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雙創風採人物——
武科大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方向的開拓者 顧潮江
顧潮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現任美國神經病毒學協會高級會員,湖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2006年以武漢大學優秀畢業研究生畢業並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國家病毒學重點實驗室,2007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 基金資助,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病理系,從事HIV分子病毒學、功能性治癒理論研究。2012年被聘為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病理系高級研究員,後於2014年被聘為Instructor 加入紐約西奈山醫學中心,艾坎醫學院,繼續從事HIV感染病人體內潛伏性病毒儲藏庫的分離及其穩定性,大小和可誘導性研究。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雜誌Plos pathogens,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Blood等國際期刊上。
顧潮江教授加入武漢科技
大學後,從CAR-T技術在血液腫瘤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獲得啟發,和張同存教授一起首創了利用CAR-T細胞技術治療HIV感染的技術,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個CAR-T治療HIV感染的發明專利,該專利已申請國際PCT專利,目前已經被美國和日本專利局同時受理。隨後也獲得全球第一例國際臨床註冊和首先完成全球第一例CAR-T治療HIV感染的臨床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奮的臨床效果。這項新的療法顛覆了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傳統治療方法並為其功能性治癒 (functional cure)提供了現實的可能。目前已完成臨床治療8例,病人體內病毒載量快速下降,充分體現了這項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該項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多家知名媒體上進行了廣泛的報導,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網海外版、光明網、央視網等十多家媒體。
愛滋病研究專家、美國西奈山大學Volsky D J教授對該項技術提出高度評價:「該專利創造性地開發出『能殺傷HIV感染細胞的CAR-T』治療新途徑。」希望儘早實現以功能性治癒為目的HIV感染的CAR-T細胞精準治療,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造福社會同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顧潮江教授在該領域已經申請42項專利獲批17項,負責申報國家一類新藥1項,其中在HIV領域獲得2項發明專利授權和8項發明專利受理,包括國際PCT專利。另外,在回國的三年多裡,他先後主持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1項,合作負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子項1項,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技術創新重大專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多個項目。目前,顧教授正在全力推動CAR-T免疫細胞作為治療HIV感染的國家一類新藥的申報工作,已經完成藥理毒理試驗,正在整理資料準備在中國和美國同時申報。該產品一旦獲批將會讓數以百萬計的國內和數以千萬計的國際HIV感染者獲得功能性治癒,同時為湖北省帶來不少於100億人民幣的國內市場價值和千億美元規模的國際市場價值。顧潮江教授在該領域的傑出工作也得到東湖高新區政府的高度肯定,並授予顧潮江教授第十一批「3551光谷人才計劃」獎勵。
愛滋病是家庭的災難,國家的負擔,目前沒有有效的疫苗和可治癒的藥物,治癒HIV仍然是世界性難題。顧潮江教授作為HIV功能性治癒方向負責人,將以武漢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為平臺,在學校和院級領導支持下,帶領學生攻堅克難,在已有成果基礎上再接再厲,早日拿出HIV的功能性治癒方案。
在教書育人方面,顧潮江教授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作為第一指導老師指導來自多個學院的本科生司餘銳、梁嘉慧、馬睿、譚鑫等同學獲2019年武漢科技大學 「網際網路+」競賽金獎;2019全國大學生「網際網路+」競賽湖北省複賽銀獎。同時,顧潮江教授也代表學校積極投身創新創業大賽,憑藉《靶向gp120 的抗愛滋病免疫細胞新藥研發》項目,獲得湖北省職工科技文化中心授予的最佳創新獎,被湖北省總工會擬授予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