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愛滋病病毒和愛滋病感染者的恐懼需要反覆地釋放。」
作為目前全球發病率較高的經性傳播疾病,愛滋病一直受到廣泛關注。但因其摧毀生命的特性以及至今沒有能夠使其治癒的藥物,公眾始終對愛滋病病毒(HIV)和HIV感染者存在恐懼心理。又因其傳播途徑以性傳播為主,HIV感染者常常被扣上不節制的帽子,使得部分感染者因此產生自我懷疑和自卑心理。
停止內耗!
我們共同的敵人是愛滋病病毒!
「新冠疫情再次提醒我們,
恐懼往往來源於未知」
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提到「對於HIV感染者而言,過去背負了很大的負擔。他們往往將自己視為愛滋病流行的貢獻者,但是如果感染者主動檢測,積極治療,治療達到效果,他就不具有傳染性,也就不再是傳染源了。從這個角度講,感染者反而成為了控制愛滋病流行的貢獻者。」
對於HIV,我們大可不必過於恐懼。雖然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可以治癒愛滋病的藥物,但正如新冠疫情期間我們常聽到的「可防,可控」,只要我們平時注意性行為的安全性,那麼就可以防止感染愛滋病。對於HIV感染者我們也無需非議,只要HIV感染者通過抗病毒治療能達到U=U的目標,HIV感染者也能成為控制愛滋病流行的貢獻者。
「愛滋病不是不能治癒嘛?
那麼為什麼還要治療?」
首先
我們要了解一個目標——U=U
U=U(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指的是HIV感染者按規定接受抗病毒治療後,血液中如果6個月以上測不到HIV病毒載量或病毒有效抑制,並且持續保持時,HIV感染者經性行為方式將HIV病毒傳染給其陰性伴侶的風險是零,即「不具傳染力」,(U=U/測不到病載=不具傳染力)。
其次
我們要了解怎樣達到U=U
最後
我們要知道
愛滋病患者全員U=U會怎樣
U=U對於終結愛滋流行是至關重要的。
雖然愛滋病不能治癒,
但如果每個患者在接受治療後
均達到U=U的目標
那麼愛滋病通過性行為進行傳播的風險將為零。
沒錯,全員U=U完全等於(不是幾乎等於,也不是大概率等於)經性傳播風險為零!
「HIV抗病毒治療每天都需要服藥,有更方便且治療效果相當的治療方式嘛?」
傳統的抗病毒治療方案
傳統的抗病毒治療方案是高效聯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AART,俗稱「雞尾酒療法」),即將HIV複製需要用到的三種酶——逆轉錄酶、整合酶和蛋白酶進行聯合抑制,從而避免單一用藥產生的抗藥性。這種治療方法需要每天口服藥物。
Cabenuva治療方案
2020年3月20日,Cabenuva [卡博特韋(cabotegravir)與利匹韋林(rilpivirine)緩釋注射混懸液]上市。Cabenuva是世界上首個只需每月一針,就能有效抑制HIV-1病毒的完整長效治療方案,用於替代HIV-1病毒已經得到抑制的患者(HIV RNA
註:Cabenuva不能應用於已知或可能對卡博特韋或利匹韋林有耐藥性的患者。
「與傳統的抗病毒治療方法相比,Cabenuva治療方案有什麼特點?」
用藥次數降低(365天 VS. 12次)
Cabenuva治療方案每月只需注射一次,即可有效抑制HIV病毒,極大地方便了患者的使用。當錯過注射劑量時,也可以通過口服利匹韋林和卡博特韋片來替代當月錯過的注射Cabenuva治療,但最多持續兩個月。
療效依舊顯著
研究結果表明,每月注射一次Cabenuva抑制病毒的能力與傳統的口服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治療相當。在兩項包含了來自16個國家的1100多名患者的3期臨床實驗ATLAS和FLAIR中,在整個48周的研究期間,Cabenuva在維持病毒抑制方面與每日口服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一樣有效。
患者滿意度更高
在ATLAS和FLAIR研究中,48周的治療結束後,532名參與調查的患者中有523人(98.3%)更喜歡CABENUVA的治療方案,只有9名患者(1.7%)更喜歡之前的口服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治療。
「最後,但也是最重要的」
儘管愛滋病的治療手段的不斷發展值得我們為之雀躍,儘管愛滋病人也可以成為控制愛滋病流行的貢獻者,但對防止愛滋病流行傳播性價比最高的仍然是在發生性行為時正確使用安全套。
為了您和您性伴侶的安全,請在每次性生活時全程正確使用合格的安全套!
劃重點!!
每次:與固定性伴或非固定性伴的每次性生活都要戴套!每次!切勿存在僥倖心理!
全程:性交的整個過程都要戴好!
正確使用:
合格:使用前檢查安全套是否在保質期內,是否存在漏氣現象。
安全套:在避孕的同時,安全套還附加預防除HIV外其他性病的傳播,如淋病、生殖器疣、生殖器皰疹和梅毒。
註:
乳膠安全套的性能是最好的。乳膠過敏的人,可選擇聚氨酯(塑料)或聚異戊二烯(合成乳膠)安全套,但是塑料安全套比乳膠安全套更容易破裂。
性交過程中使用水劑或含矽潤滑劑可防止安全套的破裂或滑落。水劑和含矽潤滑劑可以用於任何類型的安全套。油劑潤滑油和含油的產品,如洗手液、凡士林等,不應與乳膠安全套一起使用,因為他們可能會導致乳膠安全套破裂。
撰稿:張 悅
核稿:楊 瑛
蘇華林
編輯:黃 禕
【來源:閔行疾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