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今天順利出倉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曲濤(化名)沒想到,11年前自己的一個舉動,竟成為挽救兒子生命的一顆「救命」火種。

年初,曲濤的小兒子真真(化名)被查出患有白血病,11年前,他在北京市臍血庫給真真的姐姐儲存了一份臍帶血。醫生就是用這份與真真HLA配型全相合的臍帶血聯合姐姐的外周血,為真真進行了移植治療。

今天,經醫生診斷,姐姐的造血幹細胞已在真真體內健康生長,真真終於可以順利出倉。

今年2月,一歲的真真突然臉色發白並伴隨發燒症狀。當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考慮到安全性,曲濤選擇在家為孩子調養,但病情持續近一個月未見好轉。夫妻兩人帶真真前往醫院就醫,經多家醫院檢查診斷,最終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被確診為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

這是一種由於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兩系同時發生惡性增生的急性白血病,發病率較低,整體生存率差,尤其是年齡小的患兒得此病更是難以搶救。作為有效治療該病的方法之一,患者可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重建自身的血液及免疫系統。

當得知臍帶血也可治療真真的病後,曲濤趕忙告訴醫生:「我曾經給大女兒儲存了臍帶血!」

得知這一情況後,北京京都兒童醫院的醫生立即向北京市臍血庫發出查詢通知,結果讓人驚喜——這份凍存了11年的臍帶血,不僅與真真HLA配型全相合,血細胞活性更是達到96.12%。

「很幸運當時決定存儲這份臍帶血,有了真真姐姐全相合的臍帶血,真真的病就有希望了!」曲濤激動地說。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中心主任孫媛介紹,與第三方臍帶血移植比較,同胞之間自存臍帶血的配型成功率更高,治療效果也更好。不僅植入成功率高,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概率也更低、排異反應小,還能為患兒家庭節約不少移植費用。

最終,治療團隊選擇採用真真姐姐的臍帶血及外周血聯合移植的療法為他進行治療。

記者了解到,選擇這種療法一方面因為臍帶血自身優勢,臍帶血的增殖活性是外周幹和骨髓的10倍以上,僅需少量臍帶血就可以重建造血系統。另一方面,採集外周幹時會同時採到一部分淋巴細胞,這些淋巴細胞可清除患者經化療後體內殘存的淋巴細胞,起到防禦作用,為臍帶血的植入提供更有利環境。

今年5月29號上午8點,這份沉睡了11年的臍帶血被送到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解凍復甦後,由醫生帶進移植倉,緩緩輸注到真真體內,整個過程平穩順利。

經過大半個月的治療後,今天上午10點,真真被醫護人員抱出了移植倉。這一刻,曲濤和妻子一直揪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我太高興了!這是姐姐給了弟弟第二次生命!」曲濤激動地說。此時,久違的陽光重新照在曲濤一家人臉上。

孫媛透露目前,來自姐姐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已開始在真真體內健康生長,小傢伙的身體狀態非常好。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小再障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順利出倉
    &nbsp&nbsp&nbsp&nbsp中國最小再障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順利出倉&nbsp&nbsp&nbsp&nbsp6月16日,父親節即將來臨之際,重慶一名1歲3個月大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接受其父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
  •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本報6月19日訊(記者趙汶)18日,在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經過30天的無菌隔離,海南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瓊海女童小雪順利出倉,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
  • 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區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首批骨髓移植患者順利出倉
    出院前,醫生給患者詳細叮囑相關事項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非常感謝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我才能順利康復出院。」9月23日下午,2名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順利出院,該院醫護人員為患者送上鮮花,患者感激不已。
  • 全國最小再障患兒成功接受父親移植 順利出倉
    ,於今日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血液科層流病房順利出倉。據悉,這也是全國最小年齡接受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目前她造血系統已重建,而這份飽含父愛的「生命種子」也在患兒體內生根發芽。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法才是治療該病的最佳方案,會使其治癒率從10%提高到80%以上。」魚妹兒的主治醫生血液科高蕾副主任告訴記者。
  •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陳元能)6月18日,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海南省兒童醫院)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患兒小雪,經過整整30天的無菌隔離後,終於順利出倉了。
  • 新突破,遵醫附院完成省內最小地貧患兒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1月14日,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收到了這樣一面錦旗。當天,3歲的「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出院了,這是我省成功施行異基因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年齡最小患兒,也是遵醫附院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零的突破,標誌著該院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患兒及家屬為醫護團隊送上錦旗表達謝意。患兒來自鳳岡縣農村,屬於精準貧困戶。
  • 海南實施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商報全媒體訊(椰網/海拔手機端記者 吳英豔)6月18日,經過整整30天的無菌隔離,3歲6個月的小雪終於順利出倉了。記者從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兒科海南分院、海南省兒童醫院)了解到,她是我省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患兒,這也意味著該院的兒童血液腫瘤性疾病多學科診療模式取得新突破,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的病房裡,記者見到了小雪,她正在安靜的看著動畫片,狀態恢復得不錯。
  • 臨沂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楊淑惠 臨沂報導近日,臨沂市人民醫院兒內科三病區傳出喜訊,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出倉,其白血病得到有效治療,患兒重獲新生。臨沂市人民醫院成為臨沂市第一家、山東省第二家獨立開展兒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醫院,填補了臨沂市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兒童血液病治療水平又上新臺階。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七年前,八歲的樂樂(化名)在臨沂市人民醫院被檢查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危),經過三年正規、系統的化療後完成療程,骨髓持續完全緩解,順利停藥。
  • ...患兒新福音,2018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
    遺傳性疾病患兒新福音,2018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 提到「造血幹細胞移植」,人們往往想起的是白血病等,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適應證已經擴大到一些因遺傳問題發生的先天性罕見病
  • 東莞14歲重型地貧患者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
    14歲的曉燕是一名重型地貧患者,就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夕,她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並順利出倉。這一刻,曉燕自己和家人都苦等了13年。曉燕移植的成功,對李春富教授團隊救治的近4000名地貧患者裡可能是一小步,但對於因配型困難而遲遲得不到移植的患者來說,可能是一次生與死的大進步。
  • 全國最小再障患兒移植成功順利出倉 年僅15個月
    華龍網6月16日21時訊(記者 黃宇)今(16)日,年僅15個月大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接受其父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據悉,這也是全國最小年齡接受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目前她造血系統已重建,而這份飽含父愛的「生命種子」也在患兒體內生根發芽。
  • 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完成改造
    10月3日,經過6個月的改造建設,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交付使用。移植病區擴建完成後,該院的百級移植倉由2個增至5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條件和環境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與優化。投入使用後,預計每年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將由20例增至50多例,更多血液病患者,特別是重型地貧患兒能夠就近得到高質量醫療服務,並節約了醫療費用,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是目前治療血液惡性腫瘤及難治性血液病的根治性方法之一。血液內科於2005年啟動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儘管當時條件十分艱難,血液內科仍克服困難,完成了相關技術準備、技術規範制定、質量控制體系建設。
  • 科普:當白血病遇上造血幹細胞移植
    說到白血病,相信很多人不會感到陌生。不治之症、巨額的治療費用、骨髓穿刺、骨髓移植,這些讓人不寒而慄的標籤,與白血病如影隨行。但實際上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些標籤早已名不符實,卻還讓很多人對白血病存在持續的誤解,甚至還有人耽誤了疾病的及時治療。
  • 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完成
    經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中國幹細胞集團的共同努力,樂樂順利完成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樂樂是在兒科醫院移植的第100例罕見病患兒,這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9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樂樂卻已經是一名懂事的「資深」患者。
  • 兒科醫院今完成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
    經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中國幹細胞集團的共同努力,樂樂順利完成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樂樂是在兒科醫院移植的第100例罕見病患兒,這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 樂樂自出生後6個月便開始出現面部皮膚出疹,並反覆增多、蔓延至雙手臂;3歲,開始頻繁出現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7歲,做了兩次舌下腺囊腫切除術;8歲,開始反覆出現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治療。
  • 協和醫院新造血幹細胞移植倉迎來首位出院患兒
    (湖北日報通訊員 陳有為 攝)湖北日報訊(通訊員聶文聞、陳有為、彭錦弦)8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兒科醫護人員為白血病患兒瑞瑞舉辦了一場出院儀式。經過50餘天的治療,瑞瑞目前造血功能恢復良好,符合出院標準。5月7日,協和醫院血液病研究所造血幹細胞移植新病區(移植倉)正式投入使用。瑞瑞成為該移植倉首位出院的患兒。
  • 【緊急救援】六歲罕見病患兒命懸一線,造血幹細胞移植讓他擁抱健康...
    前言 2020年4月27日,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完成了一例圍產期造血幹細胞移植,一份經水浴復溫後的造血幹細胞緩緩輸進舒戴二氏綜合症患兒晨晨
  •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經歷三次造血幹細胞移植,兩年後她怎麼樣了?
    魚魚妹,一名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二次移植失敗後,她的父母並沒有放棄,毅然決然的帶她進行了第三次嘗試。可這一次的路途更加艱辛,因為面對二次移植失敗的患兒,很多醫院是不敢接收的。  「生命短暫,時機易逝;冒險試驗,判斷有瑕」——希波克拉底的「警示」猶在耳畔。
  • 白血病一定要做骨髓移植嗎?
    骨髓移植是白血病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這種治療就是將他人骨髓移植病人的體內,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的一種治療方法。因為白血病就是機體自身的造血功能產生異常,抑制正常血細胞功能,而骨髓的重要功能就是產生生成各種血細胞的幹細胞,這些幹細胞通過分化再生成各種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等,簡單的說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功能。
  • 專家觀點 | 吳彤主任:白血病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復發的防治
    復發是白血病造血幹細胞移植失敗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CIBMTR(國際骨髓移植研究中心)統計,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Auto-HSCT)後復發死亡率佔全部死亡原因的78%,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Allo-HSCT)後的復發死亡率佔全部死亡原因的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