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北京協和攜手春富研究院成功治療罕見免疫缺陷疾病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近期,高博醫學(血液病)廣東研究中心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病研究院舉行了成立兩周年慶祝活動。院慶活動上,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宋紅梅教授和春富研究院院長李春富教授共同總結與回顧了9歲的罕見病患者小晴的確診和治療過程。

北京和東莞2020年7月27日 /美通社/ -- 近期,高博醫學(血液病)廣東研究中心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病研究院舉行了成立兩周年慶祝活動。院慶活動上,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宋紅梅教授和春富研究院院長李春富教授共同總結與回顧了9歲的罕見病患者小晴的確診和治療過程。

到今年8月,小晴將迎來成功走出造血幹細胞移植倉後的第六個月,這意味著她罹患的罕見免疫缺陷病獲得了階段性治療的成功,意味著春富研究院成為小晴全家33個月的漫漫求醫路的終點,更意味著與小晴有著類似疾病的小朋友將獲得生存的希望。

小晴罹患的是極為罕見的疾病 -- 賴氨酸尿性蛋白耐受不良(LPI)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經過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病研究院用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小晴的重症SLE被成功治療,患上的罕見病LPI也能因此僅僅通過飲食調節就可以控制。小晴的案例成為全球首例通過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方案成功治療罕見病LPI繼發SLE的病例。

這是一次振奮人心的探索,它的成功將為眾多罕見病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性,更是一次跨學科的創新與合作,讓免疫科醫生對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免疫缺陷病有了信心。

罕見+疑難,全球不超過10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罕見病定義為患病人數佔總人口的0.65‰-1‰之間的疾病或病變。中國罕見病定義為患病率<1/500000或新生兒發病率<1/10000的疾病。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宋紅梅教授介紹,賴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LPI)本身就是罕見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形遺傳病,是由SLC7A7基因突變造成的。截至目前全球有報導的LPI僅約200例,而因LPI導致SLE則更為罕見,據公開文獻查詢,截至2017年6月全球僅報導8例。2018年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聯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其中就包括「賴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

鮮為人知的罕見病確診過程更是曲折而艱難,宋教授介紹到,2017年2月,小晴在當地醫院被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經反覆治療無效,後轉入北京協和醫院就診,經過北京協和醫院宋紅梅教授團隊抽絲剝繭,詳細追問病史並完善各項檢查,最終確診其患有一種名為賴氨酸尿蛋白耐受不良(簡稱「LPI」)的罕見病,而反覆危及生命的SLE也正是由於此罕見病而來。

國際上對於LPI的治療還停留在靠飲食調節,到目前為止沒有特效藥。但小晴的疾病不只是LPI這麼簡單,重症SLE已經威脅到了她的生命。免疫缺陷導致小晴反覆被感染,腎功能也持續惡化。

大膽探索嚴謹求證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攻克罕見免疫缺陷病

面對極為棘手的情況宋教授團隊並沒有放棄,一個偶然的機會,宋紅梅教授團隊與李春富教授團隊在進行交流時候的時候談到了這個特殊的病例。雙方反覆溝通探討,積極探索,為患兒尋求更佳的治療方法,雙方認為異基因移植也許能夠挽救這個孩子。

「針對重症SLE,國內外都有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治療的案例,另外對於遺傳代謝性疾病,也有經過造血幹細胞移植達到治癒的報導。」宋教授談到。

在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領域,李春富教授團隊有著輝煌的「戰績」和享譽全球的學術成就。這給了雙方團隊很大的信心,儘管如此,李教授團隊仍然查閱了大量的文獻,對SLE發病機制、患兒整體情況和預後進行了周密的分析後,李教授團隊制定了詳盡的治療方案,並實時與協和專家團隊保持溝通。

談到發病機制,李春富教授分析道,「SLE是一種累及多臟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其發病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免疫系統缺陷導致的SLE,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重建免疫系統,那麼可以達到治癒SLE的目標。尤其是兒童SLE多與基因導致的免疫系統缺陷相關,通常疾病進展快、生存期短,生活質量差。那麼對於兒童來說SLE是可以通過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癒的,可以給患兒及其家庭美好的生命預期。」

全球異基因移植治療SLE的並不多,治療罕見病LPI導致的SLE更是全球首例。從理論上來說,異基因移植可以治療SLE等免疫缺陷性疾病,但針對LPI繼發的SLE,國際上還沒有人嘗試過這種治療方式。

李教授介紹,國內外異基因移植治療SLE之所以開展較少,主要原因是SLE如果控制較好,可以長期帶病生存,但移植相關的死亡風險大。如果把移植技術安全性提高,將移植死亡率降低到3%以下,那麼可以嘗試用一次移植換取終身幸福。

2019年10月,小晴從協和醫院轉入春富研究院準備開展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小晴是幸運的,與父親配型成功,2019年11月11日,成功輸注了父親的外周血幹細胞,2020年2月12日,小晴恢復良好,達到了出院標準。至今,小晴已出院半年,基本恢復正常生活,即將回歸學校。

小晴的病例不僅是全球首例用異基因移植成功治療罕見病LPI繼發SLE,也證明了異基因移植治療SLE是安全可行的。

「研究院還在繼續提高移植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希望有一天把死亡率降低到小於1%,研究院已成功開展3例TCRαβ-T細胞清除移植手術,它將進一步提升移植的安全性與成功率,隨著TCRαβ-T細胞清除移植技術的開展,不僅僅是SLE,很多有免疫缺陷的孩子都能夠通過這種安全的新移植技術來治癒。」李春富教授表示。

兩地跨學科專家團隊緊密配合,為患者打造生命直通車

「孩子的治療很成功,效果令人滿意。」而宋教授表示,這個病例的成果也給了她很大的信心和啟發。「這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對於更多的免疫缺陷病,異基因移植都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法,今後我們還要在這方面與春富研究院做進一步的嘗試。」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宋紅梅教授說。

事實上,很多罕見病都是由於基因缺陷導致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還沒有被鑑別和認知,很多也沒有進入到罕見病目錄裡,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和普及,這些病的診斷率會越來越高,認知也會越來越深入。而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逐步完善,則為這些疾病的治療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彈藥。春富研究院在這方面已經走在前面,LPI繼發SLE案例的成功,為探索更多罕見病的救治積累了經驗,樹立了信心,也為更多求醫無門的罕見病患者提供了生存的機會。

(文章來源:美通社)

相關焦點

  • 全球首例!北協和南春富聯合治癒治療罕見免疫缺陷疾病!
    到今年8月,小晴將迎來成功走出造血幹細胞移植倉後的第六個月,這意味著她罹患的罕見免疫缺陷病獲得了階段性治療的成功,意味著春富研究院成為小晴全家33個月的漫漫求醫路的終點,更意味著與小晴有著類似疾病的小朋友將獲得生存的希望。
  • 罕見!北京協和發現國內首例「陰性愛滋病」患者
    然而,北京協和醫院近日刊載在國際專業學術雜誌的一篇論文顛覆了這一「常識」。該論文公布了我國首例HIV抗體檢測為陰性,但經HIV「核酸檢測」為陽性確診愛滋病患者,這也是世界首例成人HIV抗體陰性愛滋病合併肺卡波西肉瘤病例。
  •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成功繪製我國溶酶體疾病譜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經過14年對1226名溶酶體病患者病例進行臨床研究和總結,完成了國內首次一個醫院大樣本病例總結和國際罕見一個人種大樣本分析,首次報導了中國人溶酶體病的疾病譜。14年間,我院溶酶體病的診斷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實現了從單純酶活性測定到酶活性測定結合基因突變家系分析診斷技術的突破,更加有效地保證了診斷的準確率。
  • Blood:一種先天免疫性缺陷疾病被基因治療100%治癒
    編者按:一項針對遺傳免疫疾病的基因療法完成了27年的探索旅程。這項治療在歐洲正待批准,它將成為首例能直接治癒一種致死性疾病的商用基因療法。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研發了這款叫做Strimvelis的基因藥物,用以治療重度聯合免疫缺陷症。這種罕見的疾病使新生兒幾乎完全喪失抗病毒、細菌、黴菌的能力。
  • 全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在滬誕生
    原標題:全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誕生  6月2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誕生我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簡稱「XSCID
  • 廣州生物院用TALENs基因敲除技術成功培育免疫缺陷性家兔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博士和裴端卿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將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物核酸酶(TALENs)技術應用於兔基因敲除研究,建立了兔基因打靶的高效平臺。並利用該技術平臺成功地將負責T細胞和B細胞重排的重組激活基因(RAG)敲除,建立了世界首例免疫缺陷家兔疾病模型,該成果於7月9日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Cell Research上。
  • 全球首例愛滋病藥物治療成功?巴西男子體內病毒被清除
    眾所周知,愛滋病是現代醫學史上最大難題之一,其背後的「罪魁禍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基因組比已知任何一種病毒基因都複雜。自1981年首例愛滋病在美國被發現以來,全球已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愛滋病的嚴重威脅。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7日發布的《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指出,僅2019年一年,全球就有69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
  • 我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在滬出生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周凱)6月2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誕生了我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X-linkage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XSCID)的第三代試管嬰兒,新生兒體重3700克,各項身體指標良好,經復旦大學兒科醫院檢查,孩子免疫功能正常
  • 全球首例,胚胎幹細胞誘導肝臟細胞移植成功
    撰文:小明月來源:幹細胞者說近日,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傳來好消息,他們將人體胚胎幹細胞(ESCs)誘導成肝臟細胞,並成功移植給了患有重度肝臟病的幼兒。目前患兒的移植很成功,病情穩定。
  • 雲南3萬多家庭選擇凍存臍帶血 平均每月10至20個家庭接受幹細胞治療
    北京庫 截至2015年12月,已為國內外臨床醫院提供800份臍帶血進行疾病治療。 移植案例 2016年2月 山東濰坊的東東(化名)利用自存臍帶血移植成功治療了自己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雲南舜喜再生醫學工程有限公司、博士李一佳說,臍帶血和骨髓一樣,含有大量的造血幹細胞,可以用於移植,首例臍帶血移植是1988年成功治療範可尼貧血,從那之後,在臨床上發現可以根治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症等很多嚴重的難治性疾病。
  • 首例!廣東醫生護航,武漢協和西院ICU新冠肺炎患者成功拔管
    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監護病房裡,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在廣東醫療隊醫護人員的共同關注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廣醫一院」)重症醫學科醫生席寅、護士劉川為一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順利拔除氣管插管,這是2月3日廣東醫療隊馳援武漢、接管武漢協和西院重症病房以來,首例成功拔除氣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發出全球人才招募令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曼玉)全球新冠肺炎肆虐,人才成為應對全球健康挑戰的第一戰略資源。12月2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舉辦2020年全球人才工作交流活動,面向全球廣納賢才,招募具國際視野和能力的醫界精英。
  • 好大夫在線聯合北京協和醫院發起免費「漸凍人症」講座
    9月14日,國內最大的醫療網站好大夫在線(www.haodf.com)將攜手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中國醫師協會漸凍人項目委員會,對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俗稱「漸凍人」),發起免費知識普及講座。
  • 諾貝爾醫學獎揭曉,協和感染內科專家這麼說——
    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的特殊之年,這一消息的發布給予正在與傳染性疾病積極作鬥爭的國家和人民莫大的鼓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劉曉清教授、劉正印教授和周寶桐副教授對此發表的精彩點評——劉曉清簡介: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內科學系常務副主任。
  • 免疫缺陷病: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是由於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該病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於遺傳而侃機體生來就有的,叫做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另一類則是由於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叫做獲得性免疫缺陷病。大多數免疫缺陷病都屬於獲得性免疫缺陷病。
  • 首例亨廷頓舞蹈症豬誕生:症狀、病理與人類似
    但和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不同的是,亨廷頓病還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這就意味著,只要父母一方患有疾病,子女就有50%的概率面臨相同的命運,甚至世世代代難以逃脫「魔咒」。  目前,該疾病沒有有效治療方法,「看著他走向死亡」是患者家屬的最後心路。
  • 全球首例!體細胞複製猴中國誕生
    ▼ 全球首例體細胞複製猴中國誕生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世界上首例體細胞複製猴
  • 對抗過敏「惡魔」 協和專家強烈呼籲正確診斷、規範治療
    8月11日至12日,第二個「中國過敏防治周」期間,恰逢「第十一屆協和過敏性疾病國際高峰論壇暨北京醫師協會變態反應醫師分會第一屆學術會議」召開。會議期間,尹佳和王良錄再次強烈呼籲全國醫護人員對過敏性疾病正確診斷、規範治療。
  • 全球首例:CAR-T治療一次治癒腫瘤和紅斑狼瘡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全球首例:CAR-T治療一次治癒腫瘤和紅斑狼瘡&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8日訊(晶報記者 範劭華)家住湖北宜昌的王芳芳
  • Science子刊:利用CRISPR/Cas9修復源自罕見免疫缺陷病患者的造血幹...
    2017年1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所屬的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MaxCyte公司和Leidos生物醫學研究公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方法來修復源自X連鎖慢性肉芽腫病(X-linked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X-CGD)患者體內的造血幹細胞中的一種缺陷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