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是不是要做移植手術才能徹底恢復?

2020-11-23 騰訊網

針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骨髓移植是治療再障的一種有效有段,甚至,很多人覺得只有做移植手術才能讓再障患者徹底恢復!那麼,骨髓移植能治好再障嗎?是否是正確的選擇?

再障是不是要做移植手術才能徹底恢復?

其實,骨髓移植常常是患者不得已的選擇

一般,病情較輕或者是慢性再障患者是不會採取骨髓移植治療的,多是藥物控制,只有病情相當嚴重,其他治療方案效果不佳的情況下,醫生才會建議考慮骨髓移植。

隨著骨髓移植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全,成功通過骨髓移植治癒再障的患者並非沒有,但再障患者想要骨髓移植,則還需「過五關斬六將」,困難重重。比如:

患者是否適合骨髓移植,能否滿足移植的條件(復發率高、難以承受預處理);

配型困難,短時間內找到完全匹配骨髓供者的可能性很小(排異低、植活率高),這也就降低了骨髓移植治療的成功率;

費用問題,移植手術的相關治療費用包括後續的護理費用非常昂貴,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

再生障礙性貧血並非惡性病,只要患者能夠儘早發現病情,積極治療,同時,結合自身病情,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恢復正常造血的希望很大,並非一定要通過移植。

本文來自病友會公眾號:xejb120

相關焦點

  • 血液病醫院治療再障,為何不選骨髓移植?
    再生障礙性疾病的治療在過去的時間裡取得了極大的改善和進步,比如骨髓移植就是常見的一種。但是,藥物治療再障還是作為該病的主導治療方式。聽說骨髓移植可以「根治」再障,為何我們治療「再障」不選擇骨髓移植治療呢?
  • 再障骨髓移植成功率有多高?
    再障應視為內科急症,尤其是重型再障,必須立即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造血幹細胞移植和應用免疫抑制劑是治療重型再障的兩種有明確療效的治療方法,應儘早採用。臨床常見由於醫師和患者對採用上述兩種措施的猶豫不決而喪失最佳治療時機,導致患者合併嚴重感染,危及生命。
  • 移植費用太高無法承受,治療再障還有什麼辦法?
    關於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很多患者會考慮骨髓移植治療,甚至認為骨髓移植是治癒再障唯一的選擇,然而,再障做骨髓移植配型很困難,成功率也不高,並且移植的相關費用也很昂貴,一般家庭無法承受。 那麼,再障患者不能骨髓移植,還能怎麼辦呢?
  • 1964年2月5日 中國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植手術獲成功
    1964年2月5日 中國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植手術獲成功2017-02-05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964年2月5日,我國成功地為一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進行了第一例同卵孿生姐妹骨髓移植手術。再生障礙性貧血(AA,簡稱再障)是一組由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不同因素所導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減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身血細胞減少為主要表現特徵。骨髓移植是對其最常見的一種治療手段。骨髓移植是指將供者的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受體(患者),以期望能夠恢復患者正常造血功能的一種治療手段,這一方法的出現為再障、白血病等血液病的治癒帶來了希望。
  • 對於再障患者來說,免疫抑制治療和骨髓移植如何選擇?
    免疫抑制劑治療和骨髓移植治療是針對重型再障患者的兩種主要治療手段,但多數患者及病屬在治療前往往會猶豫不定:到底選哪個比較好? 對重型再障患者或者是家屬而言,選擇治療方案之前,應該明確: 第一:免疫抑制治療和骨髓移植的區別 免疫抑制治療在於及早截斷或控制異常免疫,患者需要在治療之前保留足夠殘存造血功能,通過用藥,讓自身造血功能逐漸恢復正常
  • 再障病友血紅蛋白達到多少才能不輸血?
    再障病友多是由於自身造血功能障礙所導致的紅系細胞降低,但輸注血製品並不能改善造血衰竭的問題,因此再障病友很容易產生輸血依賴 血紅蛋白達到多少才能不輸血?
  • 死囚器官移植:要禁就禁徹底
    而且在臨床上,要讓器官摘取手術成功率更大,摘取時間越早越好,這就難免造成手術者傾向於將死者死亡時間提前計算,從而帶來傷害可能和倫理風險,並造成社會的恐慌。基於這些原因,筆者認為,由於不能避免死刑犯「捐獻」必然帶有的極大風險,所以法律應該完全禁止死刑犯捐獻器官,把這條路完全堵死,徹底做到「公民逝世後自願捐獻成為器官唯一來源」。
  • 中國最小再障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順利出倉
    &nbsp&nbsp&nbsp&nbsp中國最小再障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順利出倉&nbsp&nbsp&nbsp&nbsp6月16日,父親節即將來臨之際,重慶一名1歲3個月大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接受其父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
  • 自體臍帶血移植救治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紀實報導
    小喬喬先後經歷了化療、手術治療,2016年年初複查時發現病情復發,轉院至北京京都兒童醫院,主治大夫孫媛主任建議儘快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救治喬喬的生命。王瀟想到在喬喬出生時在山東省臍血庫為他儲存了臍帶血,因是自體移植,無需配型,也不會有不良移植反應,孫媛主任為喬喬制定了自體臍帶血移植手術方案。
  • 必須要滿足這些條件,才能做近視眼雷射手術!
    近視手術的方式多種多樣,要符合哪些條件才能做近視手術?哪種才是適合自己的呢?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生介紹,屈光手術方式通常分為眼表手術和眼內手術兩大類,以全飛秒雷射手術為代表的雷射治療近視手術,屬於眼表手術;以ICL為代表的晶體植入性手術,屬於眼內手術。不能說哪一種好,因為每個人情況不就一樣,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設計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才能保證手術成功實施。
  • 南非陰莖移植手術算全球首例嗎?其實首例在中國
    「我們的目標原來是他能在兩年內完全恢復功能,」醫生說,這是南非第二次進行類似手術,但這次手術成功取得了長期效果,在歷史上尚屬首次。開普敦的醫生說,手術很成功,病人是快樂和健康的。南非傳統部落地區盛行少男的割禮(割包皮)儀式,但因操刀人員並非專業或具醫師資格,加上設備簡陋、手術器具未經徹底消毒,原本只是去掉一層(圈)皮,卻因術後感染,導致必須送醫急救,嚴重者甚至要割掉「一整根」,該名年輕患者就是其中一例。
  • 骨髓移植能讓再生障礙性貧血不復發嗎?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危險性非常高,尤其是重型再障,需要立即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控制緩解疾病的病症表現,避免進一步發展惡化。但經過各種方法的治療,很多患者還是病情反覆,多年遷延不愈。也因此,很多患者寄希望於骨髓移植。 那麼,骨髓移植能治好再障嗎?骨髓移植能讓再障不復發嗎?
  • 7歲女孩患「再障」病情嚴重被迫休學,哥哥捐獻骨髓,匹配率卻只有60%
    「我要上學!」每當病情稍微緩解一下,梓雯便吵吵嚷嚷要去上學。她很喜歡畫畫,自己學著畫畫解悶,她沒有老師教過,也沒有上過補習班。看到女兒的努力,趙玲玲心如刀割,連同病房的病友也潸然淚下。懂事的梓雯總是強迫自己一點一點地咽下,她知道只有自己堅強,才有生的希望,才能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課堂。
  • 江蘇首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成功進行!
    眼角膜移植手術,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由於人體捐贈的眼角膜數量有限,很多需要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經常需要等上兩三年,還等不到。幾天前,因為等不了人體捐贈的眼角膜,家住高淳的患者周先生接受了人工角膜移植手術,這在江蘇還是首例。周先生恢復良好,今天(2月1日)準備出院了。
  • 再障血象穩定多久可以停藥?
    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通常會用到雄激素、環孢素等免疫抑制劑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部分病友的血象會逐漸趨向穩定甚至是正常,對此病友們多久才能停藥呢?
  • 65歲新冠肺炎終末期患者接受雙肺移植手術,恢復良好
    5月5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一間特殊的隔離病床上,65歲的新冠肺炎終末期患者崔安(化名)接受雙肺移植手術已滿14天。他的恢復狀態給予了所有人驚喜和欣慰。崔安是湖北開展的首例新冠肺炎核酸轉陰者終末期肺移植手術的受者。
  • 7歲女孩骨髓移植失敗,再次手術前問媽媽:「我是不是會死掉?」
    但是,輸血只能緩解病情,若想根治必須要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醫生說,孩子在5歲前做移植最佳,因父母配型一般為半相合,手術成功率低,建議先從兄弟姐妹中找配型,如果失敗了,再從中華骨髓庫中找全相合供者。圖為2018年12月11日,詩雅和姐姐坐在一起玩耍。2014年3月5日,陳婷婷讓大女兒與詩雅做了骨髓配型,結果失敗了,她只得將希望寄托在中華骨髓庫裡。
  • 重型地貧患兒急需做骨髓移植手術
    經醫院確診為:重型地中海貧血,每半個月輸一次血才能續命。 聽到這個噩耗,春明父母感覺天都塌了!親戚朋友甚至向他們提議將春明寶寶抱去火車站丟棄,讓有緣人收養。 而在廣西博白這個貧瘠之地,要想養活患大病的兒童,不僅缺的是錢,更是缺血。 02 籌血輸血排鐵 春明父母經常向親朋好友籌血,保證每個月都有2次的血量,然後從偏遠的農村搭車轉車到縣城去輸血。這樣一趟下來花費很高,導致一家人日常生活都舉步維艱。
  • 面肌痙攣的手術要多久才能全部恢復
    因此,要做好面肌痙攣的預防。在面肌痙攣發病初期,多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漸緩慢擴展至一側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為人注意,嚴重者甚至可累及同側的頸闊肌,但額肌較少累及。抽搐的程度輕重不等,為陣發性、快速、不規律的抽搐。
  • 第十一期:再生障礙性貧血移植專場
    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是一種非惡性血液病,骨髓象檢查可見造血細胞減少,目前重型再障的治療一線方案為免疫抑制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 楊巖教授:單倍型移植治療重障II型 重型再障(SAA)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聯合免疫抑制治療(IST)及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可明顯提高SAA治癒率及生存時間。楊教授結合自身臨床經驗,提醒大家接診到年輕再障患者應首先與遺傳性骨髓衰竭症相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