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愛滋病是現代醫學史上最大難題之一,其背後的「罪魁禍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基因組比已知任何一種病毒基因都複雜。自1981年首例愛滋病在美國被發現以來,全球已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愛滋病的嚴重威脅。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7日發布的《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指出,僅2019年一年,全球就有69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此外,3800萬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仍有1260萬人無法獲得拯救生命的治療。
事實上,近40年間,科研人員不斷研發著新的治療手段,以期能徹底「搞定」這個難纏的對手,但最終都鎩羽而歸。截至目前,全球僅有兩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且都是通過非常規治療方法取得的效果。
不過幸運的是,眼下,科學界似乎看到了一絲勝利的曙光。
據《科學》雜誌報導,當地時間7日,在第23屆國際愛滋病大會「愛滋病2020」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來自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的裡卡多·迪亞茲醫生表示,他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抗逆轉錄病毒(ARV)藥物和煙醯胺(維生素B3)聯合治療試驗,其中一名被稱為「聖保羅病人」的36歲巴西男子,在接受治療後產生了「奇效」。
如果這名男子體內的HIV病毒最終不再「死灰復燃」,他將成為全球首例通過藥物治癒的愛滋病病例。
【「聖保羅病人」】
接受「增強版」藥物治療後
體內病毒「清零」長達66周未復發
眾所周知,HIV病毒是個超級難纏的對手。這種病毒會將其遺傳物質「編入」人類染色體,在那裡它可以進入休眠狀態,從而逃避人體免疫系統的監視。
這些「悄無聲息」的受感染細胞可以在人體內無限期存活,因為它們具有類似幹細胞的特性,還可以自我克隆。科學家們提出過好幾種方法,試圖弄清隱藏著潛在HIV病毒的感染細胞庫,然而沒有一種方法能奏效。
迄今為止,全球已知的愛滋病「治癒」患者僅有2名,分別是被稱為「柏林病人」的蒂莫西·雷·布朗,以及一名被稱為「倫敦病人」的男子。兩人的相似之處在於,都因癌症治療而接受過骨髓移植。
有分析稱,正是骨髓移植清除了他們體內的病毒,並賦予他們新的免疫系統來抵抗病毒的感染。但骨髓移植是一種昂貴而複雜的幹預手段,可能還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對目前全球3800萬的愛滋病病毒攜帶者而言,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治療方法」。
「柏林病人」的蒂莫西·雷·布朗。圖據《科學》雜誌
而其他曾受到高度關注、「有望治癒」的感染病例最終都以「失望」告終——HIV病毒在消失一段時間後又「死灰復燃」。
其中,最令科學家警醒的案例是「密西西比州嬰兒」。該名嬰兒出生後不久就開始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服藥18個月後停藥,病毒一度消失,然而,就在眾人以為嬰兒被完全治癒的時候,停藥後的兩年多,其體內突然重現HIV病毒。
為了比較不同細胞庫的清理方式,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的迪亞茲醫生和同事們,在2015年招募了「聖保羅病人」和其他四名已經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控制住HIV病毒複製的患者。
研究人員對其採取了更為「激進」的方法,在他們原本已服用的三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種藥物,希望以此「徹底清除任何可能逃過標準治療的HIV病毒」。
在此基礎上,患者又接受了煙醯胺治療,從理論上來說,這可以刺激被感染的細胞喚醒潛伏的病毒。當這些細胞產生新的HIV病毒時,要麼自我毀滅,要麼更容易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
按照嚴格的時間表進行強化式治療48周後,5名試驗參與者恢復了常規的三種藥物治療方案,三年後又停止了所有的治療。停藥後,其中4人體內的病毒迅速復發,但截至目前,這名「聖保羅病人」已經66周沒有出現復發跡象。檢測病毒遺傳物質的敏感性測試沒有在他的血液中發現HIV病毒,而另一項更為敏感的試驗,將他的血液與易感染HIV病毒的細胞混合,同樣沒有產生新的感染細胞。
值得一提的是,在煙醯胺強化期間,這名男子是五人中唯一一個在標準血液測試中兩次檢測到HIV病毒的人。迪亞茲認為,這表明潛伏的受感染細胞已被激活,導致病毒的短暫產生。
迪亞茲表示:「我總是那個試圖唱反調的人,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對此感到樂觀。也許這個治療策略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因為它只有五分之一的概率。但也許它確實清除了患者體內的病毒,雖然我並不確定,但我認為這是可能的。」
【科學界】
是否成功尚有幾大問題亟待解答
有學者指出該實驗難以令人信服
此前,大多數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抑制HIV病毒並在隨後停止治療的患者,體內病毒載量通常會在幾周內迅速回到高位。但這名「聖保羅病人」相關指標不僅沒有反彈,而且HIV抗體也降到了極低的水平,迪亞茲表示,這意味著該患者「體內淋巴結和腸道中的感染細胞可能已經被清除」。
但迪亞茲也坦言,他目前仍無法確定病人是否已完全治癒。「他幾乎沒有什麼抗原,」迪亞茲說道,抗原是能引起抗體生成並誘發其他免疫應答的愛滋病毒蛋白。他表示,自從該患者停止治療以來,還沒有進行淋巴結或腸道病毒取樣。
目前全球已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愛滋病的嚴重威脅。圖據英國《獨立報》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愛滋病臨床醫生斯蒂文·迪克斯表示,這位病人的治療經歷「值得矚目」。他表示,除了兩名接受骨髓移植「治癒」的患者外,自己還沒有聽說過停止治療後HIV抗體水平下降的情況。
但與其他愛滋病專家的觀點一致,迪克斯也警告稱,目前成功「清零病毒」的時間還不夠長,效果也不夠明確,不足以證明這是一種成功的治癒方法。
義大利衛生研究所的醫生安德裡亞·薩瓦裡諾也表示:「這是首例通過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我十分希望他能夠為治癒愛滋病帶來新的方法。不過,鑑於該試驗中其他四名患者的情況,這一方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除此之外,迪克斯指出,此次實驗一個懸而未決的大問題是,該男子是否真的停止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根據這名「聖保羅病人」的說法,從2019年3月30日開始,他沒有服用過任何抗艾藥物。下一步,研究團隊需要通過檢測其血液中是否含有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來證實這一點。
另一個未知因素是,這名男子在感染HIV病毒後多久開始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研究表明,小部分在感染後不久開始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人,如果停止用藥,更有可能在較長時間內控制住病毒,原因可能是他們體內還未建立大型的受感染細胞庫。而這位「聖保羅病人」於2012年10月被確診,2個月後便開始接受治療——與大多數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樣,他無法確定自己被感染的時間,但他懷疑是在2012年6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在2010年被檢測為陰性。
而對於專家們而言,還有一個亟待解答的問題:煙醯胺是如何喚醒了潛伏的受感染細胞?當病毒DNA緊緊纏繞在被稱為組蛋白的染色體上時,它仍然處於潛伏狀態。「為了製造複製病毒,DNA必須解螺旋,」迪亞茲指出,有證據表明煙醯胺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觸發這一動作。
但澳大利亞彼得·多爾蒂感染與免疫研究所的愛滋病治療研究人員莎朗·列文認為,儘管「聖保羅病人」的抗體反應很有趣,但這不是一個令人信服的受控實驗。「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HIV病毒緩解的報告,」她說道。「如果能看到臨床試驗中多個參與者的病情得到長期緩解,我會非常興奮。這才是這一領域真正需要推進的問題。」
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