾、泛素化修飾、亞硝基化修飾等,是蛋白在生物代謝過程中的重要裝備,對研究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蛋白質的正確的修飾對於蛋白降解也非常重要,從而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循環。
  • 年終盤點:2018蛋白質修飾研究的現狀與未來
    蛋白質翻譯後修飾(PTM)包括磷酸化、甲基化,乙醯化等。蛋白質表達受基因組和表觀遺傳學的調控,並且在表達以後還需要經過不同程度的修飾才能發揮所需要的功能,PTM研究至關重要。下面讓我們看看2018年蛋白質修飾領域有哪些重要研究。
  • 程金科: 蛋白質SUMO修飾與炎症
    2015年6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6月4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5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論壇"在上海波斯特大酒店隆重開幕來自科研及醫療領域的科學家及醫生學者們共聚一堂,對蛋白質修飾與降解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交流探討。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程金科教授作為第一個演講嘉賓,圍繞著"蛋白質SUMO修飾與炎症"帶來了精彩的演講。程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SUMO修飾通過改變靶蛋白的位置與活性,以及與其他蛋白質幾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而成為了蛋白質調控的一種新的機制。
  • 特殊蛋白的修飾或能有效減緩腫瘤的生長
    BRAF蛋白在很多類型癌症發生中都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包括黑色素瘤,如今研究人員發現,BRAF能被生長因子所激活,隨後刺激下遊蛋白表達,進而促進癌細胞生長、侵襲和生存;然而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是非常清楚BRAF如何參與到與促炎性因子釋放的信號的交流過程中去,這些促炎性因子能被腫瘤周圍環境的免疫細胞所釋放。
  • Cell子刊|蛋白質糖基化修飾表徵高級別漿液性卵巢癌進程
    後基因組時代,利用蛋白質組學及蛋白質修飾組學技術,全面分析包括卵巢癌在內的多種腫瘤組織、腫瘤細胞蛋白質組成成分、表達水平與蛋白質修飾狀態的動態變化,不僅幫助科學家尋找到了多種用於腫瘤早期篩查的特異腫瘤標誌物,而且還為研究腫瘤耐藥相關蛋白及機制、揭示腫瘤新型治療靶點帶來了嶄新的思路。
  • #流程大放送# 蛋白質修飾分析流程
    由mRNA表達產生的蛋白質需要經過蛋白質翻譯後的化學修飾,即蛋白質修飾,來完成蛋白質的特定功能。
  • 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定位研究取得進展
    蛋白質在發生翻譯後修飾後,理化性質會發生顯著改變,從而實現了蛋白質功能的指數級擴增。
  • Nat Commun:特殊蛋白的修飾或能有效減緩腫瘤的生長
    2019年5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BRAF蛋白在很多類型癌症發生中都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包括黑色素瘤,如今研究人員發現,BRAF能被生長因子所激活,隨後刺激下遊蛋白表達,進而促進癌細胞生長、侵襲和生存;然而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是非常清楚BRAF如何參與到與促炎性因子釋放的信號的交流過程中去,這些促炎性因子能被腫瘤周圍環境的免疫細胞所釋放。
  • 水生所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組學研究獲進展
    蛋白質的翻譯後修飾,如磷酸化、乙醯化等,是調節蛋白質生物學功能的關鍵步驟,是蛋白質動態反應和相互作用的一個重要分子基礎,也是細胞信號網絡調控的重要靶點。由於翻譯後修飾蛋白質在樣本中含量低且動態範圍廣,其研究極具挑戰性。近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研究員學科組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組學及其功能方面展開了深入的研究並取得了系列進展。
  • cell:蛋白質磷酸化修飾+全外顯子捕獲測序技術的低成本研究策略
    前言蛋白質磷酸化修飾是生物體內最重要的共價修飾方式之一。蛋白質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這一可逆過程調節著包括細胞增殖、發育、分化、信號轉導、細胞凋亡、神經活動、肌肉收縮及腫瘤發生等過程在內的所有生命活動。全外顯子捕獲測序(WES)技術以其相對較低的成本而受到大多數研究者的青睞。
  • 中外專家紀念蛋白質SUMO修飾發現20周年 —新聞—科學網
    日前,第八屆「泛素、類泛素蛋白質修飾研究與應用進展」國際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舉行。
  • 蛋白質的甲基化修飾
    蛋白質的甲基化(methylation)是指將甲基酶促轉移到蛋白質的某個殘基上,通常是賴氨酸或精氨酸,也包括組氨酸、半胱氨酸和天冬醯胺等。蛋白質的甲基化是一種普遍的修飾,在大鼠肝細胞核的總蛋白提取物中,大約2%的精氨酸殘基是二甲基化的。
  • 新研究揭示亞硝基化修飾調控哺乳動物蛋白質合成的速度與精確性
    人基因組編碼38種氨基醯-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 aaRS),負責細胞質與線粒體兩套蛋白質合成系統。aaRS催化tRNA的氨基醯化反應保證蛋白質合成的速度,催化編校反應保證蛋白質合成的精確性。蛋白質合成的速度與精確性受營養、環境、病原體感染等因素的調控。
  • 代謝物在蛋白質修飾組學及細胞生長信號中的調控作用
    2020年7月20日,腫瘤及代謝疾病信號轉導領域著名學者,德國海德堡大學及德國癌症研究中心教授Aurelio A.,一些代謝物也可以通過非酶促反應修飾蛋白質。與修飾過程不同的是,代謝物修飾蛋白質則必須依賴酶功能,其中,HDACs和SIRT是負責去乙醯化作用的酶[2]。實際上,無論是乙醯基轉移酶亦或是去乙醯化酶,都能調控除乙醯化修飾之外的PTMs。
  • ...Chemistry | 醒醒,蛋白質!用於腫瘤靶向治療的酶促級聯反應新策略
    細胞和活體層次蛋白質的功能調控對於研究蛋白質參與生命過程的化學機制,發展蛋白質生物治療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在疾病靶向治療中對蛋白質活性的選擇性控制是蛋白質療法的一個重要難題。特別是,能夠選擇性地控制蛋白質活性,使其在被外源性刺激或惡性細胞微環境(內源性因素)「激活」之前保持「惰性」,這種技術非常有限。因此,研究設計功能蛋白質的可控激活新策略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