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突破!科學家研製出愛滋病新藥:小鼠功能性治癒

2021-01-08 快科技

據俄羅斯衛星網10月19日報導,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在《細胞報告》雜誌上公布了一種新的愛滋病療法,這種療法這種藥物可以在降低愛滋病病毒載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抑制病毒自我複製,是對傳統愛滋病治療方法的一大突破。

所謂「雞尾酒療法」,原指「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是通過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來治療愛滋病。

科學家們將一種名為二去氫皮質抑素A (dCA)的天然混合物與現有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相結合,發現能夠將有效降低HIV病毒水平。研究者在對小白鼠停藥後,藥效持續19天沒有反彈。

研究參與者認為,小白鼠只接受了一個月的治療,如果治療的時間越久,那麼「藥效反彈的時間可能也會更久,甚至永遠都不會反彈」。

這一新的療法稱為「Block-and-Lock」療法,基本上阻止了HIV病毒的繁殖,並將其鎖定在「持久的延遲狀態」。

研究人員與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和美國沃爾特裡德陸軍研究所合作,打算下一步將其研究成果在猴子身上進行檢測,然後再在人類身上進行臨床試驗。

研究者瓦倫特(Valente)在一份聲明中說:「當今診所中所有的逆轉錄病毒都無法完全抑制活性愛滋病感染細胞中的病毒繁殖。將新研製的藥物與抑制HIV-1感染的小鼠模型中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相結合時,就很好的闡釋了「功能性治癒」這一概念。

瓦倫特表示,新療法的出現令人振奮,但該療法對患者的長期影響依舊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他告訴《先驅報》,「我們還需要了解停止病毒繁殖的長期影響。比如我們能否降低病毒繁殖時某些問題產生的機率,能否恢復大部分的免疫功能,以及這種療法的效果能夠維持多久等。最根本的問題是,新的療法能否取代目前愛滋病患者正在使用的雞尾酒療法」。

相關焦點

  •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方向的開拓者——顧潮江
    這項新的療法顛覆了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傳統治療方法並為其功能性治癒 (functional cure)提供了現實的可能。目前已完成臨床治療8例,病人體內病毒載量快速下降,充分體現了這項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該項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多家知名媒體上進行了廣泛的報導,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網海外版、光明網、央視網等十多家媒體。
  •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由於抗愛滋病藥物治療的重大突破和全球推廣免費治療方案,已讓愛滋病從超級癌症變成可控性疾病,但藥物治療只能抑制病毒複製,並不能清除病毒,一旦停藥,潛伏的病毒會迅速複製,因此患者需要終身服藥。由此帶來的藥物副作用、服藥依從性差和沉重的經濟負擔均成為終身服藥的阻礙。
  • 香港大學成功研發抗愛滋病新藥?假的!
    我們的某些新聞媒體啊,「總想搞個大新聞」。這兩天關於香港大學成功研發抗愛滋病新藥的新聞報導鋪天蓋地,無數媒體爭相跟風,「愛滋病要被人類消滅了!」,「愛滋病也可以預防了」,「香港大學也是中國的,誰說中國的創新能力不行了」等等,無數網民爭相轉發。
  • 愛滋病患者有望功能性治癒
    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旨在喚起大家對愛滋病的關注。因為迄今為止,愛滋病還是一個無法治癒的疾病,不少人對該病深感恐懼。  昨天,記者從浙大一院了解到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我省將啟動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的國家級課題研究,不久的將來,愛滋病患者有望擺脫終身服藥的困擾,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 愛滋病真被治癒了:但更大突破在這...
    愛滋病真被治癒了:但更大突破在這.... 不少科學家都在苦苦追求對策,希望從根本上治癒愛滋病、癌症這樣的絕症,如果攻克它們絕對醫學史的一個重大突破。上月24日巴黎第9屆國際愛滋病大會上,來自南非某愛滋病病毒研究所宣布,該國一名9歲兒童的愛滋病症在幾乎沒有任何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奇蹟般地「自愈」了,這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這到底是什麼情況?據科技日報報導稱,這位兒童出生時就攜帶了愛滋病病毒(HIV)。
  • 新突破!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剔除小鼠愛滋病病毒
    目前,愛滋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勁敵。截至2014年,全球約有3690萬人感染HIV病毒,死於愛滋病的人數高達1200萬。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根治愛滋病的方法,不過,華人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為治療愛滋病帶來希望。
  • 實現愛滋病功能性治癒,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近年來,隨著抗愛滋病藥物治療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愛滋病已從「超級癌症」變成可控性疾病,但距離實現愛滋病徹底治癒尚需時日。日前,就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相關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及免疫研究室副研究員李丹,請她就此予以解答。
  • 專家:長效藥物和中和抗體聯合治療將是愛滋病功能性治癒之鑰
    自1983年法國科學家首次分離出愛滋病病毒(HIV)毒株以來,科學家與HIV之間的較量一直未曾停止。30多年間,科學家殫精竭慮,在逐層揭開籠罩在HIV頭上的面紗的同時,也催生出了許多抗艾療法和藥物。儘管相關技術進展迅速,但功能性治癒甚至根治愛滋病的良方一直未「現形」。現在,情況正在慢慢改變。
  • Cell Rep突破!新藥喚醒睡眠的HIV病毒,可以功能性治癒HIV!
    2020年6月28日訊 /生物谷BIOON /——桑福德·伯納姆·普雷比醫學發現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研製出了一種新一代藥物Ciapavir (SBI-0953294),它能有效地激活休眠的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
  • 砒霜或有助功能性治癒愛滋病—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黃博純)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聯合廣州醫科大學廣州第八人民醫院、中山大學及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探索功能性治癒愛滋病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 港大研發愛滋新藥 3到5年才人體試驗
    網站截圖新京報訊 (記者許雯)日前,多家媒體報導香港大學研製出一種新型抗病毒藥物,不僅能保護細胞不被愛滋病病毒感染,還可以「殺死」愛滋病病毒。研究團隊負責人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研究結果僅為小鼠試驗結果,目前已開始靈長類動物試驗,最快的情況下,還需3到5年的時間才可能走到人體試驗。
  • 院士呼籲:以「功能性治癒」新思路對抗B肝
    人類與B肝病毒之間的鬥爭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但唯有實現功能性治癒才能根治B肝。在日前由上海院士中心主辦的B肝功能性治癒院士研討會上,來自全國B肝領域的院士專家們提出,應該集合全國相關基礎科研和臨床力量,清除患者B肝表面抗原,阻止停藥後復發,向B肝功能性治癒發起挑戰。
  • 世界愛滋病日:抗艾近40年,距離普遍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儘管兩年後科學家們從患者身上獨立分離出了愛滋病的病原體,但是仍然沒能阻擋HIV侵襲的腳步,截至1986年,近29000名確診的美國患者中,有25000名死亡。儘管患者症狀各不相同,但是共同的特徵均為體內免疫系統的全面崩潰。1987年,愛滋病治療領域曙光初現。
  • 【全球聽說】B肝新藥讓「功能性治癒」曙光初現?不存在的!
    01 「功能性治癒」 是什麼都沒搞清楚! 這個大號的文章開頭是這麼來解釋功能性治癒的: 這是功能性治癒嗎?這從2015-2020年間都有幾十篇臨床治癒相關研究證明了不同慢B肝人群通過合理抗病毒治療策略可獲得臨床治癒,且機會還不低。2020年都進入了臨床治癒的深入探索階段了,咋還在曙光初現呢?看看臨床治癒發展史和證據吧。 03 新藥結果真的值得喊 「功能性治癒」的口號嗎?
  • 基因編輯治療愛滋病,向「治癒」又邁出一步
    9月11日,鄧宏魁等國內多名生命科學、醫學學者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新研究顯示:利用CRISPR/Cas9技術,科學家對人造血幹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基因編輯後的幹細胞在動物模型中可長期穩定重建造血系統,並且其產生的外周血細胞具有抵禦愛滋和白血病能力。「中國科研人員首次完成了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消息一出,即刻登上熱搜,引發社會關注。
  •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再現曙光—新聞—科學網
  • 突破,愛滋病有望被治癒?
    elements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愛滋病年報數據統計,全球有3790多萬人感染HIV,新進感染患者170多萬,HIV相關死亡達80多萬例。非洲感染總數最高,達2570多萬。其次為東南亞和美國,分別為380萬和350萬。
  • 突破!愛滋病有望被治癒?!
    ART治療覆蓋率 抗病毒治療有兩大特點:一是要聯合用藥,二是要終身用藥。抗病毒治療可以很好地抑制愛滋病病毒的發展,但還不能徹底根除。目前,抗病毒治療取得的兩大成就一是把愛滋病從絕症變成了慢性病,患者只要堅持用藥而且不產生耐藥性,就可以健康地生活;二是可以把患者體內的愛滋病病毒降低到很低的水平、 變成「可制可防的慢性病」。此外,在發生了高危性行為之後,愛滋病阻斷藥用來防止HIV病毒擴散。
  • 神奇藥能將患者體內HIV減少97%:治癒愛滋病
    以色列科學家研製出一種新藥物,能在8天內將患者體內的HIV病毒減少97%。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成果有望催生治癒HIV病毒攜帶者和愛滋病患者的新療法,為那些飽受愛滋病折磨的人帶來希望。HIV病毒會攻擊一種名為CD4的白血細胞,人體用CD4來對付流感等疾病。
  • 關注|我們離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愛滋病疫苗和愛滋病的根治方法。那麼,我們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截止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被治癒了愛滋病,他的名字叫Timothy Brown(也被稱為「柏林病人」,因為他住在德國柏林)。Timothy在被查出HIV感染超過了10年之後,於2006年又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為了治療白血病,醫生給Timothy進行了骨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