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常規檢驗診斷報告模式專家共識

2020-11-28 醫脈通

本文經《中華醫學雜誌》社有限責任公司授權,僅限於非商業應用


作者: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


尿液分析是臨床常用的檢驗項目之一。通過尿液常規試驗、特殊試驗、早期腎損傷試驗、腎功能試驗等檢驗,有助於泌尿系統疾病的篩查、診斷與分期、鑑別診斷及療效觀察,對全身陛疾病如內分泌或代謝異常、黃疸等篩查或鑑別診斷均有重要意義。尿液常規檢驗包括理學檢查、化學檢查及有形成分檢查,這三者結合應用對泌尿系統疾病的篩查、診斷與鑑別診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制定尿液常規檢驗診斷報告模式的目的 


隨著實驗室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尿液常規檢驗已發展為全自動幹化學、全自動有形成分和顯微鏡檢查三大部分,極大提高了尿液分析的效率,具有快速化和自動化的優勢,為臨床快速診斷與監測相關疾病提供了條件。然而,目前各臨床實驗室尿液常規檢驗的報告模式不盡相同,絕大多數報告僅停留在檢測報告水平,尤其是對有形成分蘊含的信息挖掘不充分;此外,尿液檢查受許多因素的幹擾,且多種檢查方法之間帶來了結果的差異,這些影響和差異在傳統的檢測報告中無法體現,導致臨床醫生對檢驗結果的解讀不到位,可能對診療過程產生影響。為此,本文在參考、借鑑各種國內外診斷性報告模式專家共識刮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目前各大醫院實驗室的工作特點和情況,初步制定了尿液常規檢驗診斷報告模式專家共識,旨在提高尿液常規檢驗診斷水平,對促進檢驗與臨床的溝通有重要意義,也為臨床實驗室各級人員書寫報告提供了依據。 


二、尿液常規檢驗診斷報告的模式 


尿液常規檢驗包括尿幹化學分析、全自動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以及人工顯微鏡檢查。有些實驗室人工顯微鏡檢查還包括尿液紅細胞位相檢查,可以一併放人報告中。完整的尿液常規檢驗診斷報告內容主要包括檢驗相關的信息、檢測結果和檢驗診斷/結論,具體內容要求如下。


(一)檢驗信息 


1.醫囑信息:(1)患者信息:姓名、性別、年齡、病歷號、病房、病床床號;(2)樣本類型:例如隨機尿、晨尿、定時尿(24 h或8 h)等;(3)申請醫師、申請科室;(4)臨床診斷:例如腎病症候群等;(5)申請檢驗項目。 


2.檢測信息:(1)標本:編號、採樣時間、接收時間、檢測時間;(2)檢測方法:尿幹化學分析、全自動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人工顯微鏡檢查、尿紅細胞位相檢查等;(3)檢驗者、報告醫師、報告時間;(4)檢測實驗室的名稱、地址。 


(二)技術要求 


尿液的標本採集和轉運等環節對於檢測結果影響很大,詳細要求本文不再贅述,參見行業標準等文獻。 


(三)檢測結果 


1.檢測數據:以表格形式列出數據,至少應包括序號、檢測項目、結果、參考區間及異常提示(一般以上下箭頭表示)和報告單位等。 


2.文字表述:不能簡單以數據表達的檢驗結果,例如形態學檢驗等,應以文字表述,但不做結果評價。 


3.檢測圖像:一些對診斷有影響的關鍵檢測圖像應列出,例如尿液管型和白細胞增多的顯微鏡照片、紅細胞位相圖等,提供1~2張典型視野圖片,或者一定數量的數字圖像分析的形態學圖片,作為檢驗診斷的重要依據。 


(四)檢驗診斷/結論 


一般是基於檢驗信息、檢測結果等做出的診斷、解釋和建議等,必要時還需要與臨床溝通後才能做出結論。 


1.檢驗診斷的類型:尿液常規診斷大多數不能給出具體疾病診斷,多數為某種狀態如變形紅細胞尿、白細胞增多等,但是可以在此基礎上給出提示性信息。如果根據目前檢測結果還不能做出檢驗診斷,可以描述結果,並結合臨床進一步檢查,定期觀察或複查等。


2.檢驗診斷的內容:包括診斷的疾病名稱、類型或亞型,或提供對臨床診治有價值的其他信息,例如進一步檢查的項目等。 


3.檢驗診斷的討論:即從實驗室角度,對報告結論的評價,尤其是存在某些可能的影響因素時;如果因檢查方法引起結果的差異,應在此進行解釋,必要時給出建議。對於少見、疑難或不典型病例的檢驗診斷結論的支持點、不支持點以及建議等。 


4.報告籤發資質:報告籤發者應具有一定資質,例如崗位資質培訓合格者、執業醫師資質等。報告應有檢驗者和報告醫師共同籤名。檢驗者應由有經驗的檢驗技師或醫師完成檢測;報告醫師一般應由有執業醫師資質的檢驗醫師籤署。由於多種原因,有的臨床實驗室暫無執業醫師,在過渡期可由有經驗的高年資技師暫時替代,但應創造條件儘快培養執業檢驗醫師上崗。 


(五)報告模板


尿液常規檢驗診斷報告見附件1,2。


附件1:尿液常規檢驗診斷報告模板1


附件2:尿液常規檢驗診斷報告模板2


來源:中華醫學雜誌 2017年5月16日第97卷第18期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模式專家共識
    因此,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應該明確、簡潔、準確可靠,並具有充分的解釋、可信性和權威性。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分子診斷專家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對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模式進行了研討並達成以下共識。一、基本要素1.題目與格式: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應具有醒目的題目,明確標示出檢驗的靶標。
  • 尿常規——滿視野的紅細胞報告竟是陰性
    作者 | 侯兵兵 李小樂 齊文峰尿常規是檢驗科工作中最基礎的三大常規之一,其報告審核對於檢驗人來說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就是這個小小的尿常規也會使檢驗科的一些「老司機」翻了車。本次案例遇到一個尿沉渣鏡下見滿視野的紅細胞可是出具的報告竟是陰性的結果。
  • 【841-1】質譜分析在遺傳代謝性疾病臨床檢驗診斷中的應用
    GC/MS技術目前主要用於分析尿液中100~300種代謝成分, 對30~130多種異常代謝病診斷線索的有無進行篩查。該分析結果一部分非常接近於臨床診斷, 一部分需要藉助臨床其他檢查和分子生物學檢測確認診斷, 還有一部分是對臨床疾病的異常代謝組學的解釋。因此, 對該結果的使用和理解需結合遺傳代謝性疾病專家的意見、臨床患者資料及用藥資料綜合進行[15]。
  •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
    指南·標準·共識│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兒童心肌病精準診治協作組《中國實用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兒童及青壯年心臟性猝死
  •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發布!丨指南共識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發布!與成人不同,嬰幼兒及兒童HCM病因複雜,臨床表現呈高度異質性。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兒童心肌病精準診治協作組組織相關專家共同制定了《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
  • 急診檢驗能力建設與規範中國專家共識(2020)
    考慮到就診患者多以不適主訴症狀就診,急診疾病種類繁多,本共識匯總了急診醫師診治的最常見症狀和相關疾病,根據診療需求建議開展必要的急診檢驗項目。本共識旨在為規範急診檢驗建設,提高急診檢驗服務臨床能力提供指導,並將根據急診醫學和檢驗醫學的發展而進行修訂。
  • 國內首個NSCLC二代測序技術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出爐!
    目前國外已發表了多個NGS檢測技術指南,包括《二代測序診斷指南》、《基於二代測序的腫瘤panels驗證指南》等。我國近年來也發表了多個NGS專家共識,包括《臨床分子病理實驗室二代基因測序檢測專家共識》、《臨床基因檢測報告規範與基因檢測行業共識探討》、《二代測序技術在腫瘤精準醫學診斷中的應用專家共識》、《二代測序技術在血液腫瘤中的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等。
  • 專家共識:急性中毒的分級與診斷_急性中毒_分級_診斷_醫脈通
    2016年11月份,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國毒理學會中毒與救治專業委員會發布了《急性中毒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醫脈通小編將急性中毒的分級與診斷相關內容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點擊進入下載頁面>>>急性中毒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急性中毒是指人體在短時間內接觸毒物或超過中毒量的藥物後,機體產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及其臨床表現。
  • 解析2014最新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專家共識
    為適應HbA1c臨床應用發展的需要,提高HbA1c的測定質量,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等多家機構和醫院的檢驗學與臨床專家根據我國HbA1c檢測現狀、結合國內外相關理念共識和研究進展、經廣泛徵求意見制定了《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析、解讀,供相關同仁參考。
  • 前庭神經炎診治多學科專家共識發布,共識要點一覽!
    本共識旨在綜合國內外關於前庭神經炎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成果以及國內多學科專家的臨床經驗,為前庭神經炎的臨床診治提供規範化的標準,以期規範和促進前庭神經炎的診療工作。本文其中的共識的要點進行總結。基於病理學及影像學研究證據,本共識建議使用前庭神經炎,不再使用前庭神經元炎和其他名稱,未明確診斷前可先納入急性前庭症候群的診斷範疇。 共識二:VN 是常見的急性前庭症候群,任何年齡、任何季節均可發病,30~60歲多發,無性別差異。
  • 撒「一泡尿」即可驗出膀胱癌,廣東醫院國內首創尿液DNA甲基化診斷...
    記者從中獲悉,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國內首創尿液DNA甲基化診斷技術,該技術只要患者的尿液便可進行檢查,對癌細胞檢查的敏感性高達90%以上,該技術尤其適合極早期影像看不清或扁平病灶的膀胱癌,或者懷疑上尿路腎盂輸尿管腫瘤的病人,同時膀胱癌手術後需要定期膀胱鏡檢查的病人也能使用,從而減少活檢的痛苦。
  • 對臨床診斷死亡標準的初步共識
    一個不算十分令人震驚的事實是,世界各地的醫生對死亡的標準尚未達成共識。 現在,有關機構正在磋商,期望推出臨床死亡認定的一般標準。最後,他們推出了一份報告。 鑑於不同文化在法律,宗教和道德價值觀上的多樣性,任何一份報告都不太可能把所有相互矛盾的觀點整合在一起。這也不是研究人員第一次尋求醫學死亡的普遍定義。
  • 專家共識 | 發熱伴肺部陰影鑑別診斷
    近日,由我國呼吸科相關專家組成的「發熱伴肺部陰影鑑別診斷共識專家組」,發布了《發熱伴肺部陰影鑑別診斷專家共識》。對於發熱伴肺部陰影的患者,本共識建議按以下步驟進行分析和診斷。(二)肺炎嚴重程度的評價目前常用的評分系統有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重症肺炎診斷標準、CURB-65、CRB-65、PSI、SMART-COP及IDSA/ATS重症肺炎診斷標準等。可根據條件選擇使用,本共識推薦用CURB-65。
  • 中國熱射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9)
    實驗室檢查儘早完善血尿便常規、臟器功能評價指標、凝血功能指標、炎性指標、感染指標、電解質、心肌損傷標誌物、橫紋肌溶解標誌物、動脈血氣指標等檢測,必要時進行血培養。如表1所列。6.診斷與鑑別診斷6.1診斷目前,國際上關於熱射病的診斷仍缺乏統一標準,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做出臨床診斷。參考文獻,結合國內救治現狀,本共識建議的診斷標準如下:病史信息:①暴露於高溫、高溼環境;②高強度運動。
  • 科學家僅利用1毫升尿液就能診斷出多種類型癌症!
    2018年1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名古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納米線設備,該設備能通過對尿液進行測試來實現對癌症的檢測;細胞間能通過一系列不同的機制來互相「交流溝通」,其中有些機制是我們所熟知的,比如在動物之間,捕食威脅能夠有效驅動去甲腎上腺素的產生
  • 急診檢驗的生物安全、TAT、結果一致性、質量管理如何保證?
    2020年1月,為規範急診檢驗的建設、提高急診檢驗服務臨床的能力,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與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國人民解放軍急救醫學專業委員會共同發布了《急診檢驗能力建設與規範中國專家共識》。該共識針對急診檢驗能力建設給出了4個方面、共計19條建議,幫助急診檢驗更好的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 冠狀動脈痙攣症候群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向定成 曾定尹 霍勇代表《冠狀動脈痙攣症候群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 尿常規的檢查報告怎麼解讀?
    【尿常規的檢查報告怎麼解讀?】酸鹼度:正常尿液為弱酸性、也可為中性或弱鹼性,主要取決於飲食、藥物及疾病的種類和病情的變化等。偏低多見於糖尿病性酸中毒、飢餓、嚴重腹瀉、呼吸性酸中毒、發熱等,偏高多見於劇烈嘔吐、尿路感染等。比重:正常尿液比重在1.015至1.025之間,嬰幼兒尿比重偏低。尿比重的高低反應腎臟的濃縮功能。
  • 精準為先,競速有道-急診檢驗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應用
    為進一步規範急診檢驗建設,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和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共同制定《急診檢驗能力建設與規範中國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就急診檢驗的資源、質量管理和流程優化、危急值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建議,並匯總急診常見症狀和疾病,根據診療需求給出開展必要急診檢驗項目的建議。
  • 肺癌篩查專家共識,搶「鮮」看!
    為了提高中國肺癌的診治效果,減少發病率和死亡率,中華醫學會特意編寫了《肺癌篩查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為肺癌的防控體制提供借鑑與指導。為了避免過度診斷,我們可以在篩查後使用常規CT或HRCT進行鑑別性診斷;第三,胸部CT不會增加醫療費用。」 PET-CT檢查在肺癌的診斷、分期、治療評價中都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已經有小型臨床試驗表明,PET-CT檢查對惡性結節的特異性高達91%,陽性預測值90%,陰性預測值為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