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阜寧災區 實戰案例助醫院從容應對突發事件

2021-01-08 健康界

2016年6月23日14時許,江蘇省鹽城多地遭遇龍捲風襲擊,瞬時中心風力達到12級,造成這一路段的電線桿、廣告牌大量倒伏,交通中斷。

據一名目擊村民回憶,短短的20多分鐘簡直就是「世界末日」。

截至6月24日8時,災害已造成98人遇難,醫院共收治傷員846人。

天不佑 天使佑

阜寧災區醫護人員連續工作超12小時

6月24日凌晨,阜寧縣人民醫院已人滿為患,部分樓層走廊裡臨時加塞了幾十張病床。據悉,目前醫院部分科室,所有醫生和護士全部到崗救治。

截止6月23日21時,江蘇省市衛生部門已調度救護車55輛、250餘車次,參與傷員轉運;共派出省級專家19名、市級專家8名。

此外,各救治醫院還成立了搶救小組,對危重病人按照"一對一"的原則,組成搶救治療小組進行全力搶救。大部分醫護人員都連續工作12個小時以上。

圖為鹽城市中醫院接收傷員情況

應急預案 讓醫院從容應對突發事件

天災人禍,無法預料。突如其來的各種緊急事件,對於所在地區的醫院而言,意味著一場生與死的較量。大批患者及家屬湧向醫院,醫院該如何應對?

重傷患者如何收治入院,並進行快速有效的搶救?一套行之有效的外部災難應急預案,是醫院面對緊急事件,忙而不亂的戰備保障。

浙醫二院

2014年,在震驚全國的杭州「7·5」公交車爆炸事件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下稱「浙醫二院」)先後共收治19名重症患者。

因此,該院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可為各家醫院在應急搶救方面,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第一時間召集醫務人員

在事發後不久,浙醫二院就接收5名嚴重燒傷的患者。與此同時,醫院333廣播系統第一時間發出通知,將醫院所有相關醫務人員召集到急救室。

騰出病房 保持病區清潔與隔離

醫院必須緊急有序安排病床,將症狀較輕的住院患者進行轉移,騰出病床和空間,為搶救做好充足準備。多數重傷患者需要進行氣管切開,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生命。醫院方面必須進行大規模環境清潔和病區隔離,從通風系統到醫院內部所有不動設備都要進行重新消毒,避免感染的發生。

物資儲備必須保證充足

大量病人湧入急診室,自然需要很多的醫務人員,那麼口罩、手套、手術衣、隔離衣、插管、呼吸機等等這些常見的各種搶救物質是否儲備充足,這是醫院事發瞬間必須思考的問題。

嚴控人員出入 做好家屬安撫工作

浙醫二院在搶救過程中,嚴格控制急診室人員的出入,只有相關醫務人員才可以進出,而且進出都要經過嚴格檢查,防治病菌的帶入和帶出,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另外,醫院必須在搶救受傷患者的同時,安排專人負責人群疏散,做好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

北京和睦家醫院

作為一家中等規模的私立綜合醫院(120張病床),北京和睦家醫院參考美國「醫院緊急事件指揮系統」,並根據自身特點,制定出的外部災難應急預案,對於中小型醫院,具有借鑑意義。

醫院緊急事件指揮系統

醫院緊急事件指揮系統(HEICS)就像一場大型軍事演習,必須有相應原則和啟動標準。

總原則:第一,此預案的目的是災難當時、任何員工或志願者,無論是否接受過災難相關培訓都可以立即根據預案資料上手工作;第二,災難發生時工作人員,尤其是臨床業務工作者是寶貴人力資源,預案保證非臨床員工負責協調勤務,臨床員工全力救治傷員、患者。

傷者小於10人的傷亡事件或處於起始階段傷亡事件,可僅由醫生執行初始反應,僅在必要時,或災難事件傷亡人數大於等於10時,將反應範圍擴大至全院員工(橙色代碼)。

災難應急指揮部和應急工具包

一個簡明、實用的「災難應急工具包」,把計劃精密周全的預案放在其中。工具包放置於急診的醫生值班室。工具包內包含了所有醫生,護理及行政協調人員有可能需要的一切指南,工具和表格,

平日員工也不需要對與罕發生的災難預案熟記,而只要知道大體的流程,以及在哪裡可以找到這個「萬能」工具包即可。

初始反應或小規模災難事件處理流程

主診醫生負責:

●取得「災難應急工具包❶」,裡面包含災難通知「電話樹」,「急診醫生行動指南」,「總值班行動指南」,「安保行動指南」。

●將「災難通知電話名錄」交給前臺接待人員(在預案中預先列出來在災難中可能需要被通知的人員以及他們的聯繫方式,在緊急情況下無需思考,便可以及時通知)。

●劃定分診區並安排護士,可能的話配一名醫生,關照重傷者,安排前來的醫生幫忙。

中大規模災難事件-橙色代碼

如果傷者數量超過10人,建議啟動全院「橙色代碼」。

此時急診科主診醫生從「災難應急工具箱」中取出「大規模災難工具包❷」。

●將2號「電話樹包」交給廣播工作人員,由此啟動「橙色代碼」。橙色代碼以及災難集合地點將在全院廣播,相關人員及志願者將會在第一時間到集合地點報到。

●根據「分診工具包」建立快捷的患者分診系統。

●將「人力資源包」交給醫院總值班,之後立即返回初始工作崗位。

醫院總值班負責:

●將「大規模災難工具包❷」帶至集合地點,並劃分區域接收工作人員。●指派一名人力資源組長、一名醫療總監、一名護理總監以及一名緊急事故指揮,共同決定採取何種規模的應急反應。如,根據各人的角色行動卡,自下而上,執行多大規模的HEICS結構。

上述每個崗位都有「角色工作內容單」,上面列出了角色名稱,任務匯報關係,角色需要的技能或特點,以及需完成的每項工作。

工作項目按照優先級分為:「第一優先」、「其次優先」、「延期處理」。任命人員根據災難規模啟動後續任命。

美國醫療救援

在應對恐怖襲擊、拯救生命、挽救損失方面,美國設置了較為先進的應急醫療救援制度,其醫療救援的措施和經驗值得借鑑。

三級醫療救援應對體系

美國的災害醫療救援體系被納入突發公共衛生應對體系之中。

美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三級應對體系,自上而下包括:CDC(聯邦疾病控制與預防系統)--HRSA(地區/州醫院應急準備系統)--MMRS(地方城市醫療應急系統)。

出現突發公共事件時,指揮系統由CDC提升到聯邦應急計劃,總統有權根據危機事態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需要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並啟動聯邦應急計劃。

HRSA主要通過提高醫院、門診中心和其它衛生保健合作部門的應急能力,來發展區域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主要負責藥物獲得、急救、運輸、信息傳遞、隔離檢疫、醫務人員培訓以及醫院系統協調。

MMRS通過地方的各個執行部門,如:消防、自然災害處理部門、醫院等部門,現場救援人員協作,確保城市在一起公共衛生危機中最初48小時的有效應對。

相關焦點

  • 阜寧龍捲風速度接近高鐵 過後預警才升級
    25日晚21點,《財經》記者在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注意到,仍不斷有救護車從阜寧災區將傷者送至鹽城。該院宣傳科一位負責人向《財經》記者表示,6月23日以來,醫院接收了100多人,醫院一樓的骨科人最多,走廊上也睡滿了傷者,「一是傷的比較重的送過來了,二是縣裡面醫院接收不下了,傷者太多。」
  • 災區黨員的「七一」——江蘇阜寧龍捲風災區見聞
    災區黨員的「七一」——江蘇阜寧龍捲風災區見聞 原標題:   7月1日,阜寧災區下起了大暴雨。  「快!趕緊帶上鐵鍬跟我走!」這可急壞了吳灘街道立新村黨總支副書記陳紅明。
  • 眾志成城闖險隘 中國成功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
    (偉大曆程)眾志成城闖險隘  ——我國成功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  今年夏初,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遭遇大旱,耕地受旱、作物受旱,昔日碧波浩渺的鄱陽湖,湖草在乾涸的湖床瘋長。近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不僅戰勝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妥善應對突發公共安全事件,還成功抵禦了國際金融危機等經濟社會領域的風浪。在危機險隘面前,「眾志成城」成為中國人最響亮的口號。  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考驗降臨華夏大地——  肆虐的非典疫情,使得那一年的春天躁動不安。成千上萬的醫務人員衝上抗擊非典的最前線。
  • 突發事件應對案例之自然災害篇
    為此,本節選取了湖南省近年來發生的一些自然災害類典型案例,以供應急管理工作人員從中學習經驗並吸取教訓,把握突發事件的規律,提高預防與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1、邵東縣「11·27」森林火災撲救的啟示2007年11月27日12:00許,邵東縣水東江鎮蓮湖山場發生森林火災。
  • 【實戰】飛機遇「雷擊」返航……這場演練17家單位攜手應對
    【實戰】飛機遇「雷擊」返航……這場演練17家單位攜手應對 2020-12-03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非典經驗:中國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標準與變化
    非典經驗:中國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標準與變化 2020-03-08 13:16:47 來源:華西都市報  |  作者:簡婷婷 劉皓洋> | 字號:A+ | A- 「非典經驗」:中國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標準與變化2002年11月16日,中國廣東首先發現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SARS)的病例。
  • 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如何應對?
    建立上下遊聯防聯控機制,是預防和應對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防範重大生態環境風險的有效保障,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近年來,相關跨省流域上下遊通過開展突發水汙染事件應對協作,在探索聯防聯控機制建設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在聯席會議、信息通報、協同處置、聯合演練等方面進行有益嘗試,發揮了積極作用。
  • 2016.6.24晚報:獨家航拍鹽城龍捲風災區
    龍捲風過後,一片廢墟  昨日(6月23日)15時前後,江蘇鹽城阜寧、射陽等地出現強雷電、短時強降雨搜狐無人機飛行大隊今晨4時抵達災區,用航拍畫面記錄了龍捲風過後的村莊和工廠。圖為鹽城市阜寧縣吳灘鎮董路村。
  • 賀國強在重慶指導抗震救災和支援四川災區工作(組圖)
    賀國強深入重慶地震災區親切看望受災群眾慰問救災人員  指導重慶抗震救災和支援四川災區工作  5月20日,受胡錦濤總書記委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繼續深入重慶地震災區,實地察看受災房屋垮塌現場,親切看望受傷群眾和遇難同胞家屬,慰問參加救援的解放軍
  • 江蘇阜寧龍捲風災區救援工作有序進行:燃起希望的「三色」
    6月23日下午,江蘇省鹽城市阜寧、射陽等地的9個鎮區遭遇強雷電、短時降雨、冰雹、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大量房屋倒塌、道路受損、人員傷亡……圖為6月24日,江蘇鹽城阜寧縣救災的工人們在搶修供電設施,為了災區能早日恢復供電,他們夜以繼日地忙碌。
  • 應對部門推諉,省政府將成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責任主體
    近日,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聯合印發的《關於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推動跨省流域上下遊加強協作,建立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值得關注的是,《指導意見》明確省級政府為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責任主體。
  •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4 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應對以下各類事件應急響應,核事故的應急響應遵照國家核應急協調委有關規定執行:    1.4.1 超出事件發生地省(區、市)人民政府突發環境事件處置能力的應對工作;    1.4.2 跨省(區、市)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    1.4.3 國務院或者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需要協調、指導的突發環境事件或者其他突發事件次生
  • 中國人壽江蘇省分公司快速應對鹽城阜寧龍捲風冰雹災害
    6月23日下午2點30分左右,鹽城阜寧等部分地區發生龍捲風冰雹嚴重災害,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人員傷亡。截至6月24日上午10點,災害已造成98人死亡、約800人受傷。   中國人壽江蘇省分公司在獲知災情發生的第一時間,省、市、縣三級公司迅速啟動應急機制。
  • 武警江蘇總隊官兵趕赴阜寧強龍捲風災區開展救援[組圖]
    武警江蘇總隊官兵第一時間趕赴鹽城阜寧龍捲風冰雹特別重大災害現場,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圖為武警官兵正在轉移受災群眾。迮方寧晨攝影中國網24日訊(通訊員 迮方寧晨) 2016年6月24日,江蘇省鹽城市。據了解,目前武警江蘇省總隊第一支隊、淮安支隊、泰州支隊、徐州支隊、 連雲港支隊、揚州支隊、醫療小分隊共計超過1200名官兵已抵達災區。截至24日中午,武警官兵已經成功搜救群眾53人,勸離危房群眾21戶,疏散群眾100餘人。23日下午,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射陽縣部分地區突發龍捲風冰雹嚴重災害,多個鄉鎮受災,造成大量民房、廠房、學校教室倒塌,部分道路交通受阻。
  • 鹽城龍捲風已致98人遇難 "厚德"阜寧愛心湧動
    人民網鹽城6月24日電(是鍾寅 馬燾燾 陳天源) 6月23日14時許,江蘇鹽城市阜寧縣、射陽縣部分地區突發龍捲風冰雹嚴重災害,多個鄉鎮受災,造成大量民房、廠房、學校教室倒塌,部分道路交通受阻,截至目前,已造成98人遇難,醫院收治傷員846人。
  • 江蘇阜寧龍捲風救援72小時紀實:大愛匯聚希望重生
    災後72小時,阜寧大不一樣:受災百姓得到了妥善安置,再也不必害怕隨時可能到來的風雨。生活用品供應充足,處處可見的解放軍、消防員、志願者、醫護人員。抬眼望去,一面面紅旗迎風飄揚,預示著重生的希望。在阜寧隨處可見解放軍的綠、消防員的紅、志願者的藍,在當地百姓心裡,這正是燃起他們希望的「三色」。  龍捲風發生後,江蘇省公安消防部隊鹽城、淮安、連雲港、揚州、徐州、南京等6個消防支隊和公安消防部隊士官學校的官兵680人第一時間到達災區,在吳灘、碩集、新溝、陳良、溝墩、板湖等6個鎮連夜開展搜救。
  • 江蘇鹽城龍捲風災區下周有雨 工廠危化品已轉移
    6月23日15時前後,江蘇省鹽城市阜寧、射陽等地出現強雷電、短時強降雨、冰雹、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局地遭龍捲風襲擊,造成大量人員傷亡。23日晚8點,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緊急啟動國家Ⅲ級救災應急響應,國家減災委秘書長、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率領由民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衛生計生委等5部委組成的國務院工作組連夜趕赴災區,指導和幫助地方開展抗災救災工作。
  • 突發:阜寧遭遇龍捲風+暴雨+冰雹三重襲擊 傷亡慘重
    最新消息:據江蘇省民政廳報告,今天(23日)15時前後,江蘇省鹽城市阜寧、射陽等地出現強雷電、短時強降雨、冰雹、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局地遭龍捲風襲擊,據初步統計,強對流天氣造成因災死亡78人,因災受傷近500人,其中重傷近200人。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應急...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推進突發事件應對工作規範化、制度化、法治化。加強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科學水平和指揮能力,避免發生次生衍生災害事件。各類突發事件的分級標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在相關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中予以明確。1.4 分級響應與響應分級突發事件應對遵循分級負責、屬地為主,分類應對、協調聯動的原則。當突發事件超出事發地人民政府的應對能力時,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提供支援或組織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