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3歲華裔兒童骨髓移植手術成功 家人謝捐獻者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27日電 據馬來西亞《光明日報》報導,馬來西亞去年7月患上罕見血液病的楊簾蒽,成功接受骨髓移植手術。

  楊簾蒽於兩天前剛過生日,他成功接受骨髓移植手術後,身體機能恢復情況良好,目前已經從加護病房轉入普通病房。

  大眾捐獻助手術

  楊簾蒽的求助新聞備受各界廣泛關注,他去年7月被醫生證實患上罕見的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症(MDS),在大眾的捐獻下,終於在3月6日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大山腳瑤池金母慈善基金會主席蔡瑞豪26日到梳邦再也醫療中心探望簾蒽,同時向其母親黃渼棋及院方了解簾蒽的狀況。

  簾蒽是在大年初二(2月20日)入院,當天上午10時,他的中心靜脈導管(CVC)發炎及發燒,整個人陷入不舒服的狀態,於是家人趕緊把他送入醫院接受治療。

  當時他的情況不理想,醫生曾告知家長擔心他的狀況無法荷負進行骨髓移植。一星期後,即2月27日,簾蒽轉入加護病房接受觀察。

  在進行骨髓移植前夕,簾蒽的血小板突然增加至330處於正常的水平,於是能夠在原定的3月6日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來自中國臺灣的骨髓在3月6日晚上11時一抵達醫院後,醫生即為簾蒽進行手術,把骨髓輸送至簾蒽血液中。隔日(7日)清晨5時完成後,簾蒽繼續在加護病房接受觀察。

  感謝骨髓捐贈者

  母親黃渼棋說,簾蒽在手術後出現一些狀況,肝脾腫脹及黃疸,慶幸有醫護人員的照顧及簾蒽意志力堅強,目前他的白血球有增加的現象,骨髓也在正常操作中,不過仍不能掉以輕心,必須細心照顧他。

  「簾蒽有今日重生的機會,我們要感謝許多人,包括骨髓捐贈者、捐血人士及熱心的捐款人。雖然與這名來自中國臺灣的骨髓捐贈者素不相識,希望通過報章向她表達謝意。」

  蔡瑞豪欣慰手術成功

  蔡瑞豪說,看著簾蒽手術成功,一步步走向健康,臉上也有了笑容,令他感到非常欣慰,尤其社會大眾的齊心捐助下,讓簾蒽能在黃金時期找到對的骨髓,以及籌集手術費用進行移植手術。

  他說,該會26日上午再移交2萬令吉給院方,至目前該會共發放了116,878令吉60仙。據了解,簾蒽接下來每周必須到醫院複診兩次,每次複診必須打補針,而一支補針需要6000令吉。至於何時能夠停止打補針,則依情況而定。

  來自甘榜勿剎的楊簾蒽是在去年5月發燒難退後入院檢查,在轉換幾間醫院檢查後,7月證實患上了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症。家人無法承擔龐大的手術費用,惟有向大山腳瑤池金母慈善基金會求助。

相關焦點

  • 貧血女童手術前骨髓捐獻者失聯 弟弟降生配型成功
    昨日,原本是範明豔4歲女兒王嬌(化名)進行骨髓幹細胞移植手術的日子,但在大約一周之前,骨髓幹細胞捐獻者突然失聯,拯救女兒的希望破滅。不過,為了救女兒,範明豔在尋找捐贈者的同時,也於去年懷了二胎,並在今年5月產下了一名男嬰。如果姐弟間幹細胞配型成功,那么女兒的生命將重獲希望。  下午5:30,配型報告單的結果出來:配型成功!
  • 安徽首例省內對接骨髓捐獻者 今日上午成功手術
    程友勇,今年35歲,是安徽馬鞍山的一名公司職員。28日上午8時,他躺在安徽省立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的床上,開始接受造血幹細胞捐獻。如果手術順利,當天救命骨髓會以最快速度交接給安慶的患者所在醫院,而他也成為安徽第2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也開啟了安徽「省內對省內」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與接收的先河。
  • 幹細胞捐獻者手術前反悔 母親抽骨髓救兒
    大一學生吳志輝身患白血病,幸運地與中華骨髓庫兩名捐獻者配型成功,就在他已經做完預處理(經化療摧毀自身免疫力和造血功能)準備手術時,兩位捐獻者一個反悔一個未同意捐獻。為了挽救命懸一線的吳志輝,醫院決定抽取他母親的骨髓和造血幹細胞進行手術,但由於兩人配型屬半相合,隨之帶來的風險和康 復費用大幅增加。
  • 男子手術前遭骨髓捐獻者悔捐 其母親隨後頂替
    昨天上午,當20歲的吳志輝體內緩緩注入母親吳瓊玲的骨髓時,他並不知道原本同意的捐獻者臨時悔捐。  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吳瓊玲匆忙做了體檢和術前準備,由於她自身和吳志輝的配型屬於半相合,手術的風險和費用都要比完全配型要增加許多。  在空軍總醫院做完手術後,母子二人狀態均良好。
  • 骨髓移植前遭悔捐,6歲男童命懸一線 臍帶血救助絕處逢生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今年3月,軒軒不明原因地發燒感冒,並發展到肺部感染,在哈爾濱醫院被查出得了急性髓系白血病,而且是高危型,轉到北京兒童醫院,再次確診了病情。在病魔和死神面前,生命是那麼渺小那麼無助……骨髓移植術前遭毀捐愛心臍帶血燃起新希望在轉到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進行治療期間,本來骨髓配型已經成功,但在接受治療前夕,遭遇了骨髓捐獻者的悔捐,軒軒命懸一線,全家人陷入了絕望……面對骨髓移植無望,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醫生團隊及時調整了治療方案,使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聯合父親半相合外周血來挽救軒軒的生命。
  • 兩名骨髓捐獻者臨陣反悔 白血病大學生生命告急
    微博上說,骨髓移植分兩步,全面摧毀自身免疫系統後,再進行移植,開始了就回不了頭……而已經免疫系統盡毀的吳志輝,若供體拒絕移植,兩天後將死路一條。  吳志輝的遭遇在微博上牽動了無數人的心。截至昨晚7點,@央視新聞的這條微博被轉發近7萬次,評論有15000多條。  兩個捐獻者全都臨陣反悔  吳志輝22歲,是福建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學生。
  • 臨近手術倆哥哥拒給妹妹移植骨髓?回應稱擔心對身體有傷害
    妻子患病等待骨髓移植近日,範林俊和妻子的遭遇引發廣泛關注,在熱傳的一篇文章中,範林俊妻子王愛身患重病,配型成功可以進行骨髓移植的王愛的兩個哥哥,卻在關鍵時刻放棄捐獻。據範林俊介紹,他和妻子王愛都來自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王愛今年27歲,兩人已經結婚6年,目前育有一個5歲的孩子。
  •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義大利呼喚骨髓捐獻者
    如果你想送出一份獨特的禮物,請加入骨髓捐獻者協會Admo,送上一份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禮物吧!對許多疾病(白血病、淋巴癌、骨髓癌和其它血液疾病)來說,骨髓移植是患者唯一的存活機會。然而,患者的親友當中只有兄弟姐妹才可能提供合適的骨髓,否則只能坐以待斃。目前義大利骨髓捐獻者協會擁有50萬會員,2019年新增近5萬會員,約280個會員為他人捐贈了骨髓,其中80例挽救了國外患者的生命。
  • 骨髓移植的應用和誤區
    二者的目的都是為了採集和移植造血幹細胞,種植到患者體內,維持其造血及免疫功能,但骨髓移植需要在麻醉的狀態下採集骨髓750ml -1000ml左右,給供者帶來了一定的痛苦和不便。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與骨髓移植相比,現在運用造血幹細胞"動員"技術,只需採集分離約50-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採集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後,血液可回輸到捐獻者體內。
  • 7歲女孩骨髓移植失敗,再次手術前問媽媽:「我是不是會死掉?」
    「詩雅從中華骨髓庫找到了全相合的供者,但移植沒有成功。這次移植是我和她配型,雖說是半相合,可我們都抱著很大的期望。詩雅生病後,家裡各方面都陷入混亂,唯獨救她這個信念最堅定,從沒有動搖過。」2014年1月22日,當時1歲半的詩雅因肺炎感染住進陽春市婦幼保健院。入院時,詩雅的血紅蛋白過低,醫生進行了緊急輸血搶救。度過危險期後,醫生建議陳婷婷帶詩雅到廣州大醫院進一步診治,夫妻倆一刻也不敢耽誤,就奔赴廣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經檢查,小詩雅被確診為重型地中海貧血。圖為小詩雅的診斷書。詩雅確診後,一家人帶著她開始了漫長而又艱辛的輸血求醫路。
  • 女子急需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的兩個親哥反悔,丈夫跪求嶽父
    據範林俊介紹,他和妻子王愛都來自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王愛今年27歲,兩人已經結婚6年,目前育有一個5歲的孩子。今年3月份,妻子王愛再次懷孕。本應是一件喜事,但令兩人沒想到的是,今年7月,懷孕3個月的妻子開始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隨後,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的診斷下,王愛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為更好治療,範林俊帶著妻子來到了北京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接受治療。
  • 骨髓捐獻者的悔捐權也應成為風險防控點
    今年3月,她終於等來了一次徹底治癒的機會,在中華骨髓庫中,有人和她配型成功,且答應捐獻。然而,在欣欣住進廣州市兒童醫院「移植倉」,為這次手術接受了6天化療之後,供髓者中途「悔捐」。(4月3日《南方都市報》) 骨髓移植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一種,能重建患者正常造血與免疫系統,是根治重型地中海貧血病的不二之法。
  • 27歲女子需骨髓移植救命,配型成功的兩個親哥哥卻都反悔了
    妻子患病等待骨髓移植在熱傳的一篇文章中,範林俊妻子王愛身患重病。王愛的兩個哥哥配型成功可以進行骨髓移植,卻在關鍵時刻放棄捐獻。範林俊和王愛都來自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王愛今年27歲,兩人已經結婚6年,目前育有一個5歲的孩子。今年3月份,王愛再次懷孕。
  • 1/3骨髓捐獻者臨陣反悔 「入庫」要應深思熟慮
    2008年,骨髓捐獻者劉小璇上紀念郵票(資料圖)  中廣網濟南3月20日消息(記者桂園)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32分報導,中華骨髓庫山東分庫的統計數字顯示,有1/3骨髓捐獻者答應捐獻後又「臨陣反悔
  • 捐獻骨髓如同「捐命」?拯救陌生患癌女孩兩次,捐獻者告訴你真相
    但很多人對造血幹細胞的捐獻其實很有顧慮,比如和這位患者配型成功的黃偉,捐獻之前,黃偉的家人就勸他不要捐,擔心影響他的身體。在骨髓捐獻的案例中,悔捐並不少見。目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全麻或局麻的情況下進行外科手術,用針從髂骨抽取骨髓血。第二種是像抽血一樣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但比抽血難度要大一些,時間更長一些,兩種方法來說,第二種操作方便,對捐獻者風險更小,痛苦更少,所以現在絕大多數是使用第二種方法。
  • 星爺捐骨髓變老了?說說骨髓移植那些事
    目前這項技術在小鼠模型上取得了成功,今後有望成功應用於人類免疫疾病、先天性代謝疾病以及一些癌症的治療方面。第二關是採集捐贈者的造血幹細胞。目前主要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是抽取骨髓造血幹細胞,對捐獻者作全麻或局麻,通過骨髓穿刺技術,從捐獻者髂骨中抽取骨髓血,對供者傷害較大。
  • 骨髓移植真的那麼恐怖嗎?
    就在移植手術的當天,配型成功的二哥和三哥突然改變主意,不同意給身患白血病的妹妹捐獻骨髓了。丈夫範林俊在醫院門口跪求嶽父和小舅子們被拒。可磕破頭卻換來親人的轉身,妻子也錯過了最佳的移植時期。事情傳到網絡上後,不少網友被這對苦命夫妻打動,提供捐助,也有網友看不下去,譴責女方家人。
  • 骨髓捐獻者臨捐時反悔,網友熱議:「這是殺人!」
    對於6歲的欣欣來講,  她也希望發生的這一切只是虛驚一場。  出生僅70天,女孩欣欣被確診為重型地中海貧血,6年來,這個農村家庭靠著每15天一次的輸血維持著她的健康,如果想要根治,只有一種辦法——骨髓移植。
  • 妻子骨髓移植當天兩哥哥反悔,骨髓捐獻真的對身體有損害嗎?!
    >配型成功的她二哥和三哥突然反悔了,醫院門口我跪著求嶽父都沒有用。近日,騰訊新聞所報導的《妻子骨髓移植當天倆哥哥反悔》一文一經發出,立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兩位哥哥因為顧忌到捐獻骨髓對人體的害處及手術不高的成功率,在本來該移植的當天選擇了放棄捐贈。那麼,捐獻骨髓真的會對捐獻者的身體造成傷害或後遺症嗎?
  • 揭秘「神秘」的骨髓移植
    4歲女孩小雨活潑好動,平時身體很健康,去年突然總說她「腿沒勁」。父母帶她到武漢來看病,在武漢兒童醫院確診患有「高危」型白血病,病情危重,不得不剃光頭髮、堅持做化療。好在,她和14歲的哥哥配型成功,移植了哥哥的造血幹細胞後,小雨順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