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江蘇省鹽城市阜寧、射陽等地的9個鎮區遭遇強雷電、短時降雨、冰雹、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大量房屋倒塌、道路受損、人員傷亡……圖為6月24日,江蘇鹽城阜寧縣救災的工人們在搶修供電設施,為了災區能早日恢復供電,他們夜以繼日地忙碌。李薇攝
圖為整裝待發的消防員。李薇攝
圖為江蘇鹽城阜寧縣被龍捲風侵襲的工廠滿目瘡痍,武警交通救援團隊正在一片瓦礫間進行搜救工作。李薇攝
從現場救援到群眾安置,從電力搶修到通信恢復,從醫療衛生到民政保障……在災難發生後的第三天,江蘇阜寧的一切救援工作仍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行走在這裡的廢墟之上,記者已看到初生的希望。
在碩集鎮計橋村的村口,記者遇到了計貴祖一家,他們正忙著給房頂砌瓦片,一家三口,分工有序,忙上忙下。「修完屋頂,房子就可以住人了。受災不重,自己有能力就自己弄。」樸實的話中,記者似乎感受到了萬鈞之力。不遠處,幾戶受災不是很嚴重的家庭,也都忙著修葺房屋,磚石瓦礫之間,已有幾間修葺完好的屋子,讓這個飽受災難的地方,多了幾分生機。
沿途走來,隨處可見解放軍的綠、消防員的紅、志願者的藍,在當地百姓心裡,這正是燃起他們希望的「三色」。
江蘇省軍區某炮兵團的排長吳毅峰,原本計劃月底休假回家訂婚,接到上級的救災命令後,主動請纓,前去執行任務,帶領全排在一天內為十幾戶百姓搶救回了糧食與錢物。連雲港公安消防支隊特勤中隊代副中隊長吳承兵,23日晚上8點半開始,就帶著隊員們營救傷員,疏散群眾。由於道路泥濘難走,他便背著老人們走出危險區,行進過程中,樹枝劃傷了他的臉,他卻渾然不覺。南京藍天救援隊隊長肖俊率領的救援隊趕到災區時,已是24日凌晨1時,顧不上休整,所有人即刻投入救援。說起他們的故事,老百姓的言語中充滿著感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如今,這座小城正匯聚著人間的大愛。
夜幕降臨,設在阜寧縣碩集中心小學內的受災群眾安置點亮起了燈光,發電車提供的電源照亮了吃盒飯、拿藥品和躺在室內草蓆上休息的群眾。正在現場的碩集社區主任劉為清介紹,目前,碩集中心小學的12個教室成了252名受災群眾的臨時居所。社區衛生院的醫生5人一組,輪流到安置點值班。
今夜的阜寧大不一樣:受災百姓得到了妥善安置,再也不必害怕隨時可能到來的風雨。蚊香、雨傘、飲用水等生活用品供應充足,處處可見的解放軍、消防員、志願者,讓群眾安心放心。抬眼望去,一面面紅旗迎風飄揚,預示著重生的希望。(記者 鄭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