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溫州一白血病患兒骨髓移植 急需治療費

2020-11-23 溫州新聞網

白炳壕生病前             白炳壕生病後

  溫州網7月13日訊(記者 白倩倩)近日,記者收到一封求助信,信中這樣寫道:「我的父母都傷心欲絕,不知所措,看著父母、祖父祖母一天天消瘦,我的心承受著比疾病更為痛苦的煎熬,我珍愛生命,珍視生活、珍惜多彩的世界……我不甘心、不情願,我要活下去!」

  信來自一個叫白炳壕13歲男孩,他患了白血病——今年1月份,白炳壕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因經濟困難,家人不得不四處借錢為他治病。目前已花費了60餘萬元治療費,後期治療還需要30餘萬元。

  絕望:活潑開朗的少年突患白血病

  「當時我們知道了孩子的病情,真的感到很絕望!」白福周(白炳壕的父親)告訴記者,今年1月份,孩子雙腳突然劇痛,並伴隨有發熱、乏力等症狀,在平陽當地一家醫院被查出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隨後被送往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接受治療。

  每次化療對於白炳壕來說都是折磨,化療後總伴隨著很多不適症狀,發燒、嘔吐、全身疼痛……在第四次化療後,白炳壕的基因定量始終沒有轉陰。醫生建議,要儘快進行骨髓移植。

  但是只有基因轉陰後,白炳壕才能接受骨髓移植。終於,在接受第七次化療後,白炳壕基因轉陰了,可以接受骨髓移植。但化療後,引起了後遺症胰腺炎,讓白炳壕吃不了食物,只能靠導管輸送營養液和牛奶。

  幸運:找到配對骨髓

  記者得知,在一個月前,白炳壕已經找到了配對骨髓,接下去可以進行骨髓移植了。在得知找到配對骨髓後,白福周一家重新燃起了希望。

  白炳壕在做接受骨髓移植前的準備,注射藥物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副作用,導致他全身疼痛,連水都喝不下。看到孩子化療後痛苦的模樣,父親白福周忍不住在孩子面前落淚。白炳壕看到這一幕,安慰父親道:「不要哭!」

  「孩子很堅強,所以我們也要堅強,都會挺過去的。」白福周告訴記者,7月11日,白炳壕進入無菌艙,為第二天骨髓移植手術做準備,昨日白炳壕已接受骨髓移植,但是虛弱的身體一直持續高燒39.8度。骨髓移植後,白炳壕需要在無菌艙內住上二十天左右,等待全新的白細胞「長出來」,每周要一針注射免疫球蛋白來控制感染。

  懇請:巨額醫療費讓這個家庭倍感艱難請好心人出手相助

  「你要勇敢一點。」這是在得知孩子患病後,白福周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在得知自己病情後,白炳壕沒有哭,只是點了點頭,「我會堅強,我一定要活下去。」白福周告訴記者,當他看到孩子面對病魔時這麼堅強,他覺得自己也要堅強地挺過去。但是面對巨額的醫療費,他和他的家人感到「連喘息都艱難」。

  白福周一家,除了妻子,四人患病:白福周患有糖尿病、痛風症,已喪失勞動力;白炳壕的祖父患有嚴重支氣管哮喘病;白炳壕祖母患有「三高」頑疾——全家僅靠妻子金愛梅務工的低微收入維持生計。如今,白福周和妻子金愛梅一起在醫院照顧孩子,一家已無收入來源,只能向親戚朋友借錢維持。

  目前,白炳壕治療費已花費了60餘萬元,骨髓移植後期治療費還差30多萬元。高額的治療費讓一家人舉步維艱,他們懇請好心人能出手相助。如果您想幫助這個困境中的家庭,可通過樂善365為其捐助。

【捐助請點擊此處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白血病都需要骨髓移植?
    核心提示:目前白血病患者相當部分的病人都可以治癒,特別是對於佔大多數群體的白血病患兒來說,和成人相比,白血病患兒規範化療的效果明顯好於骨髓移植,臨床治癒率可達到八成。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歐瑞明表示,目前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白血病患者都需先進行化療作「誘導」治療,此外,並不是所有的白血病患者都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對多數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來說,骨髓移植不僅不是唯一的路,也不是治療的首選方案。
  • 兩名白血病患兒的「婚禮」:即將骨髓移植,希望20年後圓夢
    兩個白血病患兒的「婚禮」 志願者 供圖粉色的婚紗,深藍色的西服。兩個主角是3歲小依晨和2歲的小天奕,3月26日中午,北京航天中心醫院附近,兩個白血病患兒的家屬,給他們辦了一場特殊的「婚禮」。28日,孩子的父母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兩位孩子即將接受骨髓移植手術,這麼做是為了完成看到孩子婚禮的願望。婚禮的組織者是北京市志願者韓雨歧,一名大學生。她介紹,自己負責為患有白血病的小依晨與小天奕籌集醫藥費。
  • 白血病一定要做骨髓移植嗎?
    因此骨髓移植對白血病治療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骨髓移植不適白血病的首選治療  目前骨髓移植真正移植成功率新聞媒體報告在50%左右,但醫學界認可在33%左右。即1/3、1/3、1/3 觀點:1/3患者在移植中失敗;1/3在移植後半年內復發;1/3患者獲得移植成功。
  • 為捐骨髓救韓國白血病患兒瀘州女子延後備孕
    名詞解釋  HLA  HLA是指人類白細胞抗原,骨髓與器官移植是治療白血病、癌症等人類重大疾病的有效手段,而在移植過程中人類白細胞抗原(HLA),是決定移植排斥反應高低的重要因素。在進行骨髓和其他器官移植時,供者和受者之間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相容程度越高,排斥反應的發生率就越低,移植成功率和移植器官長期存活率就越高;反之,就越容易發生排斥反應。  一個是沉默好靜的瀘州女子,一個是韓國白血病患兒,這兩人原本不可能有太多交集,卻因為一通電話,將兩個人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 小夥患白血病接受哥哥骨髓捐贈 治療費差幾十萬
    原標題:小夥患白血病接受哥哥骨髓捐贈 治療費差幾十萬   福州新聞網6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朱丹華)長樂農村小夥林強走南闖北打工,收入雖然微薄,卻是家裡的頂梁柱。去年11月,26歲的林強突發Bcr/abl融合基因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額的醫療費讓他的母親犯難。
  • 重型地貧患兒急需做骨髓移植手術
    您就是重症患兒的天使媽媽! 我們是天使媽媽基金會,自天使媽媽成立至今已有10000多名貧困患兒得到救助。還有更多的重症患兒在等待更多天使媽媽的出現。 03 尋找骨髓 配型成功 治療地貧兒童的唯一方法就是骨髓移植。春明媽媽在2019年生下一個小女孩,想讓妹妹給哥哥春明做骨髓移植的供體,可做了配型卻不吻合,一家人心如刀割。
  • 妹妹得白血病急需骨髓移植 姐姐配型成功卻拒捐
    然而,當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另一對姐妹身上時,結果卻截然相反———29歲的妹妹得了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姐姐配型成功後,卻拒絕給妹妹捐獻骨髓。  哥哥姐姐不願捐骨髓  這位不幸的女子叫舒玉梅,家住安徽省樅陽縣樅陽鎮長安村。
  • 白血病骨髓移植的風險
    骨髓移植是近年來治療白血病的一項突破性進展。白血病患者,因造血組織惡變,產生異常的白細胞,抑制了正常血細胞的功能。傳統的治療方法僅用化療來摧毀白血病細胞,大部分患者的白血病會復發。而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骨髓移植病人的體內,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的一種治療方法。目前骨髓移植還是首選異體的骨髓進行移植。
  • 小兒白血病不該動不動就骨髓移植
    晨報訊兒童白血病如今已經在小兒惡性腫瘤中佔首位。昨天,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兒科專家胡亞美教授在南京參加由南醫大二院兒童醫學中心主辦的「兒科高級專家論壇」上提出,對急性白血病治療,化療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她不提倡動不動就做骨髓移植。
  • 惠安一媽媽骨髓移植現併發症 醫藥費讓他們犯難
    雙胞胎女兒握著媽媽的手,久久不願放開  這個31歲的年輕媽媽,患的是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白血病前期。  那麼幸運,在生死關頭,弟弟捐出骨髓,讓她重獲新生。她到廈門醫院檢查,被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她想不明白,電視劇裡才有的病,咋會讓自己攤上。  婉玲低落了一陣子。但想到自己還年輕,女兒又小,不甘心就這樣倒下。她暫別女兒,到廈門接受了3個療程的治療。病情不見好轉,她的血細胞驟減,只剩下1/3了,必須儘快骨髓移植。  後來,他們轉院到福州,女兒一別好幾個月。
  • 農村媽媽罹患白血病骨髓移植失敗 臍帶血挽生命
    對於經歷了首次骨髓移植失敗、病情急危的劉慧芬來說,這次由臍帶血參與的第二次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她重獲新生的希望。  農村婦女為家操持半生,不料卻罹患重病47歲的劉慧芬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作為一名妻子與兩個孩子的母親,每天都為這個家不停地忙碌。因家中田地並不適合種植莊稼,夫妻二人一商量,便將田地承包了出去,兩個人外出打工賺取家用。
  • 白血病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今天順利出倉
    年初,曲濤的小兒子真真(化名)被查出患有白血病,11年前,他在北京市臍血庫給真真的姐姐儲存了一份臍帶血。醫生就是用這份與真真HLA配型全相合的臍帶血聯合姐姐的外周血,為真真進行了移植治療。今天,經醫生診斷,姐姐的造血幹細胞已在真真體內健康生長,真真終於可以順利出倉。今年2月,一歲的真真突然臉色發白並伴隨發燒症狀。
  • 揭秘「神秘」的骨髓移植
    父母帶她到武漢來看病,在武漢兒童醫院確診患有「高危」型白血病,病情危重,不得不剃光頭髮、堅持做化療。好在,她和14歲的哥哥配型成功,移植了哥哥的造血幹細胞後,小雨順利康復。👀造血幹細胞移植民間統稱「骨髓移植」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已為眾多血液疾病患兒帶來生機 聽似神秘的「骨髓移植」
  • 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白血病移植能活多久?
    核心提示: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的骨髓移植到患者的體內,並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骨髓移植是當今治療白血病、再障等嚴重血液病的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案,因為一旦骨髓移植不成功,患者幾乎失去了其他的治療機會。下面來看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如果白血病患者進行了骨髓移植,他們又能夠活多久。
  • 骨髓移植的應用和誤區
    近年來世界上接受骨髓移植的病患逐年增加,骨髓移植所帶來的病人長期存活率也大大的增加,這顯示骨髓移植已經成為目前治療的趨勢。但骨髓移植,這一說法其實並不科學,科學的說法應該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分好幾種類型: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等。
  • 白血病與骨髓移植有關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又稱「血癌」,是嚴重危機人類生命的疾病。我國白血病發病率為2.76/10萬,全國每年約有4萬人患白血病,其中80%是青壯年。隨著工業的發展,汙染嚴重,尤其是苯和放射性物質汙染的增加,生存環境惡化,白血病發病會越來越多。   白血病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化學藥物治療。
  • 骨髓提供者突然悔捐 白血病患兒白白苦等4個月
    昨日,4歲的白血病患者程保羅的父母告訴記者,為了做骨髓移植手術,保羅多做了3次化療,苦等了4個月,投入了近30萬元的費用。然而,隨著骨髓捐贈者臨時反悔,希望的火苗被澆滅了…… 本報信陽訊 「為了等這份可以創造第二次生命的骨髓,保羅多做了3次化療,苦等了4個月,投入了近30萬元的費用。如今骨髓供者突然反悔。我們非常理解捐獻者,可前功盡棄,我們陷入絕境,現在該如何是好?」
  • 13歲男孩身患白血病 媽媽不願因治療費放棄骨髓移植機會
    媽媽帶他到當地的縣醫院去看病,卻得到了孩子得了「白血病」的答案。爸爸一聽是白血病立即表示沒錢治,而媽媽卻不願意放棄。  眼見兒子一天天虛弱,媽媽急得四處借錢,三戶好心的人家借了6000元。帶著6000元,媽媽和文豪來到上海。在上海的一家醫院,文豪再一次看了醫生,做了檢查。醫生給了好消息,血小板減少,不用很擔心。用點藥,掛幾天水,血小板也升高了一些,情況似乎在好轉,他們就回老家了。
  • 世界上骨髓移植後再雙肺移植的最小患者:我不想回家,我不要死
    據媒體報導,6歲的喆喆是國內首例白血病骨髓移植後雙肺移植患者,更是世界上骨髓移植後再雙肺移植的年齡最小的患者。江蘇崑山喆喆患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家中4年花費300多萬,骨髓移植後肺排異嚴重致雙肺衰竭必須移植。移植後由於血液裡藥物毒素濃度太高,現在每天進行血液透析和血漿置換。淚奔!
  • 瀏陽白血病少年為錢所困 冒高風險移植姐姐骨髓
    喻光華一家在北京出租房前合影 從左至右分別是姐姐喻秋分、喻媽媽、喻光華和舅舅  星辰在線2月9日長沙訊(特約記者 張穎 記者 杜進)星辰在線聯合中工網等主流媒體繼續關注瀏陽白血病少年喻光華在京的最新情況。之前報導,湖南瀏陽白血病少年喻光華赴京治病前夕,為了再籌點手術費,父親喻升龍上山砍柴,不幸發生意外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