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愛滋病日:抗艾近40年,距離普遍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2020-12-04 澎湃新聞

時至今日,對於愛滋病感染者的歧視仍然是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愛滋病感染者實際上也是疾病受害者,他們的合法權益應該受到保護,歧視或冷漠並不能減少愛滋病的傳播,反而可能引起社會矛盾,造成社會恐慌。

12月1日

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

今年的主題

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愛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愛滋病的知識。世界愛滋病日的標誌是紅絲帶,象徵著大眾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的關心與鼓勵。

愛滋病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AIDS),它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即愛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種病死率極高的惡性傳染病,傳播途徑為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感染者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後才會發展成愛滋病病人。

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發布的《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2019年約有170萬新發感染者,是全球目標值的三倍多,全世界預防愛滋病病毒新發感染的工作遠遠落後於既定目標。截至2019年全世界估計有3800萬人感染HIV,69萬人死於HIV感染,68%感染愛滋病毒的成年人接受終身抗逆轉錄病毒治療。

更為嚴峻的是,近年來新增愛滋病感染者的低齡化和老齡化趨勢也更加明顯,越來越多青年學生和老年人群體感染這一疾病。在感染途徑中,95%以上通過性途徑感染,其中異性傳播約佔70%,因此避免不安全性行為是避免感染愛滋病的重要方法。

40年來的漫漫抗艾路

上世紀80年代初,愛滋病在美國的大規模出現首次引起了醫學界的警覺。儘管兩年後科學家們從患者身上獨立分離出了愛滋病的病原體,但是仍然沒能阻擋HIV侵襲的腳步,截至1986年,近29000名確診的美國患者中,有25000名死亡。儘管患者症狀各不相同,但是共同的特徵均為體內免疫系統的全面崩潰。

1987年,愛滋病治療領域曙光初現。原本設計用於抗腫瘤的藥物齊多夫定被發現能夠抑制HIV病毒在體內的複製,並獲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美國FDA批准生產的抗愛滋病藥品,為AIDS患者帶來了延續生命的希望。

然而,遺憾的是,齊多夫定治療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反應,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單藥治療的耐藥性越來越明顯。值得慶幸的是,在科學界的不斷努力下,越來越多新藥被研製出來,包括首個獲得FDA批准的蛋白酶抑制劑沙奎那韋(saquinavir)、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NNRTI)等,為愛滋病的聯合療法奠定了基礎。

1996年,「雞尾酒療法」橫空出世。美籍華裔科學家何大一發現,通過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抗病毒藥物聯合可以減少單一用藥產生的抗藥性,並且能夠作用於愛滋病毒感染的各個環節,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複製,使被破壞的機體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復,從而延緩病程進展,延長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這一理念一經提出便轟動了整個醫學界。該療法應用於臨床後,70%—80%的患者體內病毒隨著治療下降,一時間人們甚至認為,治癒愛滋病的時代或將到來。當然,現實並沒有這麼理想,儘管能夠有效抑制病毒,但是「雞尾酒療法」的療效並非100%,患者必須長期服用昂貴的藥物,並且忍受隨之而來的包括糖尿病、肝功能衰竭在內的副作用。

進入21世紀以後,愛滋病治療與研究領域突飛猛進,多款新藥以及新療法的問世為愛滋病患者帶來了更理想也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治癒愛滋病的新希望

2019年7月2日,美國坦普爾大學劉易斯·卡茨醫學院和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UNMC)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報告了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通過使用一種新型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LASER ART)和CRISPR-Cas9基因編輯方法,他們有史以來第一次從活體動物基因組中消除了具有複製能力的HIV-1 DNA(負責愛滋病的病毒)。

兩個月後,北京大學鄧宏魁教授也在NEJM報告了利用CRISPR編輯技術敲除了一名HIV感染合併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幹細胞的CCR5基因,不過,19個月時,患者的白血病處於緩解期,但是仍需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

2020年3月9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研究人員在最重要的愛滋病毒會議之一——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會議(CROI)上,口頭報導了使用一種腺相關病毒(AAV8)針對愛滋病的長期緩解或功能性治癒研究,能使人體在長時間內產生抗愛滋病病毒抗體。

除了基因編輯和腺相關病毒之外,CAR-T細胞療法以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藥物在治療愛滋病方面也有一些好消息傳來,治癒愛滋病的希望似乎近在咫尺。

截止目前,全世界有兩位愛滋病患者在接受幹細胞移植後被功能性治癒,即「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今年7月,《Science》發布了一篇通訊文章揭示,一名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及煙醯胺(維生素B3)結合治療的愛滋病男性患者有望成為全球愛滋病治癒第三人。

儘管40年後的今天,AIDS仍然是一種普遍無法治癒的疾病,也還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但是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卻讓愛滋病患者有了更多治療疾病的選擇,也讓治癒愛滋病的曙光進一步照進了現實。

採取相關措施進行預防

今天,抗艾仍然是全世界面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是個人抗艾的重要方法。目前,確定具有傳染性的暴露源包括血液、體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我國已經批准上市愛滋病自檢試劑,人們可以購買之後在家進行自我檢測。當然,如果擔心檢測結果不準確,也可以前往醫院進行相應檢查。

在發生HIV暴露後,必須及時清理局部汙染的皮膚或黏膜,並在24小時內開展預防性用藥,即使是超過24小時,仍然需要採取相關措施進行預防。

消除歧視,從了解開始

時至今日,對於愛滋病感染者的歧視仍然是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然而愛滋病感染者實際上也是疾病受害者,他們的合法權益應該受到保護,歧視或冷漠並不能減少愛滋病的傳播,反而可能引起社會矛盾,造成社會恐慌。

來源:地評線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世界愛滋病日:抗艾近40年,距離普遍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0世界愛滋病日即將到來,距離完全治癒它還有多遠?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今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一流的抗感染專家與新藥研發團隊依舊奮戰在抗擊愛滋病的最前線,相信他們也會不斷研發出更多更有效的治療方案來攻克這一難題。抗擊愛滋需要責任共擔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的宣傳主題為「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圖片來自視覺中國2020年初至今,全球仍未走出新冠疫情的陰影,新冠病毒狡猾異常,但HIV病毒的狡猾有過之而無不及。
  • 2020世界愛滋病日,我們距離完全治癒它還有多遠?
    距離2020年結束還剩1個多月,但今年的關鍵詞早已被提前預定:新冠病毒。此次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人們懂得的一個道理是:對於傳染病,除非所有人都安全,否則誰都不安全。無論是今年的新冠病毒還是肆虐40年的HIV病毒,沒有人對消滅傳染病病毒是完全沒有責任的,哪怕只是為了自己。
  • 2020世界愛滋病日即將到來,我們距離完全治癒它還有多遠?
    治癒的患者僅是「偶然」,大部分的愛滋病患者仍然需要終身服藥,但對他們來說,隨著愛滋病診療水平的發展,愛滋病已經成為了慢性病,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堅持服藥,可以獲得有尊嚴、有質量的生活,生存時間可以接近預期壽命。今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一流的抗感染專家與新藥研發團隊依舊奮戰在抗擊愛滋病的最前線,相信他們也會不斷研發出更多更有效的治療方案來攻克這一難題。
  •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由於抗愛滋病藥物治療的重大突破和全球推廣免費治療方案,已讓愛滋病從超級癌症變成可控性疾病,但藥物治療只能抑制病毒複製,並不能清除病毒,一旦停藥,潛伏的病毒會迅速複製,因此患者需要終身服藥。由此帶來的藥物副作用、服藥依從性差和沉重的經濟負擔均成為終身服藥的阻礙。
  • 世界愛滋病日 | 遠「艾」近「愛」
    世界愛滋病日 | 遠「艾」近「愛」 2020-12-01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
    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 實現愛滋病功能性治癒,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近年來,隨著抗愛滋病藥物治療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愛滋病已從「超級癌症」變成可控性疾病,但距離實現愛滋病徹底治癒尚需時日。日前,就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相關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及免疫研究室副研究員李丹,請她就此予以解答。
  • 世界愛滋病日 | 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2020.12.1今年我國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活動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英文主題為「Globalsolidarity,sharedresponsibilityVCT已成為許多愛滋病預防控制工作,如愛滋病抗病毒治療、預防母嬰傳播、行為幹預、關懷、減少歧視等項目的切入點和樞紐,成為世界各國愛滋病預防的重要公共衛生策略之一。
  • 世界愛滋病日丨知艾防艾,攜手抗艾
    今天(12月0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大約每100秒就有一名20歲以下孩子感染愛滋病病毒。雖然愛滋病這個詞很多人都聽說過,但你真的了解愛滋病嗎?關於愛滋病,你需要知道這些什麼是愛滋病?
  • 世界愛滋病日|防艾知艾,共享健康
    世界愛滋病日|防艾知艾,共享健康 2020-12-01 1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世界愛滋病日」宣傳知識
    世界愛滋病日 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GLOBALSOLIDARITY,SHARED RESPONSIBILITY
  • 關注|我們離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愛滋病疫苗和愛滋病的根治方法。那麼,我們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截止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被治癒了愛滋病,他的名字叫Timothy Brown(也被稱為「柏林病人」,因為他住在德國柏林)。Timothy在被查出HIV感染超過了10年之後,於2006年又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為了治療白血病,醫生給Timothy進行了骨髓移植。
  • 世界愛滋病日:攜手抗艾,從正確認識開始
    天山網訊(記者 康顥嚴 通訊員 陽明芬報導)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的主題為「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當天上午,自治區人民醫院感染病科、醫務部公共衛生科、皮膚性病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中心聯合舉辦義診活動,向市民科普宣傳關於愛滋病的正確認知和預防知識。
  • 12.1世界愛滋病日: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今天,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為增進人們對愛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愛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愛滋病的知識。世界愛滋病日的標誌是紅絲帶,它像一條紐帶,將世界人民緊緊聯繫在一起,共同抗擊愛滋病,它象徵著我們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的關心與支持;象徵著我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和平的渴望;象徵著我們要用「心」來參與預防愛滋病的工作。
  • 世界愛滋病日|阻斷「艾」、傳播「愛」,如何預防愛滋病母嬰傳播?
    世界愛滋病日|阻斷「艾」、傳播「愛」,如何預防愛滋病母嬰傳播?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分會 王前 王臨虹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愛滋病病毒的感染有三類途徑,分別是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
  • ...知艾|淋巴結|愛滋病感染|病人|愛滋病攜帶者|世界愛滋病日|人類...
    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我國宣傳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1981年,美國第一次登載了愛滋病的病例報導,報導對象為5名年輕的同性戀患者,這是關於愛滋病的最早記載。1985年,我國發現第一例愛滋病患者,對象為血友病患者。
  • 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2020年貴州省12·1「世界愛滋病日...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我國愛滋病日的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1985年,我國發現首例愛滋病病例,截至2019年,全國報告現存活感染者96萬,累計報告死亡31萬。
  • 今年是第幾個「世界愛滋病日」 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主題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我國「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教育活動主題為「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不斷推進「師生健康 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學校預防愛滋病教育工作並形成常態、形成機制、形成氛圍,促進青年學生身心健康作出部署。
  • 「世界愛滋病日」 今天我們認真聊「艾」
    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我們有些關於「艾」的話題想和你認真聊聊為什麼談「艾」色變?關於愛滋病認識的誤區●感染HIV病毒≠患愛滋病HIV:本質上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是導致愛滋病的病原體,可在人體內潛伏8~9年,潛伏期無症狀。愛滋病:HIV病毒發展到晚期(常常>10年),產生各種臨床症狀和體徵的表現,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
  • 抗「艾」40年:HIV疫苗或迎突破 有效藥仍不存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深度|抗「艾」40年:HIV疫苗或迎突破 有效藥仍不存在愛滋病病毒和新冠病毒相比,哪個更狡猾?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我認為最狡猾的病毒應該是愛滋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