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小再障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順利出倉

2020-11-2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中國最小再障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順利出倉

&nbsp&nbsp&nbsp&nbsp6月16日,父親節即將來臨之際,重慶一名1歲3個月大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接受其父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據悉,這也是中國最小年齡接受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目前該患兒造血系統已重建,而這份飽含父愛的「生命種子」也在患兒體內生根發芽。

&nbsp&nbsp&nbsp&nbsp幾個月前,這名小女孩兒被確診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她的主治醫生告訴記者,這種病通過常規藥物治療治癒率較低,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最佳治療方案。在確定了小女孩兒患病並非遺傳因素導致後,醫院對其父母進行了HLA配型,並於5月13日將其父親的400毫升造血幹細胞輸入到小女孩兒體內。

&nbsp&nbsp&nbsp&nbsp經過1個月的治療,父親的造血幹細胞終於在小女孩兒的體內植入成功並重建了她的造血系統。16日早上,在血液科層流病房門口,小女孩兒被護士阿姨抱出倉門後,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爸爸媽媽的懷抱中。

&nbsp&nbsp&nbsp&nbsp(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血液科副主任 高蕾)

&nbsp&nbsp&nbsp&nbsp今天能夠造血功能重建,能夠順利地出倉,這代表著她造血幹細胞移植第一個階段的勝利地結束,是這樣的。因為我們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人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我們一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讓供者的造血成功地重建,她現在已經達到這個目的了。

&nbsp&nbsp&nbsp&nbsp姜夕佳 尹傳東 吳劉佳 重慶報導

相關焦點

  • 全國最小再障患兒成功接受父親移植 順利出倉
    ,於今日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血液科層流病房順利出倉。據悉,這也是全國最小年齡接受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目前她造血系統已重建,而這份飽含父愛的「生命種子」也在患兒體內生根發芽。 「魚妹兒」是全國最小年齡接受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最小的患者
  • 白血病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今天順利出倉
    年初,曲濤的小兒子真真(化名)被查出患有白血病,11年前,他在北京市臍血庫給真真的姐姐儲存了一份臍帶血。醫生就是用這份與真真HLA配型全相合的臍帶血聯合姐姐的外周血,為真真進行了移植治療。今天,經醫生診斷,姐姐的造血幹細胞已在真真體內健康生長,真真終於可以順利出倉。今年2月,一歲的真真突然臉色發白並伴隨發燒症狀。
  •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本報6月19日訊(記者趙汶)18日,在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經過30天的無菌隔離,海南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瓊海女童小雪順利出倉,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
  • 全國最小再障患兒移植成功順利出倉 年僅15個月
    華龍網6月16日21時訊(記者 黃宇)今(16)日,年僅15個月大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接受其父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據悉,這也是全國最小年齡接受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目前她造血系統已重建,而這份飽含父愛的「生命種子」也在患兒體內生根發芽。
  • 新突破,遵醫附院完成省內最小地貧患兒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1月14日,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收到了這樣一面錦旗。當天,3歲的「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出院了,這是我省成功施行異基因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年齡最小患兒,也是遵醫附院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零的突破,標誌著該院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患兒及家屬為醫護團隊送上錦旗表達謝意。患兒來自鳳岡縣農村,屬於精準貧困戶。
  • 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區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首批骨髓移植患者順利出倉
    出院前,醫生給患者詳細叮囑相關事項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非常感謝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我才能順利康復出院。」9月23日下午,2名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順利出院,該院醫護人員為患者送上鮮花,患者感激不已。
  • 甘肅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原標題:我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中國甘肅網8月3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劉曉芳)  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名年僅3歲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
  • 省內最小WAS症候群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17日上午9時40分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液科、遼寧省造血幹細胞移植醫學中心淨化倉門口,時隔26天,薛先生和愛人終於可以擁抱兒子茁茁了。出倉,意味著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這名5個月大的嬰兒,終於擺脫了罕見的家族遺傳病。
  • 渡過重重難關,湖北最小造血幹細胞移植寶寶迎來生機
    為幫9個月大的小女娃贏取生機,武漢專家果斷選擇做造血幹細胞移植。5日,孩子度過生死關卡,平安出院回家。這是目前湖北省最小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案例。小女嬰患罕見病骨髓「罷工」,得移植幹細胞女娃名叫貝貝,家住漢口。
  •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陳元能)6月18日,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海南省兒童醫院)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患兒小雪,經過整整30天的無菌隔離後,終於順利出倉了。
  • 東莞14歲重型地貧患者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
    14歲的曉燕是一名重型地貧患者,就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夕,她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並順利出倉。這一刻,曉燕自己和家人都苦等了13年。曉燕移植的成功,對李春富教授團隊救治的近4000名地貧患者裡可能是一小步,但對於因配型困難而遲遲得不到移植的患者來說,可能是一次生與死的大進步。
  • 海南實施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商報全媒體訊(椰網/海拔手機端記者 吳英豔)6月18日,經過整整30天的無菌隔離,3歲6個月的小雪終於順利出倉了。記者從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兒科海南分院、海南省兒童醫院)了解到,她是我省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患兒,這也意味著該院的兒童血液腫瘤性疾病多學科診療模式取得新突破,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的病房裡,記者見到了小雪,她正在安靜的看著動畫片,狀態恢復得不錯。
  •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經歷三次造血幹細胞移植,兩年後她怎麼樣了?
    每次看到魚魚妹扎針抽血,魚妹媽媽的心都特別難過,無數次扎針抽血讓小胳膊布滿了針眼,血管越來越難找,每次扎針都得扎幾次才能扎中,等紮好後,小小的魚魚妹已經淚眼模糊,哭的稀裡譁啦了。  魚魚妹第一次進行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在老家的一家大醫院,由爸爸為她提供骨髓。當時她在倉裡恢復得很好,出倉後卻開始出現嚴重的排異,醫生告知移植失敗。
  • ...患兒新福音,2018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
    遺傳性疾病患兒新福音,2018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 提到「造血幹細胞移植」,人們往往想起的是白血病等,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適應證已經擴大到一些因遺傳問題發生的先天性罕見病
  • 江西省腫瘤醫院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零發熱、零感染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鄧偉玲報導: 2020年4月30日,患者黃某和湯某成功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醫生護士及病友家屬一起在門口迎接,幾人相擁而泣,慶祝兩位患者的新生。  患者黃某於2015年7月底發現左鎖骨上數枚無痛性腫塊,了解一些醫學知識的黃某感覺不太對勁,便開始尋醫治療。
  • ...醫院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綦江區人民醫院成功出倉
    7月26日,綦江區「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倉,該項技術是重慶市區級三甲醫院以及重慶(渝)貴州(黔)邊界區縣醫院首例,也是綦江區人民醫院實施「健康扶貧」計劃中的一次重大實踐。
  • 臨沂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楊淑惠 臨沂報導近日,臨沂市人民醫院兒內科三病區傳出喜訊,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出倉,其白血病得到有效治療,患兒重獲新生。臨沂市人民醫院成為臨沂市第一家、山東省第二家獨立開展兒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醫院,填補了臨沂市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兒童血液病治療水平又上新臺階。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七年前,八歲的樂樂(化名)在臨沂市人民醫院被檢查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危),經過三年正規、系統的化療後完成療程,骨髓持續完全緩解,順利停藥。
  • 【緊急救援】六歲罕見病患兒命懸一線,造血幹細胞移植讓他擁抱健康...
    前言 2020年4月27日,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完成了一例圍產期造血幹細胞移植,一份經水浴復溫後的造血幹細胞緩緩輸進舒戴二氏綜合症患兒晨晨
  • 首兒所完成首例無關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
    今天,在首都兒科研究所血液內科的無菌層流倉內,3歲的小女孩琪琪(化名)在媽媽的陪護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她正在靜靜等待著新移植的造血幹細胞重新「生長」。這也是首兒所完成的首例無關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為儘量減少琪琪的輸血次數、減少等待時間,得知供者同意捐獻的消息後,為琪琪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工作就緊鑼密鼓地進行了。首兒所血液內科主任劉嶸組織移植醫師多次討論,制定了適合琪琪的無關供者預處理方案,計劃在10月12日為她進行造血幹細胞回輸。國慶節前夕,琪琪住進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倉,開始移植前預處理。
  • 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完成改造
    10月3日,經過6個月的改造建設,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交付使用。移植病區擴建完成後,該院的百級移植倉由2個增至5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條件和環境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與優化。投入使用後,預計每年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將由20例增至50多例,更多血液病患者,特別是重型地貧患兒能夠就近得到高質量醫療服務,並節約了醫療費用,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是目前治療血液惡性腫瘤及難治性血液病的根治性方法之一。血液內科於2005年啟動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儘管當時條件十分艱難,血液內科仍克服困難,完成了相關技術準備、技術規範制定、質量控制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