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經炎診治多學科專家共識發布,共識要點一覽!

2020-11-30 醫脈通

前庭神經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急性前庭症候群,由於目前前庭神經炎的診斷治療缺乏統一、規範化的標準,患者在急性期常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臨床幹預,導致病情遷延。本共識旨在綜合國內外關於前庭神經炎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成果以及國內多學科專家的臨床經驗,為前庭神經炎的臨床診治提供規範化的標準,以期規範和促進前庭神經炎的診療工作。本文其中的共識的要點進行總結。

 

共 識一:迄今為止,國際上尚缺乏VN 的診斷標準及臨床實踐指南,且VN 命名混亂,導致目前臨床上針對此病的診斷治療缺乏明確和統一的標準。基於病理學及影像學研究證據,本共識建議使用前庭神經炎,不再使用前庭神經元炎和其他名稱,未明確診斷前可先納入急性前庭症候群的診斷範疇。

 

共識二:VN 是常見的急性前庭症候群,任何年齡、任何季節均可發病,30~60歲多發,無性別差異。但由於目前的流行病學數據較少,對該疾病的認識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研究選擇偏倚等原因,此病的臨床發病率可能被低估。

 

共識三:現有證據多提示VN 是由潛伏於前庭神經節的HSV-1再激活引起,炎性反應及繼發的骨性通道對腫脹的前庭神經的壓迫損害是VN 最可能的發病機制。前庭上下神經所屬的骨性通道的解剖學差異及其他因素導致了前庭上神經更易受累。

 

共識四:大部分VN 為單相病程,急性起病,持續性眩暈、不穩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前庭症候群,不伴聽力和其他局灶性神經系統受累的症狀和體徵。臨床自然病程可分為急性期及恢復期,不同時期的患者常具有不同臨床表現。在VN 的診斷中,應重視對起病初期的病史追溯,同時也要重視對自發性眼震、甩頭試驗、搖頭試驗、閉目直立試驗、閉眼原地踏步試驗及OTR三聯徵的體格檢查。

 

共識五: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可儘早選擇相應的前庭功能檢查,以便進行個體化的精準診斷,制定前庭康複方案,並進行預後評估。除了雙溫試驗、vHIT和VEMP等前庭功能檢查外,應常規進行聽力學檢查,同時可進行OTR 和轉椅等檢查。常規頭顱MRI檢查主要在於排除中樞結構性病變,在條件允許時,可進行多模式腦部功能影像學檢查,有助於評估中樞代償情況,為預後評估提供依據。

 

共識六:VN 大部分為前庭上神經炎和全前庭神經炎,且兩者臨床表現類似,而前庭下神經炎臨床罕見,同時考慮到一些前庭功能檢查的可靠性問題,尤其是VEMP 檢查的局限性,建議臨床只作VN 診斷,各種亞型VN 診斷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建議VN 的診斷標準如下:

(1)急性、首次、持續性眩暈發作,伴噁心、嘔吐和姿勢不穩;(2)無聽力下降及其他局灶性神經系統症狀和/或體徵;(3)單向水平為主略帶扭轉的自發性眼震,伴或不伴輕微上跳成分,眼震符合亞歷山大定律,患側甩頭試驗陽性;(4)相關輔助檢查提示單側前庭神經功能減弱,如患側vHIT增益降低伴糾正性掃視,患側雙溫試驗反應降低,患側VEMPs異常,患側OTR 等,純音聽閾檢測示聽力正常(或明確聽力損害與本次疾病無關);(5)除外其他疾病,必要時進行頭顱影像學檢查。

 

共識七:診斷VN 應注意與其他疾病進行鑑別,包括但不限於後循環梗死(小腦後下動脈和小腦前下動脈梗死)、伴眩暈的突發性耳聾、迷路炎以及發作性前庭疾病的首次發作如前庭性偏頭痛等。對於存在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患者,診斷VN 應特別注意與後循環梗死鑑別,HINTS三步法具有重要的鑑別診斷價值。

 

共識八:對VN 的藥物治療尚缺乏高質量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基於目前的研究結果及專家的臨床經驗,治療建議如下:(1)急性期可限制性使用前庭抑制劑,原則上不超過3d;(2)推薦使用增強前庭代償的藥物如倍他司汀和銀杏葉提取物EGb761,使用療程應貫穿急性期和恢復期與前庭代償時間相匹配;(3)急性期推薦短期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對於恢復期患者不推薦激素治療,不推薦抗病毒治療;(4)推薦儘早開始個體化的前庭康復鍛鍊;(5)應重視患者教育。

 

共識九:大部分VN 患者預後良好,復發率低,需關注VN 患者的遠期預後影響因素,尤其是精神心理和視覺依賴;推薦儘早常規進行眩暈殘障量表、抑鬱/焦慮量表等精神心理評估和視覺依賴等多維度評估,對於高危患者應儘早進行心理幹預和針對性的前庭康復治療。

 

 

醫脈通整理自: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眩暈專業委員會中國卒中學會卒中與眩暈分會. 前庭神經炎診治多學科專家共識. 中華老年醫學雜誌2020年9月第39卷第9期.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自然流產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0年版)
    為進一步規範SA尤其是RSA的診治,本刊組織了多學科包括婦產科學、生殖免疫學、生殖醫學、風溼免疫病學以及循證醫學專家,根據2008年、2016年中國發布的RSA診治共識、2011年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師協會(Royal College of Obstericians and Gynaecology,RCOG)、2012年美國生殖醫學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 PLD不良反應中國專家共識權威發布 | 袁芃教授詳解共識要點
    PLD不良反應中國專家共識權威發布 | 袁芃教授詳解共識要點
  •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發布!丨指南共識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發布!與成人不同,嬰幼兒及兒童HCM病因複雜,臨床表現呈高度異質性。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兒童心肌病精準診治協作組組織相關專家共同制定了《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
  • 共識| 中國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瘤免疫和靶向治療專家共識(第二版)發布
    神外前沿訊,在《中國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瘤免疫和靶向治療專家共識》之後(詳見:中國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瘤免疫和靶向治療專家共識 正式發布),《中國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瘤免疫和靶向治療專家共識》(第二版)即2020版也於近日在中華醫學雜誌上全文發布。
  • 膿毒症並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診治急診專家共識發布_膿毒症_彌散性...
    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雜誌編輯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在參考相關指南與共識及近年發表的相關研究基礎上制定《膿毒症並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診治急診專家共識》。點擊進入指南下載頁面>>>膿毒症並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診治急診專家共識膿毒症並發DIC的早期識別與診斷國際上多採用積分系統對DIC進行診斷和分期分型,
  • 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解讀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青年委員、慢阻肺學組委員、感染學組秘書,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分會感染工作委員會委員、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呼吸分會感染學組副組長、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基層呼吸聯盟副主席,上海慢阻肺聯盟副主席,主攻方向
  • TMB專家共識發布|腫瘤突變負荷檢測及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專家共識一:TMB 一般是指特定區域內體細胞非同義突變的個數目前已有多款NGS 測序儀獲國家NMPA 批准用於臨床基因檢測,不同實驗室可依據樣本量、時效要求選擇不同測序平臺。報告內容除重點描述TMB 計算原則和數值外,還應針對癌種的免疫治療意義進行解讀;同時還需系統評估Panel 檢測的各種驅動基因突變情況,以全面解患者的腫瘤生物學特徵,建議應用分子腫瘤診治專家組模式(MTB)進行臨床輔助決策。
  • 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英文版)簡介
    文章作者: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 蔡柏薔《國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雜誌》(InternationalJournal of COPD)2014年第9期發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
  •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
    指南·標準·共識│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兒童心肌病精準診治協作組《中國實用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兒童及青壯年心臟性猝死
  • 肺癌篩查專家共識,搶「鮮」看!
    為了提高中國肺癌的診治效果,減少發病率和死亡率,中華醫學會特意編寫了《肺癌篩查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為肺癌的防控體制提供借鑑與指導。 王琪教授 在2019年國際呼吸病暨美國胸科學會聯合會議(ISRD-ATS)上,來自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王琪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關於《肺癌篩查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
  • 羅婷教授解析《2018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為進一步規範和優化OFS在早期絕經前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修訂了最新版的《2018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後簡稱「2018中國OFS共識」)。 共識解析要點1 明確藥物OFS的獲益人群 專家觀點 中高危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接受OFS的內分泌治療,低危患者推薦他莫昔芬單藥治療。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
    14日,上海)在2020年CSCO即將到來之際,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血管靶向治療專家委員會及非小細胞肺癌專家委員會主導撰寫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以下簡稱《共識》)在上海正式發布。
  • 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診治專家共識(2020)
    因此,本共識旨在通過回顧相關文獻和指南、整合專家意見,制定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診治專家共識,不涉及急性血栓性疾病和創傷性凝血病的診治。  一、常見病因和機制  專家意見1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在急診和 ICU較常見,需要及時明確診斷和分析病因。
  • 國內首個NSCLC二代測序技術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出爐!
    我國近年來也發表了多個NGS專家共識,包括《臨床分子病理實驗室二代基因測序檢測專家共識》、《臨床基因檢測報告規範與基因檢測行業共識探討》、《二代測序技術在腫瘤精準醫學診斷中的應用專家共識》、《二代測序技術在血液腫瘤中的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等。然而,現有指南通常側重檢驗科室的技術參數標準,尚缺乏可指導NGS檢測在實體瘤臨床診療路徑中應用的指南或共識。
  • 《婦科惡性腫瘤聚乙二醇化脂質體多柔比星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線上...
    由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CSGO)組織編寫的《婦科惡性腫瘤聚乙二醇化脂質體多柔比星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近日線上發布        謝幸介紹了共識修訂背景,並表示:「醫學的發展離不開指南共識的推動。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組織專家,通過大量搜集、閱讀、採用全球的循證證據,充分結合國內專家的臨床實踐,經過討論後形成本共識,更符合中國國情。
  • 7月盤點:一文速覽腫瘤領域指南共識
    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21210 婦科惡性腫瘤聚乙二醇化脂質體多柔比星(PL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婦科惡性腫瘤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以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最常見,
  • 權威共識丨心肌炎等免疫治療不良反應應如何診治
    2020 年 11 月 14 日,在廣州召開的中國腫瘤學大會整合腫瘤心臟病學分會場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臨床、影像、藥學、病理等多個學科的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心肌炎監測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的隆重發布。
  • 多烯磷脂醯膽鹼又雙叒叕獲國內外多部肝病指南及專家共識推薦
    2019年,俄羅斯發布了《藥物性肝損傷(醫師臨床指南)》,該指南由俄羅斯肝臟研究協會、俄羅斯胃腸病學會聯合制定發布,這是繼美國、中國、歐洲之後第4個藥物性肝損傷臨床指南。 除了國外的指南,2019年,多部國內指南或專家建議也對多烯磷脂醯膽鹼做出了推薦,包括《抗結核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2019)》
  • 2019年抗結核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發布!|指南共識
    2019年抗結核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發布!|指南共識 2019-07-09 來源:醫脈通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