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醫學獎揭曉,協和感染內科專家這麼說——

2021-01-13 澎湃新聞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查爾斯·賴斯(Charles M. Rice)以及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所作出的貢獻。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並使血液檢測和研發抗病毒新藥成為可能,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的特殊之年,這一消息的發布給予正在與傳染性疾病積極作鬥爭的國家和人民莫大的鼓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劉曉清教授、劉正印教授和周寶桐副教授對此發表的精彩點評——

劉曉清簡介: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內科學系常務副主任。國際臨床流行病學網(INCLEN)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流行病學室(CEU)主任,北京市臨床研究質促中心(協和)主任,中華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常務理事、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委員、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協作組副組長,北京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癆協會理事。長期從事感染性疾病診治工作。對發熱性疾病鑑別診斷、各種感染性疾病(包括複雜疑難感染、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的診治及抗微生物藥物的合理選擇與應用積累了豐富經驗。

劉曉清評論

這次諾貝爾醫學獎授予了三位對發現C肝病毒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19世紀40年代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傳染性肝炎有兩種傳播途徑——糞口傳播和血源性傳播,後者可以造成慢性肝炎,進而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而危害人類的血源性傳播的肝炎病毒主要有兩種——19世紀60年代由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Baruch Samuel Blumberg)發現的B肝病毒,於1976年被授予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另一種是C肝病毒,三位發現C肝病毒的主要貢獻者也被授予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可以說,B肝病毒和C肝病毒的發現對全世界具有重大意義。

科學家們經過40年不懈研究,C肝病毒的快速診斷方法、治癒C肝病毒患者的藥物等均順利應用於臨床。目前雖然沒有預防性疫苗,但患者通過藥物治療已經可以被臨床治癒。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2030年消滅病毒性肝炎,這仍需我們醫護人員共同努力,及時發現C肝患者並給予有效治療。

C肝病毒的發現及接續研究為人類戰勝病毒性疾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也啟示醫療衛生事業的從業者,面對重大科學問題,要原始創新、扎紮實實、深耕細作、持續努力進行科學研究,不斷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為人類戰勝重大疾病提供制勝法寶。

劉正印簡介: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第一批北京協和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長,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細菌感染和耐藥防治分會常委。擅長各種病原體感染尤其是疑難重症感染、發熱原因不明的疾病診治,在耐藥菌和真菌的診治上有豐富的經驗。

劉正印評論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研究成果,不斷推動著社會發展,也一次次見證了人類與各類疾病作鬥爭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對生命奧秘的不息探索。

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1901年首次頒發至今,在其獲獎名單中,似乎能發現一部人類與傳染病的「戰鬥史」。

英國醫生羅納德·羅斯(Ronald Ross)發現了按蚊是瘧疾的傳播媒介,獲得1902年諾貝爾獎;法國醫生拉韋朗(Charles Laveran)發現瘧原蟲,獲得1907年諾貝爾獎;美國微生物學家賽爾曼·A·瓦克斯曼(Selman Abraham Waksman)發明的鏈黴素成功「徵服」肺結核,使美國每10萬肺結核患者平均死亡188人的比率(1904年以前),下降到每10萬患者僅死亡4人(自1953年起),獲得1952年諾貝爾獎;美國醫生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Baruch Samuel Blumberg)發現了B型肝炎病毒的萌發和傳播機制,並在此之後成功研究出了B肝疫苗,獲得1976年諾貝爾獎,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80個國家實施B肝疫苗免疫接種;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從中藥中分離出抗瘧藥物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獎,以此為基礎的瘧疾療法,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北京協和醫院即將迎來建院100周年,醫院的發展史也體現了協和人與傳染病的鬥爭史。協和人對結核、回歸熱、鼠疫、瘧疾、黑熱病、傷寒、鏈球菌肺炎、風溼熱、流感、各種病毒感染(包括乙腦、病毒性肝炎、愛滋病)等各類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重大傳染病都開展了深入的研究,進而湧現出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如福斯特(Ernest Carroll Faust)、凱瑟爾(John. F. Kesse)、楊懷德(Charles W. Young)、李宗恩(Lee Chung-en)、鍾惠瀾、張乃崢、馮蘭洲、王季午、萊曼(Hobart Reimann)、張學德、羅會元、丘福禧、李邦琦、王詩恆、王愛霞、盛瑞媛、鄧國華、李太生……為協和感染內科在全球的高知名度奠定了基礎。百年協和,一切為民,我們將乘著「邁向協和新百年」的東風,奮勇前進,為我國感染病學事業的持續發展,作出更多的努力。

周寶桐簡介: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醫師。現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感染與循證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肝病分會委員,北京醫學會肝病分會C肝學組委員。對各種疑難重症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感染和不明原因發熱的診斷和治療有較深造詣,擅長病毒性肝炎等常見傳染病的診治。

 周寶桐評論

繼2015年我國著名科學家屠呦呦因成功研製抗瘧疾藥物——青蒿素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該獎項再一次頒發給了傳染病學領域的專家,可以說是實至名歸。C型肝炎治療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是近年來傳染病防治領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進展。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全球約有7100萬人感染慢性C型肝炎病毒,其中我國大約有1000萬感染者,全球每年約有40萬人死於C型肝炎。傳統治療C型肝炎病毒的方案——幹擾素聯合利巴韋林,不良反應重,有效率低,因此大多數C肝患者並未得到有效治療。自2013年起,以索磷布韋為代表的直接抗病毒藥物(DAAs)陸續獲得批准,使得C型肝炎的治療進入全口服藥物、高治癒率、低不良反應和短療程的時代,90%以上的C型肝炎病毒患者經過3-6個月的口服藥物治療,均可得到治癒,C型肝炎真正成為一種可治癒的疾病。基於此,WHO也提出了「在2030年之前全球消除包括C型肝炎在內的病毒性肝炎」這一目標。而DAAs的研發,就是基於今年3位諾貝爾醫學獎獲獎者對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和後續對其結構的研究。DAAs的研製成功,意義不亞於20世紀70年代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Baruch Samuel Blumberg)發現B肝表面抗原,布隆伯格的發現開啟了B肝疫苗的研究,使B型肝炎成為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美中不足的是沒有一位DAAs研發領域的代表共同獲獎。

人類在對抗傳染病領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突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等非感染性疾病已成為人類主要的病死原因。同時,我們也看到既往耳熟能詳的傳染病如結核病等死灰復燃,新發傳染病不斷出現,尤其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全球大流行,都證實了人類對傳染性疾病的了解依然是「管中窺豹」,也提醒醫療衛生領域從業者仍要高度重視對傳染病的研究。近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揭曉,都是對傳染病及相關領域研究者的一種莫大鼓舞,這理應成為一個風向標,引領各國政府和各類非政府組織加大研究投入,使傳染病領域的科學研究取得新的突破。

原標題:《諾貝爾醫學獎揭曉,協和感染內科專家這麼說——》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這些大學教授獲獎!
    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頒獎典禮暨高峰論壇12月20日在武漢光谷舉行。從「一鳴驚人」到「享譽國際」在推動生命醫學創新發展的道路上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一直在砥礪奮進被譽為「中國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3位中外科學家獲獎。此外,由50位青年科學家共同發起的「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青年科學家聯盟」正式啟動。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來源:網易新聞 / 中國醫學論壇報▍整理:賽柏藍器械10月7日,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該獎項的十年匯總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由James P Allision & Tasuku Honjo 兩人共享,以表彰他們在腫瘤免疫領域做出的貢獻。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揭曉!3位美國科學家Jeffrey C.
  • 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在漢揭曉 13位中外科學家獲獎
    2020年12月20日,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頒獎典禮暨高峰論壇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本次大會揭曉了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獲獎名單:美國馬裡蘭大學人類病毒研究所所長Robert C.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5日11:30,北京時間10月5日17:30,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哈維·阿爾特 (Harvey J.肝臟炎症,或肝炎,是希臘語中肝臟和炎症的合成詞,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酗酒、環境毒素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重要原因。20世紀40年代,很明顯有兩種主要類型的傳染性肝炎。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3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截至2020年10月3日,全球超過250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100萬人死於此次疫情……作為世界範圍內科學界的最高獎項,今年的諾貝爾三大自然科學獎也「與時俱進」地將頒獎改到了線上進行,同時取消了線下的頒獎及晚宴環節。今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的獎金將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比以往額外多100萬克朗(約合11萬美元)。最先公布的是諾貝爾獎醫學或生理學獎。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發現C型肝炎病毒
    北京時間10月5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Harvey J。
  • 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在武漢揭曉
    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在武漢揭曉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1日 15:18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源協和生命醫學創新突破獎」獲得者與頒獎嘉賓合影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21日電 (王曉亮)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頒獎典禮暨高峰論壇20日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13位中外科學家憑藉其在生命醫學領域所做出的傑出成果和突出貢獻分獲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所以當物理學獎項得主出來時,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度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當地時間5日17點30分,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這種形式的肝炎非常狡猾,健康的人可以默默地感染多年,然後出現嚴重的併發症。血源性肝炎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每年在世界範圍內造成100多萬人死亡,從而使之成為與愛滋病毒感染和結核病相當的全球健康問題。
  • 被譽為「中國諾貝爾醫學獎」,第七屆樹蘭醫學獎獲獎名單公布
    2020年11月7日,被譽為中國醫學界「諾貝爾獎」的第七屆「樹蘭醫學獎」頒獎盛典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濟南隆重揭曉,付小兵院士與韓德民院士榮獲「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由美國、英國的3名科學家分享,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領域的貢獻。,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人名單率先被揭曉:哈維·阿爾特(Harvey J。如今,全球已有超過180個國家實施B肝疫苗免疫接種,布隆伯格也因此被稱為「拯救肝癌病人最多的專家」。   不變堅持,跨越時間考驗的科學夢   對於很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來說,其研究成果經過多年的評估,才終獲認可。這期間,有過遺憾,也有感動。而不變的,是他們對科學之夢的堅持。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結果出人意料
    最先揭曉的是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三位科學家共同獲得,獲獎理由是因為他們在C型肝炎病毒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也說,在全球化時代,人類的命運是共通的,呼籲全球科研和醫務工作者以開放的態度和合作的精神,投入到傳染病防治中去。如今,全球已有超過180個國家實施B肝疫苗免疫接種,布隆伯格也因此被稱為「拯救肝癌病人最多的專家」。不變堅持,跨越時間考驗的科學夢對於很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來說,其研究成果經過多年的評估,才終獲認可。這期間,有過遺憾,也有感動。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人名單率先被揭曉: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美國)、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英國)和查爾斯·賴斯(Charles M. Rice)(美國)共同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
  • 「中國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漢頒發
    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一直在砥礪奮進被譽為「中國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3位中外科學家獲獎由50位青年科學家共同發起的「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青年科學家聯盟」正式啟動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頒獎典禮暨高峰論壇在武漢隆重召開。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環球網快訊】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5日傍晚率先公布。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這些概念股或受關注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因發現C肝病毒,這三位分享760萬元獎金;這些概念股或受關注 摘要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正式揭曉,由科學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盤點近10年得主及成就
    中新網10月5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米歇爾·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瑞斯(Charles M.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揭曉。過去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名單2019年——美英三位科學家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獲獎理由是「有關蛔蟲寄生蟲感染新療法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