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素、類泛素蛋白質研究國際會議 |
關注蛋白質修飾研究最新進展與應用前景 |
本報訊(記者黃辛 通訊員楊靜)日前,第八屆「泛素、類泛素蛋白質修飾研究與應用進展」國際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舉行。在蛋白質SUMO修飾發現20周年之際,來自美國、法國和中國等國的200餘位專家學者圍繞泛素與類泛素蛋白質修飾研究最新進展,以及它們在人類健康中的應用與前景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與研討。
「泛素、類泛素蛋白質修飾研究與應用進展」國際大會是該領域頂級會議,每兩年召開一次。本次第八屆大會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聯合舉辦,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陳國強和安德森癌症中心愛德華·葉擔任共同主席。
「通過控制泛素化酶的活動,能調整蛋白質泛素化的過程以及腫瘤的發生、發展。」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在會上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進展。2004年,正是由於發現了經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這一重要生理過程,阿龍·切哈諾沃等人分享了諾貝爾化學獎。
泛素、類泛素蛋白質其實是修飾類蛋白質。「在科學界看來,尤其是泛素修飾蛋白質的發現,具有非凡的開創性意義。」交大基礎醫學院院長程金科稱,正是通過它們的修飾,讓蛋白質發展出很多新的功能,生命現象也正通過這樣的修飾方式呈幾何級擴增。
《中國科學報》 (2016-11-03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