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醫院新造血幹細胞移植倉迎來首位出院患兒

2020-12-04 瀟湘晨報

8月3日的出院儀式上,兒童血液科的醫護人員與瑞瑞合影。(湖北日報通訊員 陳有為 攝)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聶文聞、陳有為、彭錦弦)8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兒科醫護人員為白血病患兒瑞瑞舉辦了一場出院儀式。經過50餘天的治療,瑞瑞目前造血功能恢復良好,符合出院標準。

5月7日,協和醫院血液病研究所造血幹細胞移植新病區(移植倉)正式投入使用。瑞瑞成為該移植倉首位出院的患兒。

瑞瑞今年10歲,自幼跟隨父母在四川生活。2019年10月因多次流鼻血,不容易止血,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高危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輾轉多家醫院後,瑞瑞父母帶他來到了武漢協和醫院兒童血液科。在協和醫院兒科完成前期化療後於6月11日進入移植倉,接受治療。6月24日,瑞瑞母親為孩子捐獻了骨髓造血幹細胞。7月7日,讓人欣慰的消息傳來,瑞瑞的粒細胞植活,可以轉回兒血病房。7月24日,瑞瑞複查,造血功能恢復良好。

「瑞瑞可以出院,我非常高興、激動,感謝協和醫院兒童血液科的醫護人員。」瑞瑞媽媽說,從入院到出院,治療過程雖然漫長,但堅持治療終於得到了回報,再辛苦都值得。

出院儀式上,協和醫院兒童血液科主任金潤銘表示,瑞瑞的成功出院,代表協和醫院能獨立自主完成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全過程,包括移植後病人隨訪等系列流程,為更多需要進入移植倉治療的白血病患兒帶來重生的希望。

兒童血液科副主任吳小豔教授介紹,目前該科對於先天遺傳性血液病和免疫性血液病等各類兒童血液病,已具備完善的治療手段,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今年5月,武漢協和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新病區建設,考慮到患兒治療中需要親人的愛與陪伴,設立了帶陪護倉的兒童移植病房,不僅便於父母照顧患兒,還能消除孩子的恐慌和孤獨感。患兒和家屬可在兩個房間裡休息,能最大程度減少陪護者的體力消耗。

【糾錯】編輯:admin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突破,遵醫附院完成省內最小地貧患兒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1月14日,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收到了這樣一面錦旗。當天,3歲的「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出院了,這是我省成功施行異基因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年齡最小患兒,也是遵醫附院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零的突破,標誌著該院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患兒及家屬為醫護團隊送上錦旗表達謝意。患兒來自鳳岡縣農村,屬於精準貧困戶。
  • 甘肅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原標題:我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中國甘肅網8月3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劉曉芳)  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名年僅3歲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
  • 白血病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今天順利出倉
    今天,經醫生診斷,姐姐的造血幹細胞已在真真體內健康生長,真真終於可以順利出倉。今年2月,一歲的真真突然臉色發白並伴隨發燒症狀。當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考慮到安全性,曲濤選擇在家為孩子調養,但病情持續近一個月未見好轉。夫妻兩人帶真真前往醫院就醫,經多家醫院檢查診斷,最終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被確診為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
  • 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完成改造
    10月3日,經過6個月的改造建設,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交付使用。移植病區擴建完成後,該院的百級移植倉由2個增至5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條件和環境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與優化。投入使用後,預計每年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將由20例增至50多例,更多血液病患者,特別是重型地貧患兒能夠就近得到高質量醫療服務,並節約了醫療費用,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是目前治療血液惡性腫瘤及難治性血液病的根治性方法之一。血液內科於2005年啟動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儘管當時條件十分艱難,血液內科仍克服困難,完成了相關技術準備、技術規範制定、質量控制體系建設。
  •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陳元能)6月18日,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海南省兒童醫院)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患兒小雪,經過整整30天的無菌隔離後,終於順利出倉了。
  • ...患兒新福音,2018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
    遺傳性疾病患兒新福音,2018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 提到「造血幹細胞移植」,人們往往想起的是白血病等,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適應證已經擴大到一些因遺傳問題發生的先天性罕見病
  • 首兒所完成首例無關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
    她正在靜靜等待著新移植的造血幹細胞重新「生長」。這也是首兒所完成的首例無關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3歲的小女孩琪琪(化名)活潑可愛,但卻命運多舛。出生時就因早產住進重症監護室,還合併了肺部感染,腦出血,接受了ECMO治療,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治療後才康復出院。
  • 北京協和攜手春富研究院成功治療罕見免疫缺陷疾病
    到今年8月,小晴將迎來成功走出造血幹細胞移植倉後的第六個月,這意味著她罹患的罕見免疫缺陷病獲得了階段性治療的成功,意味著春富研究院成為小晴全家33個月的漫漫求醫路的終點,更意味著與小晴有著類似疾病的小朋友將獲得生存的希望。
  • 兒童血液/腫瘤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落成
    11月24日,兒童血液腫瘤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落成揭幕,中山一院黨委書記駱騰和副院長陳旻湖代表醫院對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的落成表示熱烈祝賀,並提出殷切期望,要求兒童血液腫瘤專業不斷開拓進取,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做精做細,為更多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患兒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 渡過重重難關,湖北最小造血幹細胞移植寶寶迎來生機
    為幫9個月大的小女娃贏取生機,武漢專家果斷選擇做造血幹細胞移植。5日,孩子度過生死關卡,平安出院回家。這是目前湖北省最小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案例。小女嬰患罕見病骨髓「罷工」,得移植幹細胞女娃名叫貝貝,家住漢口。
  • 省內最小WAS症候群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17日上午9時40分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液科、遼寧省造血幹細胞移植醫學中心淨化倉門口,時隔26天,薛先生和愛人終於可以擁抱兒子茁茁了。出倉,意味著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這名5個月大的嬰兒,終於擺脫了罕見的家族遺傳病。
  • 中國最小再障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順利出倉
    &nbsp&nbsp&nbsp&nbsp中國最小再障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順利出倉&nbsp&nbsp&nbsp&nbsp6月16日,父親節即將來臨之際,重慶一名1歲3個月大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接受其父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
  • 北協和南春富聯合治癒治療罕見免疫缺陷疾病!
    到今年8月,小晴將迎來成功走出造血幹細胞移植倉後的第六個月,這意味著她罹患的罕見免疫缺陷病獲得了階段性治療的成功,意味著春富研究院成為小晴全家33個月的漫漫求醫路的終點,更意味著與小晴有著類似疾病的小朋友將獲得生存的希望。
  • 中國幹細胞集團海南博鰲附屬幹細胞醫院血液科迎來首批地貧患兒
    7月8日,中國幹細胞集團海南博鰲附屬幹細胞醫院暨海南省紅十字幹細胞醫院聯手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開設的兒童血液科正式開診,七名來自瓊海市的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在家長的陪護下,通過預約得到了國內知名血液病專家的精心診斷。
  • 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9月23日上午,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順利出院。出院患者樊女士:「我在移植過程中一切順利,我再次向蚌埠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醫生和其他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正在說話的這位就是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她告訴記者, 2019年7月份,她突然感到身體有些不適。
  • 8歲男孩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姐姐:我不怕疼,我只想救她的命
    5 月 15 日,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的小患者小靜(化名),成功走出了骨髓移植倉。早早等候在外的弟弟小晨(化名)緊緊抱著姐姐:" 姐,我想你了!"這對堅強的小姐弟,兩隻小手緊緊拉在了一起。△ 弟弟守在姐姐床邊,緊緊拉著姐姐的手原來,為了讓得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姐姐小靜早日康復,弟弟小晨勇敢地站了出來,為 11 歲姐姐捐獻造血幹細胞。經過一個月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小靜戰勝了移植期間的排異反應並成功出倉,回到血液科普通病房接受下一步治療。
  • 內蒙古日報——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實現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新...
    本報12月1日訊 (記者 張文強)11月30日,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醫療團隊的精心救治下,罹患腦淋巴瘤患者王先生順利出院,這也是該院血液科採用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科惡性腫瘤、實現技術新突破的又一成功案例。
  • 為挽救1歲患兒,當陽26歲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挽救1歲患兒,當陽26歲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01-05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市兒童醫院26間移植倉啟用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通訊員 深兒醫記者16日從深圳市兒童醫院獲悉,該院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經擴建後已全面啟用。該移植中心設有26間無菌百級層流病房,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深圳市兒童醫院黨委書記、血液腫瘤科學科帶頭人文飛球表示,預計明年完成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近300例,設計的願景是「做到國際一流」。據介紹,新啟用的深圳市兒童醫院移植中心,分為三個區,包括無菌層流病房、緩衝區和醫護生活區。移植中心內共設置26間百級倉。每間倉位,都有2個連通的房間。
  •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經歷三次造血幹細胞移植,兩年後她怎麼樣了?
    魚魚妹,一名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二次移植失敗後,她的父母並沒有放棄,毅然決然的帶她進行了第三次嘗試。可這一次的路途更加艱辛,因為面對二次移植失敗的患兒,很多醫院是不敢接收的。  「生命短暫,時機易逝;冒險試驗,判斷有瑕」——希波克拉底的「警示」猶在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