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道培,亞洲骨髓移植第一人

2020-12-24 生命時報

陸道培,89歲,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對中國血液病學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開創了中國異基因骨髓移植事業的先河,並促進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事業在中國的迅速發展。被譽為「亞洲骨髓移植第一人」。歷任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血液病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首席專家),現為北京大學與復旦大學等國內外多所大學的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曾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重大獎勵。2002年當選亞洲血液學會(AHA)副主席,並被國際血液學會(ISH)推舉為第11屆國際血液學會(ISH-APD)2007年大會主席。



每逢周二,只要不是節假日,都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陸道培院士出門診的日子,這已經是陸院士堅持多年的例行工作。2020年春節之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陸院士的門診暫時取消了,但他心裡一直裝著病人。3月初,陸院士主動提出,疫情期間,門診停了,但病例討論學術會不能停,並且要求前來醫院參加病例討論。3月17日,又是一個周二,陸院士乘車奔波幾十公裡來到醫院,他說:「經常到醫院轉轉,查查房、看看病人,和臨床醫生討論一些疑難病例,拿出滿意的方案——工作的時候最快樂!」

陸道培,1931年出生於上海一個醫生世家,幼時最愛讀科學家的傳記,把他們作為自己奮鬥的榜樣。1955年,他從中南同濟醫學院(現名同濟醫科大學)畢業,分配到北京中央人民醫院(現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科工作,1957年起,開始重點從事血液病學專業。

1964年,陸道培收治了一名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她有一位懷孕的孿生姐妹。陸道培為她成功實施了亞洲第一例骨髓移植。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次由孕婦作供者的骨髓移植。術後供者與嬰兒均健康。32年後隨訪,病人依然健在。

1980年,陸道培前往英國皇家醫師進修學院研修半年,之後自費到歐洲各大骨髓移植中心考察,回國後組建了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並任所長。1981年,陸道培主持的國內第一例持久植活異基因骨髓移植獲得成功。患者是一位患急性白血病的女大學生。16年後隨訪,她哥哥的骨髓依然在為她造血,白血病被根治了。這次異基因骨髓移植的成功在亞洲僅晚於日本。這一項目獲得了首屆(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之後,陸道培當選國際骨髓移植登記組專家指導委員會的成員,還參加了中國紅十字會領導的中華骨髓庫的組建工作。

在陸道培院士的領導和推動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異基因骨髓移植的療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骨髓移植技術在全國蓬勃發展起來。陸道培院士團隊還在國內首先完成了血型不合的骨髓移植、骨髓去除T淋巴細胞的移植以及用異基因外周血幹細胞代替骨髓作移植等開創性的治療。

陸道培院士對中國血液病學的多方面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在中國發現3種遺傳性疾病,其中包括中國人的遺傳性凝血酶原缺陷和第Ⅷ因子缺乏症;首先確定和報告了紫草提取物對靜脈炎與血管性紫癜有明顯治療作用;在國際上首先確定繼發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有染色體受損,首先提出再生障礙性貧血應用睪丸酮和補腎中藥的治療方案;首先發現中國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率與合黴素有密切關係,向衛生部建議停止生產合黴素,使得該病發病率有了明顯降低。上世紀80年代初,陸道培堅決要求國外公司收回未經消毒的凝血因子Ⅷ製劑,並提醒中國醫藥界避免使用可能汙染愛滋病病毒的血液製品,從而避免了愛滋病通過血友病人在中國廣泛蔓延。

陸道培院士著作等身,發表文章420餘篇/部論著,包括主編《白血病治療學》等4部專著,參與編寫19部著作。2002年當選亞洲血液學會(AHA)副主席,並被國際血液學會(ISH)推舉為第11屆國際血液學會(ISH-APD)2007年大會主席。曾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重大獎勵,曾榮獲何梁何利獎和陳嘉庚獎。榮獲國際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授予的2016年傑出貢獻與服務獎,是我國目前唯一榮獲此獎者。

陸道培院士始終不忘治病救人的初心。他囑咐年輕醫生:「你給人家看病,近期療效要緊,遠期效果更重要,要讓人家通過你的治療獲得安全感、幸福感,從而重歸日常生活,這是作為醫者最大的責任。一個醫生,有什麼比看到自己的病人康復出院更高興的事呢!」

2020年3月,疫情尚未結束,為了惠及大眾,陸院士藉助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健康科普中心監製的「醫學微視」線上平臺,科普血液病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相關知識,介紹中華骨髓庫創建過程。他說:「讓人們多了解一點醫學知識,健康就多一分保障。」 ▲(生命時報記者 張彤)

相關焦點

  • 國際骨髓移植研究中心頒發陸道培院士2016年傑出服務貢獻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在新聞發布會上致辭(記者張庶卓攝)    央廣網北京3月24日消息(記者張庶卓)日前在美國夏威夷召開的美國骨髓移植學會與國際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的聯席會議上據了解,該獎項是對陸道培院士多年來克服重重困難開創骨髓移植事業,推動中國及國際造血幹細胞移植事業發展,積極為骨髓移植工作做出傑出貢獻的表彰。這是迄今為止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中國人,陸道培創造了骨髓移植生存最長病例,贏得業界廣泛讚譽。  陸道培先後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陳嘉庚醫藥科學獎等國際、國內科學獎項。
  • 陸道培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2019年突破千例
    近日,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發文指出,陸道培醫療集團(含燕大陸道培醫院和北京陸道培醫院)在2019年登記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總例數為1081例,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移植單位。陸道培院士是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開拓者。
  • 陸道培醫院連續兩例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獲得完全緩解
    回輸 CD7CAR-T 細胞後,11 月 24 日,複查骨髓形態獲得完全緩解、流式 MRD(微小殘留病灶)呈陰性,標誌著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抗原 CD7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 CD7+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 2020EBMT陸道培醫學團隊學術研究與臨床齊頭並進,斬獲頗豐
    北京2020年9月1日 /美通社/ -- 會議概況 2020年第46屆歐洲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EBMT)年會/虛擬會議於2020年8月29日至9月1日舉行。本屆會議議題涵蓋造血幹細胞移植和CAR-T細胞療法,包括MRD(微小殘留病)對AML造血幹細胞移植結果的影響,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骨髓纖維化的困境,造血幹細胞移植和CAR-T細胞療法的最新進展等。 此次大會,陸道培醫學團隊繼續榮登國際舞臺,展現道培實力,入選1篇口頭報告,7篇牆報展示。
  • 白血病都需要骨髓移植?
    近年來,白血病患者苦尋合適的骨髓捐獻志願者,或因高額的移植費用而無法手術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於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緊密聯繫起來,認為若沒有合適的骨髓移植患者就只能等死,甚至有的家屬在病人確診白血病後,對醫生所要求的馬上進行化療的做法並不認同,並且會質疑為什麼不做骨髓移植
  • 白血病骨髓移植無院可做,非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命垂一線
    2月10日,武漢「封城」進入第19天,這一控制原發傳染源輸出的舉措得到眾多讚譽,湖北省外新增確診和疑似病例增長的速度得以放緩。不過,「封城」背後,一些非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卻也因此而命垂一線,停滯或半停滯的其他醫療服務,給包括腫瘤、白血病、罕見病等重症患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利,甚至危及生命。
  • 骨髓移植55年 從鳳毛麟角到百萬受眾
    骨髓移植55年 從鳳毛麟角到百萬受眾  本報記者 張佳星  2月22日,有媒體報導6歲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女孩琪琪正在天津尋求骨髓移植救治,由於中華骨髓庫的供者體檢出現問題,臺灣骨髓庫的供者悔捐,她仍在等待。  通過骨髓移植手術救治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方法,在我國已經有55年的歷史。
  • 骨髓移植55年:從鳳毛麟角到百萬受眾
    原標題:骨髓移植55年 從鳳毛麟角到百萬受眾 2月22日,有媒體報導6歲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女孩琪琪正在天津尋求骨髓移植救治,由於中華骨髓庫的供者體檢出現問題,臺灣骨髓庫的供者悔捐,她仍在等待。 通過骨髓移植手術救治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方法,在我國已經有55年的歷史。
  • 農電工李永久成為湖北省老河口市捐獻骨髓第一人
    與以往獻血不同,李永久這次要去武漢捐獻造血幹細胞,進行骨髓移植,救助廣州一名白血病患者。 為了不讓妻子擔心,不讓家裡年邁的父母擔心,李永久輕鬆地告訴家人,捐獻造血幹細胞與獻血差不多。 老河口市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一人 7月20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湖北分庫管理中心給老河口市供電公司郵寄了一份《關於李永久同志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白血病患者請假協商函》,單位領導和同事們才知道李永久打算捐骨髓救人事情。
  • 盛事 亞洲心臟搭橋、移植、三心手術第一人朱樹勳教授受聘遠東
    7月1日,亞洲心臟醫療技術領域泰鬥、臺灣徐元智醫藥基金會亞東紀念醫院副董事長朱樹勳抵達龍江首家臺灣合資三級心腦血管專科醫院--黑龍江遠東心腦血管醫院
  • 骨髓移植大概費用多少
    骨髓移植的成本與許多因素有關,比如骨髓移植的時間,所以骨髓移植要儘早進行,因為遲早要進行手術治療,那麼,骨髓移植大概費用多少?
  • 什麼是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的血液病適合骨髓移植嗎?
    正常人的造血幹細胞通過靜脈輸注到患者體內,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目的,此 一過程既為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通常分為三大類:  由患者自己提供骨髓。供髓的前提是腫瘤患者經治療後,瘤細胞在體內明顯減少甚至基本消失或瘤細胞未侵犯骨髓時可取自身骨髓移植。
  • 中國跨國捐獻骨髓第一人
    華夏經緯網6月23日訊:據中新網消息,六月二十二日,重慶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周清梅向吳渝頒發骨髓捐獻證書。
  • 骨髓移植大概多少錢
    骨髓移植大概多少錢?實際上做這樣的移植手術,是因為每個患者的體質不同,而且相應的治療方案也有很大的差異,並不是說每個人都選擇了相同的方法做移植,所以在這期間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所需的成本也有很大的不同。
  • 世界上骨髓移植後再雙肺移植的最小患者:我不想回家,我不要死
    2月28日,6歲白血病男童喆喆轉入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由中國肺移植第一人、無錫人民醫院副院長陳靜瑜教授為其進行了雙肺移植手術。據媒體報導,6歲的喆喆是國內首例白血病骨髓移植後雙肺移植患者,更是世界上骨髓移植後再雙肺移植的年齡最小的患者。江蘇崑山喆喆患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家中4年花費300多萬,骨髓移植後肺排異嚴重致雙肺衰竭必須移植。移植後由於血液裡藥物毒素濃度太高,現在每天進行血液透析和血漿置換。淚奔!
  • 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白血病移植能活多久?
    核心提示: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的骨髓移植到患者的體內,並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骨髓移植是當今治療白血病、再障等嚴重血液病的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案,因為一旦骨髓移植不成功,患者幾乎失去了其他的治療機會。下面來看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如果白血病患者進行了骨髓移植,他們又能夠活多久。
  • 骨髓移植大約多少費用
    需要進行骨髓移植的疾病都是有生命危險的,臨床上使用造血幹細胞造血使病人存活的機會增加,血小板減少或不能產生血小板的病人,當然必須進行骨髓移植手術,那麼,骨髓移植大約多少費用?移植成本約為幾十萬左右,但具體成本難以確定。
  • 解放軍第302醫院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碩果纍纍
    12月9日,解放軍第302醫院成功完成的一例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患者,病情已明顯好轉。
  • 白血病骨髓移植的風險
    骨髓移植是近年來治療白血病的一項突破性進展。白血病患者,因造血組織惡變,產生異常的白細胞,抑制了正常血細胞的功能。傳統的治療方法僅用化療來摧毀白血病細胞,大部分患者的白血病會復發。而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骨髓移植病人的體內,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的一種治療方法。目前骨髓移植還是首選異體的骨髓進行移植。
  • 骨髓移植大概需要多少錢
    目前,骨髓移植在臨床上被用來治療白血病,由於這種治療方法的費用較高,大多數家庭不能負擔,甚至可以負擔,對其費用的問題也十分關注,那麼,骨髓移植大概需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