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長效藥物和中和抗體聯合治療將是愛滋病功能性治癒之鑰

2020-11-24 澎湃新聞

自1983年法國科學家首次分離出愛滋病病毒(HIV)毒株以來,科學家與HIV之間的較量一直未曾停止。30多年間,科學家殫精竭慮,在逐層揭開籠罩在HIV頭上的面紗的同時,也催生出了許多抗艾療法和藥物。儘管相關技術進展迅速,但功能性治癒甚至根治愛滋病的良方一直未「現形」。

現在,情況正在慢慢改變。在11月28日於清華大學舉辦的「中和抗體與功能性治癒」愛滋病學術前沿研討會上,來自中國抗艾代表性領域的各位專家表示,愛滋病的功能性治癒曙光在望。其中,長效藥物和抗體藥物「雙劍合璧」是最前沿的學科研究方向和熱點,也是實現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最有潛力的武器。

終能找到HIV致命弱點

愛滋病是可能被治癒的,目前已成為很多科學家的共識。

清華大學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教授已在愛滋病領域奮戰20多年,他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自信地表示:「我覺得愛滋病的功能性治癒是非常有希望的,相關技術尤其是抗體和免疫治療技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是指HIV-1感染者體內的病毒被完全抑制,機體免疫功能恢復到一定程度,即便不接受任何抗病毒治療,用常規方法也難以在感染者體內檢測出HIV-1病毒。

張林琦說,某些感染HIV的人群可以在8年到10年內,甚至終身不發病,這說明人體本身也許就能抵抗HIV,只是科學家尚未找到其中關鍵的「命門」。也許,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細化,科學家最終能找到HIV的致命弱點。

「基於科學的數據和科技的發展,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病人治癒後不用再吃藥打針,利用自身免疫系統就能控制愛滋病。」同樣在愛滋病領域奮戰20年的「老兵」、前沿生物藥業(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東博士也樂觀地表示。

相比之下,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洛克菲勒大學教授米歇爾·努森茲威格的態度更為謹慎和保守。他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治癒愛滋病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做不到,我們需要不斷去嘗試。10年前,沒有人認為可以用抗體來治療愛滋病,但現在,我們擁有了很多抗體藥物。」這次,努森茲威格到清華大學訪問的目的,就是在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方面與中國開展合作。

生活質量有望大大提高

目前在研的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細胞免疫治療、基因治療和抗體治療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廣譜中和抗體(bNAb)。

科學家認為,廣譜中和抗體與長效抗艾藥物「雙劍合璧」,將是實現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的關鍵「鑰匙」。

在抗艾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10%左右的HIV感染者在被感染幾年後,體內會產生bNAb。2009年,科學家從一名女性感染者血清中分離出兩種能中和70%以上HIV毒株的抗體,這一發現使bNAb成為抗艾研究最熱門的方向之一。

此後,各種bNAb紛紛問世。2015年,努森茲威格團隊發現抗體3BNC117能對抗80%左右的HIV毒株。據美國《科學》雜誌9月報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製藥商聯合開發出的新抗體可攻擊99%的HIV毒株,該抗體已經在猴子身上試驗成功,人類臨床實驗將於明年啟動。

努森茲威格說:「HIV非常聰明,一段時間後,它會對藥物、單一抗體產生耐藥性,因此,應對的方法是讓藥物和抗體結合,或者幾種抗體結合。」

張林琦解釋,長效藥物和抗體結合,是愛滋病的功能性治癒最有潛力的方向之一。抗體既可以殺病毒,也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可謂「一箭雙鵰」。努森茲威格的報告顯示,抗體除了本身具有免疫功能,還可以大大提高機體抗HIV的細胞免疫反應,在這方面,現有抗HIV的小分子藥物是無法達到的。目前的小分子藥物必須每日服用,終生服用,而且常常導致長期的不良反應。而長效藥物和抗體相結合後,病人可能只需要每兩周、每個月,甚至每半年注射一次,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質量。

打敗愛滋病需要國際合作

愛滋病是對人類生存、社會發展威脅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因此,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應對。專家也紛紛表示,要想實現中國的抗艾大計,也需要國際合作。

張林琦說:「在抗體研究方面,中國的HIV感染者群體中,沒有發現『精英感染者(感染HIV病毒後長期病情無進展的感染者)』,分離抗體面臨極大困難。而最近幾年出現的很多抗體,幾乎全由美國科學家研製而成,相關的『精英感染者』由這些科學家從全球各地找到。因此,我們必須與國外開展合作,將其技術引入優化,與中國的創新和患者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率先研發成功新一代治療方案,乃至根治的方法。」

謝東表示:「艾博韋泰已於2016年向中國藥監局提交了上市申請,我們計劃將艾博韋泰與3BNC117聯合使用,組成擁有全新作用機制的兩種長效藥物全注射配方,在2018年啟動臨床試驗,研究其有效性、安全性及誘導患者體內產生對HIV病毒的免疫反應。」

據悉,2016年,張林琦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疫苗研究中心結構生物學家周同慶合作,申報的「基於結構的愛滋疫苗設計」獲得了美國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和國家自然基金委的資助,雙方將攜手全面開展相關治癒和疫苗的研發工作。

長期遊走於中美兩國的周同慶參與了今年9月發現的抗體的研發工作,他說:「最近幾年,中國在愛滋病治療領域的進展非常大,國際交流也很多,中國在愛滋病功能性治癒和根治方面的研究很有希望。」

(原題為《「雙劍合璧」,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未來可期——長效藥物和中和抗體聯合治療即將臨床試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由於抗愛滋病藥物治療的重大突破和全球推廣免費治療方案,已讓愛滋病從超級癌症變成可控性疾病,但藥物治療只能抑制病毒複製,並不能清除病毒,一旦停藥,潛伏的病毒會迅速複製,因此患者需要終身服藥。由此帶來的藥物副作用、服藥依從性差和沉重的經濟負擔均成為終身服藥的阻礙。
  • 愛滋病患者有望功能性治癒
    美國曾數次傳出功能性治癒患者的消息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這個提法,最先出現於2007年的美國,跟42歲的美國人蒂莫西·布朗——一個同時患有愛滋病和白血病的患者有關。  當時布朗的狀態非常不好,病情正在惡化,幾乎到了死亡邊緣。他找到了胡特醫生,一名腫瘤病和血液病方面的專家。胡特決定給布朗進行骨髓移植先治療白血病。
  • 實現愛滋病功能性治癒,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近年來,隨著抗愛滋病藥物治療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愛滋病已從「超級癌症」變成可控性疾病,但距離實現愛滋病徹底治癒尚需時日。日前,就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相關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及免疫研究室副研究員李丹,請她就此予以解答。
  • 全球首例口服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出現?
    「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之後世界上第三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也或將是全球首例口服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該研究成果由來自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的Ricard Diaz研究團隊完成。在強化治療48周後,5位患者恢復了常規的三藥治療方案,並在3年後即2019年3月停止了所有治療,其中,4位患者HIV病毒迅速復發,僅「聖保羅病人」堅持了66周且目前仍然沒有在血液中檢測到任何HIV病毒,血液抗體濃度也處於極低水平,表明該患者有可能已經實現愛滋病的治癒。
  • 全球首個「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真相是……
    據外媒報導,巴西一名愛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接受了一項高強度試驗性藥物治療後,已一年多沒有出現任何感染跡象,血液和組織樣本中均檢測不到HIV病毒,所有的HIV抗體幾乎消失。
  • 砒霜或有助功能性治癒愛滋病—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黃博純)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聯合廣州醫科大學廣州第八人民醫院、中山大學及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
  •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方向的開拓者——顧潮江
    隨後也獲得全球第一例國際臨床註冊和首先完成全球第一例CAR-T治療HIV感染的臨床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奮的臨床效果。這項新的療法顛覆了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傳統治療方法並為其功能性治癒 (functional cure)提供了現實的可能。目前已完成臨床治療8例,病人體內病毒載量快速下降,充分體現了這項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CART涉足愛滋治療,有望實現持續緩解或功能性治癒!
    截至2018年底數據,我國報告現存活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人約125萬例,報告死亡25萬例,每年新發感染患者8萬人。03 愛滋病的防控與治療愛滋病可經性、血液及母嬰傳播。目前我國輸血傳播基本阻斷,經輸血及使用血液製品傳播病例接近零報告。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我國愛滋病母嬰傳播率從7.1%下降至4.9%,為歷史新低。
  • 2020年,愛滋病領域有什麼重大進展?
    目前,為了治療HIV感染者所生嬰兒被感染一般採用為期6個月的藥物混合製劑療法,而此次研究表明,新生獼猴暴露後48小時開始接受3周的中和抗體治療或能避免感染SHIV(猴類HIV)。相比於傳統療法中使用的混合藥物,此次研究中所使用的物質為抗體,本身是無毒的,而且可以減少治療的時間,有望成為阻斷母嬰傳播的全新方法。2.
  • 對話何大一:攻克這個堡壘,治癒愛滋病的曙光就在前方
    何大一教授憑藉數據分析再接再厲,發現一旦病人同時服用3-4種藥物治療,就有望超越病毒的變異速度。其實採用多聯藥物治療疾病的方式,已經是治療癌症和肺結核的常規療法。於是他觸類旁通,基於對HIV基礎生物學的理解,為醫學界帶來了革命性的雞尾酒療法理念。
  • 愛滋病患者福音!首例靠藥物治癒病例即將誕生 用的就是維生素
    該患者採用的是藥物治療,在藥物可及性和治療技術本身層面都沒有太大難度。如果後續被真正證實有效,將會給更多普通愛滋病患者帶來希望。其推廣性與前兩例治癒者相比,堪稱「天壤之別」。
  • 院士呼籲:以「功能性治癒」新思路對抗B肝
    人類與B肝病毒之間的鬥爭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但唯有實現功能性治癒才能根治B肝。在日前由上海院士中心主辦的B肝功能性治癒院士研討會上,來自全國B肝領域的院士專家們提出,應該集合全國相關基礎科研和臨床力量,清除患者B肝表面抗原,阻止停藥後復發,向B肝功能性治癒發起挑戰。
  • ...裡卡多·迪亞茲|提摩西·布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愛滋病|聖保羅...
    導讀研究者使用激進療法,「聖保羅病人」或將成為繼「柏林病人」、「倫敦病人」後史上第三位被治癒的愛滋病人。專家表示,研究結果仍有待觀察,多種療法在路上,愛滋病人功能性自愈臨床研究仍「道阻且長」資料圖:愛滋病標識。僅靠吃藥就能「治癒」愛滋病似乎有望,但專家多表態謹慎。
  • 愛滋病真被治癒了:但更大突破在這...
    愛滋病真被治癒了:但更大突破在這.... 不少科學家都在苦苦追求對策,希望從根本上治癒愛滋病、癌症這樣的絕症,如果攻克它們絕對醫學史的一個重大突破。上月24日巴黎第9屆國際愛滋病大會上,來自南非某愛滋病病毒研究所宣布,該國一名9歲兒童的愛滋病症在幾乎沒有任何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奇蹟般地「自愈」了,這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這到底是什麼情況?據科技日報報導稱,這位兒童出生時就攜帶了愛滋病病毒(HIV)。
  • 科學家研製出愛滋病新藥:小鼠功能性治癒
    據俄羅斯衛星網10月19日報導,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在《細胞報告》雜誌上公布了一種新的愛滋病療法,這種療法這種藥物可以在降低愛滋病病毒載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抑制病毒自我複製,是對傳統愛滋病治療方法的一大突破。
  • 愛滋病長效注射治療方案已經來了,「全員」U=U還會遠嘛?
    「人們對愛滋病病毒和愛滋病感染者的恐懼需要反覆地釋放。」作為目前全球發病率較高的經性傳播疾病,愛滋病一直受到廣泛關注。但因其摧毀生命的特性以及至今沒有能夠使其治癒的藥物,公眾始終對愛滋病病毒(HIV)和HIV感染者存在恐懼心理。
  • AIDS 2020的5大愛滋病治療和疫苗事件
    Dr Ricardo Diaz最近召開的第23屆國際愛滋病協會會議,也被稱為 AIDS 2020,介紹了愛滋病治療和疫苗開發的最新研究成果。一名巴西男子已經停止抗逆轉錄病毒治療15個月,迄今為止,在任何測試中都沒有檢測到愛滋病毒,這可能是第一個沒有幹細胞移植風險的功能性治癒病例。
  • Cell:這種治癒癌症的新技術CAR-T,被改造後有望攻克愛滋病
    一旦患者中斷治療,這些潛伏狀態的愛滋病病毒就會立刻開始致命襲擊,因此,患者不得不終生服藥,以抵抗愛滋病病毒。 潛伏的病毒儲存庫是治癒愛滋病的主要障礙,而且,病毒儲存庫越大,想控制起來就越難,治療失敗後反彈的速度也就越快。
  • 新冠特效藥接近成功:中和抗體,可治療可預防
    編輯:文章很長,簡單總結一下就是:「中和抗體」現在是最有希望開發成功的新冠特效藥。而現在快要開發成功的有兩款中和抗體,其中一款JS016是咱中國公司造的。川普能快速治癒新冠,就是用了中和抗體。中和抗體即能治療,也能預防,中和抗體只對中輕症狀的患者有效,對重症患者效果很小。
  • 巴西男子接受聯合藥物治療後,體內愛滋病毒被完全清除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巴西一名男子在接受了強烈的「清除病毒」的聯合藥物治療後,體內的「愛滋病病毒被治癒了」。這名未透露姓名的巴西男子於2012年10月首次被診斷出感染愛滋病毒。這位病人說,在接受了專家所說的類似臨時疫苗的治療後,他獲得了「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