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治療愛滋病,向「治癒」又邁出一步

2021-01-17 新京報

▲愛滋病的防控與治療至今仍是個世界難題,全球諸多科研團隊一直在為此努力。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世界首例基於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的案例,被中國科學家完成了。

9月11日,鄧宏魁等國內多名生命科學、醫學學者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新研究顯示:利用CRISPR/Cas9技術,科學家對人造血幹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基因編輯後的幹細胞在動物模型中可長期穩定重建造血系統,並且其產生的外周血細胞具有抵禦愛滋和白血病能力。「中國科研人員首次完成了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消息一出,即刻登上熱搜,引發社會關注。

對公眾而言,此事涉及的專業術語理解起來,確實有不低的理解門檻,但「首例」等字眼足以形成某些衝擊。考慮到涉及愛滋病、白血病等難以攻克的絕症,這的確燃起了很多人的希望。

根據此次研究成果,利用CRISPR基因編輯可能實現「功能性治癒愛滋病」。本質上,這汲取了當今國內外防治愛滋病的成果,也是利用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獲得了治療愛滋病的突破。

HIV入侵人體的免疫細胞,需要一個入口和受體,這就是CCR5-Δ32基因(德爾塔32基因)編碼的受體。如果人的CCR5-Δ32基因發生突變,HIV就難以依賴這個免疫細胞,人就不會患愛滋病。但出現這類情況的人,在總人口中是極少數。

2007年,國外科學家對愛滋病患者「柏林病人」的治療,讓人類看到了治癒愛滋病的曙光和方向。對「柏林病人」移植了有CCR5-Δ32基因突變的供者骨髓後,病人血液中的HIV病毒得到有效清除,這表明,骨髓移植可以治癒愛滋病。迄今「柏林病人」都沒有查出HIV的復活,因此也被視為人類治癒的第一例愛滋病病人。

雖然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被視為治癒愛滋病的有效方式,但此療法成本高昂,且要找到CCR5-Δ32基因突變的供者極為困難。可這為研究人員指明了另一個方向,如果能找到有合適配型的供者骨髓,哪怕沒有CCR5-Δ32基因突變,也可以通過基因編輯,敲除CCR5-Δ32基因,實現對愛滋病的治療或治癒。

中國研究人員的具體方法是,從中華骨髓庫中篩選出與一名患有白血病合併愛滋病的患者相適配的骨髓,再採用基因編輯技術對造血幹細胞進行CCR5-Δ32基因敲除,敲除率達到17.8%。然後把經過基因編輯的造血幹細胞回輸到患者體內。

結果表明,在患者短暫停止服用抗HIV的藥物期間,表現出了部分抵禦HIV感染的能力,在19個月的觀察中並未發現脫靶及其他副作用,且經過編輯後的成體造血幹細胞能長期重建人的造血系統,從而實現症狀緩解。

這項成果並不是徹底治癒了愛滋病,而可能是對個別病例的功能性治癒。即便如此,該療法的意義也堪稱巨大,是一種創新型的突破。由於CCR5-Δ32基因突變的供者較少,這種療法可以通過對於患者相匹配的供者骨髓進行基因編輯,甚至未來可以直接對HIV感染者和患者的造血幹細胞進行CCR5-Δ32基因敲除,以治療愛滋病。

其次,這種基因編輯與生殖細胞的CCR5-Δ32基因敲除有明顯的區別,是對人的成體細胞進行基因編輯,不會影響和傷及後代,具有較大的安全性,倫理爭議也較小。同時,這項研究也表明,利用CRISPR基因剪刀編輯和敲除基因的中靶率相當高,可以避免脫靶。這也是對「CRISPR基因剪刀可能逃靶」的回應,至少這在該病例中獲得了安全性檢驗。

基因編輯是種中性技術,關鍵看怎麼用和用在何處。由這起研究成果看,人類有望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未來治癒(至少是功能性治癒)愛滋病及其他多種疾病,讓人類從中受益。

□張田勘(科普作者)

編輯:孟然 校對:李立軍

相關焦點

  • 向治癒愛滋病邁進一大步!CRISPR成功在靈長類中編輯類HIV病毒
    雖然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的不斷進步使得愛滋病患者的壽命和預後大大延長,但也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 更重要的是,HIV作為一種逆轉錄病毒,它可以將其基因組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上,這意味著僅依靠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是不可能徹底治癒愛滋病患者的。這也迫使科學家們不斷尋找新的愛滋病治療方法。
  • 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剔除小鼠愛滋病病毒
    美國《分子治療》雜誌近日刊登了美國天普大學華人科學家胡文輝和同校同事卡邁勒·哈利利以及匹茲堡大學楊文彬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有效從多靶點剔除了一種人源化小鼠多個器官組織中的人類愛滋病病毒,推動基因療法治療愛滋病向人體臨床試驗邁出一大步。▲胡文輝和卡邁勒·哈利利人源化BLT小鼠是指移植了人的骨髓、肝和胸腺組織或細胞的免疫缺陷小鼠。
  • 向治癒愛滋病邁進一大步!CRISPR成功編輯類HIV病毒
    更重要的是,HIV作為一種逆轉錄病毒,它可以將其基因組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上,這意味著僅依靠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是不可能徹底治癒愛滋病患者的。這也迫使科學家們不斷尋找新的愛滋病治療方法。這項研究成功地在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清除了與HIV密切相關的SIV-a病毒,這在愛滋病研究中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突破也使得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開發出徹底治癒愛滋病的方法。
  • 向治癒愛滋病邁進一大步!在靈長類中成功編輯類HIV病毒
    更重要的是,HIV作為一種逆轉錄病毒,它可以將其基因組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上,這意味著僅依靠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是不可能徹底治癒愛滋病患者的。這也迫使科學家們不斷尋找新的愛滋病治療方法。這項研究成功地在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清除了與HIV密切相關的SIV-a病毒,這在愛滋病研究中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突破也使得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開發出徹底治癒愛滋病的方法。
  • 朝治癒愛滋病又邁進一大步!CRISPR成功在靈長類中編輯類HIV病毒
    更重要的是,HIV作為一種逆轉錄病毒,它可以將其基因組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上,這意味著僅依靠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是不可能徹底治癒愛滋病患者的。這也迫使科學家們不斷尋找新的愛滋病治療方法。這項研究成功地在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清除了與HIV密切相關的SIV-a病毒,這在愛滋病研究中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突破也使得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開發出徹底治癒愛滋病的方法。
  • 中國首次完成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這意味著中國科研人員首次完成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發現「治癒」愛滋病重要新策略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愛滋病造成了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1996年,愛滋病領域研究取得了裡程碑式進展,HIV入侵T細胞的主要共受體CCR5被發現,北大教授鄧宏魁是主要發現者之一。
  • 中國科學家完成首例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技術已日益成熟,然而,通過該方法同時治癒愛滋病目前還是一道全球尚在攻克的難題。愛滋病被發現的40年時間裡,10年前的「柏林病人」和今年3月被報導的「倫敦病人」分別實現了「功能性治癒」和「持續緩解、需繼續觀察」。
  • 世界首例:北大教授以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
    基因編輯技術能做什麼?答案有很多。北大教授鄧宏魁把基因編輯變成了可以治療愛滋病的工具。從實驗到臨床、從原理到實踐,數年的努力後,世界首例通過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案例初步報導。在首次完成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過程中,鄧老師和同事們經歷了怎樣的求索?這項技術的原理和前景又如何?閒言少敘,快來文中找到答案!
  • 北大教授以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北京大學」(ID:iPKU1898) 基因編輯技術能做什麼?答案有很多。 北大教授鄧宏魁把基因編輯變成了可以治療愛滋病的工具。從實驗到臨床、從原理到實踐,數年的努力後,世界首例通過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案例初步報導。
  • 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詳情曝光 基因編輯嬰兒是什麼?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如果這一消息屬實,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中國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完成同時治療愛滋病與白血病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016年5月,一位年輕人發現自己感染了愛滋病。兩周後,醫生告知他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接踵而來的打擊足以讓任何人陷入深深的絕望。不過,醫生給了這名患者一線希望:他們將實施一次骨髓移植以治療白血病,以及附加的一項嘗試治療愛滋病的實驗性治療。近日,相關的一篇研究論文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 研究人員為治癒愛滋病邁出重要一步!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將愛滋病病毒從潛在的宿主中分離出來,使免疫系統能夠看到這種病毒,並為治療提供了被殺死的可能性。愛滋病毒感染難以治癒的部分原因在於,一旦病毒進入人體,其中一些病毒就會潛伏在細胞內,使免疫系統和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基本上看不到它。
  • 北大教授攻克愛滋病?專家稱理論上癌症有可能通過基因編輯治療
    外界認為,這篇研究論文的發表,意味著世界首例通過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案例由中國科學家完成了。浙江大學醫學院基因組醫學專業祁鳴教授對記者說,基因編輯和基因治療的探索,將為很多重大疾病提供新的治療路徑。
  • 如果剪掉突變基因,再植入健康基因,是否就能治癒癌症?
    中科院的研究者用它治癒了小白鼠的白內障遺傳病;美國卡邁勒·哈利利教授及其同事用它已成功將人體細胞中潛在的愛滋病病毒消除.. ..基因編輯的魔術開始了!這一研究工作首次證實了CRISPR/Cas9技術能夠用於植物的基因編輯。研究論文刊登在美國《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用基因編輯技術治癒小白鼠的白內障遺傳病。這一研究成果為疾病治療開闢了新徑。研究論文發表在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
  • ...這是在尋找癌症治癒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
    【基因編輯療法或使癌細胞永久失活】據《科學進展》雜誌日前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侵入性癌症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症治癒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CRISPR—LNP,可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作將其破壞。
  • 愛滋病能被「治癒」了?這個人的治療經歷難以複製!
    而 2020 年 3 月的新研究,為我們帶來了他「已經被證明治癒」的後續報導。那麼,這對於廣大愛滋病患者而言,是不是一個重磅的好消息呢?人類離戰勝愛滋病已經很近了嗎?先別激動,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治療過程到底是怎麼回事。
  • 中國首次完成基因編輯幹細胞,媒體:基因編輯正確的打開方式
    同樣是基因編輯,同樣用於治療愛滋病,在治療原理上完全一致,他們卻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因為,鄧宏魁等科學家的研究,才是基因編輯正確的打開方式。針對基因編輯,最大的問題還是倫理的問題。具體到上述兩項研究,我們不能為了治療一種可控的疾病,而引入未知的、不可控的新風險。此前,中國學者已經多次因為倫理問題遭到批評。
  • 癌症治療新研究!基因編輯療法或使癌細胞永久失活
    11月22日消息,據《科學進展》雜誌日前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侵入性癌症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症治癒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CRISPR—LNP,可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作將其破壞。該系統攜帶的一個遺傳信使(信使RNA),可對CRISPR酶Cas9進行編碼,Cas9作為剪切細胞DNA的分子剪刀會剪切癌細胞的DNA,從而使其失效並永久防止複製。
  • 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在我國誕生 「轉基因人」是否違背倫理...
    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人類已可實現基因編輯:更強壯的軀體,可選擇的發色,更低的基因遺傳病發病率…但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發明團隊卻呼籲暫停:所有人類都有責任考慮這項科技的後果。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第二例愛滋病被治癒,愛滋病要被攻克了?其實還為時尚早
    愛滋病毒進入淋巴細胞需要與表面的CCR5通道結合,如果這個基因突變了,那麼CCR5蛋白就出現了結構異常,愛滋病毒就不能進入淋巴細胞,從而無法在人類的體內生存。這兩位患者接受了骨髓移植治療,供體正好都攜帶有CCR5突變基因。正因為如此,接受骨髓移植後,體內新產生的淋巴細胞都帶有突變基因,這樣的話,愛滋病毒就無法進入淋巴細胞體內,無法生存,所以就可以治癒愛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