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血液科一病區和血液科二病區相繼傳來好消息,來自內蒙古和湖南的 2 名患者入組「抗原 CD7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 CD7+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試驗。
回輸 CD7CAR-T 細胞後,11 月 24 日,複查骨髓形態獲得完全緩解、流式 MRD(微小殘留病灶)呈陰性,標誌著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抗原 CD7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 CD7+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來自內蒙古的小澤(化名)經 CD7CAR-T 細胞治療後,滿懷希望地等待進一步康復治療。
25 歲的他,於今年 5 月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T 系),在外院經三個化療未獲得緩解。2020 年 10 月 26 日來到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血液科二病區就診。
「患者在準備進倉之前,骨髓全面復發,骨髓形態原幼細胞 53 %,徹底打亂了治療的步伐。」楊君芳主任介紹道,「當時外周血沒有幼稚細胞,隔了一個周末,來到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時就診時,外周血幼稚細胞已經達到 5% 了,鑑於病情進展快,情況緊急,第二天就採集了細胞培養 CD7CAR-T,並給予化療控制病情進展。」
經一個療程的化療後,11 月 10 日回輸自體 CD7 靶向的 CAR-T 細胞。令人欣慰的是,患者在回輸後 14 天複查骨髓細胞形態:增生 V 級,原幼細胞小於 5%;流式:未見惡性幼稚細胞,獲得 MRD 陰性深度完全緩解,整個治療過程中 CRS 反應 1 級。
楊君芳主任欣喜地表示,此次緩解為後續的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祝他移植過程順利,早日康復!
30 歲來自湖南益陽的壯志(化名)經 CD 靶向 的 CAR-T 細胞治療後,獲得完全緩解,雖然治療過程曲折,但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2018 年初,壯志在外院診斷為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縱膈佔位起病,伴有高白細胞 WBC 170×10^9/L。2018 年 8 月 2 日第一次急診入住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骨髓移植科八病區,行腰穿評估示合併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予多次腰穿及鞘注後腦脊液轉陰。於 2018 年 10 月 2 日、3 日行姐供弟,HLA12/12 相合,血型相合(O 供 O)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據主管醫生馬丹丹介紹,患者移植後 4 月出現腦脊液復發,移植後 9 月出現視物模糊、MRI 示白血病視神經侵犯,同時腰穿示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復發。後患者多次中樞白血病復發,持續行腰穿及鞘注治療。
回憶起他的治療過程,劉德琰主任感慨地說,「這個小夥子的治療過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客觀來講,T 急淋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病種,經過多次積極治療,病情均未達到完全緩解。恰好咱們醫院血液科有 CAR-T 治療 T 急淋的臨床試驗招募。他本人有強烈的入組願望,願意為生命搏一搏,經過我們和血液科張弦主任的綜合評估,最終決定他可以入組。」
2020 年 10 月 19 日,壯志轉入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血液科一病區接受 CD7 CAR-T 細胞治療,並於 11 月 9 日,回輸來源於其姐姐的淋巴細胞培養的 CD7 CAR-T 細胞。
血液科主管醫師李文倩告訴我們,患者粒缺期曾出現左下肢軟組織感染,肺部感染,巨細胞病毒血症,間斷高熱,回輸後第 6 天出現間斷意識模糊。但在醫護人員的日夜精心呵護及患者的頑強努力下,病情逐漸好轉。目前骨穿腰穿評估,均未見惡性細胞,患者自覺狀態好。
在得知壯志獲得完全緩解後,病友們沸騰了,大家紛紛發來祝賀,並有 T 急淋患者表示「淚目了!」
我們從血液科張弦主任處了解到,化療期間復發,或者是移植後復發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通過常規化療達到完全緩解的可能性較小,在 CD7 CAR-T 療法出現之前,有些患者只能帶著腫瘤負荷強行移植,有些甚至就只能放棄治療了。
如今 CD7CAR-T 細胞治療創造了一個達到緩解的機會,為他們進一步的治療準備了條件,給患者帶來了新生的曙光。
陸道培醫院醫療執行院長陸佩華總結道,這兩例 T 急淋(T-ALL)患者經 CD7CAR-T 細胞治療後取得完全緩解,對確診為表面抗原 CD7 表達原發耐藥,化療復發,持續微小殘留病灶陽性(MRD+)的患者來說都是利好消息,尤其是經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復發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更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聲明:本內容僅代表文章來源方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內容僅供醫學藥學專業人士閱讀,不構成實際治療建議。