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首都兒科研究所血液內科的無菌層流倉內,3歲的小女孩琪琪(化名)在媽媽的陪護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她正在靜靜等待著新移植的造血幹細胞重新「生長」。這也是首兒所完成的首例無關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
3歲的小女孩琪琪(化名)活潑可愛,但卻命運多舛。出生時就因早產住進重症監護室,還合併了肺部感染,腦出血,接受了ECMO治療,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治療後才康復出院。但好景不長,琪琪兩歲時,出現了腦積水,進行了腦部手術,經過家人的細心呵護,琪琪健康地長到了3歲。
然而,不幸再次降臨到她身上。半年前,琪琪因全血細胞減少來首都兒科研究所血液內科就診,被確診為急性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經正規藥物治療,骨髓依然無法正常造血,只能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挽救生命。
萬幸的是,通過中華骨髓庫的搜尋,琪琪找到了一位也是僅有的一位全相合的匹配供者。通過骨髓庫工作人員聯繫到這位充滿愛心的女士,她毫不猶豫地同意為琪琪捐獻造血幹細胞。為儘量減少琪琪的輸血次數、減少等待時間,得知供者同意捐獻的消息後,為琪琪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工作就緊鑼密鼓地進行了。
首兒所血液內科主任劉嶸組織移植醫師多次討論,制定了適合琪琪的無關供者預處理方案,計劃在10月12日為她進行造血幹細胞回輸。國慶節前夕,琪琪住進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倉,開始移植前預處理。
10月12日一早,血液內科胡夢澤醫生和護士張亞蕾從北京南站出發,前往浙江省中醫院血液科取無關供者的造血幹細胞。當天下午,他們帶著寶貴的幹細胞坐火車返回北京。整個行程中,胡夢澤醫生與護士保溫箱不離身,隨時關注保溫箱的溫度,關注幹細胞的狀態,避免損傷幹細胞,生怕影響到患兒的幹細胞回輸。
當晚,這份珍貴的造血幹細胞被送入移植病區。經前期抗過敏治療後,22時30分,琪琪開始了幹細胞回輸。血液緩緩流入琪琪的身體裡,也將希望帶給歷經磨難的一家人……回輸過程中,醫生一直通過對講機與患兒家長溝通交流,緩解家長的緊張情緒。當晚23時10分,無關供者的造血幹細胞成功輸入琪琪體中。
如今,距離造血幹細胞輸入已經過去了一周,目前琪琪各項生命體徵平穩,未見異常症狀。由於造血幹細胞移植前,需要先將患兒自身的造血系統清除,因此,現在琪琪體內的白細胞幾乎為零,血紅蛋白和血小板還需要依靠輸注維持。「我們正在等待患兒全新造血系統的順利植入。」胡夢澤醫生說,「等孩子血常規數值恢復正常後,她才能算是真正移植成功了。這個過程一般需要2至3周時間。」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劉歡 通訊員 馮順喬
攝影:張亞蕾
監製:陳巖、丁肇文
編輯:謝永利
流程編輯 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