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方向的開拓者——顧潮江

2020-11-27 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武漢科技大學雙創風採人物——

武科大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方向的開拓者 顧潮江

顧潮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現任美國神經病毒學協會高級會員,湖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2006年以武漢大學優秀畢業研究生畢業並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國家病毒學重點實驗室,2007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 基金資助,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病理系,從事HIV分子病毒學、功能性治癒理論研究。2012年被聘為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病理系高級研究員,後於2014年被聘為Instructor 加入紐約西奈山醫學中心,艾坎醫學院,繼續從事HIV感染病人體內潛伏性病毒儲藏庫的分離及其穩定性,大小和可誘導性研究。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雜誌Plos pathogens,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Blood等國際期刊上。

顧潮江教授加入武漢科技

大學後,從CAR-T技術在血液腫瘤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獲得啟發,和張同存教授一起首創了利用CAR-T細胞技術治療HIV感染的技術,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個CAR-T治療HIV感染的發明專利,該專利已申請國際PCT專利,目前已經被美國和日本專利局同時受理。隨後也獲得全球第一例國際臨床註冊和首先完成全球第一例CAR-T治療HIV感染的臨床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奮的臨床效果。這項新的療法顛覆了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傳統治療方法並為其功能性治癒 (functional cure)提供了現實的可能。目前已完成臨床治療8例,病人體內病毒載量快速下降,充分體現了這項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該項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多家知名媒體上進行了廣泛的報導,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網海外版、光明網、央視網等十多家媒體。

愛滋病研究專家、美國西奈山大學Volsky D J教授對該項技術提出高度評價:「該專利創造性地開發出『能殺傷HIV感染細胞的CAR-T』治療新途徑。」希望儘早實現以功能性治癒為目的HIV感染的CAR-T細胞精準治療,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造福社會同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顧潮江教授在該領域已經申請42項專利獲批17項,負責申報國家一類新藥1項,其中在HIV領域獲得2項發明專利授權和8項發明專利受理,包括國際PCT專利。另外,在回國的三年多裡,他先後主持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1項,合作負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子項1項,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技術創新重大專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多個項目。目前,顧教授正在全力推動CAR-T免疫細胞作為治療HIV感染的國家一類新藥的申報工作,已經完成藥理毒理試驗,正在整理資料準備在中國和美國同時申報。該產品一旦獲批將會讓數以百萬計的國內和數以千萬計的國際HIV感染者獲得功能性治癒,同時為湖北省帶來不少於100億人民幣的國內市場價值和千億美元規模的國際市場價值。顧潮江教授在該領域的傑出工作也得到東湖高新區政府的高度肯定,並授予顧潮江教授第十一批「3551光谷人才計劃」獎勵。

愛滋病是家庭的災難,國家的負擔,目前沒有有效的疫苗和可治癒的藥物,治癒HIV仍然是世界性難題。顧潮江教授作為HIV功能性治癒方向負責人,將以武漢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為平臺,在學校和院級領導支持下,帶領學生攻堅克難,在已有成果基礎上再接再厲,早日拿出HIV的功能性治癒方案。

在教書育人方面,顧潮江教授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作為第一指導老師指導來自多個學院的本科生司餘銳、梁嘉慧、馬睿、譚鑫等同學獲2019年武漢科技大學 「網際網路+」競賽金獎;2019全國大學生「網際網路+」競賽湖北省複賽銀獎。同時,顧潮江教授也代表學校積極投身創新創業大賽,憑藉《靶向gp120 的抗愛滋病免疫細胞新藥研發》項目,獲得湖北省職工科技文化中心授予的最佳創新獎,被湖北省總工會擬授予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



相關焦點

  •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國際共識認為,實現愛滋病的功能性治癒,即將終身治療轉變為階段性治療,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可持續治療戰略問題。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是指停止抗病毒藥物治療之後,患者體內的HIV-1仍然處於檢測下限,且CD4+T淋巴細胞數量和機體的免疫功能維持正常水平。功能性治癒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減輕長期使用抗病毒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 愛滋病患者有望功能性治癒
    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旨在喚起大家對愛滋病的關注。因為迄今為止,愛滋病還是一個無法治癒的疾病,不少人對該病深感恐懼。  昨天,記者從浙大一院了解到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我省將啟動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的國家級課題研究,不久的將來,愛滋病患者有望擺脫終身服藥的困擾,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 實現愛滋病功能性治癒,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近年來,隨著抗愛滋病藥物治療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愛滋病已從「超級癌症」變成可控性疾病,但距離實現愛滋病徹底治癒尚需時日。日前,就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相關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及免疫研究室副研究員李丹,請她就此予以解答。
  • 專家:長效藥物和中和抗體聯合治療將是愛滋病功能性治癒之鑰
    在11月28日於清華大學舉辦的「中和抗體與功能性治癒」愛滋病學術前沿研討會上,來自中國抗艾代表性領域的各位專家表示,愛滋病的功能性治癒曙光在望。其中,長效藥物和抗體藥物「雙劍合璧」是最前沿的學科研究方向和熱點,也是實現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最有潛力的武器。終能找到HIV致命弱點愛滋病是可能被治癒的,目前已成為很多科學家的共識。
  • 砒霜或有助功能性治癒愛滋病—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黃博純)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聯合廣州醫科大學廣州第八人民醫院、中山大學及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探索功能性治癒愛滋病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再現曙光—新聞—科學網
  • 院士呼籲:以「功能性治癒」新思路對抗B肝
    人類與B肝病毒之間的鬥爭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但唯有實現功能性治癒才能根治B肝。在日前由上海院士中心主辦的B肝功能性治癒院士研討會上,來自全國B肝領域的院士專家們提出,應該集合全國相關基礎科研和臨床力量,清除患者B肝表面抗原,阻止停藥後復發,向B肝功能性治癒發起挑戰。
  • 基因編輯治療愛滋病,向「治癒」又邁出一步
    「中國科研人員首次完成了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消息一出,即刻登上熱搜,引發社會關注。對公眾而言,此事涉及的專業術語理解起來,確實有不低的理解門檻,但「首例」等字眼足以形成某些衝擊。考慮到涉及愛滋病、白血病等難以攻克的絕症,這的確燃起了很多人的希望。根據此次研究成果,利用CRISPR基因編輯可能實現「功能性治癒愛滋病」。
  • 徹底治癒愛滋病有望?武科大教授發明清除HIV新方法
    在世界愛滋病日(12月1日)來臨之前,註定會有愛滋病相關的新聞刷爆朋友圈,11月26日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新聞讓科學界炸開了鍋,人們紛紛譴責這是違背倫理和道德的瘋狂試驗。相比之下,11月27日,「武科大兩位教授發明治愛滋病新方法可完全清除HIV 」的新聞熱度沒有那麼高,但同樣也引起較大關注,人們好奇,到底這種新方法是什麼技術呢?新聞報導稱:武漢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張同存、顧潮江兩位教授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證書,發明名稱是「一種治療HIV(愛滋病病毒)感染的嵌合抗原受體的重組基因構建及其應用」。
  • 科學家研製出愛滋病新藥:小鼠功能性治癒
    據俄羅斯衛星網10月19日報導,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在《細胞報告》雜誌上公布了一種新的愛滋病療法,這種療法這種藥物可以在降低愛滋病病毒載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抑制病毒自我複製,是對傳統愛滋病治療方法的一大突破。
  • 愛滋病真被治癒了:但更大突破在這...
    愛滋病真被治癒了:但更大突破在這.... 不少科學家都在苦苦追求對策,希望從根本上治癒愛滋病、癌症這樣的絕症,如果攻克它們絕對醫學史的一個重大突破。上月24日巴黎第9屆國際愛滋病大會上,來自南非某愛滋病病毒研究所宣布,該國一名9歲兒童的愛滋病症在幾乎沒有任何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奇蹟般地「自愈」了,這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這到底是什麼情況?據科技日報報導稱,這位兒童出生時就攜帶了愛滋病病毒(HIV)。
  • 愛滋病被治癒:揭秘背後細節
    通過幹細胞移植,愛滋病感染者可以對這種病毒產生抵抗力,但這一過程既困難又昂貴。在2007年,德國科學家報導了第一例HIV-1感染者經過了三年半的治療後被治癒的病例,這位患者即廣為人知的「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
  • 武漢科技大學發現治療愛滋病新方法,成功清除HIV病毒
    近日,武科大教授創愛滋病治療新方法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武漢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張同存、顧潮江兩位教授開發出了能殺傷HIV感染細胞的CAR-T治療新途徑,目前已治療了兩例愛滋病患者,一例治療3個月,HIV指標迅速下降;一例治療9個月,已經完全清除HIV。
  • 愛滋病難治癒?兩個原因,都來看看
    來源:白樺林聯盟白樺 目前,愛滋病還不能治癒 有很多人關心,科學發達的今天,為什麼到現在為止,愛滋病還不能治癒?究其原因有二: 1、病毒高變異性:HIV是一種複製速度快、變異性強的病毒,可以說是一邊複製一邊變異。正因如此,藥物對它也就更無力,類似於打仗,敵人不停地更換外衣進行偽裝,我方很難確定誰是敵人。
  • CART涉足愛滋治療,有望實現持續緩解或功能性治癒!
    研究認為,愛滋病起源於非洲,後由移民帶入美國。世界上第一次有關愛滋病的正式記載見於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刊登了5例愛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後來這種疾病在1982年被正式命名為「愛滋病」;1983年,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巴爾·西諾西和呂克·蒙塔尼在愛滋病患者血液中發現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也就是我們熟知的HIV。
  • 世界愛滋病日:抗艾近40年,距離普遍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該療法應用於臨床後,70%—80%的患者體內病毒隨著治療下降,一時間人們甚至認為,治癒愛滋病的時代或將到來。當然,現實並沒有這麼理想,儘管能夠有效抑制病毒,但是「雞尾酒療法」的療效並非100%,患者必須長期服用昂貴的藥物,並且忍受隨之而來的包括糖尿病、肝功能衰竭在內的副作用。
  • 全球首例口服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出現?
    ,也或將是全球首例口服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該研究成果由來自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的Ricard Diaz研究團隊完成。在強化治療48周後,5位患者恢復了常規的三藥治療方案,並在3年後即2019年3月停止了所有治療,其中,4位患者HIV病毒迅速復發,僅「聖保羅病人」堅持了66周且目前仍然沒有在血液中檢測到任何HIV病毒,血液抗體濃度也處於極低水平,表明該患者有可能已經實現愛滋病的治癒。
  • 愛滋病能被「治癒」了?這個人的治療經歷難以複製!
    「世界上第二例愛滋病患者被證明治癒」的病例報告發表在了醫學雜誌《柳葉刀》子刊《柳葉刀·愛滋病病毒》(Lancet HIV)上[1]。在 2019 年 3 月,這位病人被「治癒」的消息一度刷屏。但當時研究團隊指出,仍然會繼續監測他的情況,說「愛滋病治癒」還為時過早。
  • 第二例治癒者出現,人類距離攻克愛滋病還有多遠?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於紫月 3月10日,英國劍橋大學醫學系教授Ravindra Kumar Gupta 等人在《柳葉刀·愛滋病》期刊上發文稱,接受CCR5基因突變骨髓移植的「倫敦病人」已經停藥30個月,血液中仍未檢測到愛滋病毒,研究人員認為已經治癒。
  • 全球第二例愛滋病治癒者或將出現 中國愛滋病發病率增幅在降低
    也就是說,這位倫敦男子繼續保持檢測不到HIV病毒的狀態,他就會成為第二位治癒了愛滋病的患者。而在一年多以來,這位倫敦男子沒有服用控制HIV病毒數量的藥物。如果這位倫敦患有愛滋病的男子,能被成功治癒者,這對於全球的愛滋病領域來說,無疑是一個重磅的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