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3歲的她祈禱!首兒所完成首例無關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

2020-12-04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在首都兒科研究所血液內科的無菌層流倉內,3歲的小女孩琪琪(化名)在媽媽的陪護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她正在靜靜等待著新移植的造血幹細胞重新「生長」。這也是首兒所完成的首例無關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

3歲的小女孩琪琪(化名)活潑可愛,但卻命運多舛。出生時就因早產住進重症監護室,還合併了肺部感染,腦出血,接受了ECMO治療,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治療後才康復出院。但好景不長,琪琪兩歲時,出現了腦積水,進行了腦部手術,經過家人的細心呵護,琪琪健康地長到了3歲。

然而,不幸再次降臨到她身上。半年前,琪琪因全血細胞減少來首都兒科研究所血液內科就診,被確診為急性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經正規藥物治療,骨髓依然無法正常造血,只能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挽救生命。

萬幸的是,通過中華骨髓庫的搜尋,琪琪找到了一位也是僅有的一位全相合的匹配供者。通過骨髓庫工作人員聯繫到這位充滿愛心的女士,她毫不猶豫地同意為琪琪捐獻造血幹細胞。為儘量減少琪琪的輸血次數、減少等待時間,得知供者同意捐獻的消息後,為琪琪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工作就緊鑼密鼓地進行了。

首兒所血液內科主任劉嶸組織移植醫師多次討論,制定了適合琪琪的無關供者預處理方案,計劃在10月12日為她進行造血幹細胞回輸。國慶節前夕,琪琪住進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倉,開始移植前預處理。

10月12日一早,血液內科胡夢澤醫生和護士張亞蕾從北京南站出發,前往浙江省中醫院血液科取無關供者的造血幹細胞。當天下午,他們帶著寶貴的幹細胞坐火車返回北京。整個行程中,胡夢澤醫生與護士保溫箱不離身,隨時關注保溫箱的溫度,關注幹細胞的狀態,避免損傷幹細胞,生怕影響到患兒的幹細胞回輸。

當晚,這份珍貴的造血幹細胞被送入移植病區。經前期抗過敏治療後,22時30分,琪琪開始了幹細胞回輸。血液緩緩流入琪琪的身體裡,也將希望帶給歷經磨難的一家人……回輸過程中,醫生一直通過對講機與患兒家長溝通交流,緩解家長的緊張情緒。當晚23時10分,無關供者的造血幹細胞成功輸入琪琪體中。

如今,距離造血幹細胞輸入已經過去了一周,目前琪琪各項生命體徵平穩,未見異常症狀。由於造血幹細胞移植前,需要先將患兒自身的造血系統清除,因此,現在琪琪體內的白細胞幾乎為零,血紅蛋白和血小板還需要依靠輸注維持。「我們正在等待患兒全新造血系統的順利植入。」胡夢澤醫生說,「等孩子血常規數值恢復正常後,她才能算是真正移植成功了。這個過程一般需要2至3周時間。」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劉歡 通訊員 馮順喬

攝影:張亞蕾

監製:陳巖、丁肇文

編輯:謝永利

流程編輯 王夢瑩

相關焦點

  • 東莞完成首例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捐獻者分享感受
    11月26日,作為東莞第80位、2020年第19位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同時也是首例在東莞完成採集(並已移植給病人)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謝女士分享了她的感受。2017年,「小桃子」被確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這個2歲寶寶的遭遇牽動著大家的心,不少市民自願留下血樣,希望能配型成功,為孩子換來一線生機,謝女士也是那時在中華骨髓庫登記的。
  • 浦東可以採集造血幹細胞了!仁濟醫院完成浦東首例
    快和小布一起來看看吧7月2日,35歲的史女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該院完成的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這也是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史女士是位美麗的白衣天使,她的舅舅在她小學兩年級時因血液病去世,親眼目睹親人的痛苦,她一直想為這類患者做一些貢獻。2019年3月,她主動報名成為了中華骨髓庫幹細胞捐獻的志願者。
  • 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我國首例非血緣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和移植...
    圖說:醫院現在的設備26歲上海人救11歲男生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是通過體外循環的方式採集供者血液裡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給患者以挽救其生命。華山醫院是中國骨髓移植南方片牽頭單位,血液科李佩副主任醫師在臨床工作20多年來,經手了數百例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在這血脈相連的故事背後,是她和同事默默守護著捐獻者的健康、澆灌著珍貴的「生命種子」。1992年3月,「中華骨髓庫」籌建,上海在國內首批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宣傳徵募工作。
  • 9歲女孩獲新生!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獲得...
    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獲得成功圖說:「休眠」了8年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經復甦後將輸入樂樂體內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今天對於9歲的樂樂(化名經過中國幹細胞集團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共同努力,樂樂於上海順利接受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由此,該集團也成為了全國首家完成3500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專業機構。
  • 仁濟醫院成滬第三家造血幹細胞採集移植中心
    圖說:史女士在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 院方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7月2日,35歲的史女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該院完成的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這也是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
  • 東莞14歲重型地貧患者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
    14歲的曉燕是一名重型地貧患者,就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夕,她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並順利出倉。這一刻,曉燕自己和家人都苦等了13年。曉燕移植的成功,對李春富教授團隊救治的近4000名地貧患者裡可能是一小步,但對於因配型困難而遲遲得不到移植的患者來說,可能是一次生與死的大進步。
  • 臨沂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楊淑惠 臨沂報導近日,臨沂市人民醫院兒內科三病區傳出喜訊,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出倉,其白血病得到有效治療,患兒重獲新生。臨沂市人民醫院成為臨沂市第一家、山東省第二家獨立開展兒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醫院,填補了臨沂市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兒童血液病治療水平又上新臺階。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七年前,八歲的樂樂(化名)在臨沂市人民醫院被檢查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危),經過三年正規、系統的化療後完成療程,骨髓持續完全緩解,順利停藥。
  • 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完成改造
    10月3日,經過6個月的改造建設,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交付使用。移植病區擴建完成後,該院的百級移植倉由2個增至5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條件和環境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與優化。投入使用後,預計每年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將由20例增至50多例,更多血液病患者,特別是重型地貧患兒能夠就近得到高質量醫療服務,並節約了醫療費用,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是目前治療血液惡性腫瘤及難治性血液病的根治性方法之一。血液內科於2005年啟動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儘管當時條件十分艱難,血液內科仍克服困難,完成了相關技術準備、技術規範制定、質量控制體系建設。
  • 姐弟倆小小年紀承受生命之重 他們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捐贈者和受供者
    大河網訊 9歲的巖巖(化名)和7歲弟弟小凱(化名)在這麼小的年紀,就要承受生命之重,他們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捐贈者和受供者,新年伊始,姐姐寫下新年願望。9歲的巖巖因為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隨即被確診為「急性B淋巴細胞白細胞(高危)」,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回到健康的重要治療手段。
  • 連雲港首例本地造血幹細胞採集成功
    【連網】昨日上午,在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病區幹細胞採集室內,歷經4個多小時,志願者許雲成功捐獻200毫升造血幹細胞。這也意味著我市首例本地採集造血幹細胞順利完成。採集完成後,這份「生命速遞」即刻啟程,幫助外省一位11歲血液病男孩戰勝病魔。
  • 陸道培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2019年突破千例
    近日,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發文指出,陸道培醫療集團(含燕大陸道培醫院和北京陸道培醫院)在2019年登記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總例數為1081例,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移植單位。陸道培院士是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開拓者。
  • 疫情後江蘇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
    據了解,陸科錦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後,江蘇省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目前,我國兒童白血病(15歲以下)發病率約為4~5/10萬,每年有18歲以下新發患兒1.5萬人左右,每例療程平均為2~3年,每年在治總人數約4.5萬人。其中,骨髓移植成為治癒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方法。
  • 他兩度移植造血幹細胞給她,第二次減重近20斤
    他兩度移植造血幹細胞給她第二次捐獻前減重近20斤胡磊來自湖北,是一名80後。2014年3月,她在一次B超檢查中發現肺部有積水,心包有積液。很快,她被確診為T母淋巴細胞淋巴瘤晚期,病情危重。醫生告訴她:惟一的希望就是做造血幹細胞移植。
  • 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9月23日上午,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順利出院。出院患者樊女士:「我在移植過程中一切順利,我再次向蚌埠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醫生和其他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正在說話的這位就是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她告訴記者, 2019年7月份,她突然感到身體有些不適。
  • 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完成
    經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中國幹細胞集團的共同努力,樂樂順利完成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樂樂是在兒科醫院移植的第100例罕見病患兒,這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9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樂樂卻已經是一名懂事的「資深」患者。
  •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王憬惺|中國醫學科學院|...
    1988年,美國科學家布洛克斯梅爾和法國醫生格拉克曼合作,在巴黎成功地為一位患有範可尼貧血的6歲美國小男孩完成了世界首例臍帶血來源的造血幹細胞移植,至此,拉開了世界臍帶血應用的序幕。王憬惺教授「目前,臍帶血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面,但隨著科研的深入,其外延不斷被拓寬。」
  • 巴基斯坦小夥來滬接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兩個星期後,患者有望重新恢復正常造血功能,不再需要用輸血來維持生命。此次移植的成功,不僅寓意著中巴友誼的延續,更開創了外國人使用中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先例。  2018年3月初,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接收了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患者。
  • 運城市首例單倍體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在市第三醫院獲得成功
    ,全相合移植是最理想的供體選擇,而能找到完美的全相合供體的概率僅僅只有1/4,因此,對於需要移植而又找不到全相合配型的患者來說,單倍體移植為他們提供了希望。所謂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指供者受者(患者)有一半及以上染色體抗原相同的造血幹細胞移植。
  • 等待三星期後……奉賢區內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艙!
    近日,奉賢區中心醫院血液科成功開展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填補了奉賢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上的空白。經過3個星期的治療後,該患者在9月9日上午已經順利出艙,並轉入普通病區。今年45歲的賈先生,在去年7月因為身體不適來到區中心醫院就診,被確診為多惡性淋巴瘤。然而,經過8個療程的免疫化療後,病情仍沒有治癒的跡象。
  • ...醫院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綦江區人民醫院成功出倉
    7月26日,綦江區「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倉,該項技術是重慶市區級三甲醫院以及重慶(渝)貴州(黔)邊界區縣醫院首例,也是綦江區人民醫院實施「健康扶貧」計劃中的一次重大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