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醫二院給醫院志願者送襪子 這是為什麼?·都市快報

2020-12-03 杭州日報

提醒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方序 魯青

本報訊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華東醫藥、都市快報,早幾年前聯合成立了名叫「廣濟之舟」的志願者隊伍,這支志願者隊伍在杭城的醫療圈裡蠻有名。

前天,浙醫二院血管外科專門為這些可愛的志願者舉辦了義診活動,還每人送一雙襪子。這倒是新鮮事,為什麼血管外科的醫生要送志願者襪子呢?

血管外科診療範圍涵蓋了頸動脈、胸腹主動脈、腎動脈、髂動脈等動脈靜脈疾病。血管外科陳兵主任說,送的不是普通的襪子,而是彈力襪。主要是因為志願者長時間站立,有些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很容易發生靜脈曲張,穿上彈力襪,剛好可以用來預防靜脈曲張。

不是醫用彈力襪,穿上腿只會更腫

這彈力襪,前兩年就流行了。不過不是因為它的醫用效果,而是有女明星認為,穿上它有瘦腿效果,又叫它「瘦腿襪」。網絡傳聞,蔡依林穿了三年瘦腿襪,連睡覺都不脫。

陳兵主任不贊同這個觀點,他說,網上流傳的瘦腿襪,並不都是醫用的彈力襪,不正規的彈力襪,起不到效果。

如果是正宗的醫用彈力襪,穿上可以瘦腿嗎?

醫用彈力襪屬於醫療器械,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的網頁上能查詢到批號。醫用彈力襪即醫用循序減壓彈力襪,是通過從踝部到大腿遞減的壓力梯度來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向心臟回流,是下肢靜脈曲張以及下肢靜脈功能不全治療過程中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也是下肢靜脈高壓的有效預防手段。

「醫用彈力襪可以減輕下肢的水腫問題,但是要減少腿部脂肪,這是不可能的。」陳兵主任說。

如果不是正宗的醫用彈力襪,沒有遞減的壓力梯度,不利於靜脈血的回流,反而會加重肢體的腫脹。所以大家在網上購買的瘦腿襪,不是醫療器械,更沒有瘦腿效果。

久坐久站的人可以穿醫用彈力襪

在醫療器械商店,醫用彈力襪價格基本在兩百元以上。

陳兵主任說,醫用彈力襪雖說是醫療器械,有些健康人也建議使用。

比如需要長期站立、久坐不動的人,就像「廣濟之舟」的志願者、營業員。還有一些白領會坐上兩三個小時,一天下來,如果發現按腳踝處,按下去皮膚不能立即回彈,說明下肢腫脹,就最好穿醫用彈力襪了。

還有長時間坐在活動空間狹小的飛機或大巴上,也最好穿這個襪子。

另外,孕婦、肥胖,導致下肢靜脈高壓、有腫脹表現的人群,也建議穿。

除了這些普通人群,有下肢靜脈曲張家族史者、偏癱或外科手術後需長期臥床患者、惡性腫瘤患者等深靜脈血栓高危者,也需要穿。

有下肢靜脈血栓的患者,手術後也建議穿,可減少靜脈血瘀滯,幫助下肢靜脈血回流,消除術後下肢腫脹,防止術後復發,建議長期穿用。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不能穿彈力襪

正規的醫用彈力襪怎麼穿?

首先,睡覺的時候不用穿,應該在起床時穿上,晚上睡覺平臥後可將彈力襪脫下,不要24小時穿。

選擇合適的醫用彈力襪,醫用彈力襪的壓力分為三級(1級:預防型;2級或3級:治療型)。

1級適用於工作中長期站立或靜坐的人群;孕婦、體型肥胖者或經常長途旅行人群;沒有明顯水腫的輕度靜脈曲張患者;術後或長期臥床患者預防靜脈血栓。

2級適用於伴有輕度或明顯水腫的靜脈曲張患者、靜脈曲張外科手術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患者。

3級適用於嚴重的深靜脈血栓後遺症患者。

怎麼穿也有講究,先把襪子反折到踝部,然後穿戴好足部,再把襪子反折部分向小腿處拉伸穿戴完畢。有些彈力襪有配套的足套,可以先將足套穿戴好。

還有一些人,千萬不能穿這個襪子。比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穿彈力襪後可能加重下肢缺血;還有皮膚急症炎症期或潰瘍活動期的患者。

相關焦點

  • 浙醫二院成最大無痛內鏡中心 做腸鏡不痛也不尷尬了
    浙江在線03月29日訊浙江省最大的無痛內鏡中心,今天在浙醫二院掛牌成立,中心總面積達2000平方米。  跟傳統內鏡檢查不同,跟科室「各自為戰」的模式不同,新成立的內鏡中心有一個統一的「上級組織」——麻醉手術科,而且囊括了所有的內鏡檢查,胃鏡、腸鏡、氣管鏡、膀胱鏡、宮腔鏡等,都可以集中在這個地方完成。
  • 水質檢測筆網上熱賣 浙醫二院檢驗結果不靠譜
    錢江晚報記者也在淘寶上買了一支TDS水質檢測筆,並聯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浙醫二院」)檢驗科,對TDS水質監測筆的測試效果進行實驗。最終的檢測結果顯示:即便是含有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水,用TDS水質檢測筆檢測仍屬「理想飲用水」——這樣的檢測筆你可千萬不能相信啊!
  • 海醫二院承辦中國醫院高峰論壇器官移植分論壇
    石炳毅教授致辭 海醫二院院長王毅教授致辭其中,器官移植分論壇由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承辦。 2019中國研究型醫院高峰論壇圍繞「智能醫學·創新轉化」主題,舉辦了1個主論壇、24個分論壇,旨在通過多視角、多領域、多途徑探討現代醫學科技創新發展之路,共同分享國內外最新前沿醫學知識和管理經驗。
  • ·都市快報
    浙醫二院項美香教授: 看看你植入的是不是磁共振兼容起搏器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魯青 本報訊 前兩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收治了一位68歲的骨折患者,骨科醫生很為難:要做磁共振檢查,可患者3年前裝了心臟起搏器。
  • 省人、浙一、浙二、邵逸夫醫院等今天開展第二批次醫務人員新...
    1月7日,根據接種工作安排,省人民醫院、浙醫一院、浙醫二院、邵逸夫醫院及其他在杭省級醫院開展了第二批次醫務人員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圖:新冠疫苗)「不要劇烈運動、不要喝酒……」登記、接種、留觀,下午兩點,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完成新冠疫苗接種,他直言沒有不適的感覺。
  • ·都市快報
    昨天,我們特地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楊蓓蓓教授,以及負責聽力測試的雷雲秋醫師、曹宇醫師,給我們做了一次「連續聽歌1小時後,聽力前後對比」的實驗。 戴上頭戴式耳機在街頭逛了一小時 耳朵對4000赫茲聲音辨識度略有下降 《戴耳機聽音樂1小時,聽力下降20分貝》這篇報導,是由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的一個欄目組製作的。
  • 浙醫四院院長陳亞崗:以均質化服務理念 打造人文特色醫院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院長陳亞崗接受了中國義烏網的獨家專訪,具體探討均質化醫療的核心內涵,以及浙醫四院的人文情懷。問:請您介紹一下醫院的整體情況。答:浙醫四院是由浙江大學與義烏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一家醫院,所有的建設是由義烏市政府來完成,所有的管理、包括學術團隊的管理都是由浙江大學來支持。
  • ·都市快報
    快報這條微信7天閱讀量超過118萬 記者 董呂平 這兩天,一條《10歲娃只看了一眼就永久失明!別讓孩子再玩這個東西了!》一直在微信朋友圈熱傳。這條消息在都市快報官方微信公眾號刊出一個星期,閱讀量已經超過118萬,而且還在不斷上升。 微信說的是武漢的事。
  • 浙醫二院:尿液裡提取幹細胞,有助於白內障診治
    這幾天,王寧利、謝立信、趙堪興、黎曉新、趙家良等全國各地的眼科大咖,受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委、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之邀,難得地齊聚在了西湖邊。與會的還有來自美、日、韓的專家們,有的是上周剛參加完蘇州全國眼科年會就馬不停蹄趕來杭州。這麼多專家,都是為祝賀浙二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而來。同時,他們也帶來了國內外最前沿的資訊。
  • 廣醫二院戰疫記 | 信息化助力,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力量
    廣醫二院於1月27日開通網際網路醫院發熱門診免費在線諮詢服務,是廣州較早針對疫情開展線上問診服務的醫院。由於是針對發熱門診的諮詢服務,第一批參與的醫生以感染科、呼吸科為主,後來增加了其他的內科醫生如心血管、內分泌科醫生。
  • 38歲壯小夥發燒咳嗽不當回事 9天後呼吸衰竭住進了浙二ICU
    記者昨天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了解到:1月下旬至今,浙醫二院急診ICU(解放路院區)接診了8例甲流重症患者,最大的89歲,最年輕的23歲;1月24日至2月13日,浙醫二院綜合ICU(濱江院區)接診了13例甲流重症患者,最大的86歲,最年輕的40歲。
  • 浙醫二院:喝酸奶低脂低蛋白飲食 可預防大腸癌
    感冒季節,有些人容易生病,有些人安然無恙,大家都會說這和身體抵抗力有關,也就是免疫力。去年,《科學》雜誌把生物治療腫瘤作為當年生物醫學10大進展之一,而生物治療的關鍵也是免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外科、浙大腫瘤研究所的黃建教授團隊,聯合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嚴峻教授,用四年時間對醫院百餘例大腸癌病人進行研究發現:一種叫γδT17的核心細胞可以促進腫瘤的免疫抑制,讓人體對腫瘤的免疫力下降,幫助腫瘤細胞強大。而且,還澄清了大腸癌中白介素17的主要來源γδT17細胞,具有明顯的科學意義。
  • 武漢好人圈志願服務隊為「福心蘭姐」志願者送醫贈藥獻愛心
    12月22日,冬至剛過,武漢好人圈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本著小愛聚溪成河,守好為民服務的初心,志願者們將一箱箱醫藥用品送到武漢福心公司修理廠一線工人們手中,給他們帶去了溫暖送去了健康。本次參加送醫活動人員有侯立新、丁君麗、劉芳、侯杏林、諶經建等。
  • 支援阜寧災區 實戰案例助醫院從容應對突發事件
    2016年6月23日14時許,江蘇省鹽城多地遭遇龍捲風襲擊,瞬時中心風力達到12級,造成這一路段的電線桿、廣告牌大量倒伏,交通中斷。大批患者及家屬湧向醫院,醫院該如何應對?重傷患者如何收治入院,並進行快速有效的搶救?一套行之有效的外部災難應急預案,是醫院面對緊急事件,忙而不亂的戰備保障。浙醫二院2014年,在震驚全國的杭州「7·5」公交車爆炸事件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下稱「浙醫二院」)先後共收治19名重症患者。
  • 人要臉樹要皮 原來是這意思·都市快報
    前日16:16,網友「渝浙兵哥」微信都市快報:在嘉興市海鹽縣澉浦鎮成校教學樓前,生長著一棵油桐樹,一個成年人無法合抱。此樹內部全空,只有約5釐米厚的外層,呈弧形狀,但枝葉茂盛,無論風吹雨打,均無任何影響。 看到此樹,給人正能量之感,取名「樹堅強」真是名不虛傳!
  • 浙醫健集團與杭州醫學院開啟校企合作新徵程
    1月6日,浙江省旅遊投資集團旗下浙江省醫療健康集團與杭州醫學院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合作籤約暨附屬醫院揭牌儀式在杭州舉行。雙方將建立產學研協作關係,通過黨建共建、學科共建、人才共建、科研共建、管理共建,實現產學融合、成果轉化、內涵提升、產業拓展、惠及民生的目標,開啟校企合作新徵程。
  • 健康周刊 | 海醫二院「創紀錄」:40小時完成10臺大器官移植術
    海醫二院「創紀錄」:  40小時完成10臺大器官移植術  海南日報訊(記者馬珂 通訊員譚瑩)「這是一場刻不容緩的大考,也是驚心動魄的40小時!」10月25日12時至27日4時,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海醫二院)剛組建兩年的器官移植團隊,一口氣順利完成了6臺腎移植手術、3臺肝移植手術和1臺小兒肺移植手術,其中小兒肺移植手術為海南省首例。  10月24日和25日,海醫二院器官移植科接連接到通知,出現三例愛心捐獻者,其中有兩例是省外捐獻者。25日,在進行本省三臺器官移植手術的同時,醫院又派出醫護人員到省外獲取移植器官。
  • 都市快報:上海杭州磁懸浮2008年有望懸浮
    都市快報:上海杭州磁懸浮2008年有望懸浮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08日06:53  杭州網--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