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患者有望功能性治癒

2020-11-27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旨在喚起大家對愛滋病的關注。因為迄今為止,愛滋病還是一個無法治癒的疾病,不少人對該病深感恐懼。

  昨天,記者從浙大一院了解到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我省將啟動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的國家級課題研究,不久的將來,愛滋病患者有望擺脫終身服藥的困擾,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美國曾數次傳出功能性治癒患者的消息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這個提法,最先出現於2007年的美國,跟42歲的美國人蒂莫西·布朗——一個同時患有愛滋病和白血病的患者有關。

  當時布朗的狀態非常不好,病情正在惡化,幾乎到了死亡邊緣。他找到了胡特醫生,一名腫瘤病和血液病方面的專家。胡特決定給布朗進行骨髓移植先治療白血病。

  經過3年多的臨床觀察,移植不僅治癒了布朗的白血病,同時奇蹟般地治癒了愛滋病。布朗現象為愛滋病治療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他也成為了世界上首例愛滋病功能性治癒者,之後科學家們通過細胞移植或基因療法進行研究,試圖開闢愛滋病治療的新途徑。

  2012年3月3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兒童中心、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和麻省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第20屆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大會上報告說,他們首次實現了對一名感染愛滋病病毒(HIV)嬰兒的功能性治癒。這名嬰兒的母親是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在他出生30小時後,醫生便對其實施了抗逆轉錄病毒聯合治療。

  一系列測試表明,嬰兒血液中的病毒在逐步減少,在他出生29天之後,病毒已無法檢測到。治療一直持續到該嬰兒18個月大時停止。10個月後,對嬰兒的多次標準血液檢測均未發現愛滋病病毒。HIV特異性抗體這一標準的HIV感染診斷指標也始終為陰性。這次事件為嬰兒愛滋病的研究開啟了另一扇大門。

  我國已於去年啟動基礎研究

  美國報導的這兩個事件,特別是去年美國這名嬰兒的病情,讓全球愛滋病患者振奮。因為和骨髓移植這樣的治療方法比起來,抗逆轉錄病毒聯合治療更讓人覺得物美價廉。

  不過,消息雖好,都是牆外開花,美國的技術對國內的患者來說還很遙遠。

  「不遠了,去年由廣州中山大學牽頭,北京、廣州和浙江三家醫院為主,聯合了國內多個醫院,一起開展了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的基礎研究。」昨天,浙大一院國家傳染病診治重點實驗室朱彪主任醫師說,浙大一院也是課題組成員之一。

  這個基礎研究的主要問題,就是從患者體內篩選出具有非常強戰鬥力的淋巴細胞,通過體外加強培養的方式,讓這些細胞具備超強的與愛滋病病毒戰鬥的能力,再重新輸回體內,幫助人體和愛滋病病毒進行戰鬥。

  「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是人體內對抗病毒的主要細胞,我們選擇的淋巴細胞類似於重點班裡挑出尖子生,將這些尖子生進行強化培訓後,再去承擔最艱巨的任務。」朱主任說。

  目前,基礎研究已經接近完成。從2014年1月開始,朱主任的團隊,將啟動國家「十二五」重大專項——「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的臨床治療方案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綜合藥物強化幹預治療,幫助愛滋病患者擺脫終身服藥的困擾,最終達到功能性治癒的目的。

  為什麼叫功能性治癒?朱主任說,這是因為通過這些手法仍無法將人體內所有愛滋病病毒都清理掉,但可以完全控制住,而且不用再像現在的感染者那樣終身吃藥。

  目前,我省已有多名愛滋病志願者加入該課題,希望不久的將來能等到好消息。

  愛滋病患者記得控制兩個指標

  雖然距離好消息真正實現還有一段時間,不過朱主任給愛滋病患者兩個建議,即控制好病毒載量和CD4細胞兩個指標。

  目前,該課題選定的自願者都是病毒載量小於50個拷貝、CD4細胞恢復達到350以上的愛滋病患者,這些患者將成為首批被功能性治癒的目標人群。這也意味著,該治療方案一旦成功,將首先幫助符合這兩個指標的感染者,而其餘不符合這兩個指標的感染者,還需要再等待一段時間。

  「我們相信,功能性治癒將從僅僅能治癒個別特殊患者開始,發展為能造福所有患者,這也是我們最終的目標。」朱主任說。

相關焦點

  •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由於抗愛滋病藥物治療的重大突破和全球推廣免費治療方案,已讓愛滋病從超級癌症變成可控性疾病,但藥物治療只能抑制病毒複製,並不能清除病毒,一旦停藥,潛伏的病毒會迅速複製,因此患者需要終身服藥。由此帶來的藥物副作用、服藥依從性差和沉重的經濟負擔均成為終身服藥的阻礙。
  • 實現愛滋病功能性治癒,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近年來,隨著抗愛滋病藥物治療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愛滋病已從「超級癌症」變成可控性疾病,但距離實現愛滋病徹底治癒尚需時日。日前,就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相關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及免疫研究室副研究員李丹,請她就此予以解答。
  • CART涉足愛滋治療,有望實現持續緩解或功能性治癒!
    研究認為,愛滋病起源於非洲,後由移民帶入美國。世界上第一次有關愛滋病的正式記載見於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刊登了5例愛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後來這種疾病在1982年被正式命名為「愛滋病」;1983年,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巴爾·西諾西和呂克·蒙塔尼在愛滋病患者血液中發現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也就是我們熟知的HIV。
  • 全球首例口服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出現?
    「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之後世界上第三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也或將是全球首例口服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該研究成果由來自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的Ricard Diaz研究團隊完成。在強化治療48周後,5位患者恢復了常規的三藥治療方案,並在3年後即2019年3月停止了所有治療,其中,4位患者HIV病毒迅速復發,僅「聖保羅病人」堅持了66周且目前仍然沒有在血液中檢測到任何HIV病毒,血液抗體濃度也處於極低水平,表明該患者有可能已經實現愛滋病的治癒。
  • 專家:長效藥物和中和抗體聯合治療將是愛滋病功能性治癒之鑰
    在11月28日於清華大學舉辦的「中和抗體與功能性治癒」愛滋病學術前沿研討會上,來自中國抗艾代表性領域的各位專家表示,愛滋病的功能性治癒曙光在望。其中,長效藥物和抗體藥物「雙劍合璧」是最前沿的學科研究方向和熱點,也是實現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最有潛力的武器。終能找到HIV致命弱點愛滋病是可能被治癒的,目前已成為很多科學家的共識。
  • 砒霜或有助功能性治癒愛滋病—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黃博純)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聯合廣州醫科大學廣州第八人民醫院、中山大學及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探索功能性治癒愛滋病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方向的開拓者——顧潮江
    武漢科技大學雙創風採人物——武科大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方向的開拓者 顧潮江這項新的療法顛覆了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傳統治療方法並為其功能性治癒 (functional cure)提供了現實的可能。目前已完成臨床治療8例,病人體內病毒載量快速下降,充分體現了這項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該項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多家知名媒體上進行了廣泛的報導,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網海外版、光明網、央視網等十多家媒體。
  • 院士呼籲:以「功能性治癒」新思路對抗B肝
    人類與B肝病毒之間的鬥爭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但唯有實現功能性治癒才能根治B肝。在日前由上海院士中心主辦的B肝功能性治癒院士研討會上,來自全國B肝領域的院士專家們提出,應該集合全國相關基礎科研和臨床力量,清除患者B肝表面抗原,阻止停藥後復發,向B肝功能性治癒發起挑戰。
  • 第二例愛滋病被治癒有望誕生:一名英國患者已停藥一年多
    IT之家3月5日消息 根據新浪財經的報導,一名倫敦病人有望成為全球第二位被成功治癒愛滋病的患者,這名患者也接受了含有CCR5蛋白質基因突變的骨髓移植,現已停用抗愛滋病毒藥物一年多。
  • 基因編輯治療愛滋病,向「治癒」又邁出一步
    「中國科研人員首次完成了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消息一出,即刻登上熱搜,引發社會關注。對公眾而言,此事涉及的專業術語理解起來,確實有不低的理解門檻,但「首例」等字眼足以形成某些衝擊。考慮到涉及愛滋病、白血病等難以攻克的絕症,這的確燃起了很多人的希望。根據此次研究成果,利用CRISPR基因編輯可能實現「功能性治癒愛滋病」。
  • 又一愛滋病患者確認被治癒,3700萬愛滋患者有救了?
    Gupta團隊在《柳葉刀·····愛滋病病毒》發題的研究有了新進展,就去年發布在《自然》的研究報告中,一位愛滋病患者狀況由「長期緩解」更新為「治癒」,這標誌著全球第二例愛滋病治癒患者出現。也就是說,愛滋病被發現的40年時間裡,僅有 2 例稀世奇蹟,而第一例就是1995年的「柏林病人」。
  •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再現曙光—新聞—科學網
  • 科學家研製出愛滋病新藥:小鼠功能性治癒
    據俄羅斯衛星網10月19日報導,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在《細胞報告》雜誌上公布了一種新的愛滋病療法,這種療法這種藥物可以在降低愛滋病病毒載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抑制病毒自我複製,是對傳統愛滋病治療方法的一大突破。
  • B肝有望功能性治癒!我國B肝防控之路何去何從?
    今年8月底,在肝病界矚目的2020年國際肝病年會(Digital ILC 2020)上,各位專家匯報了B肝新藥研製的可喜進展,國際B肝治療邁進了有望「功能性治癒」新階段!在全球B肝防控新態勢下,作為B肝大國,我國B肝防治應該何去何從呢?
  • 《柳葉刀》:確認了,又有愛滋病患者被治癒,體內病毒已清零!
    最近,英國雜誌《自然》發布了一篇令人振奮的報導:當地時間5號,被稱為「倫敦病人」的一位愛滋病患者在接受了幹細胞移植治療後,經過18個月,沒有被檢測到愛滋病病毒。換言之,幹細胞移植療法成為愛滋病治療研究史上一個重要轉折。
  • 世界愛滋病日:抗艾近40年,距離普遍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儘管兩年後科學家們從患者身上獨立分離出了愛滋病的病原體,但是仍然沒能阻擋HIV侵襲的腳步,截至1986年,近29000名確診的美國患者中,有25000名死亡。儘管患者症狀各不相同,但是共同的特徵均為體內免疫系統的全面崩潰。1987年,愛滋病治療領域曙光初現。
  • 又一愛滋病患者將被治癒?人類將要攻克愛滋病了嗎?
    近日,《衛報》、《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國外知名媒體相繼報導了一名被稱為"倫敦病人"的愛滋病患者在接受幹細胞移植後,愛滋病很可能已被治癒的消息。
  • 神奇藥能將患者體內HIV減少97%:治癒愛滋病
    以色列科學家研製出一種新藥物,能在8天內將患者體內的HIV病毒減少97%。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成果有望催生治癒HIV病毒攜帶者和愛滋病患者的新療法,為那些飽受愛滋病折磨的人帶來希望。HIV病毒會攻擊一種名為CD4的白血細胞,人體用CD4來對付流感等疾病。
  • 美國藥企研發B肝患者治癒藥 國內有望引進
    數據顯示,中國慢性B肝病毒攜帶者依然高達約1.2億人,慢性B肝患者3000萬人。 吉利德科學的新藥備受矚目 成立於1987年的吉利德是一家以研究為基礎、從事藥品的開發和銷售的生物製藥公司,重點領域包括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肝臟疾病等,被稱為「製藥界的蘋果公司」。
  • 愛滋病患者福音!首例靠藥物治癒病例即將誕生 用的就是維生素
    ◎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於紫月 繼「柏林病人」「倫敦病人」之後,「聖保羅病人」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三例愛滋病治癒者。 7 月 7 日,Science網站新聞頻道報導了這位來自巴西聖保羅的36歲愛滋病男性患者的治療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