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確認了,又有愛滋病患者被治癒,體內病毒已清零!

2021-01-14 騰訊網

最近,英國雜誌《自然》發布了一篇令人振奮的報導:當地時間5號,被稱為「倫敦病人」的一位愛滋病患者在接受了幹細胞移植治療後,經過18個月,沒有被檢測到愛滋病病毒。換言之,幹細胞移植療法成為愛滋病治療研究史上一個重要轉折。

出於隱私保護的需要,這位病人的身份信息沒有被公開,只知道是一位男性,在2003年左右被診斷出患有愛滋病。

在一系列的溝通和同意下,他在2012年接受了相關治療,並在2016年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隨後,他的治療過程被記錄成報告,在當地時間3月10日,由《柳葉刀·愛滋病病毒》(Lancet HIV)發布。這是目前全球第二例被報導的使用幹細胞移植療法治癒的愛滋病病例。

圖源網絡

這個結果不僅讓醫學界振奮不已,同樣也為千千萬萬的愛滋病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那麼,幹細胞移植療法具體是什麼呢?「倫敦病人」是如何接受治療並取得積極成效的呢?

「倫敦病人」帶來的希望有多大?

這位贏得希望曙光的病人已知是男性,來自倫敦。他先前接受了幹細胞移植手術,通過移植幹細胞來清除體內的愛滋病毒。已經發布的醫學報導稱,長期隨訪的結果顯示,在停止抗HIV治療30個月後,他的愛滋病症狀緩解。那麼,醫學研究者們是通過哪幾點來判定此次治療的積極效果呢?

首先,「倫敦病人」在停止治療的30個月內,其體內沒有再檢測到活性HIV病毒,這意味著愛滋病病毒已消失或暫時不活躍;

其次,病人的CD4細胞(人體重要的免疫細胞)計數回到正常水平;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雖然隨訪的日子裡,病人體內沒有活性HIV病毒了,但是人體組織樣本中,仍有HIV-1整合進去的DNA殘留物。不過,病人在2012年開始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這些HIV病毒在逆轉錄後,仍有一些殘留物,所幸這些殘留物不太可能再複製出病毒。

其實「倫敦病人」並非是全球首例被「治癒」的愛滋病人,在他之前,還有一位「柏林病人」,其真實姓名為提摩西·布朗。

這位「柏林病人」身患愛滋病的同時,還有白血病。2007年,他在柏林接受了幹細胞移植,還有針對癌症的放射療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醫生驚訝的發現,他的白血病和愛滋病都消失了。

柏林病人 圖源網絡

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倫敦病人」和「柏林病人」區別於其他失敗病例,獲得成功的原因,也許在於幹細胞的捐贈者身上

來自倫敦大學的拉文德拉教授稱:兩人的幹細胞捐贈者的CCR5受體出現罕見異變,這種異變可以讓人體產生「愛滋病抗體」,對於治癒愛滋病非常關鍵。另外,由於兩人都曾有癌症症狀,所以接受的放療、化療治療,也許也是加速消滅愛滋病病毒的一個原因

研究人員稱「倫敦病人」並未被徹底治癒?

雖然「倫敦病人」和「柏林病人」讓大家看到愛滋病治癒的希望,但是同時,研究人員也對兩個病例提出一些治療疑問和警示,並告訴大家,嚴謹來說,兩個病例不能稱為「完全治癒」,稱為「持續緩解」也許更準確一點。

首先,幹細胞移植療法,加上放療和化療療法,對於愛滋病人來說風險很高。拉文德拉教授表示,「倫敦病人」的治療手法相對於「柏林病人」來說,更溫和一些,但仍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兩個病例都是存在愛滋病和癌症並存的現象,所以這種療法不一定適用於其他單純患有愛滋病的患者。

其次,兩種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接受的放療和化療,有很大的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對人體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所以無法單純地講只治癒了「愛滋病」而忽視身體上的其他損害。並且,專家稱,即使是18個月內都沒有被檢測到愛滋病毒,但療效仍然需要持續的監控和檢測,以防愛滋病再次捲土重來。

目前愛滋病仍是人類健康重大威脅

雖然目前已經有了愛滋病的治癒希望,但是我們仍然需要注意,愛滋病仍然是人類健康的一大威脅。

1981年,第一例愛滋病病例被發現。HIV病毒進入人體後會導致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並通過體液交換進行傳播。它的傳播速度讓人恐懼,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已經成為一個全球公共衛生問題。新華社發布新聞報導稱:「2019年11月26日,聯合國愛滋病計劃署發布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存活的3790萬HIV感染者中,有2450萬人在接受抗病毒治療。」雖然接受治療的人數不少,但是愛滋病的治癒療法一直沒有一個確認的結果。

直到「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的治療案例被報導,人體才看到了一絲愛滋病治癒的希望。而這其中,攜帶CCR5基因的幹細胞捐贈者成為治療關鍵點。

幹細胞移植或為愛滋病治療提供新思路

通過對兩個病人的治療對比,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幹細胞捐贈者攜帶CCR5基因突變,那麼這些被移植的幹細胞可能會幫助病人抵抗愛滋病毒。因為HIV病毒入侵人體免疫系統時,最主要的一個幫兇就是CCR5蛋白,如果這種基因變異,那麼病毒細胞複製就會停止,並且讓它無法再複製愛滋病病毒細胞。

雖然這種療法目前還有許多不確定性和不完善之處,但是醫學研究專家稱,幹細胞移植為愛滋病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在未來,研究者們可以參照這個療法,專注於基因編輯,達到直接對CCR5進行編輯的成果,這樣也許也可以幫助愛滋病人抵抗HIV病毒侵襲。

總的來說,愛滋病魔無情,但隨著醫學水平的進步和全球衛生情況的改善,愛滋病的知識普及也造福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愛滋病防範意識方面,我們已經比30年前提高了很多。而愛滋病患者治療的積極效果,也給許多愛滋病人和家庭帶來生的希望。

只要堅持不放棄,醫學一定會不斷研究出更加全面、安全的療法,最終讓愛滋病徹底被治癒,肅清愛滋病毒,還你我健康。

參考資料:

[1]《「雙劍合璧」,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未來可期》.科技日報.2017-12-01

[2]《愛滋病治療奇蹟再現 「倫敦病人」或被治癒》.新華網.2019-03-05

[3]《網傳第二例愛滋病患者將被「治癒」?研究人員:稱其被治癒還為時尚早》.央視網.2019-03-06

[4]《研究確認「倫敦病人」為第二名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新華網.2020-03-1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愛滋病難治癒 病毒在患者體內會複製
    過去的30年的愛滋病治療進展意味著導致愛滋病的HIV在很多患者身上被抑制到幾乎難以檢出的水平,這些患者可以過上健康長壽的生活。有人認為,經過多年的成功治療,HIV可以在病人體內自然消除。  在治療期間,該病毒通過隱藏在引發免疫應答的血細胞中,以試圖避免遭到破壞。研究者解釋道,HIV通過將自身的遺傳信息整合至CD4免疫系統細胞中達到該目的。  研究者檢查了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長達1年至14年的系列患者,確定這些患者中HIV整合至CD4細胞的水平,並發現在所有患者中,該水平是一樣的。
  • 愛滋病治癒,全球第二例!
    和所有的病毒感染一樣,愛滋病病毒的RNA會通過逆轉錄的方式整合進人體的基因當中,現有的抗病毒治療可以清除人體內活躍的病毒,但是無法剪除已經被病毒感染的基因。 就在2020 年 3 月 10 日,醫學雜誌《柳葉刀》報導稱,已經確認第二例愛滋病徹底治癒的案例。
  • 又一愛滋病患者確認被治癒,3700萬愛滋患者有救了?
    Gupta團隊在《柳葉刀·····愛滋病病毒》發題的研究有了新進展,就去年發布在《自然》的研究報告中,一位愛滋病患者狀況由「長期緩解」更新為「治癒」,這標誌著全球第二例愛滋病治癒患者出現。也就是說,愛滋病被發現的40年時間裡,僅有 2 例稀世奇蹟,而第一例就是1995年的「柏林病人」。
  • 全球首例愛滋病藥物治療成功?巴西男子體內病毒被清除
    如果這名男子體內的HIV病毒最終不再「死灰復燃」,他將成為全球首例通過藥物治癒的愛滋病病例。【「聖保羅病人」】接受「增強版」藥物治療後體內病毒「清零」長達66周未復發眾所周知,HIV病毒是個超級難纏的對手。這種病毒會將其遺傳物質「編入」人類染色體,在那裡它可以進入休眠狀態,從而逃避人體免疫系統的監視。
  • 中國疾控丨愛滋病是否能夠治癒?
    HIV患者,這名患者在接受了骨髓移植治療後奇蹟般的被治癒了,這無疑是在愛滋病領域帶來的希望之光。隨後全世界的愛滋病研究者們迅速行動,準備複製「柏林病人」的治療過程,令人遺憾的是奇蹟沒有再次出現,紛紛以失敗告終。時隔13年,一則消息再次點燃了希望之光。2020年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愛滋病》(The Lancet HIV)發文,通過CCR5突變的骨髓幹細胞移植的方法,全球第二例「愛滋病治癒」案例被確認。
  • 愛滋病患者有望功能性治癒
    一系列測試表明,嬰兒血液中的病毒在逐步減少,在他出生29天之後,病毒已無法檢測到。治療一直持續到該嬰兒18個月大時停止。10個月後,對嬰兒的多次標準血液檢測均未發現愛滋病病毒。HIV特異性抗體這一標準的HIV感染診斷指標也始終為陰性。這次事件為嬰兒愛滋病的研究開啟了另一扇大門。
  • 第二縷曙光:回顧人類再次治癒愛滋病始末
    )為世界上第二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倫敦病人」亞當·卡斯蒂列霍實際上,早在2019年3月5日,CNN便報導了這位同時被愛滋病和霍奇金淋巴瘤纏身的「倫敦病人」在接受幹細胞移植治療3年後,血液中沒有檢測到愛滋病病毒,可能已被治癒的新聞。又經過了整整一年的觀察及對全身的檢測,這位幸運的病人終於被確認為治癒者。
  • 世界首個愛滋病治癒患者去世:竟因為它
    世界首個愛滋病治癒患已經確認去世了。
  • 世界上第2例愛滋病治癒被確認,我們真的離攻克愛滋病不遠了嗎?
    當地時間3月10日發表在《柳葉刀》的論文指出,「倫敦病人」血液內無法檢測出愛滋病病毒,成為全球第二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是治癒還是巧合,我們真的離攻克愛滋病不遠了嗎? 首先來看下HIV是什麼?
  • 全球首例口服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出現?
    「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之後世界上第三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也或將是全球首例口服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該研究成果由來自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的Ricard Diaz研究團隊完成。據了解,2015年,Ricard Diaz研究團隊招募了包括「聖保羅病人」在內的共五位HIV患者,研究團隊對5位患者在服用接受由5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組成的「雞尾酒療法」基礎上,增加了煙醯胺(nicotinamide,維生素B3)以激活患者體內潛藏的HIV病毒,兩種療法聯合治療從而達到消滅HIV病毒的目的。
  • 又一愛滋病患者將被治癒?人類將要攻克愛滋病了嗎?
    近日,《衛報》、《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國外知名媒體相繼報導了一名被稱為"倫敦病人"的愛滋病患者在接受幹細胞移植後,愛滋病很可能已被治癒的消息。
  • 神奇藥能將患者體內HIV減少97%:治癒愛滋病
    以色列科學家研製出一種新藥物,能在8天內將患者體內的HIV病毒減少97%。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成果有望催生治癒HIV病毒攜帶者和愛滋病患者的新療法,為那些飽受愛滋病折磨的人帶來希望。HIV病毒會攻擊一種名為CD4的白血細胞,人體用CD4來對付流感等疾病。
  • 愛滋病感染30%來源於同性和動物傳播 幹細胞能否治癒愛滋病
    近年來,愛滋病新增情況逐漸呈現兩極化,青年群體和老年群體人數都有增加,性傳播已成為愛滋病的主要傳播方式。愛滋病作為我國目前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其死亡率甚至在新冠肺炎之上。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今年7月發布的《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2019年約有170萬新發感染者,是全球目標值的三倍多,全世界預防愛滋病病毒新發感染的工作遠遠落後於既定目標。2019年,約有32萬青少年兒童感染愛滋病,11萬青少年死於愛滋病,也就是說每過去100秒就有一名青少年兒童死於愛滋病病毒感染。
  • 全球第二例愛滋病治癒患者身份公開,接受幹細胞移植後體內HIV被清除
    當時出於個人原因,這位患者選擇了「隱姓埋名」,然而周一在接受美國《紐約時報》的採訪時,他主動公開了自己的身份,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鼓勵愛滋病患者積極生活。現年40歲的Castillejo是一位英國男性公民,2003年被診斷出感染愛滋病病毒,2012年開始通過藥物控制感染。此後,他又被診斷為晚期霍奇金淋巴瘤。2016年,該病人的癌症已非常嚴重,他同意進行幹細胞移植。
  • 第二例愛滋病被治癒或將誕生 患者已停藥一年多
    ,一名倫敦男子在接受幹細胞移植後其愛滋病可能已被治癒。HIV發現約40年,僅有2例稀世奇蹟已有的外媒報導稱,研究顯示,這名HIV陽性男子三年前接受了一名對愛滋病毒具有基因耐藥性(CCR5基因突變)的捐贈者幹細胞移植,之後大量檢測顯示,他體內已沒有愛滋病病毒
  • 第2例愛滋病患者被治癒,都用了一個方法,HIV就這樣被攻克了嗎?
    這個病人來自倫敦,該患者40歲男性,2003年確診為患有愛滋病,9年後,也就是2012年又被診斷患有霍奇金淋巴瘤(一種血癌)。2016年5月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直到現在患者依然沒有被HIV病毒,宣布被治癒。
  • 被臨床治癒的愛滋病患者,已經有兩例了!
    移植至今30個月,患者外周血、精液、腦脊液以及部分採樣組織器官中均未能檢出HIV,治療團隊就此結果正式宣布患者HIV治癒。當地時間3月10日,THE LANCET HIV期刊刊出了一項轟動輿論的病例研究報告——來自英國倫敦的團隊宣布全球第二例愛滋病患者成功治癒。
  • 世界首個愛滋病治癒患者因癌症復發去世
    新華社日內瓦9月30日電(記者劉曲)國際愛滋病協會30日發布聲明說,被稱為「柏林病人」的全球首個獲治癒的愛滋病患者蒂莫西·布朗已因癌症復發去世。國際愛滋病協會主席阿迪巴·卡馬魯扎曼說:「我們非常感謝蒂莫西和他的醫生格羅·許特爾,感謝他們為科學家探索愛滋病可以治癒這樣一個概念打開了大門。」據媒體報導,幾個月來,布朗一直在與復發的白血病鬥爭,並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棕櫚泉的家中接受了臨終關懷。出生於1966年的美國人布朗是公認的全球首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
  • 愛滋病能被「治癒」了?這個人的治療經歷難以複製!
    「世界上第二例愛滋病患者被證明治癒」的病例報告發表在了醫學雜誌《柳葉刀》子刊《柳葉刀·愛滋病病毒》(Lancet HIV)上[1]。在 2019 年 3 月,這位病人被「治癒」的消息一度刷屏。但當時研究團隊指出,仍然會繼續監測他的情況,說「愛滋病治癒」還為時過早。
  • 第一例被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或許出現了!
    這意味著,他可能是繼「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之後,第三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同時可能是第一例通過藥物治療而被治癒的患者。年提出了 「90-90-90」 的目標:爭取在 2020 年,90% 愛滋病患者能夠被確診,90% 確診患者能夠接受「聯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90% 接受治療者的體內病毒能夠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