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捐獻者臨捐時反悔,網友熱議:「這是殺人!」

2021-01-13 網易

  遺失的鑰匙失而復得,

  等待的愛人久別重逢,

  發生的意外虛驚一場,

  這些應該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感覺吧。

  對於6歲的欣欣來講,

  她也希望發生的這一切只是虛驚一場。

  出生僅70天,女孩欣欣被確診為重型地中海貧血,6年來,這個農村家庭靠著每15天一次的輸血維持著她的健康,如果想要根治,只有一種辦法——骨髓移植

  

  今年3月,欣欣終於等來了一次徹底治癒的機會,在中華骨髓庫中,有人和她配型成功,且答應捐獻,捐獻的日子敲定在4月2日。

  父母通過眾籌、問親借友等方式湊夠了40萬的手術費用,欣欣也為這次骨髓移植進行了6天的化療準備。

  但就在入院接受捐獻的前幾天,這名配型合適的志願者「悔捐」了。

  

  「如果我沒有見過光明,或許能忍受黑暗。」這對於小女孩一家來說,無疑是從天堂掉回地獄。

  

  網友熱議:「這是殺人」

  但也有人站在捐獻者的這方,懷疑捐獻者是不是突然發現自己身體出了問題,所以才臨時反悔。還有人說捐獻骨髓會留有「後患」,影響正常生活

  捐髓

  真的有這麼可怕?

  

  什麼是骨髓捐獻?

  是,沒錯,

  「骨髓」就是平時骨頭湯裡,

  你最愛吸的那個。

  

  但捐髓,並不是真的需要你的「骨髓」,實際上只是需要健康成人的「造血幹細胞」而已。

  「造血幹細胞」是所有血液細胞的大BOSS,它具有強大的自我複製能力,可以分化成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等各類血細胞。

  

  當這個大BOSS出現問題時,那它創造出來的造血細胞們也都變成了沒用的廢柴,各種血液病就會趁機找上門,比如欣欣的地中海貧血,還有常見的白血病等等。

  所以,想要治療這些血液病,根源還是要先決掉那些有問題的大BOSS,換一批健康的來當老闆。

  等等,聽到這裡

  是不是感覺有點懵

  為啥不直接叫造血幹細胞捐獻?

  

  這是因為,早期受技術所限,捐髓主要通過抽取骨髓來獲取造血幹細胞,於是「骨髓捐獻」這一說法一直延續至今。

  捐髓對人有害嗎?

  悔捐這件事,其實在每個國家都存在。

  真正阻礙捐髓的,多半是因為恐懼,一方面害怕捐髓過程會很疼痛,另一方面擔心捐髓會對自己身體有傷害。

  

  在臨床,目前捐髓最常用的方式是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

  在捐獻過程中,會給捐獻者注射一種叫「動員劑」的藥物,把造血幹細胞們從骨髓「趕」到血液中去,然後循環抽取、回輸捐獻者的血。

  整個捐獻過程並不是要做多大一場手術,甚至連麻醉藥都不用,全程身上就只會多幾個針眼。

  

  當然,捐獻期間除了針扎的疼痛之外,一部分人打了動員劑之後會有腰背或者全身酸痛的情況,差不多一周之後疼痛感就消失了。

  身體內的造血幹細胞被「吸走」,豈不是自己也會得血液病?

  

  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副主任劉靜湖表示:「目前全世界已有10萬多患者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到現在還沒有發現明顯對捐獻者人體有傷害的例子。」

  其實在整個捐獻過程中,從身體裡提取出去的造血幹細胞只佔身體造血幹細胞總量的5%不到。

  一般只需要10天左右,剩下95%的造血幹細胞就可以把捐出去的數量補回來,不會減弱自身的免疫功能和造血能力。

  捐還是不捐?

  在沒有親緣關係的人群中

  匹配供者的概率有多少?

  答案是:

  1/50000—1/100000

  

  在欣欣做清髓化療之前,那位捐獻者是有很多次反悔的機會的,是否真如網友猜測,他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通常情況下,如果捐獻者同意捐獻,骨髓庫會安排一次更嚴格、更高標準的配型,而這次如果成功了,將會安排捐獻者做詳細的體檢,確保能達到捐獻的健康標準。

  所以,捐獻者身體出了問題這種情況,應該是不存在的。

  

  為什麼說悔捐會對欣欣的身體帶來傷害?

  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骨髓移植手術是「清髓性骨髓移植」,也就是說患者在接受移植之前,要先把患者身體裡異常的造血幹細胞、引發疾病的壞細胞提前全部「殺死」。

  清髓相當於摧毀免疫系統,一個小小的感染都可能致命,在清髓階段悔捐,雖不承擔責任,卻是對患者家庭的重大打擊。

  

  網絡配圖

  當然,這裡並不是要去譴責這位悔捐者,或是倡導大家去捐髓,在任何時候,捐或不捐都取決於骨髓捐獻者自己。

  如果在捐髓前充分了解相關醫學知識

  並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能夠客觀、科學的看待捐髓

  是否就能避免臨到捐獻時

  才發現自己沒有準備好呢?

  後續

  欣欣遭遇「悔捐」後,中華骨髓庫迅速啟動了應急處理預案。

  目前已經尋找到了第二名高分辨配型全相合的捐獻志願者,工作正在緊張而有序地開展。

  醫生希望:別再讓孩子失望了。

  

  指導專家:血液科 王利

  文字編輯 :劉志俊

  審核校對:盧亞芳 阮喆 張夢婷

  圖片來源:部分源自網絡

  關

  注

  武漢市中心醫院血液科

  武漢市中心醫院血液科始建於1950年,是湖北省重點專學科,為武漢市市屬醫院中通過中華骨髓庫「幹細胞採集、移植準入」資格評審,具有合法開展各類造血幹細胞移植資格的機構。

  科室現有普通病房、重症監護病房和幹細胞移植部。其中幹細胞移植部能開展親緣和非親緣造血幹細胞移植(含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各種白血病、微移植治療老年白血病和惡性淋巴瘤、免疫抑制治療(ATG)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分子靶向治療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細胞免疫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其他系統腫瘤、血漿置換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診斷和治療水平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武漢市中心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幹細胞捐獻者手術前反悔 母親抽骨髓救兒
    大一學生吳志輝身患白血病,幸運地與中華骨髓庫兩名捐獻者配型成功,就在他已經做完預處理(經化療摧毀自身免疫力和造血功能)準備手術時,兩位捐獻者一個反悔一個未同意捐獻。為了挽救命懸一線的吳志輝,醫院決定抽取他母親的骨髓和造血幹細胞進行手術,但由於兩人配型屬半相合,隨之帶來的風險和康 復費用大幅增加。
  • 兩名骨髓捐獻者臨陣反悔 白血病大學生生命告急
    有資料顯示,全世界範圍內,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反悔的概率很高,美國媒體報導全美的反悔率近50%,日本學者統計亞洲志願者約60%反悔。中國血液方面的專家認為,中國的情況只多不少。  「我們這兒雖然也有人反悔,但反悔的時間都比較靠前。我們浙江省還沒有出現過病人躺在醫院無菌艙,供者到最後關頭不捐的情況。」浙江省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副主任季雲松說。
  • 1/3骨髓捐獻者臨陣反悔 「入庫」要應深思熟慮
    2008年,骨髓捐獻者劉小璇上紀念郵票(資料圖)  中廣網濟南3月20日消息(記者桂園)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32分報導,中華骨髓庫山東分庫的統計數字顯示,有1/3骨髓捐獻者答應捐獻後又「臨陣反悔
  • 骨髓捐獻者臨時悔捐不能沒有負擔
    然而,在欣欣住進廣州市兒童醫院「移植倉」,為這次手術接受了6天化療之後,供髓者中途「悔捐」。廣州救助中心隊長黃明貴也稱,供者在入院之前反悔屬於正常現象。女孩獲病「重型地中海貧血」,不能稱為「正常現象」,而供髓者臨時反悔卻是「正常現象」。兩相對比間,自然能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無奈感。當然,我們不必用惡意猜測供髓者臨時悔捐的理由,也不必用道德綁架的言論指責供髓者。
  • 骨髓捐獻能反悔嗎?
    在白血病大學生吳志輝即將進行骨髓移植手術的關鍵時刻,兩個骨髓捐獻者都臨陣反悔,退出捐獻。而已進入移植倉的吳志輝,為了手術已接受大劑量化療,免疫系統已盡毀,如中途停止手術,將面臨生命危險。無奈之下,昨天中午,吳志輝的媽媽只好頂著風險與兒子進行半相合骨髓移植,成功率只有50%。
  • 我要上觀網|志願者反悔率這麼高,「捐骨髓」真的對身體有害?
    【觀察者網 文/陳雅莉】前幾日,一則「患病妻子骨髓移植當天,配型成功的倆哥哥突然反悔,丈夫跪求嶽父」的消息引發了網絡熱議。18號,新聞裡臨時反悔的兩個哥哥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放棄捐獻骨髓是因為覺得骨髓移植25%-30%的成功率太低,以及擔心對自己的身體有很大影響。 有讀者認為這兩個哥哥太過冷血無情。
  • 男子手術前遭骨髓捐獻者悔捐 其母親隨後頂替
    昨天上午,當20歲的吳志輝體內緩緩注入母親吳瓊玲的骨髓時,他並不知道原本同意的捐獻者臨時悔捐。  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吳瓊玲匆忙做了體檢和術前準備,由於她自身和吳志輝的配型屬於半相合,手術的風險和費用都要比完全配型要增加許多。  在空軍總醫院做完手術後,母子二人狀態均良好。
  • 骨髓捐獻者和被捐者,為什麼一輩子不能見面,知道原因後讓人心寒
    有很多心有大愛的人,會選擇在死後捐獻自己的器官,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但對於器官捐獻者的家人來說,這份光榮卻是沉甸甸的,甚至難以接受的一件事。除了器官移植,最常見的移植手術還有骨髓移植。但醫院對於器官移植方面也有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規定:器官捐獻者與受捐獻者一輩子不能見面。很多人都對這個規定表示詫異?器官捐獻是好事,醫院這麼做的用意又是什麼呢?
  • 那個拒絕給妹妹捐骨髓的哥哥,出來回應了!他這麼說……
    ,一則「患病妻子骨髓移植當天,配型成功的倆哥哥突然反悔,丈夫跪求嶽父」的消息引發網絡熱議。在化療時發現,王愛的抵抗力有所下降。範林俊稱,「醫生說還是要進行骨髓移植才能更好地活下來。」就這樣,帶著一絲希望,妻子的二哥和三哥做了骨髓配型。「比較好的是,配型非常成功,應該是有10個點都對得上,而且血型也一樣。」配型成功後,範林俊又帶著妻子到了航天中心醫院,準備接受骨髓移植手術。
  • 骨髓捐贈緣何臨時反悔? 別讓捐獻行為「變味」
    由於骨髓捐贈志願者臨時反悔,點燃她生命希望的火種半途熄滅了。這讓骨髓捐贈,特別是骨髓捐贈志願者反悔的現象,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我國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有100多萬,而中華骨髓庫的庫容只有40萬,每年有3萬多人因得不到相配的造血幹細胞死於白血病。在過去4年間,全國骨髓初配成功的有2000多例,但最後成功實施的僅有270例,其中20%是因為捐獻志願者臨時反悔。
  • 6年盼來骨髓移植,最後一刻遭遇「悔捐」…女童大哭!幸好…
    但她同時表示,捐獻造血幹細胞是基於自願原則,即使對悔捐者感到憤怒,也需要理智,避免道德綁架、網絡暴力的產生,「這也是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和被捐獻者之間要實現『互盲』的原因之一」。當骨髓庫檢索到某位志願捐獻者與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患者的HLA配型相合時,骨髓庫管理中心及其分支機構的相關工作人員,會迅速與配型相合的志願捐獻者聯繫,向其說明情況,若確認該志願捐獻者的身心狀況符合繼續履行捐獻承諾時,會向其開展再動員工作,並且說明捐獻和採集方法及採集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希望其繼續履行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承諾,並予以配合。
  • 骨髓捐獻者悔捐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在6歲時,在中華骨髓庫,有人和她配型成功,然而,在女孩進入「移植倉」,化療之後,骨髓捐獻者又反悔了,當六歲的孩子聽到悔捐消息,瞬間哭了,全家人又進入了漫長的等待,孩子將面臨更大的痛苦。這樣的情形在2011年已經發生過,今日說法對雲南悔捐事件進行了報導,當時就引發了大家的討論,那麼骨髓捐獻者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本文試從現有法律及法理角度剖析事件中的法律問題。
  • 拒絕給白血病妹妹捐骨髓的哥哥 回應的原因讓人心寒
    作為一個哥哥,他的妹妹不幸患了白血病,需要他捐獻骨髓的時候,他會怎麼做?在山西有一名二十七歲的女子不幸患了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她的兩個親哥哥做了骨髓配型發現十分的成功,然而就在快要進行手術前,他的兩個哥哥突然反悔了。有人採訪他們,一個哥哥說自己身體不太好,而且他兩個孩子還小不能沒人照顧。另一個哥哥則是表示自己還未成家,不能讓身體出現問題。
  • 女子急需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的兩個親哥反悔,丈夫跪求嶽父
    近日,一則「患病妻子骨髓移植當天,配型成功的倆哥哥突然反悔,丈夫跪求嶽父」的消息引發網絡熱議。
  • 妻子骨髓移植當天兩哥哥反悔,骨髓捐獻真的對身體有損害嗎?!
    >配型成功的她二哥和三哥突然反悔了,醫院門口我跪著求嶽父都沒有用。近日,騰訊新聞所報導的《妻子骨髓移植當天倆哥哥反悔》一文一經發出,立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兩位哥哥因為顧忌到捐獻骨髓對人體的害處及手術不高的成功率,在本來該移植的當天選擇了放棄捐贈。那麼,捐獻骨髓真的會對捐獻者的身體造成傷害或後遺症嗎?
  • 中國骨髓捐獻反悔率20% 患者病情或因此雪上加霜
    新聞背景  前不久,雲南省一名骨髓捐獻者在採集幹細胞的過程中遭遇醫院機械故障,在更換醫院二次採集時反悔拒捐,受捐者因此面臨加速死亡。該事件讓骨髓捐獻者拒捐行為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成為社會熱點問題,至今爭議不休。  我國骨髓捐獻反悔率20%   中華骨髓庫已發展132萬餘名骨髓捐獻志願者,不過骨髓初配成功後,志願者的反悔率達20%。據報導,美國的骨髓捐獻志願者拒捐率曾高達近50%,日本學者統計亞洲志願者中有約60%最終拒絕捐獻,這其中的主要因素就是家庭壓力。
  • 27歲女子需骨髓移植救命,配型成功的兩個親哥哥卻都反悔了
    這幾天,一則「患病妻子骨髓移植當天,配型成功的倆哥哥突然反悔,丈夫跪求嶽父」的消息引發網絡熱議。
  • 骨髓移植最後一刻遭遇「悔捐」,6歲女孩瞬間大哭!幸好已找到另一名...
    但是,就在入院接受捐獻前一晚即3月28日,這名配型合適的志願者「悔捐」了。據媒體報導,當敏感的心心得知這個消息,瞬間哭了。但她同時表示,捐獻造血幹細胞是基於自願原則,即使對悔捐者感到憤怒,也需要理智,避免道德綁架、網絡暴力的產生,「這也是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和被捐獻者之間要實現『互盲』的原因之一」。
  • 妹妹得白血病,倆哥哥拒捐骨髓!背後的原因讓人心寒
    一位27歲的山西女子患了白血病,需移植骨髓。她兩個哥哥都配型成功了,可在臨近骨髓移植手術時,卻突然反悔。哪怕妹妹的丈夫下跪請求,他們都沒有回心轉意。難道捐骨髓真的有那麼的可怕?   不願意捐,都是怕身體垮了   事件中的一位哥哥說,他並非見死不救,而是考慮到,自己是家裡的頂梁柱,有兩個小孩,如果自己出什麼事,咋辦?   「人家說,體質好的(捐骨髓後)也沒啥,但是體質不好的,以後就經常感冒咳嗽,或者是別人得病(好得快),你就那個啥。」
  • 骨髓移植最後一刻遭遇「悔捐」,6歲女孩瞬間大哭!幸好已找到另一名全相合供者
    但是,就在入院接受捐獻前一晚即3月28日,這名配型合適的志願者「悔捐」了。據媒體報導,當敏感的心心得知這個消息,瞬間哭了。5天入院,每天接受1到2次「動員劑」(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但在入院的前一晚,即3月28日,這位捐獻者「悔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