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都需要骨髓移植?

2020-11-23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目前白血病患者相當部分的病人都可以治癒,特別是對於佔大多數群體的白血病患兒來說,和成人相比,白血病患兒規範化療的效果明顯好於骨髓移植,臨床治癒率可達到八成。

  ●骨髓移植的患者大多數為中青年,兒童、老年人大都不採用

  ●專家認為一般用藥物化療即可達到治療效果,尤其是小兒「急淋」

  ●兒童不可按照成人方案進行化療,骨髓移植可能面臨無法生育等問題

  近年來,白血病患者苦尋合適的骨髓捐獻志願者,或因高額的移植費用而無法手術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於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緊密聯繫起來,認為若沒有合適的骨髓移植患者就只能等死,甚至有的家屬在病人確診白血病後,對醫生所要求的馬上進行化療的做法並不認同,並且會質疑為什麼不做骨髓移植?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歐瑞明表示,目前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白血病患者都需先進行化療作「誘導」治療,此外,並不是所有的白血病患者都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對多數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來說,骨髓移植不僅不是唯一的路,也不是治療的首選方案。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白血病的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三,相當於我國平均每年新增4萬名白血病患者,可每年能夠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的患者卻只有約500人,「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之父」陸道培院士曾表示,現在我國白血病患者有70%在中華骨髓庫中找不到配型。沒有合適的骨髓再加上一筆昂貴的治療費用,讓許多白血病家庭在還沒有治療前就斷然選擇放棄治療。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歐瑞明指出,目前白血病患者相當部分的病人都可以治癒,特別是對於佔大多數群體的白血病患兒來說,和成人相比,白血病患兒規範化療的效果明顯好於骨髓移植,臨床治癒率可達到八成。與此同時,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後,很可能面臨無法生育、繼發性腫瘤等遠期併發症等問題,也不代表將來不會復發。如何權衡?務必慎重。

  骨髓移植並非「高枕無憂」 遠期影響和成功率是關鍵

  除了過早放棄治療的患者外,還有一種情況在臨床上並不少見,許多白血病患者認為化療副作用大,且容易復發,後期治療漫長,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相比更高,而骨髓移植卻可以「高枕無憂」。「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骨髓移植有它的適應指標。」歐瑞明主任指出,就算採取骨髓移植,目前治癒率也只有50%-60%,一般來說只有標為高危的「急淋」患兒和大約成左右的成年患者建議首要考慮骨髓移植,是因為這些患者,白血病細胞難以被清除,需要加大化療強度,以克服耐藥的癌細胞,但過高強度的化療會同時破壞骨髓的正常造血細胞,摧毀造血功能,這就需要將造血幹細胞(或骨髓)移植給患者,使患者的造血功能得以重建,同時免疫功能亦得到重建,進一步清除體內的白血病細胞。

  「其次,我們不得不提到骨髓移植所帶來的遠期問題,最主要的就是生育和繼發腫瘤的風險。」歐主任介紹道,首先骨髓移植的患者是不能生育的,因為因為骨髓移植過程中,包括烷化劑等大劑量的化療除了殺滅白血病細胞外,同時也會不分區別地殺滅精卵細胞。

  再次,臨床上發現,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患淋巴瘤等繼發性腫瘤的風險要高於一般人。

  兒童白血病大多不需要做骨髓移植

  「與成人大多數需要骨髓移植才能治好不同,超過85%的兒童急淋患者是不需要進行骨髓移植的。」 據歐瑞明介紹,兒童急性白血病主要分為兩類,即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簡稱急淋)和急性髓性白血病。其中,急淋約佔八成,急性髓性白血病佔兩成。白血病要按危險度分層治療,根據白血病細胞基因分析、免疫表型、血象和治療反應等指標,可分為標危、中危和高危三類。在急淋的患兒中,高危者約佔15%。只有一部分高危急淋患兒需要接受骨髓移植,大部分患兒採用規範化療即可。

  不過,兒童急性髓性白血病和急淋不同。超過半數患兒因化療效果較差,具備骨髓移植的指徵,但也有不少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兒仍可通過化療得到治癒,例如患有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癒率可達80%~90%。

  據最新報導,隨著新藥的開發及其新的治療方案的出現,化療治療白血病的療效還將提高。與骨髓移植相比,化療治療不良反應比骨髓移植小、生活質量比骨髓移植高,現在骨髓移植將慢慢只作為治療部分高危、復發和難治病例的醫療手段。

  目前臨床上七成左右的成年患者必須選擇骨髓移植

  一般來說,成人常見的白血病有兩種,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和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5年存活率在30%-40%左右,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治療得當,8年的存活率在85%以上。「究竟哪些白血病患者需要做骨髓移植,應該按照患病的種類和病情、病人個體的身體狀況來決定。」歐瑞明主任指出,目前臨床上七成左右的成年白血病患者需骨髓移植。

  以急淋為例,成人急淋患者採用化療只有20%的人能達到臨床治癒,比兒童差四倍。為什麼同是白血病,成人和兒童患者有如此大的差別?歐瑞明指出:「兒童急淋和成人急淋在免疫表型、白血病基因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別,成人患者高危白血病的比例高。」

  成人患者化療治癒率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成人特別是高齡患者對化療耐受差,因此不能用藥太強。而兒童再生能力旺盛,化療後容易恢復,因此可以「下猛藥」,自然療效好。

  低熱、常流鼻血的要提高警惕

  大約有一半以上的白血病人最開始會出現發熱的症狀,白血病本身引起的發熱一般不超過38℃。有的時候會感覺全身發冷,吃消炎藥沒有什麼用。慢慢的,人會覺得老是沒力氣,很疲倦,做什麼事情都沒勁,甚至做一些家務的時候會氣喘、頭暈、心慌、氣急這些症狀。

  出血也是白血病早期的一個症狀,出血的部位可以遍及全身。一般來講,皮下、牙齦、口腔、眼底以及鼻黏膜出血最常見,很多病人最開始就是出現頻繁的無原因的流鼻血,病情嚴重的會有顱內、消化道、尿道等出血。白血病的病人很多還會出現肝脾腫大,淺表淋巴結腫大。

  「其實,一個簡單的血常規就可以看出是不是有白血病的嫌疑。」歐瑞明主任提醒道,「所以,每年一次的體檢一定要堅持,一旦身體出現不適,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通訊員:高龍)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白血病骨髓移植的風險
    骨髓移植是近年來治療白血病的一項突破性進展。白血病患者,因造血組織惡變,產生異常的白細胞,抑制了正常血細胞的功能。傳統的治療方法僅用化療來摧毀白血病細胞,大部分患者的白血病會復發。而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骨髓移植病人的體內,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的一種治療方法。目前骨髓移植還是首選異體的骨髓進行移植。
  • 白血病一定要做骨髓移植嗎?
    因此骨髓移植對白血病治療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骨髓移植不適白血病的首選治療  目前骨髓移植真正移植成功率新聞媒體報告在50%左右,但醫學界認可在33%左右。即1/3、1/3、1/3 觀點:1/3患者在移植中失敗;1/3在移植後半年內復發;1/3患者獲得移植成功。
  • 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白血病移植能活多久?
    核心提示: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的骨髓移植到患者的體內,並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骨髓移植是當今治療白血病、再障等嚴重血液病的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案,因為一旦骨髓移植不成功,患者幾乎失去了其他的治療機會。下面來看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如果白血病患者進行了骨髓移植,他們又能夠活多久。
  • 白血病與骨髓移植有關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又稱「血癌」,是嚴重危機人類生命的疾病。我國白血病發病率為2.76/10萬,全國每年約有4萬人患白血病,其中80%是青壯年。隨著工業的發展,汙染嚴重,尤其是苯和放射性物質汙染的增加,生存環境惡化,白血病發病會越來越多。   白血病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化學藥物治療。
  • 溫州一白血病患兒骨髓移植 急需治療費
    信來自一個叫白炳壕13歲男孩,他患了白血病——今年1月份,白炳壕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因經濟困難,家人不得不四處借錢為他治病。目前已花費了60餘萬元治療費,後期治療還需要30餘萬元。  絕望:活潑開朗的少年突患白血病  「當時我們知道了孩子的病情,真的感到很絕望!」
  • 骨髓移植後,白血病患者出現這些情況仍會走向死亡!
    患者關心的問題: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後還是會死嗎?知名血液病專家史淑榮表示:有的白血病患者因為病情嚴重,可能會通過骨髓移植的方式來治療,但是很多人在骨髓移植後,短則幾天到一個月,長則幾個月到幾年後還是死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白血病患者應不應該做骨髓移植手術?首先,免疫排斥和併發症是骨髓移植後的致死主因。
  • 骨髓移植大概需要多少錢
    目前,骨髓移植在臨床上被用來治療白血病,由於這種治療方法的費用較高,大多數家庭不能負擔,甚至可以負擔,對其費用的問題也十分關注,那麼,骨髓移植大概需要多少錢?
  • 什麼是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的血液病適合骨髓移植嗎?
    造血幹細胞治療白血病的效果好不好?  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細胞白血病5年的生存率可達到60%左右,當然生存率的高低取決於移 植中心的規模、大夫的經驗、移植前的病情等多種因素。
  • 農村媽媽罹患白血病骨髓移植失敗 臍帶血挽生命
    對於經歷了首次骨髓移植失敗、病情急危的劉慧芬來說,這次由臍帶血參與的第二次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她重獲新生的希望。  農村婦女為家操持半生,不料卻罹患重病47歲的劉慧芬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作為一名妻子與兩個孩子的母親,每天都為這個家不停地忙碌。因家中田地並不適合種植莊稼,夫妻二人一商量,便將田地承包了出去,兩個人外出打工賺取家用。
  • 小兒白血病不該動不動就骨髓移植
    晨報訊兒童白血病如今已經在小兒惡性腫瘤中佔首位。昨天,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兒科專家胡亞美教授在南京參加由南醫大二院兒童醫學中心主辦的「兒科高級專家論壇」上提出,對急性白血病治療,化療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她不提倡動不動就做骨髓移植。
  • 捷克改進白血病治療方法 大大降低骨髓移植風險
    捷克改進白血病治療方法 大大降低骨髓移植風險 2008年07月03日 14: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布拉格7月3日電 據捷新社報導,位於捷克布爾諾市的馬薩裡克大學的科研人員研究出一種治療白血病的新方法,它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接受骨髓移植手術之後異體骨髓不僅摧毀腫瘤,也同時摧毀健康組織的風險。
  • 白血病患者做了骨髓移植後,為什麼不能生育?原因並不難理解
    近年來,得白血病的患者越來越多,歸根結底與生活環境的汙染、自我生活習慣不良等多個原因有關。在得了白血病之後,必須要通過骨髓移植的方式才能取得治療的效果。但是,在進行骨髓移植這個過程中,必須要尋找到合適的骨髓配對。並保證移植後不出現排斥的現象,才能使身體有效恢復並取得治癒的效果。
  • 痛心,少女白血病魔纏身,母親犯法入獄八年,骨髓移植都做不到
    杭州15歲漂亮女生查出白血病,父親去世,唯一的母親也因犯罪判刑,遠在山西省某監獄服刑,刑期尚未過半,如若跨省調監也需要繁雜的司法程序,致使花季少女久久倒窩病床,難以康復!剛做完臍帶血移植的楊子連續高燒好幾天,唯一能在身邊照料的舅舅心急如焚 ,聽到孩子的痛苦的聲音,時常偷偷落淚,於心不忍。15歲的少女便得了白血病,此時,少女剛完成臍帶血移植,一個人躺在浙二濱江院區的病床上,正努力和白血病做著抗爭,面對鏡頭,少女依舊露出堅強的笑容,只為讓關心她的以及為她奔波的人少一份擔心。
  • 骨髓移植的應用和誤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近10年來,自從發現造血幹細胞可被「動員」到血液中來並可用血細胞分離機分離採集後、目前多數的移植都採用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方法。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過程是注射重組人髓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就是所謂的動員劑,將造血幹細胞從骨髓動員到外周血中,再分離採集。也就是說,現在捐贈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獻血"了。
  • 出生後被送養的雲南白血病少女完成骨髓移植,是二哥捐獻的
    雲南普洱「出生後被送養」的18歲白血病女孩李仁德近期完成了骨髓移植,目前仍在等待術後恢復。此前養育李仁德的家人通過媒體急尋其血親,希望進行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今年10月,李仁德找到了親生家庭。11月24日,李仁德的姑姑李女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23日,醫院給孩子做了骨髓移植手術,是她二哥捐獻的。手術一切順利,她二哥的身體狀況也很好,沒有任何不適反應。李女士表示,目前還要繼續等待,大概10天後看孩子的各項身體指標是否有好轉。
  • 德醫生創造奇蹟 骨髓移植同時治癒白血病和愛滋病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美國媒體11月12日報導,一個德國醫療小組11日表示,一名同時患有白血病和愛滋病的患者在接受幹細胞骨髓移植手術後,不但白血病治好了,他體內的愛滋病病毒居然也全部消失了。但研究人員表示人們對這一結果不能過於樂觀。
  • 治療白血症_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後,會哪些排異反應?
    白血病的常規治療有化療、骨髓移植還有靶向藥。化療是利用化學藥物阻止癌細胞的增殖、浸潤、轉移,直至最終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式。化療在殺癌細胞的同時,也會阻止其他正常細胞生成繁殖。而直接的治療方法是骨髓移植。
  • 妹妹得白血病急需骨髓移植 姐姐配型成功卻拒捐
    此後,她的哥哥也拒絕了捐骨髓的要求。面對冷冰冰的親情,舒玉梅卻表示可以理解……  江陰打工查出白血病  快報記者 羅斯文  9月初,快報連續報導了白血病女孩劉胡平的故事,她的二姐義無反顧地將骨髓捐給小妹,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
  • |白血病前期|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造血幹細胞移植...
    張悅教授主攻骨髓增殖性疾病,師從於血研所副院所長、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診療中心主任肖志堅教授,具體豐富的經驗。現在李大爺已經在我院接受治療,目前效果還不錯。」張悅教授來我院坐診,對廣大血液病患者將是一個福音,使省內患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國內知名專家的診療,歡迎有需要的患者朋友前來就診。
  • 白血病媽媽生下健康寶寶 將於9月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25歲的張瑩今年6月確診急性非淋巴系統白血病時,懷孕已有25周。做化療難免影響肚裡的胎兒,她幾乎沒有猶豫就選擇了保孩子。令人欣慰的是,湘雅三醫院8月23日告訴記者,張瑩兩周前已經生下一個女兒,母女平安。她也找到了合適的骨髓配型,準備進行骨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