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新冠肺炎以外的病患也需要一條出路。」萬娟母親對記者說。
2月10日,武漢「封城」進入第19天,這一控制原發傳染源輸出的舉措得到眾多讚譽,湖北省外新增確診和疑似病例增長的速度得以放緩。
不過,「封城」背後,一些非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卻也因此而命垂一線,停滯或半停滯的其他醫療服務,給包括腫瘤、白血病、罕見病等重症患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利,甚至危及生命。
今年剛滿二十歲的萬娟(化名)在武漢上大學。2019年5月29 日這天,她被武漢協和醫院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當時的主治醫生給予萬娟三次化療,然後移植骨髓的治療方案。萬娟在2019年10月24日完成了第三次化療,不過癌細胞殘留百分之十五,即是復發了,暫不能做移植。
針對萬娟的情況,主治醫生給予了先Cart治療(細胞免疫療法)的方案。萬娟的母親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電話採訪時形容:「孩子在接受Cart細胞治療以前又一次經受了煉獄般的折磨,全身骨頭疼,碰也碰不得,下不了地,走不了路,疼的晚上沒法睡著,後來持續高燒十幾天,最高到40.2度。」
2019年11月30日,萬娟被輸入了Cart細胞。「我們都期待孩子在Cart治療後,就可以進行骨髓移植而重獲新生,不過得到的卻是因為疫情,協和的移植倉已關閉。」萬娟母親對記者說。
與此同時,萬娟的情況也並未現好轉。2020年1月26日,萬娟開始發低燒,之前疼痛的症狀又出現了。在做了骨穿之後的2月9日,主治醫生告知萬娟的母親,萬娟的癌細胞又復發了,癌細胞殘留20%。
「我們想去河北燕達陸道培血液專科醫院爭取最後的機會,可因為疫情,出不去,陸道培醫院也不可能接受來自武漢協和的病人。」萬娟的母親說,「我們想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做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第一財經記者致電河北燕達陸道培血液專科醫院獲悉,在當前疫情形勢下,醫院方面暫停接收所有新的患者,不僅僅是來自湖北。
一位不願具名的武漢臨床醫生對記者透露:「現在我們醫院的其他工作幾乎處於一種半停滯狀態,正常的手術做不了,因為無法分辨是否疑似,也確診不了,所以所有手術都要按照最高級別防護,這樣一臺手術下來成本極高,而且大量防護用品用在防控一線,所以普通手術除非救命幾乎停擺。那麼問題來了,腫瘤病人有可能因為延誤手術就轉移了,骨折則畸形癒合了,我們如何對患者負責?如何給家屬交代?」
2月4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相關專家發布了《協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指導了其他疾病患者在疫情期間的就醫原則,不過,其中只提到了慢性病穩定期患者。
實際上,除了像是萬娟這樣急需綠色轉診的患者之外,還有包括因為疫情影響,化療停擺的各類癌症患者,大眾居家隔離後,因無人獻血而導致的血庫告急,以及因交通阻斷,救命藥端供等諸多狀況,都亟待解決。
「新冠肺炎以外的病患也需要一條出路。」萬娟母親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