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都兒童醫院:經歷三次造血幹細胞移植,兩年後她怎麼樣了?

2020-11-30 山東新聞網

  魚魚妹(化名)是一名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她前後經歷了三次的移植,現在孩子馬上上幼兒園了,這期間小小的孩子和這個家庭經歷了什麼?

  一次、兩次……多少個孩子和家庭能承受住一次又一次移植失敗的打擊?其中的煎熬與絕望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

  魚魚妹,一名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二次移植失敗後,她的父母並沒有放棄,毅然決然的帶她進行了第三次嘗試。可這一次的路途更加艱辛,因為面對二次移植失敗的患兒,很多醫院是不敢接收的。

  「生命短暫,時機易逝;冒險試驗,判斷有瑕」——希波克拉底的「警示」猶在耳畔。為魚魚妹進行第三次移植,或許在旁人看來這是一種冒險,但對我院血液腫瘤中心的醫務人員來說,只要有一絲希望,只要患兒和家屬都沒有放棄,就要竭盡全力救治,這是對生命的敬意,也是對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最好詮釋。

  兩次的血本無歸 

  -我不打針,我不抽血。

  -乖,咱們這次打了,下次好了就不打了。

  從魚魚妹一歲一個月查出患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之後,這樣的對話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每次看到魚魚妹扎針抽血,魚妹媽媽的心都特別難過,無數次扎針抽血讓小胳膊布滿了針眼,血管越來越難找,每次扎針都得扎幾次才能扎中,等紮好後,小小的魚魚妹已經淚眼模糊,哭的稀裡譁啦了。

  魚魚妹第一次進行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在老家的一家大醫院,由爸爸為她提供骨髓。當時她在倉裡恢復得很好,出倉後卻開始出現嚴重的排異,醫生告知移植失敗。

  慶幸的是媽媽生下了二寶,於是他們離開家鄉來到另一家醫院,準備用二胎臍帶血進行二次造血幹細胞移植。妹妹的臍帶血與姐姐全相合,希望好像在向他們招手,這一次的移植前期也一直都很順利。可好景不長,恢復了一段時間後,魚魚妹又一次發生排斥反應,二次移植供者的嵌合率進行性下降,最後一次複查,患者自身的成分已經佔主要優勢,二次移植也面臨失敗。

  前兩次移植,前前後後就花掉了100多萬。魚魚妹父母賣掉了全部家產,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了第二次小寶的臍帶血上,結果卻又是一場血本無歸。但無論如何,他們要救自己的孩子,兩次不行,那就三次!

  最頑強的生命力

  第二次進行移植的那家醫院對魚魚妹當時的情況已經束手無策,於是爸爸媽媽再次踏上求醫路。接收一個兩次移植失敗的孩子,對於醫院來說要冒太大的風險,魚魚妹這一次的求醫過程,經歷了一次次碰壁。

  後來,在病友的介紹下,魚魚妹一家人來到了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找到孫媛主任。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第一次給出的治療方案是打算取二寶妹妹細胞再次進行回輸,但在抽血檢查後卻發現,魚魚妹體內植入的供者幹細胞已經完全消失了。

  難道就沒有希望了嗎?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醫生再次開會討論,結論是:進行第三次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當時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魚妹媽媽是當時的唯一可選供者,血液科決定用她的骨髓為魚魚妹進行第三次造血幹細胞移植,並為魚魚妹制定了全新的預處理方案。

  一個人的生命力到底有多頑強?承受力有多大?這個問題沒有多少人能夠很清楚的回答。兩歲九個月的魚魚妹用第三次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經歷來回答了這個問題!

  破繭成蝶的渴望

  在採集骨髓前魚妹媽媽很緊張害怕,抽血檢查的時差點暈倒,但是為了自己摯愛的女兒,她咬著牙堅持走到了手術臺上。

  媽媽捐獻完骨髓,陪著女兒進倉,爸爸負責倉外的後勤工作。進倉後,魚魚妹喝的水都是純淨水,做飯使用的水也必須是純淨水,餐具都需要高溫消毒,食物只有在剛做好的前2小時內才可以食用,一定要在做好後兩小時內吃飯。爸爸從早到晚奔波在醫院跟出租屋之間,有時是深夜十二點,有時是凌晨四點。

   

  (魚魚妹的爸爸在做飯)

  這是一家人的長徵路,一走就是一年多,如同蝴蝶破繭中經歷無數的痛苦和掙扎,每一次掙扎都是一種渴望、一種期待,是對健康的堅定不移。蛻變是痛苦的,但也是美麗的。

  2017年11月,魚魚妹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完成第三次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雖然有些早期排異表現,但經過治療也已經康復。移植後20天,魚魚妹檢測嵌合100%,植入成功!

  此後沒多久,她已經不需要輸血,現在血常規已經完全正常,她正在漸漸地恢復成一個健康的孩子。

  2018年出院後,家長精心的照顧孩子,我們每次隨訪傳來的都是好消息:可以停藥了、血常規正常了、一切檢測指標都正常,孩子越來越好……

  2019年7月我們聽到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魚魚妹要上幼兒園了,孩子現在完全康復,看起來跟正常孩子一模一樣。同時我們也知道經歷了病魔折磨的魚魚妹擁有一顆比常人更堅強的心!

   

  魚魚妹近期照

  恭喜魚魚妹徹底戰勝了病魔!祝魚魚妹以後的路一帆風順,同時我們祝願每一位血液病孩子都能早日破繭成蝶,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患兒新福音,2018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
    9 月 8 日,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北京京都兒童醫院主辦的「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國內外領域內專家學者及臨床工作者齊聚於此,共同助力推動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研究深度和普及廣度。(與會人員合影)本次論壇由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中心主任孫媛教授,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吳敏媛教授任大會主席。
  • 臨沂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楊淑惠 臨沂報導近日,臨沂市人民醫院兒內科三病區傳出喜訊,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出倉,其白血病得到有效治療,患兒重獲新生。臨沂市人民醫院成為臨沂市第一家、山東省第二家獨立開展兒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醫院,填補了臨沂市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兒童血液病治療水平又上新臺階。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七年前,八歲的樂樂(化名)在臨沂市人民醫院被檢查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危),經過三年正規、系統的化療後完成療程,骨髓持續完全緩解,順利停藥。
  • 白血病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今天順利出倉
    醫生就是用這份與真真HLA配型全相合的臍帶血聯合姐姐的外周血,為真真進行了移植治療。今天,經醫生診斷,姐姐的造血幹細胞已在真真體內健康生長,真真終於可以順利出倉。今年2月,一歲的真真突然臉色發白並伴隨發燒症狀。當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考慮到安全性,曲濤選擇在家為孩子調養,但病情持續近一個月未見好轉。
  • 海南實施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記者從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兒科海南分院、海南省兒童醫院)了解到,她是我省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患兒,這也意味著該院的兒童血液腫瘤性疾病多學科診療模式取得新突破,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的病房裡,記者見到了小雪,她正在安靜的看著動畫片,狀態恢復得不錯。
  • ...潰瘍性結腸炎|炎症性腸病|造血幹細胞|移植|基因|兒童|-健康界
    近年來,我國兒童炎症性腸病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而且炎症性腸病比較複雜,其診斷和治療均存在相應困難,不易治癒,且易反覆發作。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第八病區主任劉周陽醫生為大家講解「幹細胞移植治療早髮型炎症性腸病」。如果有疑問或者觀看講座視頻可以文末留言或者私信。
  • 血液科專家肯定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作用
    原標題:血液科專家肯定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作用目前,幹細胞治療已在國內外得到大範圍的研究與推廣,而造血幹細胞是目前幹細胞家族中唯一獲得臨床準入的幹細胞資源。臍帶血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是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臨床。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血液系統、免疫系統,以及遺傳代謝性等上百種疾病。
  • 仁濟醫院成滬第三家造血幹細胞採集移植中心
    圖說:史女士在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 院方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7月2日,35歲的史女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該院完成的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這也是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
  • 他兩度移植造血幹細胞給她,第二次減重近20斤
    他兩度移植造血幹細胞給她第二次捐獻前減重近20斤胡磊來自湖北,是一名80後。2014年3月,她在一次B超檢查中發現肺部有積水,心包有積液。很快,她被確診為T母淋巴細胞淋巴瘤晚期,病情危重。醫生告訴她:惟一的希望就是做造血幹細胞移植。
  •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王憬惺|中國醫學科學院|...
    四川的臍帶血研究與發展經歷了什麼樣的歷程?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憬惺給出了這些問題的答案。據王憬惺介紹,臍帶血的應用與未來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面,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2017年版)》,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現已應用於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淋巴瘤等11大類疾病的治療,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已經成熟。
  • 兒童血液/腫瘤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落成
    11月24日,兒童血液腫瘤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落成揭幕,中山一院黨委書記駱騰和副院長陳旻湖代表醫院對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的落成表示熱烈祝賀,並提出殷切期望,要求兒童血液腫瘤專業不斷開拓進取,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做精做細,為更多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患兒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陳元能)6月18日,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海南省兒童醫院)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患兒小雪,經過整整30天的無菌隔離後,終於順利出倉了。
  • 揭秘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與移植
    1956年,託馬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骨髓移植手術,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幹細胞移植手術。託馬斯也由此成為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的奠基人。日前,一名來自湖北襄陽的高三男生張文馳,犧牲了緊張的高考複習時間,前往北京為一名福建籍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該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到底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是怎麼樣的?疼不疼?對身體有沒有傷害?
  •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唐鎖勤教授: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
    近日,北京京都兒童醫院特聘專家唐鎖勤教授在網絡平臺為大家帶來了「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直播分享,向我們科普了這一常見實體瘤的相關知識。 高危神經母細胞瘤是依據國際上的分期來定義的,只要符合以下四個條件中的一個,都屬於高危。
  • ...T緩解後橋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難治復發急性B淋巴細胞...
    團隊成績不止於此事實上,此次榮登BJH雜誌僅是吳彤主任帶領的高博醫療集團北京博仁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取得的眾多優異成績中的一項。2.二次Allo-HSCT療效卓越據CIBMTR(國際骨髓移植研究中心)統計結果,二次移植的長期LFS僅約為20-30%,復發率為40%,非復發死亡率為40%。
  • 【緊急救援】六歲罕見病患兒命懸一線,造血幹細胞移植讓他擁抱健康...
    前言 2020年4月27日,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完成了一例圍產期造血幹細胞移植,一份經水浴復溫後的造血幹細胞緩緩輸進舒戴二氏綜合症患兒晨晨
  • 圍產期造血幹細胞,可以治療先天性疾病嗎?能救助一個成年人嗎?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中心主任孫媛教授:「隨著現在醫療技術的發展和儲存技術的進步,細胞數量和細胞比例是在不斷提升的。孫媛教授也給出了自己的解答:「圍產期造血幹細胞是來源於自身的成分,沒有排斥,可以植活;不受細胞數的限制,而有些異體造血幹細胞有細胞數的限制;自體不會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病這種嚴重合併症,所以對孩子療效的保證和移植後生存質量的保證都是有優勢的。」相比較外周血和骨髓而言,圍產期造血幹細胞更不會出現供者悔捐的現象,可以讓病者安心的接受治療。
  • 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完成改造
    10月3日,經過6個月的改造建設,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交付使用。移植病區擴建完成後,該院的百級移植倉由2個增至5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條件和環境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與優化。投入使用後,預計每年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將由20例增至50多例,更多血液病患者,特別是重型地貧患兒能夠就近得到高質量醫療服務,並節約了醫療費用,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是目前治療血液惡性腫瘤及難治性血液病的根治性方法之一。血液內科於2005年啟動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儘管當時條件十分艱難,血液內科仍克服困難,完成了相關技術準備、技術規範制定、質量控制體系建設。
  • 看看臍血造血幹細胞最新應用進展
    確診後多多爸爸曾先生帶著孩子輾轉多家醫院看病。後來,方建培教授接診到了多多,得知多多有保存臍帶血,建議給多多進行自體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讓多多父母沒想到的是,那麼少的臍血,竟然真能對付再障。自體臍血治再障安全有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團隊分享了三個自體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再障的案例,省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委會常委黃科教授指出,團隊研究發現,在排除先天性骨髓衰竭因素,即孩子是獲得性免疫機制導致的再障貧血,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或治療,是安全有效的辦法。
  • 陸道培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2019年突破千例
    近日,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發文指出,陸道培醫療集團(含燕大陸道培醫院和北京陸道培醫院)在2019年登記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總例數為1081例,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移植單位。陸道培院士是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開拓者。
  • 省內最小WAS症候群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17日上午9時40分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液科、遼寧省造血幹細胞移植醫學中心淨化倉門口,時隔26天,薛先生和愛人終於可以擁抱兒子茁茁了。出倉,意味著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這名5個月大的嬰兒,終於擺脫了罕見的家族遺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