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例治癒者出現,人類距離攻克愛滋病還有多遠?

2020-11-27 騰訊網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於紫月

3月10日,英國劍橋大學醫學系教授Ravindra Kumar Gupta 等人在《柳葉刀·愛滋病》期刊上發文稱,接受CCR5基因突變骨髓移植的「倫敦病人」已經停藥30個月,血液中仍未檢測到愛滋病毒,研究人員認為已經治癒。這是繼「柏林病人」之後,全球第二例被相同療法治癒的愛滋病患者。

圖源:Lancet HIV

30個月檢測不到愛滋病毒,是否能夠判斷患者已經治癒?兩例治癒者的出現,是否意味著這種治療方案能夠在其他愛滋病患者身上推廣?是否意味著人類距離攻克愛滋病已經不遠了?

供體稀有花費高 全面推廣難上難

「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極具相似性。兩位病人在患愛滋病的基礎上,都罹患另一種嚴重的血液系統腫瘤(「柏林病人」患急性白血病,「倫敦病人」患霍奇金淋巴瘤),並因此瀕臨死亡。後續,二者均接受了骨髓幹細胞移植,捐獻者皆攜帶CCR5基因突變,該突變被認為能夠有效阻斷愛滋病毒入侵,從而一箭雙鵰,最終不僅腫瘤得到緩解,愛滋病也得到長期控制。

「這兩例病人皆為『治癒』,即患者已經被清除了體內包括病毒儲存庫在內的全部病毒,當抗病毒治療中斷後,HIV感染也不會復發,沒有病毒複製的任何跡象,免疫系統也恢復正常。」長期從事愛滋病相關治療研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知名專家郭彩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由於愛滋病治癒的案例實在太少,目前在時間上還沒有明確的標準。早期曾參考C型肝炎持續應答的標準,停止抗病毒治療24周後,雖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儲存庫,但是可將其有效地減少到可控的程度,同時重建機體的免疫功能,使其足以控制殘留的潛伏的病毒儲存庫,表現為患者即使中斷抗病毒治療後雖仍可檢測到HIV DNA,但不出現血漿HIV RNA的反彈,我們稱之為「功能性治癒」。但後期發現,即使這種 「持續緩解狀態」長達27個月後還是再次出現了病毒反彈,因此這個定義時間還是很難確定。

「事實上,在沒有治癒的情況下,通常停藥一兩個月,甚至更快就會檢測到病毒。因此,『倫敦病人』的研究團隊還是相對謹慎的,停藥30月後才宣布治癒,但後續仍需要密切監測。」郭彩萍說。

如今兩例患者被治癒,那麼,對於全球3700萬感染愛滋病毒的患者來說,這種骨髓移植的療法是否具有推廣性和普適性?

兩個案例為愛滋病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在科學指導方面具有重大意義。但客觀地講,這種療法基本上不具有推廣性和普適性。原因在於兩個案例成功的必要條件太多,極具偶然性,就像同一個人被閃電擊中好幾次一樣。」3月11日,清華大學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攜帶CCR5基因突變的人群數量極少,骨髓配型也是一道難關。

據統計,非近親的骨髓配型,成功概率也僅有1%,甚至更低。此外,這種能夠抵抗愛滋病毒感染的CCR5基因突變率極低,大多在歐洲人群中發現,但也不到1%。

另一方面,「骨髓移植技術本身的要求性很高,後續還要考慮排異反應的相關治療,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難以衡量,即使不考慮種種難題,單就費用而言,普通人也無法承受。」張林琦表示。

基因編輯降成本 主流仍是抗病毒

鑑於攜帶CCR5基因突變的捐獻者十分稀少,張林琦表示,基因編輯可能是未來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出路,也是降低成本的手段之一。

2019年9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鄧宏魁團隊、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陳虎團隊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吳昊團隊合作,通過基因編輯敲除人的成體造血幹細胞上CCR5基因,初步證明了這一技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在張林琦看來,基因編輯不僅可以解決供體稀少的顧慮,還可採用愛滋病患者自身的細胞,以減少甚至杜絕排異反應。

需明確的是,「現階段相關基因編輯技術仍處於發展期,敲除精度和效率還有待提升,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進一步論證。」張林琦表示,另一方面,人工敲除CCR5基因的方式實則是向CCR5基因變異的「自然供體」學習,卻不能完全等同,CCR5基因敲除後是否會對人體其他組織系統或器官產生影響,還需要長時間、大樣本的觀察論證。

「更何況,迄今為止,自然的基因突變給這兩例治癒者帶來的其他影響仍因樣本量的限制而不甚明確。」郭彩萍道。

「總之,基因編輯技術以及骨髓移植治療愛滋病方案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張林琦說,反觀現有的傳統治療方案,已能較好控制病情,一定程度上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如無生命危險,沒有太多必要去嘗試這種帶有諸多不確定性的骨髓移植治療方案。

郭彩萍介紹,傳統的愛滋病治療方案以抗病毒聯合治療為主,大多數患者只需1天1次服藥。目前我國大多數人接受免費抗病毒治療,其次隨著近年來更多新的抗病毒藥物相繼被納入醫保,除免費藥物之外,患者還可選擇醫保目錄內的藥物,需要自費承擔的費用約在每月100-200元,即使全部自費,費用大約也在每月1000-2000元左右,相比於天價的骨髓移植療法,抗病毒療法更具有普及性,更加安全有效。

張林琦表示,目前還有諸如CAR-T等免疫療法不斷取得進步,未來或將輔助抗病毒藥物應用於臨床,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免疫系統,提升生活質量。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嶽靚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人類歷史上第二例愛滋病治癒者出現:愛滋病其實早已不那麼可怕!
    點擊播放 GIF 0.1M2020年3月10日,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的子刊 The Lancet HIV 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確認了世界上第2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圖自The Lancet HIV一直以來,人們對於「愛滋病」有著極深的恐懼。因為這種病「潛伏期長」「病症極度嚴重」「死亡率高」「傳染性強」......甚至有人覺得愛滋病是「不治之症」。這個消息的出現意味著,人類屢戰屢敗的艱辛抗艾之路,終於迎來遠方星光微現。
  • 2020世界愛滋病日即將到來,距離完全治癒它還有多遠?
    卓越的研發能力讓人們看到了傳染性疾病被控制的可能性,愛滋病也不例外。「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是全世界目前為止僅有的兩位已實現「功能性治癒」的愛滋病患者,目前還有第3位「聖保羅病人」也正處於觀察階段,這一切都讓我們看到愛滋病患者治癒的希望。
  • 第二例愛滋病被治癒,愛滋病要被攻克了?其實還為時尚早
    有人說,已經有兩例愛滋病患者得到了根治,我們是不是馬上要攻克愛滋病了,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樂觀,且聽我慢慢分析 已經有兩例愛滋病患者獲得痊癒 算上這位倫敦病人,已經有兩位愛滋病患者獲得了治癒,第一位病人被稱為柏林病人。
  • 2020世界愛滋病日,我們距離完全治癒它還有多遠?
    卓越的研發能力讓人們看到了傳染性疾病被控制的可能性,愛滋病也不例外。「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是全世界目前為止僅有的兩位已實現「功能性治癒」的愛滋病患者,目前還有第3位「聖保羅病人」也正處於觀察階段,這一切都讓我們看到愛滋病患者治癒的希望。
  • 又一愛滋病患者將被治癒?人類將要攻克愛滋病了嗎?
    表示其或將成為愛滋病被治癒的第二人。圖片來源:網絡公開資料顯示,第一位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被稱為"柏林病人",2007年,他被"男友"感染愛滋病病毒,後來,又患上了白血病,並且做了骨髓幹細胞移植手術。幹細胞移植後,他在停止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幾年後,體內也沒有檢測到過愛滋病病毒。那是不是說明愛滋病可以被治癒?人類就要攻克愛滋病了呢?
  • 世界第二例愛滋病人治癒 為啥不算攻克了HIV
    2007年,世界上有第一例治癒者,近期又有了第二例。近期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發文,宣布「倫敦病人」的病情評估從「長期緩解」改為「治癒」。這個萬年老坑「病毒Bug」,這下被修復了吧?不過奇怪的是,就算成功治癒了,還是沒人敢說「攻克了HIV」,這是為啥?
  • 愛滋病治癒,全球第二例!
    和所有的病毒感染一樣,愛滋病病毒的RNA會通過逆轉錄的方式整合進人體的基因當中,現有的抗病毒治療可以清除人體內活躍的病毒,但是無法剪除已經被病毒感染的基因。 就在2020 年 3 月 10 日,醫學雜誌《柳葉刀》報導稱,已經確認第二例愛滋病徹底治癒的案例。
  • 2020世界愛滋病日即將到來,我們距離完全治癒它還有多遠?
    卓越的研發能力讓人們看到了傳染性疾病被控制的可能性,愛滋病也不例外。「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是全世界目前為止僅有的兩位已實現「功能性治癒」的愛滋病患者,目前還有第3位「聖保羅病人」也正處於觀察階段,這一切都讓我們看到愛滋病患者治癒的希望。
  • 全球第二例愛滋病治癒者或將出現 中國愛滋病發病率增幅在降低
    也就是說,這位倫敦男子繼續保持檢測不到HIV病毒的狀態,他就會成為第二位治癒了愛滋病的患者。而在一年多以來,這位倫敦男子沒有服用控制HIV病毒數量的藥物。如果這位倫敦患有愛滋病的男子,能被成功治癒者,這對於全球的愛滋病領域來說,無疑是一個重磅的利好消息。
  • 第2例愛滋病患者被治癒,都用了一個方法,HIV就這樣被攻克了嗎?
    第1例病人和他的醫生3月10日,世界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一篇文章,公布了第2例被治癒的HIV感染者。如果人的這個基因突變了,那麼CCR5蛋白就出現了結構異常,愛滋病毒就不能進入淋巴細胞,從而無法在人類的體內生存。這兩位患者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供體正好都攜帶有CCR5突變基因,愛滋病毒就無法進入淋巴細胞體內,無法生存,所以就可以治癒愛滋病。我們人類中,有一部分人的CCR5基因已經發生了突變,遺傳給了後代,自然界中,有人天生對愛滋病免疫。
  • 關注|我們離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愛滋病是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至今已有超過3000萬人死於此病。據中國疾控中心評估,截至2018年底,我國估計存活愛滋病感染者約125萬。截至9月底,全國報告存活感染者85.0萬,死亡26.2萬例;新發感染者每年超過8萬例。按照現在的抗病毒藥物治療水平,愛滋病患者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但是這種治療方法非常昂貴,而且也不是長遠之計。
  • 世界上第2例愛滋病治癒被確認,我們真的離攻克愛滋病不遠了嗎?
    當地時間3月10日發表在《柳葉刀》的論文指出,「倫敦病人」血液內無法檢測出愛滋病病毒,成為全球第二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是治癒還是巧合,我們真的離攻克愛滋病不遠了嗎? 首先來看下HIV是什麼?
  • 世界愛滋病日:抗艾近40年,距離普遍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時至今日,對於愛滋病感染者的歧視仍然是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愛滋病感染者實際上也是疾病受害者,他們的合法權益應該受到保護,歧視或冷漠並不能減少愛滋病的傳播,反而可能引起社會矛盾,造成社會恐慌。
  • 第二例HIV被治癒或將誕生:我們離終結愛滋病還有多遠?
    3月5日,據CNN報導,一名成為「倫敦病人」的愛滋病患者在進行幹細胞移植治療3年後,病情有所得到控制,這也是全世界愛滋病治癒第二人。研究人員稱,這名患者患有愛滋病和霍奇金淋巴瘤,在2016年就接受過骨髓移植。在16個月後,通過治療發現其體內檢測不到HIV病毒。
  • 第二縷曙光:回顧人類再次治癒愛滋病始末
    2020年3月10日,《柳葉刀》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確認,40歲的「倫敦病人」亞當·卡斯蒂列霍(Adam Castillejo)為世界上第二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
  • 全球第2例愛滋病治癒者出現,細胞治療臨床應用的突破性進展!
    近日,國際頂級期刊《Nature》報導了一例「倫敦病人」,患者進行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後,體內持續18個月無病毒複製,被媒體譽為「全球第2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引起了學術界轟動,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 全球第二例愛滋病治癒患者身份公開,接受幹細胞移植後體內HIV被清除
    接受骨髓幹細胞移植近三年並停用藥物18個月後,經檢測仍沒有發現他以前有感染愛滋病毒的痕跡,這意味著其病情已經持續出現了長達18個月的緩解。這也使他成為全球第二例治癒愛滋病的患者。實際上,Castillejo的病例與已知的全球第一例例功能性治癒愛滋病的病例「柏林病人(the Berlin patient)」極其相似。
  • 愛滋病可治癒?世界第2例HIV感染者治癒
    在以前,得了愛滋病就相當於被判了死刑,現在,愛滋病也已經可以通過 藥物來控制病情,而最新的消息顯示,又有愛滋病患者被治癒,這是全世界第2例,這是不是意味著人類離攻克愛滋病不遠了呢?
  • 全球第二例!又一愛滋病患者確認被治癒,3700萬愛滋患者有救了?
    Gupta團隊在《柳葉刀·····愛滋病病毒》發題的研究有了新進展,就去年發布在《自然》的研究報告中,一位愛滋病患者狀況由「長期緩解」更新為「治癒」,這標誌著全球第二例愛滋病治癒患者出現。也就是說,愛滋病被發現的40年時間裡,僅有 2 例稀世奇蹟,而第一例就是1995年的「柏林病人」。
  • 實現愛滋病功能性治癒,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近年來,隨著抗愛滋病藥物治療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愛滋病已從「超級癌症」變成可控性疾病,但距離實現愛滋病徹底治癒尚需時日。日前,就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相關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及免疫研究室副研究員李丹,請她就此予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